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义词心理表征之争:不同流派的差异、理论背景与实验支持_语义分析论文

多义词心理表征之争:不同流派的差异、理论背景与实验支持_语义分析论文

多义词心理表征之争——各派分歧、理论背景及实验支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义词论文,表征论文,之争论文,分歧论文,背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引言

多义词是语言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其研究涉及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诸领域,同时,也涉及翻译、词典学等语言学的实际应用领域,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语言学文献对多义词的心理表征存在争议,主要涉及记忆中所储存的词义数目以及词义之间的连接方式。具体而言,关于多义词心理表征的观点呈两个极端:核心词义表征(core-sense representation)和独立词义表征(separate-sense representation)。持核心词义表征观的学者认为,记忆中只储存一个基本词义,而其它词义则是在具体语境中通过对这个基本词义的在线扩展而得到的。相反,持独立词义表征观的学者认为,记忆对所有词义进行单独存储,在一定的语境中只有相应词义得到激活。还有学者认为,有些词义得到了表征,而不是只有一个核心词义或所有可能的词义都得到了表征,即调和观。这些观点各有其理论背景及实验支持。

2.核心词义表征观

核心词义表征理论主要想说明多义词词义是临时现象。词义在语境中可以得到扩展或引申,但这些引申义不是永久储存在心理词汇中的。持核心词义表征观的学者包括Nunberg,Caramazza,Grober,Rhul,Anderson,Ortony,Kintsch,等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多义词词义进行高度抽象描述,借助语境实现具体词义。

Nunberg[1;2]的词义转换语用观具有代表性:明确的词义不应该是先期储存(prestored)在记忆中的;意义转换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语用现象,基于词语的多种用法。Nunberg称,将其中的某个用法指定为常用词义,而其它词义为其引申义的做法是没有依据的。他建议可利用语用原则扩展词义。根据 Nunberg的观点,在心理词典中得到表征的只是一个核心词义;各引申义是利用语用原则及合理的推断在语境中产生的,或是根据语境特征计算(compute)出来的。Caramaza和Grober[3]在他们的指令规则框架中研究了单词line的26个独立但相关的词义。他们通过聚类和尺度分析发现,这些词义可归入五个词义群,各词义群有明确的描述;EXTENSION(延伸)是line的底层抽象核心词义。他们认为,所有词义都与一个核心义相关,并且“恰恰是核心义被储存在line词义的心理表征中”[3:188]。Ruhl的单义观更加极端。他提出,词(甚至大多数同音异义词)只有一个单一释义;明确的词义既不是产生的也不是储存的。在一部有关单义现象的书中,Ruhl[4]探讨了这一范畴中的常用词,如动词go,get,take以及介词from,in,oh,并且提出,词典对这类词的词义划分“过于详细(overspecify)”。他认为,各单词只有一个“高度概括的意义”。必须通过更具体的使用来充实这一简要意义。核心词义表征观的其他支持来自于Anderson和Ortony[5]的理解构建过程。他们认为,理解不只是在语义联想网络中找到正确的词条,记忆是一种包括信息语境的构建过程。词汇网络包含核心信息,而语境提供了理解具体词义的其他必要信息。Kintsch[6]在介绍潜性语义分析(Latent Semantic Analysis)时指出,没有必要对(尤其心理词汇的)词义进行区分。词的核心义有清晰的解释,但在具体语境中有所限定。具体词义是在某些特定、典型的语境中产生的。在具体语境中,词义之间的差别或大或小,但始终存在。脱离语境的词义只不过是一种抽象的东西。

