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研究论文_周摄

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 411400

摘要:目的:分析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2月到2018年2月收例23860例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追踪超声(SCSA)检测法有效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孕妇孕期10-14周,17-23周,24-32周,32-足月进行分组检查,分别分为A组、B组、C组、D 组。结果:检测胎儿肢体异常48例,其中手缺如2例、多(并)指(趾)3例、四肢短小6例、足内翻1例、前臂缺失3例、下肢小腿缺如1例、重叠指4例、人体鱼序列症2例、双下肢缺失3例、6例肢体异常、其余17例合并其他畸形。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准确率为89.58%。结论:规范的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有效的判断胎儿的肢体畸形情况,减少胎儿畸形的发生率。

关键词:规范产前检查;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产前检查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据资料统计,胎儿肢体畸形发生率为1/500[1],其中遗传因素占有很大比例。胎儿肢体畸形影响着母亲的健康及患儿的形体,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甚至影响着医患关系[2]。因此要重视在产前检查胎儿是否肢体畸形,减少胎儿畸形的发生率。目前产前超声检查较为常见,本文进一步对23860例孕妇进行规范的产前超声检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院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收例3860例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追踪超声(SCSA)检测法有效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孕妇孕期10-14周,17-23周,24-32周,32-足月进行检查,分别分为A组、B组、C组、D 组。孕妇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6.72±2.53)岁。数据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根据某医院的常规超声检查进行对胎儿肢体畸形检查,选择GE LOGIQ P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作为检查仪器。医护人员对孕妇进行知识讲解,告知应该行动的方向减少检查中不必要的麻烦,加快检查过程。首先,应该对胎儿进行常规检查,其次通过SCSA检测胎儿四肢,对胎儿从上到下逐步进行检测,孕妇需要在不同要求下变换位置。最后,如若发现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有漏诊现象,可进行三维成像技术检查。所有胎儿均进行临床出生验证证实。

2结果

所有胎儿均进行临床出生验证证实,共有48例胎儿肢体畸形,其中超声检查有43例,有5例漏诊。其诊断率为89.58%,漏诊率为10.42%。结果如下:

2.1胎儿肢体畸形检查情况

3讨论

以胎儿检查为例,二维超声是用传统的超声排畸检查,其图像显示的是脏器的结构的平面图像,这个平面图像能够初步判断胎儿是否存在畸形,三维则是在二维的基础上增加了表面成像的功能,呈现出立体图像,判断胎儿一些明显的外表的畸形,四维超声是在二维三维的基础上呈现的动态立体图像,增加了胎儿动态的观察。

本文研究表明,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准确率高达89.58%,根据詹林等报道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中达66.70%[3]。

综上所述,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判断检查有一定的准确性,不仅有利于孕妇的健康,减少胎儿肢体畸形的发生率,还促进了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24-326.

[2]宋凤菊,孙小平,张燕.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v.19;No.32223:68-69.

[3]詹林,文桂琼,林毅,等.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18(3):213-216.

论文作者:周摄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研究论文_周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