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阅读教学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论论文,阅读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什么是阅读
随着书籍的出现,历史上形成了将书籍和阅读两种现象融为一体的、“多部门的”,但是统一的社会体制。学校、图书馆、阅读学会应运而生。书籍只是出生日期,是阅读使书籍不朽,世世代代永存下去,并造就了书籍的社会文化存在。
什么是阅读?广义的诠释,阅读是文化保存生命力的功能,是社会的智力增殖技术,是一种交流媒介,是与同时代人和古人的活生生的对话。学人的成功从阅读开始,阅读永远是一种劳动:有趣、令人满足、快乐,但却是一种劳动。正是人投入自身的劳动,才造就了人的这些新的品质。因此,阅读还是一种极其准确可靠甚至普遍运用的社会状况指示器,首先是当局对文化态度的指示器。狭义地诠释,是指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这里所说的阅读,是指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养成阅读习惯。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所谓“观书”就是阅读。可见,一个人学习,并成为像孔子一样的圣贤,是从阅读开始的。因此,学校开设语文课,对于培养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的目的
求知的人阅读是为了学习。一个读科学书籍的人,即使不是为了增长自己的科学知识,也会变得博闻强识;一个爱读道德和宗教方面书籍的人,会不知不觉地变得善良仁慈。如果经常不断地向头脑里灌输一些概念,那么,这些概念迟早有一天会被头脑所接受。对个人来说,捧读一部从未读过的杰作就像结交一位新知;重温已读过的书籍犹如与老友重逢。弗·培根在《随笔录·论读书》中有一段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爱阅读的人办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只要他想干什么,他就会有作出决断的智慧和付诸行动的力量。这种智慧和力量,就是从阅读的书籍里面获得的。
“有些人读书是为了思考,这类人很少;有些人读书是为了创作,这类人普遍;有些人读书是为了闲谈;这类人占大多数。”(查·科尔顿:《莱肯》)由此可见,阅读的目的以阅读者个人的主观愿望而定。
假如,阅读完全是为了消遣,那也是一种高尚的消遣。它令人心旷神怡,使人得到一种十全十美的享受。在人类一切健康的消遣中,阅读是最高尚的。即使是消遣,我想只要你喜欢读书,你也一定会体会到,在一切脑力劳动中,阅读最能牵动人的恻隐之心,最能启迪人的思想。其他的消遣无不受到时间、年龄和条件的限制,然而,阅读却不。它既能给年轻人以激动,又能给老年人以欢乐;既能使成功增辉,又能给失败者以慰藉。在我们通宵执勤,外出旅行或居家偷闲的时候,它又是我们忠实的伴侣。躺在床上读书是一种享受,凡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不这样做。当我要想得到必要的消遣,没有别的选择,只选择阅读贤儒的作品。他们引人入胜的妙语,古典派的风格,使真理生辉,使智慧微笑,我便从中学会了这种消遣的本领。乐在其中,得也在其中。
学校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要研究阅读的目的,就以学习为目的而言,传统的阅读教学从文章学的目的出发,教读一篇文章是为了弄清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表现方法、语言特色;从语文知识出发,是为了弄清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现代社会,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和知识,发展智力,充实精神。因为阅读是一种智力技能,要求能准确而迅速地从书面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因此,阅读过程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主要涉及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个不同能力的参与,据此,改革阅读教学尤为重要和迫在眉睫。
阅读的艺术
如同思想和创作都有各自的艺术一样,阅读也有它自己的艺术。
其一,要想受益于书本,就必须虚心地、专一地、诚实地去读;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贪图博学的虚名。阅读应当出于自愿,把读书当作任务去完成对读者只会利少弊多。
其二,阅读的技巧在于有选择地读书。因为人生是短暂的,其中宁静的日子可供阅读的时间不多,所以,我们不应把它们浪费在阅读那些没有价值的书上。读科学著作要读最新的,读文学作品要读名家名篇,读哲学著作要读传世经典,即使这样,阅读时仍必须审慎而有节制,像作家著书那样聚精会神。“我有三条可行的规则奉献给大家:一是不读问世不到一年的书;二是不读没有名气的书;三是不读自己不喜欢的书。”(爱默生·《社交与孤独·书籍》)
其三,读书贵精不贵多。“与其匆匆博览百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弗·奥斯本:《训儿》)也就是说,阅读不在多而在精,有选择地读几本书效果反而好。“对于书本上的东西,我们既不可存心挑刺找茬,也不可一味地盲目听信,更不能拿它们当聊天的谈资和说教的材料,而更应该明辨良莠,潜心体会。有些书只能浅尝,有些书只能吞咽,只有少数一部分书才值得慢慢消化。也就是说,有些书只能挑选其中的某些章节随便看看,有些只可粗略地浏览一遍,只有少数一部分才值得通读精读,刻意理解。(弗·培根:《随笔集·论读书》)
其四,阅读必须与思考同步。博览群书固然可贵,但如果不动脑筋,仍如饕餮贪图腹欲,虽然是满肚子美味佳肴,却常常是弊多利少,吃饱了撑着也不好受。“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惇落第诗》)食不绝口使人健壮;书不离手使人聪慧。……但只有思考和消化书上的知识,才能发挥书的作用,给人的头脑以健康和活力。真正的知识更多地是来自思考而不是来自书本,因为读书太多而不思考,头脑就会因膨胀而受到压抑,反而束缚了自己才干的发挥,这就是有很多人变成书呆子而事业一无所成的原因之所在。阅读与思考同步,能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阅读与思考同步,能使我们的头脑清醒。所以,宋朝朱熹在《学规类编》中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阅读的方法
我们从《英国国教祈祷书》中看到:“读书读书,一要上口,二要标记,三要弄懂,四要消化。”可见,英国人阅读是很讲究方法的,他们运用的方法和我们阅读汉语言文字的书籍也大体一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唐·韩愈《进学解》)“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我国古代大学问家所说的“吟”“咏”“披”“心惟其义”“每有会意”等与西方人“上口”“标记”“弄懂”“消化”读书的四要窍是完全相通的。
