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电动汽车具有节能、低碳等明显优势,随着国家新能源发展,电动汽车己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计划。本文就新能源汽车排队充电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排队充电;排序策略
引言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逐渐的普及,各个城市都在不断的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大量的充电桩随之建立起来。但是,鉴于城市的结构复杂,还不能有效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由于快速充电技术在短时间内不会有较大的突破,因此短期内充电技术不是影响充电效率的重要因素,因而不能提高充电效率。假设充电功率不变,由于不同种类的电动汽车有着不同容量,因此可以将充电的用户分为三类:大充电需求用户、中充电需求用户和小充电需求用户。这些用户在充电时间上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用户所需的充电时间各有不同。这种差异性会给充电站以及用户带来较大的影响。
1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现状
(1)快速城市充设备电桩。城市快速充电桩根据服务对象的多少,可以分为DC快速直流充电设备电桩、DC直流分体充电设备电桩和Double双重交流充电设备电桩,由充电设备电桩控制系统与BMS(电池管理系统)对充电过程进行实时控制,适时根据电池状态和电池信息调整充电电压、电流,直至完成充电。快速充电站可为多台电动汽车同时快速充电,按小型轿车充电电流3C(C为电池容量)计算,理论快充电时间仅需20分钟,按充电电流0.3C计算,充电时间约为3~4小时。快速充电设备电桩应配置完整的供配电结构系统、充电控制系统、组态现实监控系统、计量收费系统,通过聚电桩APP,也可实现查找、预约、充电监控,并支持微信等多种方式的支付,是目前投运较多的充电设施,也是将来的发展方向。(2)交流电匀速充电。交流匀速充电设备———充电桩又叫通用性最高充电桩,落地式占地面积不足0.4平方米,匀速充电桩具有投资小、易安装、免维护等优点,通过聚电桩APP,即可实现查找、预约、充电组态现实监控,并支持微信等多种支付方式,独有聚电充电桩管理平台,所有电桩必须接入互联网,分享充电设备,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充电设备或电桩使用率,解决充电站车位的空置的现象和占有率低的问题。但由于充电的时间较长,一般为7~12个小时左右。(3)快速城市电池设备更换站。快速城市电池设备更换站(简称换电站)是利用充电站内大容量充电能力,不间断为电池组充电,而对充满电的电池进行库存。当车辆需要充电时,只需进站更换电池组,即可完成充电过程,继续行驶。而换下的电池留在换电充电站内继续充电,这样,可以省去了原本较长的充电等待时间。目前已经在某些公交线路和营运的士上开始投运。快速城市电池设备更换站解决了充电时间和电池寿命之间的矛盾,在提高电池利用率、节约充电时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可以起到电力负荷“削峰填谷”的作用,提高电能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国家“现代电网”建设。
2充电站排队论的基本原理
排队论的主要元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要接受服务的顾客;二是提供服务的服务台数量。在充电站排队系统中,顾客希望排队等待的时间越短越好,这就需要充电站设置较多的充电装置,从而减少排队的等待时间,但是这样会增加充电站的运营成本,对充电站投资者造成很大压力;若充电装置过少,排队等待的时间就会增加,服务质量则会降低。因此,如何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寻求最佳的充电装置数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充电站排队理论通过对顾客到达时间和服务时间的统计分析,得出等待时间、排队长度、充电装置闲置率等统计量指标,根据得出的指标参数进而改进服务系统的结构,使得服务系统既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又能够使系统的某些指标得到优化。
3新能源汽车排队充电的数学模型
对于一般性的排队充电排序问题可以描述为:有n个新能源汽车需要在m个充电桩上进行充电。其中,n个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不同,所需的充电时间也不同,m个充电桩所能提供的充电功率相同,因此每个新能源汽车在m个充电桩上的充电时间一样,但是每个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又不相同。对于此问题需要设置以下约束条件:每个充电桩同一时刻只能给一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每个新能源汽车同一时刻只能在一个充电桩上进行充电。本文优化的目标为最大充电时间,即对于给定的n个新能源汽车和m个充电桩,如何进行有序引导可以使得它们的总充电时间最短。
4仿真程序设计
假设顾客源是无限的,顾客的到达是相互独立的,顾客按照规定的到达模式到达充电站内,同时按照规定的服务方式产生服务时间。顾客进入充电站后,首先判断是否有空闲的充电装置,若有,则直接接受服务而不需要排队等待,否则,顾客将排队等待服务。仿真的过程以顾客到达为驱动,一个顾客到达站内后,按照仿真流程计算其服务时间及离开时间,前一个事件完成后开始驱动下一个事件进行。在仿真过程中,还要统计各服务台的利用率、队列长度、顾客的等待时间以达到仿真的目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与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息息相关,其进站分布时间与加油站车辆相似,集中的加油或充电时间将导致拥挤排队现象,削减顾客的使用率,而过多充裕的充电装置则会使得投资成本增加,依据加油站统计资料显示,约4成加油行为发生在16∶00~20∶00。电动汽车到达充电站后寻求空闲的充电装置为其服务,借鉴汽车加油站统计方法及充电行为规律,得出如下参数:假设运营时间为5∶00~23∶00,其日充电次数可达200~300次,各时段到达车辆如表1。建立的模型以加油站16∶00~20∶00的充电行为为例,到达充电站的泊松流参数为24.46,设充电机的充电时间为30min,则μ=2,即每台充电装置平均每小时可为2台电动汽车进行快充服务,顾客的出行价值为20元/h,每台充电机的投资为3万元,电动汽车充电站APF装置依据装置选择表选择容量为120kVA的两台配置,折旧率为0.1,回收年限为20年。基于MATLAB程序的模拟动态仿真流程图如图1。
表1 各时段到达车辆
图1 MATLAB动态仿真流程图
5运用智能算法具体案例
(1)智能算法。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PSO)是由J.Kennedy和R.C.Eberhart等开发的一种性能优良的进化算法,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PSO一般从一个随机解出发,通过多次迭代寻找最优解或者次优解,搜索过程中主要利用适应度计算来对解进行评价。相比于遗传算法而言,它没有复杂的交叉变异过程,它只通过追随最优值来寻找整个解空间的全局最优解。粒子群算法有着容易实现、精度高以及收敛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现出了极大的优势。本文将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新能源汽车的排队充电问题。(2)具体案例。为了便于进行分析,并且保证算法的适用性,本文假设有100辆电池容量不同的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某一充电桩区域内共有5个充电桩。每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如表2所示。本文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通过计算可以快速获得新能源汽车的调度方案,对表1中的100辆新能源汽车进行调度,可以获得有序充电排序图如图2所示。
表2 100辆汽车的充电时
图2 100辆新能源汽车的有序充电排序图
结语
充电效率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关键技术不能及时解决的环境下,对策略的研究便会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首先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排序模型,然后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通过模拟现实环境中汽车的充电过程,得到了系能源汽车的有序充电排序方案,结果验证了求解思路的正确性。未来将对复杂环境下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田家森,丁超.新时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西部皮革,2018,40(23):37.
[2]林伯强.新能源汽车如何实现华丽转身[N].中国证券报,2018-12-08(A07).
论文作者:赵纪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新能源论文; 充电站论文; 汽车论文; 顾客论文; 充电时间论文; 时间论文; 装置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