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立杰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 河南濮阳 457000
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石化和化工行业主营业收入为12.4万亿元,占GDP比重为13.77%,可以说化工行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化工企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的特点,尤其是近年来事故频发,一方面给企业造成了较大损失,另一方面给化工行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迫在眉睫,本文从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期为化工企业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1 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石化和化工行业主营业收入为12.4万亿元,占GDP比重为13.77%,可以说化工行业已成为我国重要支柱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化工企业事故频发,尤其是“山东金誉6.5重大爆炸事故”、 “张家口11.28重大爆燃事故”、“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义马7.19重大爆炸事故”,一方面给企业造成了较大损失,另一方面给化工行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2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1 化工企业的生产特性
一是工艺复杂、危险系数高。化工企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生产的持续性较强的特点。
二是对设备和员工的需求较高。设备涉及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锅炉等特种设备,专业性较强,自动化程度较高;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掌握生产操作、岗位风险、隐患排查、应急等方面知识。
2.2安全生产是前提、保障
“山东金誉6.5重大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金誉石化供应商罐车驾驶员在液化气卸车作业时,未对快接接口与罐车液相卸料管的可靠连接进行确认。“张家口11.28重大爆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盛华化工公司长期未按规定对聚氯乙烯车间的1#氯乙烯气柜进行检修,造成气柜卡顿,引起氯乙烯泄漏遇明火发生爆燃。这些看似“细微的差错”在生产当中由于个人违章、设备出现了故障或者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等都会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对企业、社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3 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安全管理现状
国家层面,从成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再到机构改革成立应急管理部,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地位越来越高,话语权也越来越重;大力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2017年将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纳入新修订的《刑法》中,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企业层面,从政府要求以及同行业血淋淋的教训中更加重视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设置安全管理中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标准化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等。加上《刑法》的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两个紧箍咒”,让所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不敢有丝毫懈怠。
3.2 事故频发的原因
表面上看,上有政府的监管、下有企业的重视,为什么还是事故频发?究其根本原因,从笔者参加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对企业的安全检查来看,还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层层签订的安全承诺书、安全生产目标束之高阁;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风险清单、隐患排查清单作为资料摆设,岗位人员不知晓双重预防的概念、本岗位重大风险及预防措施等,更有甚者不清楚本岗位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成立的安全管理机构,任命的专职安全员实际上就是“专职资料员”或者从事生产、设备的工作,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将企业基本信息移交第三方编制资料,其结果往往是编制的资料与企业实际严重脱节;通过了质量、HSE管理体系,执行却是另一套制度;下发的安全管理制度文件装订成册其目的不是为了各部门、岗位严格执行而是为了便于上级检查,依然存在各车间、部门安全管理工作执行随意、管理混乱的现象。
这些表象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呢?首先是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水平不足。很多安全管理人员仅仅是形式上的岗位,实际上远远达不到胜任的条件(有的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为英语、计算机等),不知晓该干什么,如何干,怎么干,为什么干。“干安全,门槛低”,成为国内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共识。普遍认为安全专业没有什么技术存在,做好安全资料,沉下身子去现场、黑下脸去处罚就能胜任,其结果导致非安全专业的人干着安全专业的工作,必然是安全管理混乱。例如:很多企业不知道如何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安全管理人员虽然参加了培训,甚至有的企业聘请了专家讲课,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原因是没有基础的培训是徒劳的,安全管理人员仅仅凭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以及企业外聘专家短暂的授课还是不会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双重预防机制,充其量比葫芦画瓢,其结果往往是“四不像”,执行不下去,成为摆设,更有甚者为通过上级验收,将相关信息统统移交第三方,各取所需。如此,安全管理工作成为空中楼阁,没有落地生根,结果必然是说一套做一套。政府部门检查双重预防体系机制建设时专家让我怎么改我就怎么改,企业没有思路、没有系统,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
其次,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的工作。有的企业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岗位人员学历为小学;岗位人员责任心不强,动火作业时该检测气体浓度的未检测,报警时该现场确认的未确认,破土作业时该相关部门会签的不会签,变更时该风险分析不分析、没有控制措施,这都是“麻痹主义”、“经验主义”作祟,再好的制度不落实等于零,没有监督考核等于零。《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应急〔2019〕78号)明确指出对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管理,就是充分说明了落实的重要性,落实的主体需要“人”来完成。企业最高管理者认知有偏差,应急演练、安全检查、安全培训、风险分析、承包商安全交底等统统属于安全管理人员范畴,殊不知应急演练、安全检查、风险分析等也分业务,如:编制装置、罐区管线泄漏应急预案,阀门如何联锁动作、如何截断流程,这是工艺人员的范畴(电仪、安全等专业人员协同);开展空压机风险分析,有什么危害、潜在事件、应采取控制措施,这是设备人员的范畴(电仪、工艺、安全等专业人员协同)。实际上往往专业部门依靠安全管理人员去确认并找出那些不安全的状况,将专业的风险管理交到了不专业的人手里。而安全管理人员得不到上级的支持,只有背黑锅,出力不讨好。
最后,企业专业人员跟不上新形势下的要求。企业各级领导对于安全管理不能是雷声大雨点小,而是真真正正的重视安全、敬畏安全。安全离不开生产,离开了生产的安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何在生产、效益和安全之间寻找平衡点是企业必须面对的。我们常说应确保安全投入,但我们也应清楚的看到不能无限度的放大安全投入的力度,一切以标准规范为依据,企业是否需要安装SIS系统、开展SIL评估,变送器需要五选三还是三选二,再或者二选一,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规章制度文件,企业领导作为决策者应给予必要的支持,既要满足企业符合有关要求,又要确保安全生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解决办法
