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
(黑龙江省勃利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七台河 154500)
【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影响视力的因素。方法:选取在我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10例进行诊疗分析。结果:10例患者经过治疗基本痊愈。结论:由于超声乳化术有切口小、手术源性散光小、对血-房水屏障破坏小、术后炎症反应轻等优点,在设备和技术条件成熟且没有手术禁忌证的条件下应成为优先的选择。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术;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4-0128-02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白内障患者1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44~68岁,均为糖尿病患者,下面将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临床疗效分析汇报如下。
1.2 临床特点
1.2.1糖尿病患者较早发生白内障,多为后囊下型或核性,影响视力较早。
1.2.2眼球的血-眼屏障较为脆弱,在手术的刺激下极易发生渗出等非特异性反应,术后炎症反应常常较重。
1.2.3角膜知觉减退,伤口愈合较慢。
1.2.4对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较差。
1.2.5瞳孔常不易散大。
1.2.6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例常常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后视力恢复差。
2.手术目的
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目的:一是提高视力;二是方便眼底疾病的检查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造成的视力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错失了有利的治疗时机,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有时间上的紧迫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方便眼底病的治疗是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对于一些中心视力尚好,而周边皮质明显混浊已影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白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手术方式
3.1对于不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仅有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白内障,可选择超声乳化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当然,由于超声乳化术有切口小、手术源性散光小、对血-房水屏障破坏小、术后炎症反应轻等优点,在设备和技术条件成熟且没有手术禁忌证的条件下应成为优先的选择。
3.2对于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则应征求眼后节医师的意见,某些情况下应由后节医师或前后节联合完成手术,或者分期完成白内障手术和玻璃体切除手术。
3.3如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而晶状体混浊尚不足以影响玻切手术的进行,那么可先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若术后白内障进展,明显影响视力和眼底病治疗时再二期手术摘除白内障。
3.4如果视网膜病变需要光凝,而晶状体情况允许,那么术前应尽可能完成光凝,光凝不足之处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允许时尽快补充,术前因白内障无法进行光凝,术后也应尽可能早进行视网膜光凝。这样可以显著减少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
4.术前准备
除了同一般老年性白内障以外,尤其要注意血糖、心血管系统和肾脏功能。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除血糖高而不稳定外,多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肾病等多种并发症。其中以心血管系统和肾功能与手术关系更密切。术前必须进行血压、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应请内科医师监护。如肾功能有损害,应注意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尤其是在发生术中后囊破裂,术后需酌情全身使用抗生素等情况下,不应忽略患者的全身情况。
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术前准备的重点,血糖控制不良不仅增加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术后炎症反应也比较重,容易出现虹膜粘连并加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关于血糖控制的标准一般是空腹血糖≤8mmol/L,糖化血红蛋白≤ll%;②由于手术应激的存在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即使原本血糖控制平稳的患者仍可在住院期问出现较大的血糖波动,应密切观察,防止住院期间出现低血糖等严重并发症。建议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问每日用血糖仪监测空腹血糖和晚餐后2小时血糖。
5.人工晶状体植入
5.1人工晶状体的选择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的选择要考虑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影响眼底检查,并可能加剧虹膜新生血管形成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般不宜选用。在选择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时,应尽量植入大光学直径的人工晶状体,便于散瞳检查周边部视网膜或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在玻璃体手术中,有时需在玻璃体腔中填充与玻璃体屈光指数不同的气体或硅油,植入单凸人工晶状体可以避免双凸人工晶状体后凸产生的光学效应影响眼底观察。如以减轻眼部炎症为着眼点,经肝素表面处理的人工晶状体有其优越性。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也不宜选用硅凝胶人工晶状体,因为已有很多资料表明硅油可附着于硅凝胶人工晶状体上,在为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时,必须考虑到患者以后可能需要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并填充硅油。
5.2 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指征
对于术前没有或仅有轻微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及视力恢复情况与非糖尿病患者没有显著差异。对术前有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效果各家报道不一。许多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能很好地耐受手术,并能恢复和保持良好的视力。
6.术后处理
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能使血糖升高,故术后常规给予吲哚美辛口服。若炎症反应较重,可用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或者频滴1%地塞米松或其他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如8次/日,滴3~7天并密切观察眼压),或在密切观察下全身使用低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适度增加抗生素的应用,预防术后的细菌感染。此外,患者术后角膜恢复较慢,部分患者术后1个月还存在后弹力层的皱褶,尤其是切口位置,需要密切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陈力迅,常丽璟,吴玲等.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观察.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
[2]陈力迅,吴玲,黄瑾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角膜水肿和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相关性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06).
论文作者:高旭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白内障论文; 晶状体论文; 术后论文; 视网膜论文; 手术论文; 糖尿病论文; 超声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