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动机”范畴分析_恩格斯论文

“精神动机”范畴分析_恩格斯论文

“精神动力”范畴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畴论文,精神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精神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基本范畴。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人们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在当代社会,精神动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深入探讨精神动力范畴,把握精神动力的内涵、本质与特点,对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精神动力范畴的历史发展

究竟什么是精神动力?要回答清楚这样一个问题,就需要考察精神动力的范畴演变,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动力的基本提法和观点。

早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就试图对精神动力现象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和界定,而且这种尝试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一书中指出:“灵魂是生命体的起因或根源。”在亚里士多德时代,灵魂往往代指精神。在他看来,灵魂或精神是生命体及其生命运动的根源或起源。他把起源、根源和起因在同一语义上使用。因此,他认为灵魂或精神是生命体及其运动的起因。虽然这一观点含有灵魂先于生命、精神先于物质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已接近于提出精神是生命活动的动力的思想了。他所说的灵魂起因或精神起因,是精神动力概念的萌芽。斯宾诺莎指出:“人的某一个情欲或情感的力量可以那样地超过他的一切别的行为或力量,致使他牢固地为这个情感所束缚住”[1](第162页)。斯宾诺莎提出了情感动力的思想,而情感动力正是精神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指出:“所谓意志,就是指一切有理性者所具有的起因力;所谓自由,就是指这种起因力,在不受本身以外任何其他力量的影响下而能独自发挥有效力量”[2](第375页)。在这里,康德提出了“起因力”概念。他讲的“意志起因力”也就是“意志动力”。在他看来,意志自由就是意志主体独自发挥意志动力的有效力量。黑格尔指出:“我们对历史最初的一瞥,便使我们深信人类的行动都发生于他们的需要、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兴趣、他们的个性和才能;当然,这类的需要、热情和兴趣,便是一切行动的唯一源泉——在这种活动的场面上主要有力的因素”[3](第58,59页)。他还说,“那个使它们行动、给它们决定的存在的原动力,便是人类的需要、本能、兴趣和热情”[3](第61页)。“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称,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3](第62页)。黑格尔明确提出了“行动源泉”、“原动力”的概念。显然,黑格尔已形成了关于人的行为动力的思想,并且认为人的行为动力既包括观念、热情、兴趣等精神动力,又包括需要、本能等非精神动力。这些思想无疑是深刻的。但他把这些动力最终归结为绝对观念所产生,又无疑是荒谬的。费尔巴哈指出:人的“理性、爱和意志力是完善的品质、是最高的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绝对本质”,是“鼓舞人、决定人、支配人的力量——神圣的、绝对的力量”[4](第545页)。他认为,理性、情感、意志不是神的本质力量而是人的本质力量,是决定和推动人的行为的精神动力,并提出了“理性的力量”、“感情的力量”、“意志的力量”等概念”[4](第548页),这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他把理性、情感、意志不是看成现实的人的精神,而是看成抽象的人的精神,因而他不能科学揭示和说明理性、情感、意志是推动实践的精神力量。叔本华、尼采认为意志是推动人的行为的最重要动力。“生活就是权力意志。”[2](第792页)“生命就是追求权力的意志。”[2](第809页)在他们看来,生命意志或权力意志是人类行为乃至整个世界发展变化的惟一的、根本的动力。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虽然强调了意志的精神动力作用,但把意志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和人们行为的惟一动力,则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沼。

现代西方学者在古代、近代研究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精神动力以及精神动力的概念作了进一步探讨,并形成了一些新的见解。

弗洛伊德依据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本能动力”概念。弗洛伊德主张本能是一种“使心理活动起来的需求能量”[5](第34页)。他认为,本能是愿望的心理表现,代表着驱力,是存在于个体内部的激发行为的力量。他把本能看做是行为的推动或起动因素,看成是行为的内在动力。赫尔提出了驱力概念。他说,“驱力概念被界定为所有原初动机的共同特性”[6](第43页)。“人们常说,需要激起或发动与其相关的活动。需要的这种动机性特征,可以视作主要的引起动物的驱力。”[5](第75页)他认为,人的行为必须由驱力或能量来推动,行为的方向由先前的相应刺激反应所决定。勒温提出了动力场说。勒温认为,行为发生于心理场内,许多交互作用的力,决定了处于不同时期的行为。行为取决于个体当时所处的场,场由个人和环境多方面因素构成。个人和环境一起组成生活空间,即行为张力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活动空间。