据此,阅读过程具有普遍的规律性,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将终生受用无穷。而这一技能的掌握,是应该在学校语文课中来完成的。下面,我们要转移到重要谈谈语文课中的阅读和阅读教学方面来。
各种书籍因性质不同,阅读方法也不完全一样。仅就语文课中的阅读方法指导,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必须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吟诵
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不仅文言可以吟诵,而白话的吟诵也大有讲究。白话和文言都是语文,都必须体会文中的种种方面。一定要下一番工夫去吟诵。古人读书,单在吟诵上用工夫;现在语文教学,注重内容和语法的研究,学生吟诵太少。我们不能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应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达到了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
吟诵的语调有客观的规律。语调的差别不外乎高低、强弱、缓急三类。高低是从声带的张弛而来的分别。强弱是从肺部发出空气多少而来的分别。缓急是声音与时间的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发音数少是缓,发音数多是急。吟诵一篇文章无非依据对于文章的了解与体会,错综地使用这三类语调而已。
三种语调可用下列符号表示:
高,△前低后高,前高后低,∨头部加强,∧属部加强,◇中部宜加强,——急读——缓读,摇曳生姿。总之,吟诵要求一是合于规律,二是通体纯熟,这是叶圣陶先生的经验之谈。
有的书只需要浏览一遍,有的书却需要通篇精读,深刻理解,因而阅读就有了“略读”与“精读”的分别。
精读,就是逐句循诵。把反应记忆的记忆起来,把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把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全书的各篇或各章各节,都该照此办理。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
略读,就是学生从精读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短篇,不再需要教师指导。指导也只须提纲契领,不必纤屑不遗,这也是叶老的经验之谈。
根据不同的著作,精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参读。查阅有关的各种资料,把握内容和形式。
(2)美读。反复朗诵,有声有色,恰如其分传达感情。
(3)比读。把有关联的作品拿来反复比较,认真对照。
(4)议读。组织学生自由讨论,活跃思想,发展求异思维。
(5)写读。动手翻译和改写,摘点文学习作,开展练笔活动。
《高中语文实验课本》的主编周正逵先生编写《文言读本》(人教版),把课文分成三类课型,一是诵读课文,二是浏览课文,三是复背课文,并采取三种形式进行训练。
其一是诵读训练。所谓读读,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强理解,直到可以背诵。
其二是浏览训练。浏览,也叫泛读,就是把一般文言文读物拿来看一看,要求大体上能弄懂,速度也比较快。
其三是复背训练。复背,就是复习初中已经要求背过的课文,也是对诵读课文的补充。
周正逵先生还把《现代文选读》的内容,分为“精读”“泛读”“比较阅读”和“快速阅读”四个部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现代文阅读训练,巩固和提高学生自读现代文的能力(包括精读能力、泛读能力、比较阅读能力和快速阅读能力)。
这些做法,是切合实际而行之有效的,值得效法。
(二)语感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渐能驾驭语言文字。”
“多读”已经是被世人接受并付诸实践的一条学习语文的重要而有效的经验。那么,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感”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对书面语言敏锐的感知力。人们在进行阅读活动时,是一定要展开认真思考的。但实际上,人们在读一篇文章时不是读一个字想一个字,读一个词想一个词,也不是对文章中的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句子都平均使用力量地在那里苦苦的推敲。通常的情况,是比较快地逐句读下去。甚至是“不假思考”地一路读下去,而有些词句,有些提法,有些描写却引起我们的注意,促使我们发现了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于是我们对文章的理解便逐渐深化了。为什么能比较快地,甚至不假思索地一路读下去,而且还能发现问题呢?一般来说,就是凭借了“语感”。语感不强,常常是阅读时苦于理解无从深入的原因;而语感较强,则往往是阅读时迅速发现关键所在,使理解得以深化的前提。所以,对书面语言的敏锐感知力,实在是不容忽视的。
从“知”和“行”的角度阅读,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论集》中一段话发人深思。叶老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了这种能力。这是每一个学习国文(即语文)的人应该记住的。
叶圣陶的这一语文教育思想,在洪镇涛先生的教学实践中,有了继承和发展。洪镇铸根据叶老“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洪镇涛说:“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接着他又说:“人们在长期语言实践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中,词语含义、语法规则、文章、文情、文序、文境、文势、文术等等,往往以“格”的形式在头脑中固定下来。‘格’(指正确的格)越多,越固定,语感力就越强。语感力强的人,看一篇文章,听一篇谈话,不仅可以迅速领会其内容,还可以直觉地判断其正误、优劣。与‘格’契合者为正,为优;与‘格’背谬者为误,为劣。同样,在运用语言时,可以不假思索地(指不必考虑词语的含义,语言的结构,语法规则,修辞手法等等)借助于‘格’自由地表情达意,写出‘得体’的文章;说出‘得体’的话。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积淀着思考。”
洪镇涛的“学习语言论”反响是强烈的;它是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深化。学习语言的过程,他认为是:感受(听取)语言—领悟语言(形成语感)—积累(记住)语言——运用(说、写)语言。
所谓学习语言,主要是指通过感受来积累语言材料(即吸收,其途径是听、读)和运用语言(即表达,其途径是说、写)来提高语文能力。
洪镇涛根据“学习语言论”的思想,所作的另一项系统工程是:构建以学习语言为核心的“三主一副”(三条主线,一条副线)四线平行推进的语文教材体系。
