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中国大陆艺术设计理论的反思_设计学论文

20年来中国大陆艺术设计理论的反思_设计学论文

中国大陆艺术设计理论20年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大陆论文,艺术设计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艺术设计作为学科的发展与规范,中国大陆学术界、艺术设计界的理论探讨也逐步深入。本文以系谱的方法,以理论和美学研究专著为主,简单涉及设计理论翻译成果,基本不涉及设计史成果,粗线索地对大陆近20年来艺术设计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综述。

“艺术设计”是经过一代学科建设者们努力争取,并逐步稳定下来所普遍使用的一个概念。尽管“艺术设计”这个概念并不是十分严密,目前我们仍能不时见到对之的讨论、争议,但艺术设计作为学科的确立,逐渐证明了这个称谓的相对合理性和符合国情现状的一面。近20年来,大陆艺术设计理论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我们也看到这些成果仅仅是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开端。

一、1980年代以来艺术设计理论探索的三次高峰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最早涉猎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是美学界的学者。1984年成立中华全国美学学会,技术美学的文章、专刊、文丛等相继出现,并有一批系统的著作问世。如涂途《现代科学之花——技术美学》、徐恒醇等《技术美学》等。这些成果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一方面,它们的开创之功获得了宗白华、钱学森等老一辈学人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获得了艺术设计界的注意,吸引了柳冠中、王明旨等中年学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对设计与文化的研究与国外研究成果(以设计史为主)的翻译。

这些成果的共同缺陷也同样明显:即并没有为自身的研究在艺术学学科中找到一个明确的定位,其根本表现为概念的误取和名称的混用。在这一时期的研究里,不但尚未出现“艺术设计”的称谓,就连“技术美学”一说也很难一统天下。这些研究成果中,称“技术美学”者有之,“科技美学”者亦有之,亦有称“迪扎因”、“工业设计”、“审美设计学”者。

1989年由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将“审美设计学”作为单独的一章纳入了作者构想的“现代美学体系”,并提出“审美设计学的核心范畴是功能美”的判断,开始明确的提出将艺术设计在现代美学体系中设立位置。虽然“审美设计学”这一名称也未被学术界所普遍接受,但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理论体系上,《现代美学体系》一书的出版为艺术设计研究做出了总结并为以后的研究铺平了道路。在艺术界,1989年,湖北美术出版社以前瞻性的目光出版《现代设计艺术理论丛书》,以译介国外设计理论为主,在国内美术界较早提出“设计艺术理论”的概念,集中体现同时期的翻译成果。这套丛书中的几本,对90年代以来的设计理论研究同样有借鉴价值。

然而,80年代中国的实用美术教育及学科体系,仍是“工艺美术”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些成果并没有充分地被介绍到艺术院校中,更未能对设计实践产生推动力。这一时期在艺术院校中有较大影响的是一批国外通俗性设计史的译介。

第二阶段:90年代中期

与第一阶段类似,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也是由美学界和设计界的研究者共同缔建的。随着90年代以来“美学热”的衰退,设计界逐渐接手理论研究工作。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系培养的“工艺美术学”硕、博士研究生中,已经有几位实际上在从事着艺术设计理论的探索,他们中的一批人已成为当今的艺术设计学研究的骨干。这一时期的代表成果主要有:

1、柳冠中《设计文化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这是作者80年代以来的工业设计论文结集,但并非严格的理论形态。此书也是同时期类似著作中的代表,对工业设计教学与实践有直接的影响。

2、罗筠筠《审美应用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作者是《现代美学体系》的主要执笔者之一,本书延续了《现》中“审美设计学”的理论框架,发展出“审美应用学”的思想。其中的“审美应用学的理论发展”以及对部门艺术设计美学的论述,笔者认为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值得设计界的研究者参考。本书也应是研究中国当代美学理论框架体系不可忽视的著作,但体系略显驳杂(如包含礼仪美学、饮食美学等内容),取材略显陈旧。

3、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这是作者在中央工艺美院田自秉教授指导下做的博士论文。该书是设计界第一部系统整理、研究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专著,以通史的形式对古典文献中的设计思想(作者称之为工艺美学思想)进行了梳理,并概括总结出古代设计思想的六大特征。这也是迄今为止见到的唯一一部研究古代思想的专著,但该书编写体例上较少设计学科的特点与突破,在古代设计思想史史料的选择上尚欠缺宽度和深度的挖掘,以致提出了很一般化的结论。虽然,笔者仍认为此书意义不凡,对古代设计思想的发掘与阐释必将是探索中国现代设计民族性的重要出路和归宿。这本书的价值也许需要在此后的设计实践中被逐步发现。

