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中语文教材中先秦学者的散文_高中语文论文

美国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先秦诸子散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诸子论文,先秦论文,美国论文,书中论文,散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美国麦克杜格尔·利特尔(McDougal Littell)出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文学语言—世界文学部分(The Language of the literature-World literature)》,由七个单元组成,分别为古代文学部分(2500B.C.—A.D.300)、古希腊罗马文学部分(800B.C.—A.D.200)、中国与日本文学传统(500B.C.—A.D.1800)、中东与非洲文学(A.D.300-1900)、欧洲转型期(400-1789)、19世纪欧洲文学(1798-1899)、现代与当代文学(1900—今)。

一、美国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概况

单元开端设置了介绍中国古代社会的内容,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概况”“人与社会”“艺术与文化”“时间线索”“聚焦今日”。接着对学习目标“通过文学的学习达到道德教育”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随后展开课文学习内容。教科书选编了《论语十二则》、《道德经三章》、《庄子选段》、《诗经·采薇》、《诗经·隰桑》、《长干行》(李白)、《静夜思》(李白)、《望庐山瀑布(其一)》(李白)、《梦李白(之一)》(杜甫)、《玉华宫》(杜甫)、《彭衙行》(杜甫)、《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李清照)。

其中《论语十二则》、《道德经三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的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分别为阅读准备、课文内容、课后练习。“阅读准备”部分主要涉及对作者生平以及思想内容的理解,分为几个部分:作者介绍、建立背景知识、联系生活、聚焦阅读。课文内容即是相关选段。“课后练习”主要包括:文学链接、批判性思维、拓展说明、文学性分析、合作活动。

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面来看,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内容充实,同时编写思路清晰,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不仅可以成为学生自学的资料,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资料。

二、注重学习策略与言语实践活动的“助读系统”

1.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多样化、灵活性

针对先秦诸子散文的特性,教科书设置了不同的助读环节,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兴趣点。

首先,该教科书的助读系统包括“阅读准备”“网络链接”“图表”“注解”等部分,其中“阅读准备”中又包括作者生平介绍、背景知识、联系生活、聚焦阅读四个部分。每一个环节都是围绕着与选文相关的内容展开,但是其内容设计又并非局限于选文内容,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科书插入的图片较多,并为每一幅图画作了注释,其注释的内容包括图画的创作者、图画的收藏地以及创作图画的时间等。

“作者生平介绍”主要是对作者的个人经历、思想主张以及相关论著进行介绍。这部分内容富有特色,编写者提炼了作者人生经历中的几个关键点,并以关键词的方式进行概括。《论语十二则》是这样介绍作者的:

穷而后工:孔子并没有著书,他并没有实现自己追求的政治改革,并且有时候他还要忍受着生活贫困的威胁。然而他的思想却成为2000多年来中国社会思想的精髓。孔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并且在年幼时表现出了对于学习的极大兴趣。15岁时他立志于学,希望成为一个学者。他在中国古典艺术和传统文化中探求知识,包括音乐、箭术、数学、天文、书法、诗歌、历史等领域。

失落的雄心壮志:孔子出生于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他满怀热情执著于让身处的社会恢复先前的秩序与道德。多年以来,他希望能够发展足够的政治力量去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尽管他在政治方面积极奔走,但是他始终没有获得寻求的那种力量。后来他离开鲁国自愿到各国游说长达12年的时间,向各国统治者提出建议,并宣传自己在教育与伦理道德方面的思想。

睿智的师者:尽管孔子对于他身处时代的政治改革失败了,但是身为师长的声望逐渐增长。他主张有教无类,不仅对贵族阶级同样也针对其他阶层的人民教学。他教导说,统治的权力应该来自于道德承诺,而不是来自于世袭的地位。最终,孔子思想中的一些重要的优秀特质和社会各个领域对秩序和规则的需求,让孔子赢得了诸多的弟子或者说是追随者。今日我们所看到的《论语》,正是孔子的弟子们整理而咸的,其中包含了孔子的思想和弟子们与孔子的对话,最终以语录形式呈现出来。

对作者介绍内容的标题性概括,便于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抓住核心内容,同时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2.注重学习过程与策略的呈现

在知识呈现方面,美国教科书既对概念进行解释,又有如何理解概念、解决问题的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过程性与策略性指导。

