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
江阴市中医院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穴位按摩在优化小儿胃肠道功能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胃肠道疾病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以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使用中医穴位按摩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胃肠道症状积分问卷的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GIS得分[(13.35±4.17)分]低于对照组[(25.43±5.86)分],两组相比(t=9.794;p<0.001);结论:使用中医穴位按摩能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优化患儿的胃肠道功能,降低患儿胃肠道症状影响程度。
关键词:中医穴位按摩; 小儿胃肠道功能; 临床价值研究
前言
小儿由于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极易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当家属喂食不当或护理不当时可导致小儿出现胃肠道症状,为患儿带来较大的生理影响,长期的胃肠道功能不足也可对患儿的生长发育质量产生影响,成为影响患儿与家属的常见小儿科疾病之一[1]。临床中主要是针对患儿的胃肠道疾病症状实施对症与对因治疗,但胃肠道功能的优化为一长期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实施干预可提高患儿的胃肠道功能状态。笔者在我院儿科实施胃肠道功能不足患儿中医穴位按摩干预,发现该护理方法能够优化患儿的为胃肠道功能状态,现将本研究内容展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胃肠道疾病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以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使用中医穴位按摩方法。其中,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6个月-11岁,平均年龄(5.75±5.25)岁,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6个月-10岁,平均年龄(5.25±4.7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选择标准
1.2.1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患儿符合胃肠道疾病相关诊断标准;患儿对治疗中使用的药物与器械无过敏症状;患儿家属对研究干预知情同意且配合良好。
1.2.2剔除标准
剔除标准:患儿对治疗中使用的药物与器械出现过敏症状,对研究干预产生影响;患儿家属对研究干预知情同意且配合良好。
1.3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小儿胃肠道疾病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疾病病情护理、药物干预护理、心理安抚干预、饮食干预护理、病房环境护理等内容[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中医穴位按摩护理:①穴位选择:中脘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天枢穴(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足三里穴(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对患儿此三个穴位进行按摩;②穴位按摩方法:使用右手拇指对中脘穴、天枢穴与足三里穴进行按摩,用拇指用力下压,持续压6s后离开,重复10次,每日进行3-5次。使患儿平躺,双手叠掌放于患儿肚脐下,以肚脐为中心呈现顺时针方向按摩,3-5min/次,3次/日,饭后半小时进行。③家属宣教:将三个穴位的功能、位置与按摩方法进行口头宣教与实践引导,使患儿家属能够较好掌握穴位按摩方法,嘱咐家属出院后对患儿进行按摩,必须坚持按摩。
1.4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胃肠道症状积分问卷(GIS)调查,由家属进行问卷填写,该量表中包含10个条目,涉及恶心、胃胀、呕吐、疼痛等多种胃肠道症状,采取5级评分法,最高40分,分值越高则表明胃肠道症状越重。
2.结果
2.1两组患儿GIS得分情况对比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GIS得分[(13.35±4.17)分]低于对照组[(25.43±5.86)分],两组相比(t=9.794;p<0.001),详见表1.
3.讨论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其在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中具较好价值,中医穴位按摩可通过对患者特点穴位的按摩实现对相对神经的刺激从而起到治疗效果[3,4]。本文中笔者对胃肠道疾病患儿实施中医穴位按摩护理以优化患儿的胃肠道功能,实施后发现该方法具一定临床效果。笔者选择中脘穴、天枢穴与足三里穴作为穴位按摩的对象穴位,其中中脘穴是胃肠道疾病治疗的重要穴位,为任脉重要穴位之一,其在治疗恶性、烧心、胃痛、消化不良等疾病中具较好效果,天枢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也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募穴,具有治疗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腹泻、胃胀、腹痛等胃肠疾病的效果,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重要穴位,主治胃肠疾病,可促进胃酸分泌而促进其消化功能,还可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在穴位按摩的基础上进行下腹部的整体按摩,促进胃肠蠕动,可收获更好的应用效果[5,6]。除此之外,笔者还对患儿家属实施穴位按摩宣教,告知家属穴位具体位置与按摩方法,使患儿在离院后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按摩干预,从而实现长期的按摩护理,优化胃肠道功能。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GIS得分[(13.35±4.17)分]低于对照组[(25.43±5.86)分],两组相比(t=9.794;p<0.001)。
综上所述,使用中医穴位按摩能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优化患儿的胃肠道功能,降低患儿胃肠道症状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1]冯秀梅.针刺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J].现代肿瘤医学,2017,(18):2922-2925.
[2]武寒飞,姚月良.半夏止吐方穴位贴敷缓解结直肠癌术后胃肠道化疗反应7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4):125-126.
[3]沈献芳,倪美琴,高力琴.胃肠肿瘤术后穴位注射上巨虚、下巨虚对肠蠕动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52):137,141.
[4]梁彩燕.足三里按摩联合早期假进食促进老年胃肠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23):3172-3176.
[5]赵欣,廉民学.鼻饲醒脾和胃通降方联合穴位外敷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急性胃肠功能损伤的疗效及机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4):3782-3785.
论文作者:徐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6
标签:穴位论文; 患儿论文; 胃肠道论文; 功能论文; 方法论文; 疾病论文; 家属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