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革新
——面向21世纪的芬兰教育改革
王 昊 李 一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 面对21世纪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芬兰的教育改革力图通过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和实践创新来解决本国教育面临的多层面的问题。在国家核心课程改革方面,芬兰倡导学生“跨界贯通”能力的培养,启用基于主题的“现象教学”,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上,芬兰探索和发展了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创新型学校,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校管理模式进行了全新的变革。芬兰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以下启示:应注重培养学生面向21世纪的关联性高阶能力,以主题式“现象教学”培养学生的贯通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和管理模式的重构,构建多功能的网络教学与学习合作共同体。
[关键词] 挑战;革新;芬兰;21世纪能力;教育改革
芬兰是一个领土面积仅有33.8万平方公里的北欧小国,虽然领土面积狭小,却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和自由经济体。21世纪以来,芬兰的教育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持续关注。芬兰完善的教育体系举世公认,芬兰教育的公平性也备受称道。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自2000年的统计,芬兰历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成绩排名一直位居世界前列,芬兰甚至问鼎世界第一,成为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学习的对象。[1]近几年来,芬兰的教育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从2012年起,芬兰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指标有所下滑,这引起了芬兰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查找问题的根源,寻求新的应对措施,芬兰教育部于2012年开始着手对芬兰的中小学教育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以应对21世纪的能力要求对芬兰教育带来的挑战。[2]
一、芬兰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动因
(一)芬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背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芬兰曾经历了三轮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其趋势是从重视教育公平的实现到重视教育质量的提升:第一轮的教育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芬兰教育在该阶段对知识的概念、学习的概念等有关学校教育基础性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反思;第二轮的教育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此阶段,芬兰的教育重新探讨了有关教育的价值和教育的评估方法的问题,力图充分调动社会系统资源,对教育进行自发的改进和提升;第三轮的教育改革始于本世纪初,在这一阶段,芬兰的教育更加关注教育的结构和管理的效率,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育质量,让更多人享有优质的教育服务。[3]
目前,芬兰已经形成一个成熟和完善的教育体系,该教育系统中包括幼儿的日托项目,针对6岁以下儿童1年期的“幼儿园”教育,从7岁开始到15岁结束的9年综合学校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之后的学术和职业教育,大学高等教育和应用大学教育以及针对成人的继续教育。[4]243芬兰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的优异表现被认为是芬兰教育政策、结构和实践的结果。[5][6]芬兰教育的成功也得益于其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的革新,给芬兰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芬兰教育体系的丰富和完善,从而使芬兰的教育实现了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耗时三个月时间,经历了精心的策划、组织、调研和专业研究等环节,《中国家电消费行为大普查白皮书(2018)》于本次会议正式发布。本次调研由国内权威家电零售大数据公司——奥维云网、新浪数码、腾讯数码、北京商报家电数码、中国家电网、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智电网等50多家主流家电圈媒体联合推广,并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的指导下开展。《2018中国家电消费行为大普查白皮书(2018)》的调研范围涵盖了全国1180个县市、覆盖不同消费群体,同时本次调研借力了大数据采集基数,和线下普查联合推动开展。