第一条主线,学习“精粹语言”(指的是内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古汉语精品的语言),奠定学生语言及文化功底。他组织编写了诵读课本,供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使用,共24册。
第二条主线,学习“目标语言”(指的是用现代汉语表达<或翻译>的高于学习者语言发展水平,是学习者一定时期的攀登目标的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精品语言。),提高学生语言及文化素养。编写阅读课本共24册,每学期1册,供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使用。
第三条主线,学习“伙伴语言”(指的是相当或略高于学习者语言发展水平,已经或可能在伙伴交际时使用的语言,包括语言成品),训练学生语言操作能力。
所有这些建树,是对现代阅读教学的贡献。
(三)思维训练
语感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在瞬间把各种经验、表象以及各种情感因素动员起来的能力。而动员令,则是阅读时呈现于我们眼下的那些词句所发出的。平时对各类作品倘若不是认真下功夫去诵读,去思考,去品味,要想在阅读时凭借读物对视觉器官的刺激从而唤起相应的经验和感受,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平时涵泳体会的功夫下得扎实,各类文章都读得比较多,自觉地训练语感,那么,阅读一篇陌生文章时的反应势必会灵敏得多。
语感,毕竟只是一种感受到的东西,不一定很准确,只有经过深入思考,诉诸理性分析之后得到的理解才是更可靠的。这种深入思考、理性分析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需要训练。使阅读理解更加准确,深入,必须具备“探究”能力。“探究”能力就是思维训练的结果。
思维训练有两种形式:一是形象思维,二是逻辑思维。
(1)形象思维
人类思维发展史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与直观性、形象性紧密结合的思维形式。西方常用的“想象”一词与“形象思维”的意义大体相同。“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体。
(2)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同形象思维不同,它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述认识现实的结果。
在阅读过程中,首先引发思维的是词语的特定含义、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段落含义的准确辨析;再是语言运用的佳妙,如句法严谨、繁简适度、语言流畅等等;再是正确分析和掌握作品中的材料,例如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景物、例子、数据、道理等等。把以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解决了,而且养成了习惯,就那具备了善于“探究”的能力。
阅读能力培养目标,就是要造就出千百万个“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人,只有养成“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的良好习惯,否则很难达到“过目成诵”这种境界。
阅读的习惯
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在西方教育中,对培养学生习惯,看得十分重要。认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人才成功乃至决定人生命运的重要因素。“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西塞罗语),“任何事物都不及习惯那么神通广大。”(奥维德《爱的艺术》)“习惯比天性更顽固。”(昆图斯《亚历山大大帝的丰功伟绩》)“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习惯。”(爱经克泰德《残篇集》)所有这些论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培养良好习惯,是促进人才成功的重要因素。
叶圣陶先生在很多文章中都谈到了培养学生习惯的重要性。他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略谈学习语文》)只要认真考察一下,在当前学校里,学生阅读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有的把阅读当成聊天的谈资和说教的材料,有的良莠不辨,有的浅尝,有的吞咽,甚至不爱或因为种种原因不抽时间阅读,陷于“资山题海”之中。这有学校语文教育的问题,也有学生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因此,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行动计划的过程中,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叶老说:“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课本。国文课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它们,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的结构与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给予帮助;从这里得到了写作知识。”(《略谈语文学习》)
上面这段话强调了反复历练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方法。也就是说,“为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叶圣陶语)
除了课本或选文以外,为了需要与兴趣,学生还必须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以后,为了需要和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运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语文课的略读。如果只注意了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只做得一半。
有哪些阅读习惯必须养成?叶老说:“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除此之外,还有运用校勘、目录学知识,选择好的版本的习惯;读书选取看序文的习惯;参考和查阅资料的习惯;作读书卡片和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钩玄提要,下批加注的习惯;善于提出问题,以求完满解答的习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