以《道德经三则》为例,“聚焦阅读”中阅读活动是这样设计的:

阅读活动:解释隽语

当你在阅读中遇到隽语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你将面临一种试图解释其真正意义的挑战。例如,在圣经的引言中会出现这样的内容,“如果你想要解救生命,你则会将失去它”,这样的说法似乎没有意义。为了理解这些隽语,你就要想尽一切方法去翻译save和lose这两个词。在这个例子中,解救生命可能理解为自私。不将你的生活与他人分享,你的生命就会失去意义。

读者笔记:按照下面表格的格式,写下你阅读中认为是隽语的话语。在每一句隽语中,标出意义似乎相互矛盾的词,并解释这些隽语。

“文学性分析”是对课文内容中重点问题的解释与说明,其中包含对概念的解释,同时还包括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以及阅读过程结束后的活动过程与策略的指导。“阅读活动”呈现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学生应如何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内容与阅读感受。虽然这样的环节内容很简单,传达给学生的知识也非常有限,但是我们可以体会编写者的编写理念,这是在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策略与方式,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这样一个简易的表格,学生完全可以在没有教师讲解的情况下进行自主阅读。美国教材的策略性指导不仅仅体现在教材中的“助读系统”,每一课的课后“学习活动”也具有相同的特点。

3.注重理解文意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对于学习者来说,理解与实践的过程至关重要,美国教材的“助读系统”体现两者的密切结合。

在“聚焦阅读”环节中设计了“读者笔记”,要求学生将自己在“文学性分析”中所获取的知识运用到阅读过程,以检验与完善自己对知识的把握。以《论语十二则》为例,“文学性分析”提炼出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重要概念“箴言”,在对“箴言”的内涵作出解释后,针对以上概念设计了相应的“读者笔记”。

读者笔记:当你在读《论语》的时候,写下你在每一节中找到的箴言,就像下面的表格一样。在一个专栏中,列出那些关于个人行为的箴言。在另一个专栏中,列下那些涉及与他人关系的箴言。

“读者笔记”中的内容都需要学生亲自去动手实践,制作表格,并且带着自己对“箴言”这一概念的理解来阅读课文,找出其中符合“箴言”的内容与形式特征的课文内容,再进一步将箴言的内容进行分类。整个活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环节:一个是动手制作表格,另一个是将自己对箴言的理解与思考运用到阅读活动中。完成阅读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对箴言内涵的理解,但是理解概念并不是这一项活动的终极目标,学生需要在这一个过程中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由此可以发现理解文意与实践性的结合是美国教材的重要的特征。

三、强调个性化、多样性的“学习活动”

美国教材的课后“学习活动”则主要包括联系课文、批判性思考、拓展练习等若干部分。

1.注重学习活动的延伸与拓展

学习活动是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活动的设计不仅仅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测”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走入课文”,进而“走出课本”,实现对课本内容的延伸与拓展。美国选修教材在《论语十二则》与《道德经三则》两课的课后学习活动都设置了拓展练习,皆是以课文的内容为基础,与从前知识积累或者是与个人的生活经验与独特见解相结合。

以《道德经三则》为例,课后学习活动中拓展练习部分的“文本对比”是这样设计的:

文本对比:对比你读过的《道德经》和437-438页的《论语》节选。关于日常行为方面的学说,这两个流派的思想有什么不同?他们对统治阶级和当权者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其主要内容是将前一课内容《论语》与本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对比,对比两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这样便于学生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文意。

2.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美国教材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与创新思维能力。翻阅美国教材,不难发现,学习活动的很多内容都似乎在鼓励学生要对文章的作者说“不”,即站在与作者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不唯书本是从。文意理解方面的学习活动,总是在强调“你”的想法,“你”才是这篇文章的主人,读出自己的体会才最为重要。这不仅仅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从批判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与见解。

以《论语十二则》为例,其课后学习活动中的“批判性思考”是这样设计的:

①孔子看起来是怎样的人?

思考:他劝说人们去追求的行为方式。他对听众或读者的态度。他怎么看待自己。

②你认为孔夫子是以积极的方式还是消极的方式关注人性?解释你的想法。

③阅读活动:箴言

回顾在你的读书笔记上制作的图表。在个人行为和对待他人的行为中,孔子更关注哪一个?