持核心词义表征观的学者无疑受到了原型理论的影响。Wittgenstein在他的《哲学研究》[7]中批评了古典理论,认为“为了弄清一个一般词语的意义而不得不找出其所有用法的共同成分的想法束缚了哲学研究”,因为这种做法没有什么结果,并且不考虑具体情况,而这些具体情况本身就有助于理解这个一般词语的用法。许多语言学家借用原型理论的方法来解释词义。Fillmore[8]较早提出了原型词义的说法。除界限明确的原型概念之外,Fillmore还探讨了用兼容条件的分离成分组成词义的情况。一个词的用法在满足所有条件时最具备原型性,不满足任何条件时是异常的,而只满足一部分条件时就不是中心。例如,climb的意义就是分离成分“向上”和“攀登”的组合。Jackendoff[9]的解释更加详尽。他发现, Bill climbed up the mountain(+向上,+攀登)比Bill climbed down the mountain或The snake climbed up the tree更具备原型性。同样,Coleman和Kay[10]提出了动词lie的三个语义成分:陈述错误、说话者认定这一错误以及说话者有意欺骗。原型性随着三个成分的减少而降低。Lakoff[11]提出了另一种原型概念——群集概念。它是由几个较简单的范畴或认知模型组成的。Lakoff探讨了单词通过词义的引申可能得到的一系列词义。这些词义形成了一种呈辐射状的概念模型,它有一个核心范畴,其中汇集了类似“母亲”这一概念所包含的模型,然后就是趋向边缘的范畴,即引申义。这些原型理论为核心词义表征观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核心词义表征观得到了心理语言学的一些实证支持。Williams[12]在一项词汇判断实验中发现,与语境无关的多义词词义在经过很长的延迟之后还很活跃。他将这一结果与同音异义词的研究结果 (与语境无关的同音异义词在启动后很快消失)进行比较后认为,多义词词义不可能像同音异义词那样被独立表征。可能性之一就是多义词词义共享核心。同样,Murphy[13]通过对自造词的研究表明,与已知词义较接近的新的引申义更容易使人接受。这说明多义现象可以通过建立一系列引申进行扩展。另外,这证明了人们可以在语境中创造新的引申义,而且并非所有词义都需要通过先期储存来理解。这一结论得到了对真实单词的临时用法研究的支持[14;15],而这些研究与核心词义表征观是一致的。有些研究者试图探讨概念知识和具体的体验是如何引导说话者系统地理解多义词词义的[16]。例如,说话者通过对介词on的自身体验和感知的交互作用产生了如下图式:支持、压力、限定、覆盖。这就引出了空间介词on的各种多义用法。这说明on的各种用法不是随意的,而是通过存在于各种概念范畴的具体图式相互连接的。

核心词义表征观说明,单词只有一个高度抽象的核心词义得到表征,而其它词义均隶属于这一核心表征,可在语境中具体说明(instantiate)。核心词义表征的问题是核心词义的界定。原型词义的界定标准限于语义成分的分离,没有考虑时间和语域变化等因素。而多义词词义的原型性会随时间和语域的变化而变化。另外,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是,如果只有一个核心词义被表征,究竟是哪个词义?比如,paper的几个常见词义有“纸张”、“报纸”、“文章”、“试卷”、“论文”。从该词的语义网络结构看,“纸张”位于这几个词义的核心,而其它词义可通过转喻、隐喻等认知过程推断出,因此,根据核心词义表征观,“纸张”应该具有原型性,是唯一得到表征的词义。但实际情况是,其它词义也得到了表征[17]。因此,核心词义表征观不足以解释多义词的心理表征情况。从词典多义词条的处理方式来看,核心词义表征观没有提供很好的借鉴。如果只有一个核心(或原型)词义被表征,而其它词义可以通过语用原则或认知过程在具体语境中进行扩展,那么就没有必要对多义词条进行词义划分,词典编撰者的任务只是界定一个核心词义,而通过提供例证来体现其它词义。对于词义数目有限、并且各词义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的单词而言,这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对于词义数目众多、并且词义之间差别很大的单词而言,这一做法很难行得通。总之,核心词义表征观对词义表征的描述过于抽象。

