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电气设计原则、常见问题及对策论文_杨武

浅析建筑电气设计原则、常见问题及对策论文_杨武

深圳市蓝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建筑能耗迅速增长。而建筑电气工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下,电气工程设计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此对于建筑电气设计可行性的研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原则;节能性;对策

1、建筑电气的设计原则分析

建筑电气设计不仅要保证其功能性,同时还要关注建筑电气的节能效果,因此建筑电气设计需要以科学的设计原则为基础。目前,我国针对建筑电气的设计也做出了一定的规范要求,在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符合归家政策的相关规定,这样也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其设计的合理性。同时,在设计时也要尽量的保证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效果,从而促进我国建筑电气工程的健康发展。

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保证其功能性,还需要通过电器设备等来为室内空间提供相应的能源。而目前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电气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电气设计必须要满足建筑物的基本使用需求,并且符合电气设备以及供电体系的相关标准。如果电气设备的数量越多,那么在建筑中所需要的电能就会越多,这样普通的住宅建筑相比其他产业型的建筑在使用需求方面就会有所差异,同时建筑的电气设计原则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也必须要对建筑的实际情况加以了解,并且通过全面的分析来做好建筑电气的设计,这样也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建筑电气的使用需求。此外,我们在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现实的情况考虑也要涵盖经济条件,这也是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的内容之一,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我们要做好资源的合理利用,将节约能源作为资金运作和开展利用的主要措施,同时还要做好资金的节约动员,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能源损失,从而减少经济上的损失。能源的浪费在建筑电气设计中也是一项较为普遍的问题,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针对能源浪费问题也是一项重要的设计原则,我们必须要人事到建筑物形成能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并且根据形成的原因来全面的进行分析,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加以预防和控制。比如在变压器使用的过程中,功率损耗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大多都是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额外消耗,这部分的消耗完全是可以加以控制和避免的,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降低线路的电阻值来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的资源消耗。

2、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性探讨

2.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第一,合理筛选变压器。首先,所选择的变压器应具备有效的节能性,如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力、高运行效率等:其次,对现有设备进行充分了解,然后对其采取相应措施辅助提高变压器的功能利用率以及运行效率,进而使变压器的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第二,将功能损耗降至最低。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注意由较小损耗的电线为起始点或采用减少电线长度的方式进行设计,防止线路交叉重叠。

2.2照明部分的节能设计

照明用电是建筑中最常规通用的用电方式,对照明用电部分的节能设计可以解决建筑节能的大部分用电节能问题。然而,充分利用自然光无疑是最优解决对策。对于楼宇智能照明、城市景观、园林照明等可以考虑采取降低功率的方式以达到照明节能的目的。根据实际的用电需求结合自然光能够照射的部分,合理采用灯具,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

2.3变压器选择及设计

变压器需选择节能型,减少漏磁损耗。在选择过程中,保证选择的变压器的缝隙需紧密。通过数据相比,传统变压器比节能变压器每年损失接近几百千瓦时电量。节能变压器具有以下优点:功率传输速度陕、节约电能、质量轻、效果明显、使用年限较长等。在设计中,通过分析及计算,调整各变压器上的负载接近经济分配,负载曲线趋于平稳,使变压器较多时间处于某一个最佳负载率,使综合电能损耗降到最低。其次,对于不同时段使用的负荷应根据具体情况尽量分配到同一台变压器供电,也是提高变压器的使用率的一种手段。

2.4电动机节能分析

减少电动机损耗为主要工作,提高电动机效率是重中之重。其中电动机中电容可以补偿线路中的损耗,同时尽量减少电动机的负载和空转运行,同时对电机加装一些变频设备进行控制,从而达到节约电能作用。例如一些变频空调使用可以每年节省电费约30~40%之间。

2.5无功补偿

利用变电所集中补偿结合就地补偿的方法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并且同时达到节约成本的目标。第一,大于100千瓦的集中式电度表箱或者集中大负荷情况应当进行初步的功率补偿:第二,功率补偿负荷小则可考虑归到变电所内功率补偿:第三,日光灯应该采用单灯回路时应投入补偿电容。

3、问题和改进措施分析

3.1引起火灾

目前,很多的建筑失火事件中大多都是因为建筑电气设计问题所产生的,而建筑电气设计如果不合理,引起火灾的几率也会相应有所提高。建筑火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电气设计中出现漏洞以及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相關规范标准而产生的,这样的情况下,针对建筑电气设计必须要加以高度重视。而一些诱发电气火灾的情况我们也要加以控制和避免:电器使用时如果才做不当,很容易造成火灾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把功率较大的灯设计在可燃或易燃材料建造且不实施保护措施的建筑物里;电气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导致,例如用电器使用寿命将近但还超负荷运转进而致使线路出现短路,有的甚至导致火灾;不遵循国家有关建筑电气设计的操作规程施工,例如把线路接在可燃或易燃的东西里却不进行保护,但国家相关政策明确规定要对其采取穿管防护措施。因此,政府要提高对建筑电气设计方面的标准,规范设计和施工的工作人员根据国家操作规程工作。除此之外,在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中必须认真谨慎,应进行有效的建筑电气防火对策。确保消防设施和供电线路正常使用,随时替换出现问题的用电器,从而让建筑电气设计能够更加完善、前卫和实用。