4、李砚祖《装饰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这本书以作者一篇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王家树教授指导下的博士论文为题,收录了装饰专题、部门工艺美术专论及工艺思想史诸方面文字。全书基本上不使用“设计”,而以“工艺”称之。但作者以与杭间博士专著不同的方式,以图象学方法探索了中国古代设计(装饰)思想的一些问题,结论更为纵深化,更具备理论形态。只是该书在编选上内容略显驳杂,以至于大大降低了专著的可读性,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同时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设计丛书”(周峰主编),以翻译成果为主。其中的《视觉美学》、《设计与形态》几本,更加直接的让国内读者了解到“包豪斯”的设计理论。该社的《实用美术》杂志,多次用较大篇幅介绍各门类艺术设计,这些都对普及设计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总之,这一时期的主要贡献在于带动了设计界的一批中青年学者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投身设计理论的研究,尽管他们的研究受老一辈学者的影响,仍在“工艺美术”的框架之下,但他们的努力已经表明了他们不满足于旧有的学科体系,力图建设中国的艺术设计学的决心。

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

把这一时期的上限定在1998年,是因为从这一年起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中正式用“艺术设计学”代替了“工艺美术学”,这一变化也带动了艺术设计界的重大转型。高等院校中的“工艺美术”专业纷纷改称“艺术设计”,1999年的官方美展——九届全国美展也正式开辟了“艺术设计”展区。与此相关,一批以“艺术设计”为主题的著作纷纷亮相,以往空白的“艺术设计学”、“设计概论”、“艺术设计美学”、“中国艺术设计史”等领域均出现了一本或多本专著。

笔者一直留意于这些专著的出版,但粗粗看来,罕有体现出真正艺术设计学科的特点者。大多数著作不免有急于出版、抢占学术空白之意,在理论上和体系上都未有所突破。一部“中国艺术设计史”的内容竟与“中国艺术美术史”几无二致,笔者见到一部“设计学概论”,其叙事深度及理论框架较之李砚祖1992年出版的《工艺美术概论》竟未能有所突破。

当然,真正的有价值的学术著作也许并非是大部头的题目,如李砚祖的《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一书,从中我们可以集中的窥见中国学者在世纪之交的艺术设计理论方面的达到的水准。此外还有浙江中国美术学院、上海书画出版社合编(潘公凯、卢辅圣主编)的一套《艺术设计大系》,对各门类艺术设计都进行了理论到实践的探索。值得一提的是宋建明在其中的《造型基础》分册中,集中阐发了他自9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意—形—色”的设计造型基础观,并追述到中国阴阳哲学中,寻找根源。这种阐发的价值还有待我们在实践和深入的理论探索中去检验。

同时期的设计理论丛书也更加丰富。北京三联书店、湖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等一批有实力或专业的出版社都参与进来,其代表有四川美术出版社的《美术与设计教育丛书》等。

可以说,这一阶段是艺术设计理论的自觉时期,至少从表面上看是繁荣丰富的。但是笔者严肃的指出,其中也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贩卖“艺术设计”的拙劣著作,值得我们冷静思考。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艺术设计学研究评价问题的关注。

二、艺术设计逐步形成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

1、艺术设计史学:

对中外艺术设计史的研究,决不是中外工艺美术史的更名复制,而是从重新理解“设计”概念的同时,概念设计自身的特点重新撰写的通史。(艺术设计通史包含艺术设计思想史,参见前述)(注:2001年开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2000级本科生开设了中外设计史的课程(分别在二年级秋季、春季各一学期)。其中杭间主讲的中国设计史是按书籍、器具、居室等门类专题讲授;张夫也主讲的外国设计史则主要是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设计史。后一种方法当然不会与工艺美术史冲突,但并不完整,因为设计史并不等于现代设计史。前一种授课方式有较大的独创性,但并不见得是唯一的方法。)艺术设计史学是对艺术设计史的“元”研究,包括对艺术设计史史料学、艺术设计史学史、艺术设计史方法论等专门学科的发掘、研究与丰富。

2、艺术设计美学:

旧称技术美学、迪扎因、应用美学、审美设计学、审美应用学等。艺术设计美学研究应该能够体现出艺术设计学科的特点与魅力,它不同于狭义的美学(或称以美和艺术为研究对象的,我国1980年代以来流行的李泽厚式美学体系),它必须体现出艺术设计对人的关注,注意容纳心理学、人体工学、自然科学、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注重功能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同时要求注意历史上艺术设计美学思想的理论嬗变。

3、艺术设计创作论:

包括设计思维、设计程序与设计方法研究,主要研究艺术设计实践过程之前与之中设计主体——设计师的工作程序与一般方法。研究设计创作论切忌套用现成的理论,或在缺乏实践理解的情况下臆测设计工作流程与方法。另外,设计方法论不同于设计研究方法论,因此更依赖于对艺术设计过程的亲身参与与体验,并借助理论的形态加以表述。

4、艺术设计社会学:

笔者认为,艺术设计社会学研究应包括使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艺术设计现象进行的一切研究,即研究艺术设计与社会大众的互动关系。具体的研究领域涉及广告学、传播学、艺术设计心理学、艺术学的一部分也属于艺术设计社会学的研究范畴。

5、艺术设计门类论:

包括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前者包括造型基础、技术基础、形式基础等理论研究,后者包括对部门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专门研究。

6、艺术设计教育学:

对艺术设计教育的理论探讨与研究,包括对我国20世纪以来的现代设计教育成败得失的理性反思、总结与评价,对建设新时期艺术设计教育实践教学与实验教学种种可行性的论证探索及设计教育史论研究等。

这个体系是动态构成的,将会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调整、重构。比如随着研究深入,势必产生比较艺术设计学等等很难具体纳入以上任何一种理论形态的新的艺术设计学研究领域。

三、艺术设计学研究的理想与对策

1、教育与研究梯队方面

按照目前的统计,国内设“艺术设计”学科硕士研究生的院校不在少数,但是大多数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艺术设计实践而非艺术设计学。根据笔者所了解的情况,在大多数院校的日常教学中,艺术设计史论一般都是薄弱环节,其根本原因在于师资力量的缺乏。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艺术设计学科逐渐成为艺术院校的主流之时,与之相对应的艺术设计理论研究却不约而同成为各校的薄弱环节。

从2001年开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始招收设计学(实践、理论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次年,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筹)也开始招收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这表明艺术设计学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也预示着一个观念的转变——即艺术设计教育并不简单地只培养能动手的创作人才,中国艺术设计学研究已经朝纵深化和梯队化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20年以来,我们投入艺术设计理论科研与教学上的精力太少,以至造成了今天艺术设计理论的苍白。目前在国内从事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学者,基本上以四十岁左右的中青年为骨干,他们基本上执教于艺术院校,接受过纯理论的学院教育,但是大多是以“工艺美术”理论转向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在目前中国艺术院校的艺术史系当中,有志于设计理论的人也不在少数。但与庞大的实践队伍相比,这个数目实在不为多。随着艺术设计研究的深入,笔者相信会吸引更多从事艺术设计实践的人才投身理论研究。只有加强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在艺术设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这样才能使艺术设计学科有更加坚实的人文基础。

2、研究系统方面

同时,我们必须呼吁尽快建立起设计理论研究的系统和程序。

第一,从出版物来看,目前国内关于艺术设计类的刊物不在少数,但商业性和信息性占较大比重,以致普遍造成学术品位不高。美术、艺术类的刊物由于编辑人员自身的学科局限,无法以较大比重发表艺术设计理论文章。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艺术院校设计专业人数逐渐超过“纯美术”人数的总和,艺术院校学报中对设计理论关注的比例却相反。而在为数不多的艺术设计学术性出版物中,《装饰》学术性颇高,但由于历史原因,它不免要受到来自于工艺美术系统和“装饰”思维的限制,从视野和体系来看似嫌太陈旧。南艺学报2000年从《艺苑》更名为《美术与设计》,对艺术设计教学有许多积极的报道,但内容稍显驳杂且对北方地区影响力不大。另一南方杂志《包装与设计》,又偏重于对设计作品的介绍,从门类和读者群上看,偏重于包装设计一项。而各艺术设计门类如广告、建设界的各类刊物又“老死不相往来”,以至造成了让艺术设计界学人极为尴尬的局面,他们退而求其次,在一些非专业性的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其次,笔者认为,中国艺术设计界应当有一个学术性较高、定期举行的规范化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应当由一个在界内拥有较高权威的组织来操办。但遗憾的是,国内的设计师协会大多处在半官方半民间性质,以地方自办居多,活动相对独立,全国性的如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等也很难在整个设计界产生影响,比之同级艺术门类如美术、书法、摄影、文学等相去甚远,这同样令设计界的同仁深感遗憾。80年代以来,工业设计界多次举行全国范围的学术研讨会,对工业设计教学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它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类似的讨论会在艺术设计界也曾举行,但影响力就更小了。规模较大的一次,是1998年北京工艺美术学校策划的“艺术与设计”理论研讨会,邀请了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各方面的学者,但遗憾的是今天知道它的人也并不多。另外,艺术设计界应拥有一个规模较大、学术性较高的艺术设计理论奖,以鼓励艺术设计理论研究,这同样应当由一个业内拥有较高权威性的组织来操作。