(二)芬兰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原因
1. 根本原因
芬兰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芬兰发展“知识经济”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考量。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全球经济衰退,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的变革,使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呈现出急剧的变化;国际流动性元素日益增多、移民显著增加、新技术和新媒体不断孕育催生出新的社会活动方式,使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化。芬兰政府意识到,必须寻找新的知识领域来保持竞争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社会交往、信息获取和思辨能力应当成为未来教育培养所关注的核心能力。
2. 直接原因
有家名叫乐趣园的网站,专门经营免费BBS和聊天室。最辉煌的时候,这家网站旗下集结了国内近百家文学写作论坛(以诗歌写作为主),为一时之盛。那时候,几乎所有诗歌类BBS的聊天室里口水四溅。大家不仅讨论诗歌,也互相拍砖、骂人。脏话连篇。当时的一个流行观点是:我骂你,因为我看得起你,至少你值得一骂。但是,因为“值得一骂”的太多了,所以聊天室里脏话横飞。
虽然芬兰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评中一直表现得非常出色,但从2012年开始却出现了成绩下滑的情况,芬兰政府及教育界对此高度重视,并力图通过与时俱进的改革来提升综合教育的发展水平。芬兰政府认识到,尽管芬兰学生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芬兰21世纪的教育将面临新的形势,全球化、数字化和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将为课堂、学校、市政管理和国家教育管理层面带来一系列的挑战,面向21世纪能力要求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面向21世纪的芬兰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21世纪的能力要求
“21世纪能力”运动是为了满足21世纪对人才能力的需求,而对教育的目标和教育的组织方式的重新定义。[7][8]虽然对于21世纪所需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教育界早有提及,但是由于近些年来,“21世纪能力”逐渐与发展“知识经济”和提升国力相关联,因而受到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教育专家的高度重视,对其的研究也逐步扩展和深入。对于“21世纪能力”很多国际组织和研究人员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能力的界定与选择:理论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简称DeSeCo)试图通过调查研究,找到实现个人、社会和经济成功应具备的多种能力。DeSeCo项目组调查发现,个人的关键能力包括能够使用社会文化交往和信息技术工具以有效地与环境实现互动,能够在异质群体中参与和互动,能够承担管理自己生活的责任,并能够自主地采取行动。[9]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框架则强调科学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认为在讨论中使用证据和在解释中使用基于研究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10]那么该如何使学生获取创新能力就成为当今教育的一大挑战。简·皮尔图(Jane Piirto)对此提出了将创造性思维嵌入课堂的三点主张:即创造性地思考、与他人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和实施创新。[11]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扎瑞·拉沃楠(Jari Lavonen)教授等人通过借鉴各国际组织和简·皮尔图(Jane Piirto)等人的研究成果将“21世纪能力”整合归纳为5方面的能力要求(见表1):
(二)芬兰面向21世纪的教育面临的挑战
1. 课堂中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对教育的影响日益明显,这主要体现科技的融合对学习环境、学习工具和学习材料带来的变化。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强调,要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
在课堂层面,芬兰教育面临的关键挑战是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获得“21世纪能力”。教师和学校领导都必须根据“21世纪能力”在教室和学校安排的实际操作中予以响应。然而,课堂中的最大挑战是目前芬兰教师主导的学习方法不能够支持“21世纪能力”的学习。[4]251此外,已有的学校设施和空间结构也不能支持实现“21世纪能力”的教学,因此需要学校投资重新设计其物理学习空间,并且购置新的学习资源。
