现代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思考探究论文_胡新莺

现代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思考探究论文_胡新莺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现代公共建筑不仅要发挥使用功能,还要提高审美层次,令人感到舒适。在建筑设计中,对于空间设计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拉近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尤其要体现这一点。对整个的建筑空间设计处理之后,给人以亲切宜人之感,提高建筑空间的舒适度。本文针对现代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思考展开研究。

关键词:现代公共建筑;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思考

引言

公共建筑反映着城市的文化内涵与精神面貌,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公共建筑必然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城市的发展,公共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出现了很多富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建筑,但是无论在表现形式上,还是设计理念上都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缺乏人性化设计的内容。

1公共建筑人性化设计基本原则

1)舒适性原则:对于公共建筑来说,一切的外在变化都是人们所感知的对象,对人们的心理感受和空间体验有直接影响。公共建筑设计的舒适性与否,与空间环境有直接关系。如果公共建筑设计的空间无法给予舒适感,那么人们在行于建筑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乏味感。大多数人都不愿行走在比例失调、尺度吓人、枯燥乏味、嘈杂、黑暗的环境中。因此,可以说舒适感是公共建筑人性化设计的基本要求。

2)共享性原则:共享性具体是指,在公共建筑中,通过整体空间的设计促使人们通过某种活动能够形成某种联系、相互交汇,增加使用者之间相互接触的机会,带来丰富的建筑使用体验。在公共建筑中,使用者很多活动都是相互连锁随机发生的。虽然在建筑中创造一个像样的场所来吸引人们进行或短、或长的停留是非常重要的,但更大的意义在于社会交往活动的形成,需要设计者从设计的角度使更多活动能够相互交汇,增加人们相遇的机会。人们有乐趣参与到有意思的活动中去,提供人们更多的接触机会,让参与者有机会体验和投入到别人的活动中去。

3)复合性原则:复合性是东方哲学思维中“和”的哲学观,具体是指相异元素有机结合便可生产新事物。在公共建筑中,复合性原则就是要以“和”为依托,寻求建筑中新的空间、新的异质元素,在建筑中形成新的空间整体。公共建筑人性化设计遵循复合性原则,主要目的是满足人们多种活动需求。

2现代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思考

2.1建筑公共空间的布局设计

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平面布置是基础工作,要满足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要求。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要考虑到人在空间内的行为模式,对于各项设计元素合理安排。当然,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除了使用者的行为之外,还包括建筑的经营管理、公共空间内的人流活动情况、公共空间的使用方法以及社会心理等等。建筑的公共空间人流密集,虽然空间很大,但是很多人处在一个空间总,就会感到空气都凝固了,给人以窒息感。为了避免人的心理上产生自己被“笼罩”的感觉,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与人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建筑空间对人的心理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设计中要比例协调。由于公共空间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为更多的人提供交流空间,所以,空间设计上要给人以视觉开阔感。公共空间的尺度则要处理好功能关系,主要功能空间有时不可能抬高或降低顶棚和地面,也不可以采用隔墙、家具、绿化、水面等等分隔,用这些方法对空间的比例予以改进,形成的空间更加协调,而且获得良好的心理效果。

2.2标识系统设计

基于公共建筑标识系统的作用,可以创造更为高效的出行环境,此时人们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此系统充分汇聚了各类标识,基于特定的关系将其组合成一个富有视觉效果的导航系统,充分考虑了颜色、形状以及材料等多方面因素,能够起到高效的信息传达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公共建筑的高效运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离不开公共建筑标识系统的作用,其对于公共建筑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提升了车站人流量的疏散效率,对于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极具现实意义;

(2)城市公共安全已经成为了公众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人们在地铁出行过程中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还渴望得到足够安全的出行环境,此时完善的公共建筑系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引导乘客,确保所有人员均能在短时间内顺利逃生,从而增强公共建筑的运营稳定性。

关于标识系统的功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标识的易读性。对于丰富的信息群体而言,标识系统可以对其进行简化,提升各类信息的可理解程度,在帮助人们轻松理解信息的同时,还能够确保信息具有足够的准确性。

2)标识的醒目性。公共建筑人流量较大,与之相关的标识也极为繁多,在标识系统的作用下可以帮助人们在第一时间发现重要标识。

3)标识设置的合理性。各类标识均处于合适的位置,而这也是确保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察觉到相应标识的必要基础。一套合适的标识设置方案,必须具有足够的连续性,由此提升人们对于空间认知的连贯性与秩序感。

2.3建筑公共空间的材料装饰设计

室内空间的装饰设计中,应用材料要科学,除了满足技术要求之外,对于材料还要交替使用,积极使用绿色环保的新材料。在公共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中,除了选用美观的轻质材料之外,还要选择人工合成材料,尽量使用木质的材料。为了使得空间设计的内容更丰富,可以局部使用玻璃、陶瓷、竹、涂料以及各种编织物等等,还可以使用砖和石搭配。不同的材料,质地不同,形状特点和装饰效果不同,在空间设计中,发挥这些材料的疏松、柔软、坚实、平整、光滑、粗糙等等的效果,让整个的空间充满柔性美感。

2.4良好环境氛围的营造

人的行为方式会直接受不同空间形象的影响,当今一个建筑环境可以使人们的心情受到感染,或哀伤、或激扬、或欢愉、或平静,这说明该建筑空间存在一定的精神属性,不仅是钢筋混凝土的组合。建筑良好环境氛围的营造与建筑师功力有直接关系,应该以流线设计和空间布局作为切入点,如对于公共建筑图书馆的设计,由于图书馆属于让人静心看书的场所,设计中一定要让平和、安静的氛围凸显出来,当人们踏进图书馆会自然而然的默认这属于安静读书的场所。另外,颜色也是烘托环境的良好途径,通过环境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浅色给人以空间突出的感觉、深色给人以空间形体后退的感觉、冷色给人以冰冷的感觉、暖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应该加强对不同色彩的运用,通过协调、对比等手法,塑造丰富多彩的空间表情。

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的设计中,往往注重外形结构的设计,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往往注重空间的使用功能,公共空间的设计上,更多地考虑空间观感,却没有考虑到人在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公共建筑主要塑造的是公共环境,为用户提供公共空间,如果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上没有从人性化的角度展开,就会给人以生硬感,不能从思想上融入到空间中。对于公共空间采用人性化设计,使得公共空间满足人的需求,建筑的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还提升了建筑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旭燕.人性化共享空间营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8):28-29.

[2]李欣然.人性化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2017(09):58-59.

[3]周鹏.人性化背景下的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阐述[J].建材与装饰,2017(02):64-65.

[4]谢永华.大型博物馆建筑公共空间与人性化设计初探———以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项目为例[J].低碳世界,2017(22):71-72.

论文作者:胡新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现代公共建筑中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思考探究论文_胡新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