3.2消防线路的缺陷

根据比照大量的建筑电气设计方案,很容易看到消防线路是凭借套塑料管实现防护的结果,再从吊顶里穿线。但在国家关于建筑电气设计的要求中指出,将消防、传递、灭火、照明和应急通知等线路,要进行金属管防护的措施。此防护层厚度要大于0.03米,且暗敷在阻燃材料里,如果必须使用明敷时,应该在保护层上进行防火处理,例如涂防火材料。大量的建筑电气设计是不能及其精确的,这是由于建筑物中多数产生火灾的地方是吊顶,那么从吊顶里穿线在出现火灾情况时非常危险。针对上面的不足,建筑电气设计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程,然后对其认真关注,对建筑电气线路要进行金属管防护措施,且暗敷在阻燃材料里,当必须明敷时要对金属管进行防火处理。

3.3树干式供电

树干式供电指的是在相同回路干线上并联几个不同负荷,它是建筑供电体系中普遍使用的方式。一些建筑电气设计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把干线末端的电线截面减小。这既不满足国家有关建筑电气设计的要求,又使供电设备置于不安全状态。针对此行为,建筑电气设计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规定展开工作,不能由于眼前利益擅自把树干式供电干线的电线截面进行改变。设计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增强专业技术水准,确保建筑电气体系的稳定。3

3.4接地设计

由于建筑电气设计的持续发展,如今建筑电气施工时产生数目众多的接地设计,例如包含自动防火设备接地在内的电子设施接地、防雷接地等。在如今的建筑电气设计工程中,把这么多接地设备单独分开运行是很不容易的。这些接地设备互相协同利用,例如有关规程中指出,电子设施接地尽量和防雷接地互相搭配利用实现共同接地的目标。然而必须意识到,这时的接地电阻的阻值要不超过1欧姆,如果单独运行,二者的间距要大于0.2米。因此,建筑电气设计单位在工作的时候要全面性的重视接地情况,实施有效的共同接地的设计。

4、建筑电气设计安全性

4.1电力供应

电力在建筑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电力才能保证人们在黑夜都可正常工作,一旦建筑失去电力就会导致建筑瘫痪,所以电力是每个建筑的基础,在设计时,对于重要设备,如消防设备、火灾应急照明等需要双电源供电,在电网外增加备用柴油发电机,当常规电力发生突发状况断电后,要求15s立即自动恢复电量,保证照明、电梯、消防等设备正常工作。高压开关柜需选择真空开关手车式开关柜。建筑内不可设有油浸变压器。

4.2安全接地

对于各类用电设备以及金属装置应采用专用接地线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住宅建筑中有洗浴设备的卫生间、淋浴间均应设置等电位联结措施。

4.3线路检查

线路检查主要是指对电气系统的各供电设备或需求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例如:检查配电箱尺寸能否达到箱内开关设备安装标准、电缆线槽内部空间是否符合线槽内电缆占空比等。检查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检测方案进行,同时还需要对检查过程及检查结果进行记录,为以后的工作带来更多的方便。

4.4加强建筑消防建设

建筑的消防建设是提高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所以必须做好建筑的消防安全控制,通过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来实现建筑报警灭火自动化。例如:气体自动喷射灭火、火灾探测器等。如果出现火灾,消防建设应该可以将非消防电源快速断开,并提供应急照明、自动火灾报警等。如果建筑的消防控制、通信线路、报警系统所使用的敷设方式为暗敷设时,应该选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B1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对其加以保护,而且必须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中,同时还要确保其保护层厚度在30毫米以上。如果敷设方式为明敷设,则应该选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金属封闭线槽加以保护,且做好特殊的防火處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出发,概括叙述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所分的依据不仅遵循国家有关规程,而且符合建筑电气领域的需求与实际的执行准则,接着指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不足之处,依据对这些不足的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使建筑电气设计得到有效提升。建筑电气设计和施工单位要遵循国家规定开展合适的措施,使得建筑电气设计这一新学科的科学发展,提高国家的建筑电气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平森.建筑电气节能的技术措施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合理应用[J].才智,2012,(01):26.

[2]赵兴奎.浅谈水电工程电气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机电信息,2014,(30):125+127.

[3]彭朝辉.论当代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2,14(15):33-34.

[4]尤春良.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9(27):78-79.

论文作者:杨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电气设计原则、常见问题及对策论文_杨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