现如今,随着经济形势变化更加多样化,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与以前不尽相同。对于企业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建设,也应当能够以创新为基本要求,吸收先进的建设理念,丰富其工作内容,做到与时俱进,满足当今社会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一方面,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能够认识到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源头上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党建精神文明工作的开展必须立足于基层员工的实际精神追求,听取员工的意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制定更加为群众所接受的工作措施,以更加先进的工作方式,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与落实,从而使得具体的工作内容能够得到更好的执行。
总之,对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更新优化,使高管人员自身得到激励的同时,也能够承担更多的职责,作出卓越显著的绩效,带领中国企业在这次涅槃中重生,并跻身世界一流企业。
表1 作为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21世纪能力” [4]251
2. 学校层面的挑战
狐臭柴(Premna puberula Pamp.)又名神仙豆腐柴等,隶属于马鞭草科豆腐柴属(Premna Linn.)的直立或攀援灌木至小乔木,分布于我国西南、西北、华南、华中等地区。其叶片含有丰富的果胶、植物蛋白质、纤维素和过氧化物酶[1],根茎中含有多种药用成分[2-3],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主治毒蛇咬伤、无名肿毒、创伤出血的作用[4],使其具有较高营养、保健及较多的药用功效,成为一种药食兼用的植物。民间常采集其嫩叶和嫩枝制作成凝胶小吃,称为“神仙豆腐”、“观音豆腐”或“斑鸠饭”。
为了支持“21世纪能力”的学习,在学校层面,也要对学校运行和领导结构进行重新的设计。面对21世纪的能力要求,教师往往有一种无力感,认为自身的能力不足以解决新的教学挑战。他们需要额外的能力以支持学生获得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并指导学生的协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作为一个专业的教师很难通过个人的努力理解和指导学生获取“21世纪能力”的方方面面。因此,学校需灵活地调配教学和非教学工作人员以辅助教师实现其学习促进者的角色。[12]此外,学校还要采取措施构建安全、有利的学校环境以适应学生“21世纪能力”的学习。
3. 地方层面的挑战
对于地方市政当局来说,一个关键的挑战是帮助学校提升支持“21世纪能力”的教学和使学生获取“21世纪能力”的支持力。具体来讲,地方教育政策制定者面临以下四方面的挑战:一是建立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地方教育发展战略,支持学校实现多方面的弹性的领导;二是支持教师发展专业精神;三是支持多种物理和虚拟学习环境的构建;四是支持多功能网络平台的使用和学习共同体的形成。[13]
4. 国家层面的挑战
国家级政策制定者需要对现有的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在职专业发展方案重新进行审查和调整,以使教师获得教导学生获得21世纪技能的能力。此外,政府还需要针对教育质量保证和评估、国家对教育的持久财政支持政策,以及居民平等获取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挑战进行全局性改革和调整。
在芬兰的国家层面,同样面临面向“21世纪能力”的挑战,教育决策者需要制定正确的国家指导性教育政策,以应对各个层面遇到的种种挑战。
5. 教师教育的挑战
根据经合组织2014年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调查,芬兰的教师认为其教师教育不能使他们做好应对21世纪的挑战准备,如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多专业合作,控制教室中的破坏行为,或满足具有挑战性的学生的需要。[14]此外,大学教师在提供教师教育和专业在职教师的发展计划时,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与一线中小学教师一样,大学教师也没有教授“21世纪能力”的个人经验,然而却被期待他们能够指导预备教师和在职教师去教授学生21世纪的能力。
三、面向21世纪芬兰教育改革解析
(一)改革方向和主要目标
为了响应“21世纪能力”的要求,芬兰确定了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的目标:芬兰的教育要以“培养未来21世纪公民能力”为主要发展目标,主要包括思考能力、行动与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参与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芬兰进一步推进课程整合与多样性,加强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主题课程模块;芬兰还将以提升教师教学和学校的管理能力作为改革重点,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学习机会,保证学生获得最好的成长。
(二)改革主要内容及特色
1. 芬兰国家核心课程改革
① 重视跨学科能力
(1)核心目标
FBG传感器通过夹持支座固定在附加钢筋上,固定位置需先用砂纸打磨平整,附加钢筋直径为20 mm、长度为400 mm;再把带有FBG传感器的附加钢筋用细铁丝绑扎到PHC管桩钢筋笼标记传感器位置的受力钢筋上.