3.独立词义表征观

词典学和语言学关于词汇组织的传统观点是,明确的词义应该与词典中的明确条目相对应[18:79-83]。这一观点取决于词的使用中所表达的意义的可分离性——在有歧义的情况下,一次只能有一个词义被激活。有些语言学家认为,常见词义有独立条目,它们和同一词名相连接。这一观点明确否认了词义的描述可以不具体(underspecified)和被调整(modulated)或具体说明(instantiate)。持独立词义表征观的学者有Lehrer,Rice,Zgusta,等等。

Lehrer[19]对语用原则表示怀疑。她虽然同意Nunberg关于多义现象可以根据意义引申的一般规则进行预测的提法,却也指出这些规则有时并不成功。她认为词汇在某种程度上根本无法预测,并且语言使用者必须学会词的引申方式,而不是完全依赖语用原则。也就是说,至少某些词义必须是明确描述的。Rice[20]认为理解介词的时间意义不必涉及“时间即空间”这一比喻的在线运用,即介词的时间意义的表征和处理独立于相应的空间意义。Sandra和Rice[21]对传统的介词网络表征的研究表明,网络模型的失败在于它们试图将词汇的各个语义范围归为一体,并且不能识别介词的明确用法。因此,他们同样认为介词的时间意义有别于其空间意义,是独立表征的。Zgusta在他的颇具影响力的《词典学手册》[22]中指出,词义描述是词典编撰者的主要任务,而词义划分则是其核心部分。他一方面告诫人们避免进行过多或过少的词义划分,另一方面又认为通常不可能找到单一的基本词义,以从中引申其它词义。

独立词义表征观的语言学理论背景是古典理论。有关多义现象的古典理论有三个原则:词义被描述为充分必要条件集,这些充分必要条件完全表达了单词传达的概念含义;一个词的明确的词义数目等同于这些条件中的差异数目;词义可以脱离其语境而加以独立描述。根据概念描述的古典观,如果单个实体具备了某概念范畴的必要条件集(或限定特征)以及充分条件集(或核心特征),那么它就属于该范畴。概念范畴按层级编排,同一层级的概念共同继承了较高层级概念的核心特征,但具有相互排斥的限定特征。古典理论在现代语言学中的典范可见于Katz和Fodor[23]的理性主义和意图主义语义理论。Katz[24]宣称,语义理论的目标应该是提供描述意义的一般结构。语义理论为各词项的每个词义提供语义描述。词典中列出了词义描述,其中歧义词有两个以上的词义描述。Apresjan[25]解释了规则多义现象,即两个以上词义的描述之间的相似之处。规则多义现象由能产、规则以及可预见的过程所控制。古典研究方法的主要问题是词义划分。如果将概念中的每一处差异都设定为一个新词义,就有词义无限增长的危险。因此,根据古典理论的假设,词义可以简化为有限的原始元集合,词的全部语义内容可以包含在词的描述中,并且任何语义方面的变化结果都是增加了新词义。

有关多义词心理表征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而支持独立词义表征观的实证研究则更是寥寥无几。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是Klein和Murphy的两份实验报告。Klein和Murphy[26]研究了多义词的不同词义共享或被分别表征的程度。他们通过五个实验证明了多义词各词义是独立表征的,而且极少有核心词义。在随后的实验中[17],他们研究了心理表征中多义词词义之间的概念关系。结果显示,多义词词义被归入同组的几率低于20%,仅略高于同音同形异义词被归入同组的几率;从一个词义向另一个词义的归纳推理也很弱。他们的结论是,多义词词义是独立表征的,各词义之间没有语义上的重叠。