3、研究方法与规范方面

1、艺术设计的研究方法目前正朝着图像学、感性学(借用李砚祖教授的提法)等方向丰富。但在艺术设计研究中由于各门类的特殊性,极容易局限于广告、服装、工业产品等某一个具体门类,忽视了艺术设计学科作为整体的整合研究,同时也容易造成艺术设计独立于艺术之外的偏僻的研究视角。这都要求我们打破学科界限,致力于艺术设计学的整体构建,把艺术设计学的一般理论和各具体门类的设计现象相结合,体现一种整体的研究方法。

2、提倡一种宽阔的研究视野。应当注意到设计现象古也有之,“设计”并不是一个20世纪才出现的概念。中国和西方古代都曾发生过许多以构造为手段,功能为目标,又区别于“工艺美术”的艺术设计活动,这些活动理所当然地应当纳入现代研究者的视野。具体的做法,在笔者看来应当对“设计”这一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为之正名。孔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对待艺术设计学科中的相关问题也必须保证在相同的前提下展开讨论,否则很可能使研究者纠缠于某些细枝末节而忽视了主要方面。这项工作的意义将会为后来的研究而检验。(注:笔者注意到,文化部目前通过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申报的“中国艺术设计历史和理论”课题,该课题将在两年的时间内研究“工艺美术”即“艺术设计”的历史转型和理论嬗变等问题。)

3、设计学与各边缘学科的综合研究。应当看到,设计学不是简单的从属于艺术学的范畴。它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自然要广泛接纳史学、美学、哲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成果;但它又同时具有一些社会学科的特点,其功能性更多的体现在对传播学、经济学等社会学科的仰赖。对于研究现代设计的学者,不能用孤立的眼光看设计,同时需要对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与哲学思潮的深入研究。(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通过现代艺术与当代学术来拉动设计教育的基础课教学思路,取得了像谭平《设计基础》、周至禹《过渡》等几部具有较高的方法论意义的教学成果。当然如何把这种基础课教学的成果贯穿在整个专业课的学习与研究之中去仍然是该系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思考的问题。然而对于大多数院校的设计专业学生,这方面的接触仍是十分有限的。)我们应当为艺术设计学的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框架设立更为严格的标准。

4、在对待概念、范畴、术语等问题上葆有一种学术的姿态。缺乏这种姿态,会制造出大量学术垃圾。这里笔者严肃批评一本名为《艺术设计方法论》的书,该书将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理论物理学及自然科学中80年代一度颇为流行的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优化论、对应论、智能论、寿命论、离散论、模糊论、突变论总结归纳为“艺术设计领域十大科学方法论”,作者对每种方法论做了一番概念的解释后,列举艺术设计中一些与之相关的思维、实践现象进行“印证”,便算是科学的方法论在艺术设计过程中的运用。其实,这种对方法论的机械使用是毫无学术价值的。因为这种低级的套用与设计的意义并不是直接对应的,作者所列举的设计过程中的许多现象,用艺术心理学或接受美学等更为常见的理论来解释才更切乎实际。以这种文字作为教材,会产生恶性的循环论证,使学生造成更大的误解。这种轻浮的学风暴露出我们对西方的理解缺乏审慎的姿态。

四、小结

20年来,我们对设计理论研究所取得的诸多成果,与设计自身在新时期内的发展势头相比,总的来说还是极不相称的。我们一方面应当重视这些成果对以后研究的重大借鉴价值和它们对艺术设计学学科的巨大贡献,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种贡献的杯水车薪——大多数从事设计实践的人员对这些成果的忽视,使得研究与实践这一对促生的力量缺乏进取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导致我们艺术设计水准不高与设计从业人员规模之间不平衡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也有了一丝苗头——一种浮躁与功利的学风正在逐步侵蚀艺术设计学界:某些“工艺美术”更名为“中国艺术设计史”,堂而皇之地摆上书店的柜台;某些人在研究资料极不充分的情况下,悍然写出“设计概论”、“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美学”之类大部头的著作,大有抢占学术市场浪尖之冲动,而艺术史论专业的学生投身设计研究的目标竟是“将来有发展有钱赚”。设计学理论的真正宏伟大厦,还远远没有建立。

我们呼吁有识之士踏踏实实做一些研究工作,也希望设计实践注入更多的思想。21世纪学科整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具体学科研究向着纵深化发展,我们从事的是一项需要几代人努力的事业,艺术设计学学科呼吁着从业者们共同来奉献。

标签:;  ;  ;  ;  ;  ;  ;  ;  ;  

20年来中国大陆艺术设计理论的反思_设计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