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转子间骨折髋关节置换体会论文_张波

张波

(贵州省思南县人民医院 贵州 思南 565100)

【摘要】 目的:对髋关节置换疗法在老年转子间骨折中起到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24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结束之后对其开展为期半年至2年的随访,主要观察指标有生活自理能力、疼痛程度以及髋关节的活动度。结果:术后下床时间为4-19天,平均(5.21±1.73)天;住院时间为(14-34)天,平均(21.37±2.51)天;随访结果:总体有效率为83.33%。结论: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优势主要有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速等。对于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而言是最为合适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成效令人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老年;髋关节置换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099-02

由于多数老年高龄患者存在骨质疏松的现象,在外伤之后十分容易致使转子间骨折的发生。而保守的常规治疗有较大几率发生肢体外旋和髋内翻,长期的卧床也会致使多种全身并发症的发生,死亡率较高。对患者采取手术进行固定能够降低病死率,但对于部分合并患有骨质疏松的不稳定严重骨折的患者而言,效果仍不乐观。而据相关报道显示,对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能够取得令人十分满意的效果。此次试验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24例,对其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观察其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试验选取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24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范围为(66-81)岁,平均年龄为(71.49±2.17)岁;受伤入院时间为(1-9)天,平均(4.73±2.17)天。受伤原因:4例床上坠落,17例平地摔倒,3例车祸。所有患者均合并存在程度不一的骨质疏松;并发症:11例高血压,9例糖尿病,3例心脏病,1例脑梗死,5例肺部感染,6例水电解质紊乱。

1.2术前准备

给予患者常规的皮牵引,对患者既存的内科疾病进行纠正给予适当的支持治疗。及时指导患者足踝及肌肉功能的练习,消解病患对手术的不安情绪。对髋关节进行X线检查。

1.3方法

对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使用后侧切口入路使关节囊及转子间骨折块得以充分暴露,若转子完整则沿转子向上1.5-2cm截骨;患者年龄80岁以上,款臼骨质增生不严重,行半髋置换术。若转子间完全粉碎则直接将游离骨块及股骨头颈去除。依照现代的骨水泥技术对患者的股骨髓腔进行清洗及扩髓,将远端骨水泥塞置入,采取骨水泥枪将骨水泥注入,安置粗隆柄,从而完成转子间骨质的重建工作。患者骨质条件较好,行非骨水泥柄。患者髋臼骨质增生严重或一般条件较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通过使用钢丝进行捆扎作业从而复位骨折块,若钢丝捆扎的稳定性较差,则穿好钢丝后对患者开展髓腔操作。待骨水泥固定好之后对骨折端的水泥进行清理,在骨水泥固定之后开始安装股骨头,对髋关节复位。

1.4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

给予患者抗生素防止感染,手术后24小时给低分子甘素防止患者静脉血栓。重视对患者的支持治疗,给予患者足够的血浆蛋白及热量。手术结束之后第二天就开展臀肌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膝关节伸屈练习。术后第3日安对患者开展CPM能力练习,每日进行2次锻炼,每次锻炼时间30-45min。术后第5天患者可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进行负重行走训练。术后两周在亲属的保护下进行单拐行走练习,术后8周后可弃杖进行负重行走练习。

1.5观察指标

对髋关节能力采取Harris标准进行评分,并将得分划为四个等级:优(85-100),良(75-84),可(60-74),差(60以下)。

1.6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P<0.05,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随访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的转子间骨折位置固定复位良好,假体位置未出现偏差。24例患者中9例优,11例良,4例可,0例无,总体有效率为83.33%。详见表1

3.讨论

3.1治疗手法的选择

老年人常常由于骨质疏松致使髋部骨折,而针对这种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开展保守治疗的效果不甚优异。而长时间卧床或致使各类并发症从发,保守治疗容易导致肢体外旋缩短畸形和髋内翻[1]。建议在患者对手术耐受的状态下进行手术从而达到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加速患者离床、促进肢体能力恢复。减轻疼痛的目的。老年转子间骨折病患常伴随患有骨质疏松,因此手术需优先选择安全性高、创伤小的方法。而髋关节人工置换手术是最快速、有效、直接的手术手段。

3.2假体的选取

正确选取人工假体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临床通常选取双极动力头骨水泥型人工假体,股骨假体长度约为140-170cm。若患者股骨近端发生粉碎骨折,长柄假体能够有效加大髓腔与假体之间的界面长度和接触面积,降低了假体松动下沉的概率,能够提升置换关节稳定性[2]。采用双极骨水泥型人工假体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具有出血少、时间短、安全性高、髋关节脱位率低等优势。

3.3手术要点

手术中通常将大转子的顶端作为标志,使其与人工假体处于同一位置的水平线之上。从而防止肢体过长或缩短的现象发生。若手术中小转子严重损坏,不能确定前倾角时可将患者的患肢屈膝垂直,将股骨踝的冠状面作为标准并将其向前旋转15-20°,而后再开展扩髓工作并放置假体[3]。

3.4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术前给予患者常规的胫骨结节牵引或皮牵引能够有效缓解髋关节周围组织的挛缩,有利于骨折的复位,消解假体对髋臼压力。强度适中的足踝功能练习及肌肉练习,对下肢肌肉进行按摩能够有效防止下肢静脉出现血栓,预防肌肉出现严重萎缩,增强髋关节稳定性。同时纠正患者既存内科疾病、预防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需落实完全于整个治疗进程。

【参考文献】

[1]张燕玲.老年转子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及康复方式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4120-4121.

[2]周瑜,杨光毅.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及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6):325-326.

[3]张清贤,田培芳.老年转子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及康复指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8):190.

论文作者:张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0

标签:;  ;  ;  ;  ;  ;  ;  ;  

老年转子间骨折髋关节置换体会论文_张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