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中国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60例,分别对患者的人群特点 、不良反应与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关系、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此外还对影响因素(患者因素、药物因素、临床使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导致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共涉及19种,人群特点 、不良反应与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关系、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此外还对影响因素(患者因素、药物因素、临床使用因素)重要原因。结论 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有关因素 ,提高质量,改善生产工艺,坚持合理用药,加强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中药注射剂的安全。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常见原因
中药注射剂是传统医药理论与现代生产工艺相结合的产物,突破了传统中药的给予药物方法,具有确切疗效、极高的生物利用率、作用迅速的特点。对危急症患者的治疗和抢救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但由于外界很多因素制约,最近几年来不良事件时常发生,中药注射剂的信任遭受严重打击。故如何有效发挥中药注射剂治疗作用并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本研究为了提高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挥最大限度的治疗作用,对中药注射剂的常见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60例,男105例,女55例。
1.2 方法 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不良反应与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关系、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此外还对影响因素(患者因素、药物因素、临床使用因素)进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人群特点 160例ADR病例中,男105例(65.6%),女55例(34.4%),男/女=1.91,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85岁。<10岁,有3例(1.88%);10-19岁,有5例(3.13%);20-39岁,有18例(11.25%);30-39岁,有16例(10.00%);40-49岁,有32例(18.75%);50-59岁,有24例(13.75%);>60岁,有62例(38.13%)。
2.2ADR发生时间分布 160例ADR病例中≤30min 64例(40.00%);30min-1d 24例(15.00%);不详 19例(11.88%);1-5d 27例(16.88%);6-10d 18例(11.25%);13d 3例(1.88%);19d 4例(2.50%);22d 1例(0.0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1)人群特点 中老年患者40岁以上居多,特别是≥60岁的老年患者较多。这与老年患者肾血量明显降低、滤过率分泌能力对肾小管与肾小管产生下降趋势、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排出,肝血量下降、解毒能力下降因肝药酶活性减退及药物作用的敏感性因靶器官增加等原因有关。老年人由于早年疾病多且体质较弱,故老年人群较为多发。
(2)不良反应与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关系 活血化瘀类注射剂导致不良反应(10种,55.4%)或例数(105例,64.9%)均占据一大半,有临床数据报道[3],如刺五加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为较多的不良反应品种。
(3)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如以皮肤及附件因注射用血栓通造成损害为主,可导致消化、循环、神经等器官损害,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较为严重。以皮肤及附件、循环系统因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造成损害为主,可导致神经、呼吸、消化等器官损害。
(4)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62.68%的患者在3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与国内大样本的调查研究数据是相一致的[3]。中药注射剂主要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在强输液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观察和监护,如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用药,改用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以减轻症状。
(5)影响因素 ①患者因素。由于患者之间的差异存在于不同的性别、年龄、病理状况等中,使患者耐受能力、脏器功能不同,导致患者对药物吸收、分散、代谢、排泄感受性不同。药物因素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大多为多肽、多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物质,,既有免疫反应性,又有免疫原性,加大了ADR的发生率。中药注射剂加入助溶剂、稳定剂等辅料的过程中都可能成为致敏原。②临床使用因素。中药注射剂属于中药,在临床上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导致ADR的以给药浓度溶媒选择、滴注速度、药物配制等问题为较多,都可能造成ADR。据相关数据显示,中药注射剂与0.86%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由于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颗粒,增加ADR发生机会[4]。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存在于生产与应用中的一部分问题,这些问题使中药注射剂应用范围的扩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限制,但其临床应用价值不能被忽视,合理规范用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推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清成,殷华,侯肖霖,等.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J].中成药,2016,38(08):1872-1874.
[2]亢卫华,平贯芳,崔李平. 综合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分析J].中成药,2016,38(04):955-957.
[3]尹秀平,谢雁鸣,廖星,等. 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的系统评价再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2):4259-4266.
[4]熊静悦,李孝容,鄢良春,等.基于Microtox技术的中药注射剂微毒快速测试体系反应条件的优化与方法学的考察[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09):1622-1626.
论文作者:王东亮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8
标签:中药论文; 注射剂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发生论文; 药物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