此外,以皮亚杰、柯尔伯格为代表的认知发展学派,以罗洛·梅、戈尔德斯坦、弗兰克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学派,以华生、马斯洛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学派等,也都对精神动力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分析。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以及近现代的西方学者,对什么是精神动力的问题,虽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精神动力提出了可供批判借鉴的思想材料,但都很少从宏观上探讨和回答什么是精神动力的问题,甚至“精神动力”的概念都鲜有提及。真正对这一问题作出科学回答并提出精神动力概念的,是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最早科学地阐述了精神动力及其范畴。马克思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明确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明确肯定作为理论的精神可以变为推动群众实践活动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所说的理论力量也就是一种精神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动力的最早表述,但马克思还没有直接提出精神动力范畴。直接提出精神动力范畴并深入阐述精神动力内涵的是恩格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及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对精神动力作了经典表述。恩格斯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第251页)。“推动人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的饥渴而开始,并且同样由于通过头脑感觉的饱足而停止。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7](第232页)。恩格斯认为,人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人的头脑,成为头脑中反映和意识到的动力,即精神动力,才能推动人行动起来。在该书中,恩格斯明确提出了“精神动力”概念。恩格斯认为,感觉、思想、动机、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可以成为推动人行动的精神动力。旧唯物主义“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7](第248页)。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精神动力范畴,充分肯定了精神动力的存在,并深刻论述了精神动力的内涵。当然,恩格斯认为精神动力还有它的动因。精神动力是对客观存在及物质利益的反映,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只有既充分肯定精神动力,又追溯精神动力的动因,才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才是彻底的、科学的精神动力观。

列宁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精神动力进行了深入探索。列宁指出:“共产主义是我们的理想和信念,无产阶级正是从这个理想中得到最强烈的斗争动力”[8](第35页)。列宁肯定了理想、信念是重要精神动力,提出了“理想动力”的思想,实际上这种动力是精神动力的核心。他还指出,“我们力量的主要源泉,在于工人很自觉、很英勇,始终得到劳动农民的同情和支持。我们取得胜利的原因,在于我们党的苏维埃政权把当前的一切困难和任务公开告诉劳动群众,善于向群众说明为什么一个时期要用全力抓住苏维埃工作的某一方面,善于发挥群众的热情、积极性和英勇精神,把非凡的革命精力集中在当前最主要的任务上面”[9](第248页)。“现在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也许就是最主要的任务,是尽量广泛地发扬工人以及一切被剥削劳动者在创造性的组织工作中所表现的这种独创精神”[10](第337-378页)。列宁认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觉悟和首创精神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保证。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动力进行了深入探索。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11](第162页)。人具有了一定的精神,才能成其为人。人只有具有高尚的精神,才会有高尚的行为。人的高尚精神是人的高尚行为的重要动力。毛泽东的这一论断,表明了他对精神能动作用的高度重视。在建国后,毛泽东又强调指出:“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12](第800-801页)。毛泽东所说的精神,包括思想、理想、信念、道德、意志,包括革命的献身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顽强的拼搏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毛泽东十分重视精神动力,但他并未直接使用过精神动力一词。邓小平直接使用了精神动力的概念。他说:“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13](第63页)。邓小平明确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精神动力,这种动力,也可称做“信仰动力”。邓小平还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13](第137页)。他强调共产主义理想是“精神支柱”,实际上肯定了理想是人们战胜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他还指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13](190页)。邓小平提出了“凝聚力”概念,并认为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增强团结和凝聚力的基础。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4](第14页)。江泽民首次提出了民族凝聚力的概念,并认为民族凝聚力的实质与核心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主要是一种精神凝聚力,有了这种精神凝聚力,才可以增强民族团结。这也告诉我们,理解精神动力,不仅要从个体的角度理解,还要从民族的角度理解。提出民族凝聚力概念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理论的一大贡献。江泽民还指出:“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1](第50页)。“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14](第14页)。他还强调指出:“发展必须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4](第65页)。他明确肯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值得指出的是,江泽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使用精神动力范畴频率最高的一位,这充分体现了他对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条件下精神动力的重视。

二、精神动力的内涵及本质

根据对精神动力范畴的历史考察,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概念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对精神动力范畴作出界定:

所谓精神动力,就是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对人从事的一切活动及社会发展产生的精神推动力量。

这一界定,力图对精神动力的丰富内涵加以概括。对这一范畴的内涵,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精神动力是精神因素对人的活动及社会发展产生的推动力量。它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精神作用力。人的思想觉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操、顽强意志等各种精神因素都会对人的活动及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力、作用力和推动力。这种精神动力与物质动力不同,因为物质动力是物质因素对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产生的推动力量。

