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丽丽

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 安徽滁州 239000

【摘 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以及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 例分娩单投胎足月产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 例。研究组中采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而对照组中同时采用的是镇痛药物,然后对比两组单胎头足月临产孕妇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进展和产后出血的状况等。结果:对比发现,所有病例中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状况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而在镇痛情况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镇痛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则有效率较低。结论:针对分娩过程需要采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合并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的疗法,可以更安全、有效的起到无痛分娩的效果,降低了剖宫产的概率,有利于母婴的安全。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科;临床应用

为了减轻女性在分娩时所遭受的痛苦,同时减少因女性生产而导致的并发症如:大出血、产妇无力、胎儿无力等产后及产中现象。无痛分娩这一医学条件在多方面的需要上而被提上日程。同时,无痛分娩的存在也可以改善产妇及其家人与医生的关系,缓和医患关系。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是无痛分娩技术,主要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种类型,药物分娩技术又分为全身用药、局部麻醉和吸入麻醉等类型。下面主要分析罗哌卡因搭配芬太尼硬膜的治疗方法,探究其应用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随机抽取200 例分娩单投胎足月产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 例。对照100 组的孕产妇均采用常规性的分娩方式,而研究组中的100 例孕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方式。对照组中孕产妇的年龄为23-39 岁,平均年龄为32.3 岁,研究组中年龄区间为24-41 岁,平均年龄为33.2 岁。所有的孕产妇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身体状况等因素上均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研究价值。

1.2方法

研究组中首先在硬膜外穿刺然后置入固定尺寸的导管,长度为三厘米,并且要将1% 的利多卡因3m l 注入到管中,五分钟后排出蛛网膜下腔跟血管内的并发症。同时要将自控电子泵跟导管相连接,向椎管内注入浓度为0.15%、质量为0.1g,体积为50m l 的芬太尼+ 罗哌卡因,首次注入8ml,然后根据产妇的自身状况进行有效的调节,或者追加一定量,锁定15 分钟,利用电子间监控设备来跟踪记录胎儿的变化状况,并且要实时的测定产妇的脉搏、血压和心率等指标。

对照组中采用的常规性的护理方式,通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沟通和疏导,消除产妇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树立信心,为产妇讲述镇痛处理的方式和效果、新生儿的窒息问题、生产过程、剖宫产率等诸多知识,让产妇明确注意事项等。

2.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均存在两例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的均为两例。而研究组中生产过程所用时间为7.2±2.9h,对照组中产妇生产过程所用时间为9.6±4.1h。对比和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中产妇在分娩和镇痛过程中的状况。

3讨论

宫缩时子宫以及宫颈压迫和扩张是产妇分娩疼痛的主要来源,这给生产过程中的产妇带来巨大的疼痛及心理压力,从而影响整个产程。在现代文明技术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有越来越多的女性需求一种既能保证母婴安全又能减少有分娩痛苦的分娩方式,这不仅仅是广大孕妇一直追求的目标和要求,还是整个妇产医学界提高临床围产质量的趋势。“无痛分娩”技术不仅能够满足广大孕妇的需要,还顺应了医学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一方面,无痛分娩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减轻因为子宫收缩以及宫颈压迫和扩张引起的疼痛,从而减少了疼痛带来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以达到分娩顺利完成的目的。此外,此技术使产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完全清醒无痛苦的状态下完成,大大减少了产妇在待产过程中的暴躁、敏感等负面情绪,并降低了产妇对分娩的恐惧感,缩短了生产过程,降低了难产率;同时大大增加了产妇对生产的信心,大大降低了剖宫产率。无痛分娩技术也因此逐渐成为了当今医学界妇产科医护人员以及广大产妇热切关注的重点课题。在无痛分娩技术中,对麻醉方式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其选择应该遵循安全、易于给药、起效快、对母婴均无不良反应的原则。目前临床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麻醉方式是硬膜外阻滞,其能减少产妇的血儿茶酚胺,从而对产妇子宫胎盘的血流量进行了改善,镇痛效率高达97%以上,表明该技术止痛效果好,对产妇安全有效,并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

4 结束语

现如今,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于各方面的要求也随之不断增加,特别是对药物的使用。近些年,由于剖腹产的出现,大多数产妇因为害怕疼痛而放弃传统的分娩方式,选择剖腹产,然而由于剖腹产对产妇的机体损伤较大,所以无痛分娩逐渐成为新兴的分娩方式,其在传统的分娩方式上,在确保不伤害产妇的机体上,逐渐减缓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疼痛。无论是以上哪两种方式,都证明了分娩的疼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疼痛,更多的精神上的压力。无痛分娩恰好在这一方面,强有力的填充了这一缺陷,让更多的产妇开始选择了无痛分娩。

参考文献:

[1] 文伟名.无痛分娩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工程. 2013(05)

[2] 代兰珍.无痛分娩与剖宫产的临床探讨[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1(03)

[3] 杨玉红,丰西红,苗影.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27)

[4] 邹惠兰.无痛分娩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中的作用[J]. 中国当代医药. 2011(04)

作者简介:陈丽丽,女,1983年6月,安徽滁州,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产科急症

论文作者:陈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9

标签:;  ;  ;  ;  ;  ;  ;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