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增长,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也在随之减少,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我们会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达到节能作用。我们对电气节能设计在建筑供配电系统中进行分析探索,是为了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本篇技术文章,主要对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节能设计进行分析探索,使我们在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使用电力资源。
关键词:电气节能;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多,人均面积不断加大,我国的自然资源十分稀缺。当今社会,人们对建筑的功能性需求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对节能环保的重视度,也越来越强烈,电力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让人们的生活不受外界影响,电力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了使电力平稳运行,确保人们生活的电力供应。因此电气节能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意义
通常情况下,在满足、完善建筑的功能性需求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并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建筑电气设备的电气节能、计量与管理的措施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我们在建筑过程中,要通过节约能源,来实现节能建筑设计的理念,节约能源,不仅可以保护自然环境,还可以有效的降低经济成本,让人们在节约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目前,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的精细化,我们在建筑时,通过电气节能设计,可以使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朝着生态方向发展。更加促进了自然与建筑之间的联系,我们采用电气节能设计,可以让人们在居住过程中,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可以优化环境,使资源循环利用。由于在目前的建筑工程过程中,工期长,对自然能源的消耗量大,但只要我们采用建筑节能技术,就会使建筑变得合理化,电气节能需要贯穿于建筑供配电设计项目的全过程,真正做到有效节约资源,确保建筑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使人们居住的环境更加舒适。
二、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节能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2.1、缺乏对相关规范的了解
当前形势下,和电气设计相关的规范越来越多,且每年都有新规范更新,设计人员在设繁重工作过程中,还要对相关规范进行理解,且设计人员存在经验不足,设计图纸工作期限短,对规范里的条文理解不够,导致设计人员的设计图纸中存在违反规范的问题。
2.2、选择电缆及导体截面时考虑欠周全
目前,我们的建筑供配电设计中,并没有严格对每个配线回路进行电压降计算,没有使电缆截面和断路器完全相匹配,也没有对相关电器设备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未能实现对配电系统的监测,没有认识到智能管理的重要性。
2.3设计人员技术稍有欠缺
我们在电气节能设计时,由于设计能力缺陷和认知不够,加上我们在电气设计管理上还稍有欠缺,造成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够提出合理化意见,设计管理能力低下,不能高效对电气节能设计在建筑供配电设计中更好的把控。
三、优化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节能设计措施探讨
3.1、优化供配电线路的设计
当前形势下,我们在建筑的电气系统的管理中,应该关注每一个系统环节,从细微之处改变电气供配运行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解决。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加强对设计人员的相关培训,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从而对建筑供配电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使我们对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情况进行监督,电气供配在运行中,要提升对互联网的应用,我们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对建筑的供配电系统进行电气节能设计过程中,提高配电线路的输出电压,能减少线路损耗。我们平时最常见到的传输线路就是架空线路,其次是电力电缆,要优选铜导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想使其进行安全运行,就要对收集的信息及时反馈报告,真正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在智能化的基础上,要对其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供电距离安全运行。
3.2、建筑供配电节能
首先设计人员应准确计算负荷容量,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实现供配电系统和用电设备的经济运行,且合理设置变配电所,使变配电所选址在负荷中心位置,缩短配电半径,减少能量在线路上的损耗。其次选择低损耗和低噪声节能型变压器,并且按照变压器经济运行条件,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变压器的负荷率应控制在0.7~0.85范围内;当项目中存在季节性负荷较大时,应设置专用的变压器。然后,采用简单、可靠、灵活的电气主结线,且减少供配电系统中的配电级数,减少断路器的误动作。最后,整体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当系统的功率因数达不到规定要求值时,应采取无功功率的人工补偿,如采用并联电容器补偿。
3.3电气照明设计中可采取的节能措施
首先设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对各类建筑空间的照度要求值进行取值,且建筑物场所的LPD计算值不应超出本规范的要求值。其次对走道、楼梯间、门厅、大堂、地下停车库等各类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分组、分功能的控制措施,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采取调光或降低照度的控制措施,设置节能控制型开关和节能自熄式开关,采用人体感应 或雷达感应等方式的自动开关灯。最后灯具应选择高效光源的灯具,如LED灯具,且充分考虑光源电参数的影响,且在有条件的基础下,采用智能照明系统。
3.4 电动机节能控制原则
首先设计人员要经过综合功率损耗、节约功率计算及启动转矩、过载能力的校验,根据负载特性和运行要求,使电动机在经济运行范围内。其次在安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异步电动机宜采取就地补偿无功,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然后也可以在大功率电动机上单独配置电压表、电流表、有功电能表等监测设备,供维护人员实时监测电动记得各类运行参数。
3.5抑制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谐波
首先,设计人要弄清楚系统中谐波产生的来源,主要来源于电子镇流器、计算机、变频器等各类电子设备,谐波能产生谐波损耗,能降低发电、输电及用电设备的利用效率,危害设备的运行。所以为了减少系统中谐波的干扰,可以在系统中装设有源滤波器,减少系统中奇次谐波,保证各类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
3.6做好电气节能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在建筑供配电设计开始前,专业负责人要合理安排设计人员,合理把控时间,从而提高该项目的整体设计效率。我们在开展项目设计时,设计人员要熟悉类似项目的电气设计图纸,合理规划好时间,按照规定时间节点出图。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对电气节能设计在建筑中更好的进行把控,要对该项目进度进行研究、讨论,不能为了追求项目设计的进度,而放弃项目设计的质量,从而导致电气节能设计不过关。我们要按照可行性计划,在了解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基础上,提前做好计划,确定准确配合时间,合理化地进行配置人力、物力、设备配置,以防止违反规范强制性条文和原则性的错误发生,严格把控设计质量,安排专人跟进设计进度,保证电气节能设计在建筑供配电设计中充分提现。
结语:
我们要不断加强电气节能设计的学习,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我们也可以从设计行业的前瞻角度,对电气节能设计进行深度探索;从行业标准规范、技术两方面了解建筑供配电设计中电气节能设计的进展与新技术研发前沿。我们对电气节能设计在建筑供配电新系统中进行更好把控的同时,要加强对低能耗、高效的节能设备的应用和探索,从根本上实现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使设计与应用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吕丽平.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及节能问题的探讨[J].居舍,2018(26):129.
[2]宋艳华.简述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中国高新区,2018(14):135.
[3]吴敏.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分析[J].智库时代,2018(25):273.
论文作者:陈立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节能论文; 建筑论文; 电气论文; 系统论文; 供配电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谐波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