第二,精神因素只有成为一定的人的头脑里的精神因素,才能成为推动人的活动的动力。再好的思想、理论、道德、情感、意志,如果不被一定的人所内化,即主体化,就不会成为推动主体活动的重要力量。他人的和社会的精神因素一定要转化为一定主体自身的精神因素,才能推动他行动起来。主体内化的精神因素不同,形成的精神动力也不同。在一定的社会或群体内部,相同的精神因素为一定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所接受和内化,可产生相同的精神动力,增强社会和群体的合力、凝聚力;相异的精神因素为社会或群体内部不同成员所接受或内化,会产生相异或相斥的精神动力,形成社会和群体的斥力、离心力。因此,不仅要注意使正确的精神因素为个体主体所内化,形成个人的积极的精神动力,而且要注意使正确的相同的精神因素为一定社会或群体成员所内化,形成和增强社会群体的共同精神动力。

第三,推动人的活动的物质因素也要通过人的头脑才能成为人的实际动力。恩格斯强调,推动人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才能使人行动起来。就是说,不仅精神因素,而且物质因素,都要通过人的头脑,成为人所意识到的自觉因素,变为人头脑中的意志动机,才能实际影响和推动人的活动,成为现实的动力。因此,物质动力对人的行为的推动,也要通过精神动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物质动因上升为一定的精神动力,推动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并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这就告诉我们,既要注意精神动力背后的物质动因,又要注意物质动力向精神动力的转换。

第四,精神动力是精神因素对人的一切活动产生的推动作用。现在在对精神动力的理解中,一般存在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看法认为,精神动力主要是一定的人为满足精神需要、实现精神追求而产生的动力。“精神动力主要来自人的精神需要”[16](第210页)。似乎精神动力只跟精神需要和满足精神需要的活动有关,而跟物质需要和满足物质需要的活动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另一种看法认为,“所谓精神动力,实质上是认识、思想、价值、信仰等观念力量对物质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即精神的物化功能”[17](第44页)。这种观点强调了精神的物化功能,肯定了精神力量在改造物质世界、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似乎对精神动力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功能有所忽略。这也是我们不能同意的。这两种看法,是目前国内学术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但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实际上,人的需要,既包括物质需要,又包括精神需要。人的活动,既包括满足物质需要的活动,又包括满足精神需要的活动。我们所说的精神动力,是指推动人从事一切活动的精神动力。即,不仅是指推动人满足物质需要的活动的精神动力,而且是指推动人满足精神需要的活动的精神动力。换句话说,人的精神需要及其满足精神需要的活动会产生精神动力,人的物质需要及其满足物质需要的活动也会产生精神动力。当然,物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满足物质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精神动力对人的活动的推动作用,最重要的体现在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推动上面。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精神因素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才能推动物质产品的生产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精神动力的推动作用,最主要的就是指精神力量在推动人们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转变成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如果精神力量不能变成物质力量,就失去了研究精神动力的根本意义。同时,精神需要也是人类的重要需要,而且是在物质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人的高级需要,满足精神需要的活动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因此,精神动力对人的活动的推动作用,还表现为精神因素对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活动的推动作用。这种活动是一种精神括动、精神生活,这种动力是精神因素对人的精神活动产生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精神动力对人的活动的推动,既包括对个体活动的推动,又包括对群体活动、社会活动的推动。也就是说,既有个体活动的精神动力,又有群体活动的精神动力,还有社会活动的精神动力。分析精神因素对人的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的推动,不仅要注意分析精神因素对个体实践活动的推动,尤其要注意分析精神因素对群体乃至社会实践活动的推动。也就是说,分析和把握精神动力,固然要分析个人的精神动力,但重点是要分析和把握群体和社会的精神动力。只有群体和社会的精神动力,才能对社会实践活动及国家竞争力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精神动力的范畴,不仅包含丰富的内涵,而且也反映了精神动力的本质。精神动力的本质是一切精神动力共有的、内在的、稳定的根本属性。这种根本属性是精神动力所特有而其它事物所没有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精神动力的本质就在于:精神动力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精神的能动作用的集中表现。精神动力根源于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并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精神动力本质上是指导和推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能动作用的集中表现。一般的精神因素都具有能动作用,如感觉、思维,等等,但是,只有精神动力或成为动力的精神才最集中、最突出地体现了精神指导和推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动作用。为什么说精神动力集中表现了精神的这种能动作用呢?因为,其一,精神动力集中表现了人的精神的能动的创造作用。人的精神、意识在一定条件下不仅可以能动地反映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创造世界。精神、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机械的反映,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这种创造性的精神、意识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创造力,有力地推动人们把观念的创造变为现实的创造。其二,精神动力集中表现了人的精神的能动的促进作用。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自觉的活动,人的精神、意识一旦形成,就会自觉、主动地影响和促进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实践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精神的能动表现为主体的能动,表现为主体实践活动的能动。精神动力则充分表现了主体的精神对主体的实践活动的能动的促进作用。没有精神动力的能动促进,人的实践活动就无法进行;没有人的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人的精神动力的促进作用就无法体现。其三,精神动力集中表现了人的精神的能动的辐射作用。人的精神动力一经产生,就会相互影响,迅速传递,广泛辐射,成为一种越来越大的精神合力,产生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