(2)创新与特色
为探索两种检测方法是否存在最适使用范围,更好地建立快检法与原吸法的统计学联系。在确认两种快检法结果与原吸法结果无显著差异且高度相关后,假设两种快检法检测结果与样本镉含量存在线性正相关。以样本的快检法检测结果为自变量,原吸法检测结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两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见表5、表6。
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芬兰的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改革在芬兰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整个教育改革从价值取向和根本原则上确定了全局性的导向。根据21世纪的能力要求,本次课改对学生培养的核心目标进行了调整,将课程改革的重心聚焦于未来社会所需的核心素养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芬兰首创依托学科融合式的“现象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贯通能力;通过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教学支持系统的构建,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此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课程改革的先导,芬兰早在2011就规划了《2020芬兰教育与培训战略目标》,[15]提出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巩固公民技能”和“促进跨课程教学”,使芬兰成为引领世界的学习文化建构者,以及合作教学和学习的倡导者。2012年,芬兰的《2014国家核心课程大纲》中再次明确提出学校中将会有更多更广泛的、跨领域的专题教学。[15]
本次芬兰新课改首创了“现象教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课改的重心。“现象教学”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统治地位和孤立化的学科教学的边界,是对于传统学校教学形式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② 首创主题式“现象教学”
和传统的实体店相比,虽然电子商务不用出很多的费用去租赁店面,但是也需要在平台运转经营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成本,就像对各个硬件的维护以及相关软件的开发处理等,这些方面都在实际的生产成本中占据着重要的成分,然而云服务中的各项基本措施都可以借助提升资源的最大化使用效率以及管理工作者和服务区的配对比率,有效减少了平台实际运转过程中的资金支出;计算平台可以借助对资源的动态管制来有效地对业务进行更新升级,这样更加有效和强大的数据处理效果可以让店主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运行成本的投入。
“现象教学”是通过事先确定主题,然后围绕特定主题重新编排,将相近的学科知识通过整合形成新的学科课程模块,并以此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自2016年起,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规定,芬兰鼓励中小学突破课程间的学科界限,倡导开展跨学科学习,积极实施基于特定主题的“现象教学”,以实现学科间的交叉与互动。
“射频识别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包括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三大部分。理论课涉及电路、电磁波、高频电子电路、通信等知识,实验课、课程设计涉及程序设计、数据库、嵌入式系统、Linux等内容,因此,射频识别技术涉及多学科,对基于计算机学科的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更应偏重于射频识别应用系统实践开发[3]。
芬兰新课改提出的“现象教学”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极大关注和反响,有西方主流媒体称芬兰要“废除分科教学”而采取“主题式教学”,并称芬兰此次改革是历史上“最激进”的教育改革。[16]事实上,芬兰新课改主要是将语言、地理、科学和经济等科目以“主题式”教学的方式进行有机融合,而数学、历史、美术、音乐、绘画等传统科目仍照常开设。依照芬兰国家课程规定,“现象教学”被安排整合于小学到初中每个年级的一个或多个学习阶段,在保留传统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在特定的学习阶段内集中开展学科融合式的“现象教学”。
在结合国际组织观点与国情实际的基础上,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学生未来社会所需的核心素养与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并且提出,未来人才需要具备以下七大方面核心素养与能力,其中包括:思考与学会学习能力,多元文化认知、社会交往与自我表达能力,自我管理与生活能力,综合素质、信息技术与沟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社会参与能力。
③ 重视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教学支持系统构建
老庄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涡淮河流域,形成了以亳州为中心的浓厚的道家文化圈,传承积淀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老庄思想、曹魏文化、养生文化等悠久灿烂,内涵丰实,影响深远,同时亳州也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位居中国四大药都之首。亳文化的译介与国际传播是亳州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是亳州文化产业发展壮大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亳州和亳文化的重要窗口。
当前,芬兰的信息技术已十分发达,遍布的免费无线网络使中小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途径不再受到教室和课本的局限,来自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正不断丰富着其知识结构。基于这种信息获取和学习方式的变化,芬兰的新核心课程大纲强调师生互动和教学方法多样化。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认为,学校教学活动不应再局限于教室的物理空间之内,教学实践应用赋予学生更大的自由,使他们自主选择在哪里学习和怎样学习。目前,芬兰新建的学校已经打破原有物理空间格局,建设开放型教室,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16]
芬兰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与应用,鼓励学生利用博客、视频网站甚至是游戏进行学习,计算机编程也将与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被纳入新课程之中,以提升学生的信息化能力。
④ 创新评价体系
芬兰的新课改在课程设计与评价中,更加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加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将更大程度地决定教学材料和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以及对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学校和教师要使课程与教学安排更加透明化,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课程学习进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学习的自我管理和反思。[16]