④你同意孔子教授的所有观点吗?解释你的看法。

这些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设置的,编写者希望学生能够转换思维的角度,站在与作者完全不同的立场上进行思考,以个性化的人生体验与思考来审视这些问题,并表达自己的感悟与见解。编写者希望学生能够阐释出属于自己的“论语”,而不是唯孔子是从。

3.注重学习活动设置的内在层级性与逻辑性

从学习活动设置的层级性与内在逻辑性来看,美国教材每篇课文的课后学习活动都包含三个部分,即联系课文、批判性思维、拓展性练习。三个部分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并且三者之间存在着层级和逻辑顺序。“联系课文”主要是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设置的,其主要的作用是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批判性思维”则是针对课文中的部分问题,或者是结合助读系统中学生们所进行的阅读活动,以此培养学生们批判性思维,这一部分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围绕某一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拓展性练习”则是在对课文内容学习的基础上,从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拓展,强调与生活实践、其他文本的结合。无论是难易程度,还是从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设置角度,三者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层级性与内在逻辑性。

4.强调相互交流与质疑

学习过程的发生与发展往往需要依靠学习主体自主性完成,而学习主体的独立自主性学习则能够让其获取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而独立自主似乎只能成为学习方式的一个层面。学习主体在实现独立自主性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和学习同伴的交流合作。在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方面,美国选修教材则有着突出的表现。

在“学习活动”部分,教材编写者再次将“读者笔记”环节纳入其中,“读者笔记”本应属于“助读系统”,但是它再次作为“批判性思考”的组成部分出现在课后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相似的环节在不同的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以《道德经三则》为例:

自主阅读:解释矛盾

与一个同学,对照你在“读书笔记”上制作的图表完成。讨论你对这些矛盾的理解及他人的想法,你们的解释有多少是相近的?

在“助读系统”中,“读者笔记”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感性的了解,主要采用了个体独立型学习方式;而“学习活动”中的“读者笔记”则是建立在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深化学习,并且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课前的个体性学习转变为课后的交流合作型学习。在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自己的见解与认识和他人分享,并通过讨论的方式交换彼此的认识,发现彼此思想的异同。这一过程的实现,赋予学习过程与学习主体两个层面的重要意义:一个层面是思想交流与碰撞的过程能够带动学习主体对学习内容的深化理解,另一个层面则是对学习主体质疑精神的培养。这主要源于不同学习主体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不同的认知视角能够带动学习者对他人乃至自身认识的质疑。

此外,在每一课的课后“学习活动”部分,编写者还设计了“小组活动”环节。从活动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看,编者的意图并不仅仅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意在让学生在“小团队”中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以《论语十二则》与《道德经三则》的“小组活动”为例:

a.与同学一起写三条关于你认为人们应该怎样生活的格言,写出你们的特性。最好将格言与对待你的家庭、学校、社区的态度和行为联系起来。例如,尝试写与大众娱乐、使用网络或做家庭作业有关的格言。你的格言可以很严肃,也可以很幽默。

b.阅读下列从《道德经》33章中摘录的句子。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与你的搭档一起分析这个矛盾。讨论每个矛盾的可能解释,并分别写出摘要。

结合课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与学习伙伴进行交流,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新思考。由此可见,美国教科书的设计非常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学生学会阐发自己的个性化想法,并能够运用互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自己的思想与他人的思想进行碰撞,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表达、语言组织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美国教材的整体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是,应该看到,不同国家的母语教科书编写理念和呈现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文本的选择到学习活动的设计都与整体编写理念密不可分。所以,在学习和借鉴时不应只关注某些具体内容,还应该从整体出发来理解这些具体内容之所以这样设计的原因。其次,美国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与他们的教与学的理论、学校条件与资源、教师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例如,有的教科书一本厚度达一千多页,内容丰富而多样,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从头学到尾,也不是要求教师全部教完。教师与学生只是从中选择部分内容,甚至完全不是按照教科书的体系,而是自行选择与设计。另外,还应该看到美国教材中“先秦诸子散文”价值与功能的特殊性。这些经典篇目,在我国的母语教科书中承担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而在美国教材中可能更多的是从如何认识人类优秀文化以及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的角度来设计的。价值与功能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些篇目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不同。

标签:;  ;  ;  ;  ;  ;  ;  ;  ;  

美国高中语文教材中先秦学者的散文_高中语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