独立词义表征观的危险在于将多义现象极端化,否认各词义之间有语义上的联系,使多义现象等同于同音(同形)异义现象。因此,Lyons[27]批评独立词义表征观导致了词汇冗余。从语言和词义的能产性和动态性来看,这一表征观不够完善,不能充分说明复杂的计算语言理解。它将词汇独立于语法或语用处理,将语境对词汇的作用局限于词义选择。而词义在语境中往往有词义演变(meaning shift):词义演变是通过语境实现的,而不是简单的词义选择。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哪些词义是明确表征的,以及单个词义何时能超出临时用法以得到完全表征。持独立词义表征观的学者对这个问题没有进行说明。从词典编撰的角度看,独立词义表征观可能将词义划分推向另一个极端,即把可能出现的词义均作为独立义项。如此一来,多义词条会变得臃肿不堪。

4.调和观

许多语言学家认为,相当数目的词义得到了描述,而不是只有一个核心词义或可能出现的词义。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Cruse的“词义谱”(sensespectra)。另外,Pustejovsky的“生成词库”(generative lexicon)和Mac Whinney的“竞争模型”(competition model)也涉及这一点。

Cruse[28]区分了语境对词义的选择(contextual selection)和调整(contextual modulation)。语境选择指歧义词形在语境中激活某个词义,而语境调整指语境引起的词义本身的变化,即突出或淡化词义的某些方面。Cruse[28:68]介绍了词义梯度结构(gradiedt establishment)的概念,即一个词形可以和词典中的某些潜在的而不是明确表述的词义相联系,语境可以促成规则,这些规则产生出适当词义。Cruse进一步认为存在着“义素连续体”(sense spectra),一个词形的诸多词义形成了一个连续系列,各词义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有时有词义空缺。因此,根据Cruse的观点,词汇结构实际上反映了能产关系以及描述单个实体的各个方面的词义群。Pustejovsky[29]的“生成词库”包括词汇的“核心”条目以及由基本词义引申其它词义的一系列规则。他侧重研究了名词,并提出名词有类似于知识表征语言“框架”的“内在本质特性结构”(qualia structure),其中包含表示意义各个方面的空位;不同方面可在不同句子中突出。有些引申义可以解释为词汇或句法语境中的用法;这一语境突出该名词内在本质特性结构的某作用。他把这一过程称作“逻辑转喻”,认为该名词被“强制”成为语境所要求的那类实体。Pustejovsky认为,名词有某些核心词义成分,必须在其词条中得到表述,以便对词义扩展进行更具生成性的描述。 MacWhinney[30]提出的词汇习得模型描述指称功能、词义引申以及相似性的动态性。他在其“竞争模型”中探讨了范畴化过程,目的是展示“竞争如何提供一种理解词汇语义范围的方式”以及“词汇如何相互促使以获取各种多义词义和引申义”[30:195]。MacWhinney把词对其语义范围进行扩展的过程称为“强行推进多义现象”(pushy polysemy)。这说明他关心的是词与其语境的相互作用如何能够引起词义解释上的变化。

调和观的基础是关系理论。在关系模型中,词汇是按照词义进行组织的,通过语义关系形成语义网络。关系模型试图明确展示其他模型中隐含的结构,并描述一定范围中的成分是如何相互关联的[31]。在词汇关系模型中,了解某个词的词义就是了解该词在词汇语义网络中的位置。语义关系可归纳为 De Saussure[32]所谓的横聚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由横聚合关系联系的词频繁同现(如词组中的成分),而由纵聚合关系联系的词出现于相似的语境(如高、矮)。关系理论坚持古典理论对多义词明确划分词义的方法,但不分解概念意义。显示规则多义现象的词义在语义网络的概念空间中可能相距很远,但便于推断,尤其在这些语义关系能够传递时。