Herbertus mastigophoroides H.A.Mill.熊源新等(2006);杨志平(2006)
芬兰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没有标准化考试,考试只是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是核心。在芬兰,学生评价一直以引导和鼓励学习、促进学生成长进步及能力和习惯养成为根本目的。新的核心课程大纲教育评估成为可持续性的、引导式的和支持性的评价手段。考试测验的结果不再作为评分的唯一依据,学生可以通过实践项目或口头陈述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四、结论与思考
当今,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芬兰为了解决“21世纪能力”要求对课堂、各级教育管理和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的挑战,力图通过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和实践创新来解决芬兰教育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虽然以今日教师的能力、现有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去解决未来发展将面临的问题看似是一个无法应对的巨大挑战,然而“芬兰道路”和“芬兰经验”告诉我们,只要通过与时俱进的变革和创新,以前瞻性的思维,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激发包括教师、学校、研究机构、教育管理者、家庭、社区等全社会的创新动能和才智以形成合力,就能够找到问题破解的思路和方法。芬兰以其独到的智慧和大胆的革新使其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走在了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为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注重学生面向21世纪的关联性高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在教学理念层面,芬兰根据21世纪的能力要求,确定了综合教育改革新的培养目标,该目标更加注重发展以高层次认知水平为主的综合性能力为标志的高阶能力的培养,以促进未来公民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发挥。芬兰将思考与学习能力,多元文化认知、社会交往与自我表达能力,自我管理与日常生活能力,综合素养、信息技术与沟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社会参与等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将教学目标关注的重心从教育公平和品质提升转移到知识能力的层级和社会关联性上面,更加着眼于学生面向未来的能力培养,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难得妻子提出来买金银首饰,要买就及时地买,要买就在她没有改变主意之前买。隔天上午,我带妻子一起去老凤祥银楼。我是第一次走进珠宝店。妻子是不是第一次走进珠宝店,我不知道。珠宝店就是珠宝店,眼睛望到哪里都是一片珠光宝气的。黄金首饰占两个柜台。白金首饰占两个柜台。宝石玉器占两个柜台。妻子不去细看黄金首饰,不去细看宝石玉器,走进去,问清楚,直接去白金首饰柜台。我不懂项链的款式,也不懂项链的做工,像一个傻子似的站在妻子旁边。
(二)以主题式“现象教学”培养学生的贯通能力
为了达到芬兰面向“21世纪能力”的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上,芬兰首创依托学科融合式的“现象教学”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贯通能力。主题式“现象教学”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统治地位和教学的孤立化,是对于学校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根本性变革。主题式教学可以改变传统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彼此相对孤立的不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学习内容上的相互联系,能够促进学生将不同科目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形成更有价值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和形成。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和管理模式的重构
在信息技术应用层面,芬兰从国家层面到市政管理和学校管理层面都十分重视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支持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教学支持系统的构建,注重课堂教学、隐性教学和虚拟教学的紧密结合。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利用不仅为教学带来了更高的科技含量和非凡的学习体验,其与学校管理的结合还从根本上实现了对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的变革和重构。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创新型学校模式就是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技术重构学校教学方式与管理模式的典型案例,它通过学校管理的运营创新使得学校教育资源实现了更为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为学生实现基于协作和互动的情境化的累积学习创造了条件。
(四)构建多功能的网络教学与学习合作共同体
芬兰的政治文化中一直有重视合作的传统,由于教师和社会成员间的彼此互信和非竞争关系使得芬兰的教师和社会成员更乐于结成一种相互协作和分享的共同体。而现代化网络给这种共同体的结成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因此,网络教学与学习合作共同体同时也发挥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共同体的功能。
当今,国际上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工具性和标准化的教育发展理念,然而芬兰却选择了一条与之截然不同的“第四条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致力于打造一个非竞争、互信与合作共享的优良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芬兰又通过国家和地区层面的政策引领和措施驱动,并通过激励所有教育实践者和社区工作者的首创精神,以及促进他们之间多元合作,实现了芬兰教育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以及管理方式的全新变革。芬兰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受到各国政府和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芬兰道路的改革尝试也必将对世界教育未来的改革和发展的走向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Niemi H.:The Societal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Education and Schooling in Finland ,Miracle of Education ,Sense Publishers,2016,p23.
