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德树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在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立德树人的内涵非常丰富,既与“六有大学生”在内涵上高度契合,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精神相一致。同时,构建图书馆育人体系,实现图书馆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和德育功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是值得我们研究探索和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立德树人;六有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图书馆育人
立德树人的思想来源已久,它是古往今来教育家长期践行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立德树人中的“德”是指人的品德,在外体现为规范、规则等;“树人”意指培养人才。立德树人要以德为先。德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内涵。“立德”不仅仅是个人的修身养性与个性品质的完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的层次性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个不同层面,修身是指个性品德方面,齐家是家庭美德建设的成果,治国平天下则是大德。而在新时代,对于高校学生而言,立德树人与“六有大学生”在内涵上高度契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精神相一致。
一、立德树人与“六有大学生”的内涵相契合
“六有大学生”,是指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新一代大学生。“立德”是培养六有大学生的重要过程,六有大学生的内涵则包涵在“树人”的要求中。“立德树人”与“六有大学生”体现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科学性与全面性的内在统一和有机结合,它们不仅是新形势下基于社会层面的政治需要,还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立德树人,争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成才的第一步和关键,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成才,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目前,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的深化,尤其是新兴媒体的出现,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和各种思潮的冲击渗透,加之大学生思想、心理等不够成熟,存在着片面、模糊的看法和认识上的误区。这就要求每一位大学生加强理论学习,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之上,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把个人的奋斗目标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最近上映的电影《一出好戏》同样告诉我们:想要活得有意义,野蛮暴力不可以,尔虞我诈不可以,只有跳出生活的舒适区、团结协作,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大学生,需要立这种有理想、有追求的品德。
立德树人,争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有担当、有作为,就是要认清使命、勇于担责。北京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钱理群认为,当前大学校园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当前大学校园里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眼中只有一己私利,缺乏大局意识,秉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理念,善于通过伪装和表演达到自身的目的。更为严重的是,师生往往还对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冠以“能力强”“有眼力劲”等美化标签。新时代的大学生,应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坚决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实现我国由社会主义大国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转变而奋斗。
立德树人,争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品德修养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同社会、时代和阶级的道德修养有不同的目标、途径、内容和方法。大学生要想提高品德修养:首先,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能满腔热情自觉自愿的去学习、思考和体验;其次,应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坚忍不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最后,应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成绩,克服不足。
二、立德树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相一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前几代领导人的德育思想,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又融合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体对重大价值问题的基本共识,反映了社会主义最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追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体层面的体现,也是对“立什么德”的准确解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立,人无德不兴。”立德树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是高度一致的。
立德树人,须要爱国。爱国是个人最基本的品德,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忠于祖国人民的情怀,把自己的人生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遥想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他们的青年时代身处羸弱不堪的中国,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建立强大的共和国不惜牺牲一切。
立德树人,须要敬业。敬业是个体职业道德最起码的道德操守。《礼记》中有“敬业乐群”之说,孔子也主张“敬事而信”“执事敬”。作为高校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是教师敬业的直观展现。立德树人,师德为范,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必备的品德应包括民族精神、人文特质、科学理性、开放胸襟、务实作风。广大教师应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信条,守住思想底线(公民道德),看清道德红线( 教师职业道德),不触摸道德高压线(社会公德),这样才能达到为人师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才会更加灿烂光明。
立德树人,须要诚信和友善。诚信和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邓小平同志曾说:“讲信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遵循不说谎、说话算数等诚信规则,是每个人最早接受的规则教育之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友善,是对人类以往友善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是我们建设和谐家园、实现民族梦想的重要精神条件和价值支撑。
三、立德树人与图书馆育人体系建设
在高校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如何开辟育人工作的新领域,探索育人工作的新方法,充分发挥图书馆的阵地、环境、资源和创新优势,构建图书馆育人体系,实现图书馆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和德育功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是值得我们研究探索和解决的课题。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一个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的发挥,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学校各层面、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当图书馆的育人体系能完全融入学校育人机制中,并与学院教师的教书育人、其他部门的管理育人做到时刻同步、无缝对接,将最大范围地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强大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立德树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陈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4
[2]“立德树人”框架下高校图书馆新生教育融合创新模式研究.陈幼华.图书馆杂志.2018.09.
作者简介:陈付连(1972-),女,山东淄博人,现为淄博职业学院教师。
论文作者:陈付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立德论文; 大学生论文; 图书馆论文; 友善论文; 核心价值观论文; 品德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