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太和粒粒香;冷饭不回生;籽粒饱满
引言:一碗好饭出世艰,匠心独运若许年。
元野筑基铸潜质,巴稻添香口感鲜。
田间株选塑形态,陋室粒择重本源。
喜看新品露峥嵘,无愧初心不负天。
1、“好饭”来自匠心独运
在温饱满足后,“吃好”成为人们新的生活目标追求。对吃饭,人们口感各异,但大多数人对“好饭”的要求基本一致:米粒完整,洁白鲜净,浸水后吸胀而不爆花;蒸煮后饭粒晶莹,入口绵软,香醇疏松。咀嚼时粘而不黏,且冷饭不回生,炒饭不结块,适宜炒“桂花饭”。
实践证明,要选育出这样一个品种来很难。很多代人曾经努力过,但都力尽而无果,心尽而茫然。
我们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努力。首先,在选材上很费周折。我们知道,“宜香1A”育成后曾有一系列香软米杂交稻品种问世。不过,其共同缺点是米香饭不香,饭粒粘而黏,尤其是冷饭回生,炒饭结块,无法炒“桂花饭”。近年来种植面积很大的“宜香优2115”,因为在众多“宜香优”家族中抗病、丰产,米质和口感有所改善而成功推广。但究其适口性而言,仍难尽其善。
籼米的香源,多来自于泰国、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如印度的“贾牙”,泰国的“巴斯玛蒂”。宜香1A的香源则来自云南省滇南的一原始香糯。而籼米中加工品质好,口感和食味也很好的品种是同出于云南省的“遮放米”。这一切说明,云南作为世界水稻栽培种起源中心,有着完善提供籼稻优质米的重要资源。
所以,我们综合各种信息资源后,设计出这样一条选育路线:元野筑基,巴稻添香。首先,我们用云南省的元江野生稻与优质栽培稻杂交,经多轮筛选出“玻璃米”(中矮杆,米粒几乎无心腹白,洁白透明);再用其含有巴斯玛蒂和云南遮放米等种质资源的中间材料进行复交。经过20来年的杂交选择,再杂交再选择,最终育成“太和粒粒香”及其系列品种。在方法上,我们一是在田间进行单株选择,主选外观形态优良的单株;二是将其当选株再在室内将种子剥壳后逐粒筛选,把无心腹白、米粒透明、光洁鲜净的米粒作为播种材料。所选稻米按株成系,每年重复选择。最终达到:糙米率77.3%,精米率67.0%,整精米率高(53%),垩白米率1%,垩白度0.1%,粒长6.4mm,长宽比3.6,蛋白质8.32%,直链淀粉16%,碱消值6.8级,胶稠度80mm(国家稻米及其制品监督检测中心鉴定结果);蒸煮品质,其米粒洁白晶莹、无心腹白、咀嚼有香味、入口即化。其内外品质都基本达到了预定选育目标。
(图1)太和粒粒香米粒
2,“太和粒粒香”的生物学特性
(1)生育期
2017年品试,我们于4月20日播种,5月15日移栽,8月26日收获,全生育期125天左右;2018年,我们于5月23日直播,9月15日收获,全生育期115天左右。该品种是目前麦后稻直播的最佳选择品种。
(2)生物学特征特性
该品种苗期生长势旺,苗色绿,叶片狭长,分蘖力强。抽穗后,株型适中,上部叶片直冲,穗颈外露,透光好。茎杆硬挺,叶鞘与颖尖皆无色,穗粒顶尖有短芒。成穗率高,穗中等大,结实粒多,惟籽粒偏小,千粒重偏低。谷粒细长,金黄色,色泽鲜净,籽粒饱满。抗性鉴定,在雅安草坝和泸州叙永鉴定圃鉴定,对稻瘟病和稻曲病均表现高抗。
(3)产量表现
2017年品试,株高106.8厘米,亩穗数17.0万,穗长25.6厘米,每穗着粒数156.0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55克,小区实收折亩产517.4公斤,与相邻对照川作优8727产量相当(实际产量比对照增0.3%)。
2018年直播,株高116.8厘米,亩穗数17.8万,穗长25.3厘米,每穗着粒158.6,结实率86.4%,千粒重25.6克。实收面积1.20亩,收干谷654.2公斤,折亩产545.2公斤。加工后,亩产稻米289.0公斤。所加工出来的稻米,米粒洁白晶莹,米饭香醇绵软爽口,冷饭不回生,适于炒“桂花饭”。(图片2、3、4)
(图3)“太和粒粒香”穗粒
“
(图2)太和粒粒香”苗期 (图4)水稻太和粒粒香直播示范田
3,“太和粒粒香”的开发利用
“太和粒粒香”于2018年交江油坤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试营销。他们当年种植20多亩,加工出商品米约5吨,内部试销后好评如潮,全部成了“回头客”。今年由俊和种养殖业合作社生产销售。目前正在营销中。
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江湖。有江湖便有纷争,自“太和粒粒香”面世,有人在微信中表达了他们对“太和粒粒香”的肯定和认可,并提出了自己的需要述求。但也有人认为它米好饭也好吃,不过产量低,成本高,在价格上不可能为市场接受,断定开发无出路。还有人一方面打击它,另一方面却又利用手段想方设法要将其据为已有。……
作为育种者,我们已习惯了江湖风浪。确实无法阻止江湖风险。我们能作的,只有一如继往地对原种进行不断地保纯提优,争取在下一年度能向生产上发放出1000公斤的高纯度优质种子。并力争在未来保障供给种源以满足市场上“小众”需要。
当然,我们仍十分期待社会正能量的积极支持,尤其希望有意将其做大的开发商能与我们真诚合作。
参考文献:
[1]张静. 江油市太和作物研究所马太和的水稻新品种[J]. 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
[2]马太和.忧食悲白发 生为稻良谋[N].科技文摘报,2018.3
论文作者:,马太和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8
标签:太和论文; 稻米论文; 米粒论文; 马太论文; 千粒重论文; 品种论文; 籽粒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