[2] Vahtivuori-Hänninen S., Halinen I., Niemi H., et al.:A New Finnish National Core Curriculum for Basic Education (2014)and Technology as an Integrated Tool for Learning ,Innovations and Technologies in Schools ,Sense Publishers,2014,p21.
[3] [芬] 帕思 · 萨尔伯格:《芬兰道路:世界可以从芬兰教育改革中学到什么》,林晓钦译,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版,第48—56、4—5页。
[4] Lavonen J., Korhonen T.:“Towards Twenty-First Century Education: Success Factors, Challenges, and the Renewal of Finnish Education”,Educat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 Springer,2017.
[5] Burris, J. E.:“It’s the teachers”. Science ,Vol.335,No. 6065,2012,p.146.
[6] Sahlberg, P.:Finnish lessons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 ?,Teachers College Press,2011,pp1-165.
[7] Binkley, M., Erstad, O., Herman, J., Raizen, S., Ripley, M., Rumble, M.:“Dening twenty-rst century skills”. In P. Grifn, & E. Care (Eds.),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of 21st century skills ,Springer,2012,pp17-66.
[8] Trilling, B., Fadel, C.:21st century skills :Learning for life in our times ,Wiley,2009,pp.45-56、21-40.
[9] http://www.oecd.org/pisa/35070367.pdf.
[10] http://www.oecd.org/edu/school/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pisa/35995145.pdf.
[11] Piirto, J.:Creativity for 21st century skills :How to embed creativity into the curriculum ., Sense Publishers,2011,pp1-12.
[12] Katzenmeyer, M., & Moller, G.:Awakening the sleeping giant :Helping teachers develop as leaders ,Corwin Press,2001,p17.
[13] Korhonen, T., Lavonen, J., Kukkonen, M., Sormunen, K., & Juuti, K.:“The innovative school as an environment for the design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s”In H. Niemi, J. Multisilta, L. Lipponen, & M. Vivitsou (Eds.), Finnish innovations and technologies in schools :Towards new ecosystems of learning ,Sense Publishers,2014, pp.99-114.
[14] http://www.oecd-ilibrary.org/education/talis-2013-results9789264196261-en.
[15] 唐科莉:《世界第一的芬兰教育,将迎来怎样彻底的教改?》,《现代教育报》2015年11月17日。
[16] 谢银迪:《芬兰“最激进的教育改革”来袭?》,中国教育新闻网, http://www.jyb.cn/world/gjgc/201512/t20151218_647117.html。
Challenge and Innovation ——A New Probe into Finnish Educational Reform towards the 21st Century
WANG Hao, LI Yi
(School of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Abstract : Facing the new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to education of talents in the 21st century, Finland has started a new round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field of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since 2012, trying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national education which is confronted with multiple challenges through innovations in concept, method and practices of education. In the national core curriculum reform, Finland advocates the “cross-border” ability to cultivate the theme-based “phenomenon teaching” to enhan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interdisciplinary analysis and problem-solving; in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Finland has explored and developed the Innovative School Model (ISC) based on IC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innovative education learning community “Innokas,” which has been involved in the reform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school management models.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Finland is committed to cultivating new teachers with 21st century teaching capacity through the training of leading teacher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web-based teacher alliance. Finnish education reform for the 21st century has provided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Key words : challenges; innovation; Finland; capacity in the 21st century; education reform
[中图分类号] G553.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 4917( 2019) 04- 0081- 06
[收稿日期] 2019-07-26
[基金项目]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工业4.0的德国精益学习工厂系统化构建及中国本土化借鉴研究”(项目编号:2018GXJK395);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面向工业4.0的德国全价值链精益学习工厂系统化构建与借鉴研究”(项目编号:SZ2019B036)。
[作者简介] 王昊(1968—),男,吉林白城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长春外国语学校正高级教师;李一(1980—),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永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