调和观对词义的描述似乎要比核心词义表征观或独立词义表征观更加全面,既肯定了一定数目词义被独立表征的情况,又认可通过规则产生其它词义的可能。但它没有说明哪些词义被明确表征。另外,调和观几乎没有什么专门的实证检验。如前所述,有关多义词心理表征的实验支持基本上趋向两个极端:核心词义表征和独立词义表征。但从以往的实验研究中似乎可以找到调和观的某种影子。如果把Murphy[13]对新设计词的引申义研究的结果(核心词义表征)同Klein和Murphy[17;26]对真实多义词的研究结果(独立词义表征)进行对比,就会发现,这两种结果实际上代表词义表征发展的两个阶段:心理词汇网络对新习得的词储存了核心词义,而对熟悉的词义进行独立储存。这从某种程度上支持了词义表征的调和观。

5.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多义词心理表征观出现分歧的原因之一是其理论背景的差别。各语义学理论派别所遵循的原则有所冲突:原型理论趋向于概括词义,以便增强其解释力;而古典理论和关系理论趋向于区分词义,以便详细说明语义信息。由于各派理论背景不同,有关多义词心理表征的观点出现了分歧,甚至截然相反。因此,对于多义词心理表征的全面认识有赖于更加完善的语义的建立。出现分歧的原因之二是缺乏对语言的能产性和动态性的考虑。核心词义表征观和独立词义表征观限于静态的词义描述,没有考虑多义词词义在心理词汇中的形成过程以及新旧词义的储存情况。调和观虽然考虑到词义的能产性和动态性,但局限于语境选择,没有从历时角度考虑词义储存的发展情况。作者倾向于认为多义词词义表征遵循发展模式:从历时的角度看,多义词表征从学习初期的核心词义表征发展到后期的独立词义表征;从语义网络的角度看,词义连接呈现从强到弱的变化:语义关系密切的词义之间呈强连接,趋向于核心表征;语义关系疏远的词义之间呈弱连接,趋向于独立词义表征。

理论上的构想需要经过检验才会更有说服力。但由于设计上的疏漏,以往多义词心理表征的实验研究结论不够一致,甚至截然相反。首先,这些实验使用的受试无一例外是语言水平相同的本族语者 (通常为成人或在校大学生),这意味着其结论反映了多义词表征的共时状态。多义词在语言学习初期的表征情况没有得到检验,并且这两个阶段的表征状况没有得到对比。这也许是以往实验得出截然相反结论的原因之一。第二,它们所使用的实验材料各有偏颇,从新词新义[13],到现有词的词义[17;26],而有的仅针对同一词类进行研究[33]。实验材料的不全面使它们得出了偏颇的结论。第三,它们多数使用了传统的心理语言学的在线研究方法,要求对刺激词显示异步(SOA)进行几百毫秒的控制。如此短的时间几乎不允许概念层的加工。另外,受试在键盘操作和反应速度方面可能差别很大。这一切都说明多义词心理表征的实证研究还不够理想。考虑到这些缺陷,作者认为实验设计应该做如下调整。首先,考虑到多义词心理表征的历时动态性,应对受试的语言水平加以控制。第二,实验材料的选取应全面考虑多义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既考虑新词新义,又考察熟知词义的表征状况,同时,应全面考察各词类的表征状况,不应仅局限于某类词甚至某个词。第三,应选取适当的研究方法。由于词义表征涉及心理表征的概念层,应避免使用传统的在线心理语言学研究方法。实践表明,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分类实验可有效检测概念层的表征状况[26]。

虽然目前的研究状况不够令人满意,但应该承认多义词心理表征的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词典编撰中对多义词义项划分和编排标准始终不够统一。如果多义词心理表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能提供足够全面的数据,词典编撰者可以依赖的标准就会更加客观,多义词词目的编排就会更加接近词典使用者的心理词汇分布,从而更加方便查询。从EFL学习者对多义词的习得来看,多义词心理表征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多义词在各学习阶段的心理表征方式对于教学中所涉及的多义词词义出现的先后顺序、语境以及教授方式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只有弄清多义词在EFL学习者心理表征中的变化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案。因此,无论从理论价值还是从实际意义看,多义词心理表征的研究都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标签:;  

多义词心理表征之争:不同流派的差异、理论背景与实验支持_语义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