4.1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首先,明确企业各级部门安全职责。企业通过运行安全标准化体系、HSE管理体系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各要素主控部门,即建章立制。从制度上明确变更管理、应急管理、承包商管理、检维修管理等方面的各部门职责和管理流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与考核制度,各级考核部门切实对各部门、岗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进行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方面能增强公司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能明确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履行的职能和应承担的责任,以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确保安全安全生产。
其次,企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走出去”是指选派各级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政府部门、第三方培训机构组织的风险、应急、变更等方面的培训,培训人员在企业开展述学活动,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一方面企业应招聘安全专业人员,保障其职务、待遇等,以充分调动安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各专业技术人员应关注本专业的安全,如: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原料的性能、转化技术成熟度、周边环境的影响等,达到“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目的。“请进来”是指邀请科研机构、第三方机构或国有大中型企业专家到企业进行授课,班组长以上人员参加;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邀请专家进行定向安全技术辅导以便系统的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授之以渔”,解决知晓该干什么,如何干,怎么干,为什么干的问题,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等地不少企业开展类似培训。
再次,管业务必须管安全。众所周知,“响水3.21事故”原因是对暂时堆放危险废弃物信息不全、风险识别不到位,“义马7.19事故”原因是空气分离装置冷箱存在问题(发生泄漏),很多问题都是业务部门的问题。笔者认为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主要有二:一是通过组织开展培训使业务部门知晓专业安全流程,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如:风险分析,通过培训使各专业人员掌握风险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和风险分级管控等,各专业人员结合实际,辨识风险存在的潜在事件、控制措施和下一步计划采取的措施等。二是监督管理,解决是否落实到位的问题。各专业部门、基层单位开展的应急演练、风险分析等是糊弄事儿还是实打实的组织人员开展,由安全部门当裁判,并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目标等形式予以考核。
最后,实现“文化管人”。杜邦模式、“破窗效应”理论告诉我们环境的重要性,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我们常说管理的三种阶段,初级阶段“人管人”,中级阶段“制度管人”,高级阶段“文化管人”。制度是规范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培育传统,传统积淀文化,文化影响行为。如果说一个新人到了一家企业,这家企业全是按章办事、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以及申请、审批、实施、验收等各环节井然有序,那么这名新人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一定是自发“我要安全”而不是被动“要我安全”。企业应以运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 900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 (AQ/T 9005)为载体,提升企业安全文化管理。
4.2 加大政府监督管理
首先,政府的职能是监管,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行政处罚是手段,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是目的。政府可以采取向第三方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邀请专家开展专项帮扶活动,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同时,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对符合《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存在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等情况的企业一律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笔者检查过程中,国家制定了《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14),在此基础上有的省政府部门出台了动火、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省内有的市政府部门又出台了动火、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更加细化,其结果是企业不断根据上级要求修订本企业有关管理制度,由于制度变动频繁易造成人员执行混乱,不利于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因此,政府部门重点应依据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
5 结束语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尤为重要,脱离了安全只讲生产、效益的企业是无根之树必然不长久。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工生产也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不断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不要把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真正把“管安全”上升为“要安全”,使安全工作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从而有助于企业不断进步和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王永江.自动化控制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及优化思考[J].化工管理.2018(04):117.
(上接第382页)
土壤结构进行夯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该技术可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广泛应用。但是,为进一步提高钻孔灌注桩技术总体应用效益,作为施工人员,需要对各个施工环节操作要点进行严格掌握,透过规范化和标准化操作流程,不断提高施工效率。与此同时,施工人员严格遵守施工标准,进而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强化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兴龙,谷墨文.浅析人工挖孔桩与钻孔灌注桩区别[J].吉林交通科技,2018(3):30~31.
[2]唐云.旋挖施工溶洞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9):35~36.
[3]胡雄飞,姜锐,梅弢.水泥混合泥浆护壁法解决块石填土层灌注桩施工成孔难题[J].中国水运,2018(9):60~61.
[4]张忠苗,吴世明,包风.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机理与应用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9(06):31-36.
[5]龚维明,邹小平.钻孔灌注桩桩底压浆设计施工分析[J].建筑结构,1996(04):48-51+53.
[6]舒翔,刘利民.施工因素对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影响[J].施工技术,2003(01):27-29.
论文作者:齐立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企业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人员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风险论文; 作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