三、精神动力的特点

精神动力作为推动人的活动的重要动力,具有不同于物质动力的一些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精神动力。

精神动力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精神动力具有内在性。精神动力总是一定的人的精神动力。一定的精神因素只有被一定的人所内化后,成为一定的人的内在的精神素质,才能变为推动他行动起来的精神力量。精神动力体现了人内在的精神追求、内在的精神因素的作用,是人的内在动力。精神动力往往是主体内部形成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缺乏直观的形式,难以直接观察和衡量,但它又确实存在,并能对人的行动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定的理论、理想、信念、道德、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被一定的人接受和内化后,会成为推动一定的人的行动的强大的内在动力,并外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第二,精神动力具有目的性。精神因素能够成为推动人们行动起来的精神动力,是因为精神、意识能够反映人们活动的规律性。无论是物质生活的规律性还是精神生活的规律性,都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并且人们能够以这规律性的认识为指导,提出人们一定时期、一定活动的目标,推动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前进。因此,精神动力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始终是人的精神的自觉的能动的作用。这与物质动力有明显的区别。物质动力本身是无意识的、盲目的。物质动力如何使用,完全受人的意识与活动的支配。因此,物质动力本身缺乏能动性、目的性,物质动力的使用才具有目的性。精神动力与此完全不同。精神动力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个目的是他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18](第202页)。精神动力总是体现和实现一定目的的精神动力。精神力量与人的活动的目的越一致,产生的动力作用越大;反之,产生的动力作用就越来越小,甚至是负作用。

第三,精神动力具有持久性。精神动力与物质动力有所不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精神动力能够持久地发挥作用。任何物质动力都具有消耗性。物质动力使用得越久,消耗就越大,产生的动力作用就越小。随着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得与消耗,一定的物质动力对人们行动的推动作用就呈相应递减的趋势。因此,一定的物质动力总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和一定的时限内发挥作用的。而精神动力则不同。精神动力是人的精神因素形成的动力,人的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一旦形成精神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但不会消耗,还会随着人们思想的交流、发展和实践的深化而不断增强。精神动力可重复使用,不会损耗。而且人的精神动力一旦形成,往往会伴随人的一生,对人一生的实践活动产生持久的、终身的推动作用。甚至在个体的生命结束以后,一定个体形成的精神动力也不一定会随着个体生命的消失而消失,它还可能变成他人的精神力量,在他人身上和群体中间延续下去,对他人的实践活动继续产生影响,发挥作用。如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不仅激励着雷锋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而且雷锋精神在我国社会的先进分子和中华民族中间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持续推动我国社会的先进分子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人的精神动力一旦形成以后,就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产生长期的影响和持续的推动作用。

第四,精神动力具有集合性。精神动力的集合性表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动力,无数个体的精神动力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可以形成一定群体或集团的精神动力;无数群体或集团的精神动力相互作用、渗透和融合,又会凝结和上升成为一定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动力,即上升为全社会的精神动力。这就表明,精神动力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精神合力,这种精神合力具有集成性、集合性和非加和性。由无数个体精神动力融合而成的群体精神动力和社会精神动力,不是原来无数个体精神动力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无数相互排斥的精神动力的机械拼凑,而是对于无数相异甚至相斥的精神动力加以充分的整合与协调,化斥力为合力,化阻力为动力,形成的一种大于个体精神动力之和的新的整体的精神动力或精神力量。这种新的整体的精神动力或精神力量,一经产生,就会对社会的实践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不仅要重视发掘个体的精神动力,更要重视增强群体和社会的精神动力。

标签:;  ;  ;  ;  ;  ;  ;  ;  

“精神动机”范畴分析_恩格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