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当中占据有利的竞争位置,提升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就需要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切实有效的造价管理,尽可能减少不必要成本投入。为了能从根本上促使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有所提升,将BIM 技术应用其中,BIM 技术的应用,不仅能适用于一些规模比较大,复杂性比较强的工程,而且也可应用到一般工程中,能对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切实有效的造价管理。本文探讨了BIM在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是一项既系统又复杂的工作,对于工程造价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选用合理的造价审核技巧与方法尤为关键。同时还要提高审核人员的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做好预结算审核工作,才能更好的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有效提高。
1 BIM的技术优势
(1)把想象变为具体。在BIM 出现之前,建筑设计成果一般从图纸中体现出来,这主要体现在小型项目上,对于大型项目来说,因其空间较为复杂,如果只通过图纸难以表现出设计师的想法。而BIM 的出现,能够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将建筑物的构件与属性联系起来,且BIM 技术采用是三维的设计方式,这样可以方便业主与施工单位,业主与设计单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预算成本控制更加便利。BIM 的5D 模型是在4D 模型基础上演变而来,5D 模型主要是模拟应用于成本及工作量,它通过使用三维图形与成本相结合,在一定时间内都可以对成本控制进行细化,以便于对成本费用进行分析,实现预算成本的合理控制。
(3)提高设计的协调性。过去,在建筑设计中,一般由结构工程师进行图纸绘制,但这样会造成与暖通、给排水、电气等专业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如管道碰撞等,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且会延误施工进度。然而,BIM 技术的应用,通过建立的模型能够解决以上问题,在设计中直观可以发现问题,通过施工效果的模拟和模拟数据的读取,从而生成碰撞报告,减少返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风险。
2 BIM在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融资决策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BIM 技术主要是帮助企业进行投资预算工作,与传统的估算模式相比较,BIM 技术更加全面的对整个编制中的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且估算的速度比较快,能够更加快速直观地进行观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个过程中BIM 技术已经迅速地将整个建筑工程的信息建设成为了一个具有完善组织结构的庞大的数据库,并且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较好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相应的数据进行下一步工作,同时数据库中的数据也成为了工程建筑信息的标准。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利用数据将竞标的各个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建模对比,这样才能保证所选出来的方案是最适合整个工程建筑过程的。加快了工作人员选取方案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2.2 BIM 技术在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
设计阶段是整个工程建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将设计阶段分成了:工程结构设计、图纸设计、技术设计三个部分,其中每个阶段进行设计的时候还要随之计算出相应的预算。在进行工程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利用BIM 建立相应的模型,通过建立的模型中提出工程量,并从其数据库中提出来相应的预算指标和额定费用,因此工作人员可以迅速地计算出整个工程所需要的资金。在进行图纸设计的时候,也要建立相应的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计算出施工图的造价预算。将图纸与BIM 技术相结合就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整个工程中各个阶段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很好地解决了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中出现的信息闭塞的问题。BIM 在设计阶段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对工程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建立可视化的三维模型,帮助工作人员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工程后期出现大规模修改工程设计的问题。提高了造价控制管理水平。
2.3 BIM 技术在工程投标阶段的应用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贯穿在工程的各个阶段,在工程投标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工程量较大的造价管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计算和核算管理。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包括对标底定额消耗的工程量以及清单量的计算,对工程造价计价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工作人员对清单中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招投标双方都需要承担起对工程量的反复计算与核验的责任,招标方要进一步加强核算。不同的工作人员在计算工程量时使用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的工程量结果。BIM 技术与工程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对工程信息量的搜索和整理上,BIM 软件还能够实现对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核验,从而避免出现工程量计算中的影响工程造价成效的现象。
2.4 BIM 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具体的工程造价成本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具体造价变动情况,相关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利用BIM 技术对定额消耗量和实际消耗量进行科学的对比,然后根据实际的成本管理要求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也可以通过WBS 和动态管理方式快速地掌握各种实际的工程量单价,然后以此为依据开展相关的成本控制工作,也能够快速的解决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问题。为了能够综合的对工程造价控制当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全面管理,相关管理人员还可以在充分利用BIM 技术的基础上,全面的加强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的有效建设,有效的在数据库当中增加材料管理和成本管理等的具体内容。可以充分的结合专业模型技术有效地加强项目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并且利用其中5D 数据进行工程造价分析,并且实时的对各种数据进行有效的更新和管理。以便于管理人员根据BIM技术提供的实时信息反馈情况对具体的管理方案进行调整,进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出现返工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经常发生。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的维护,这样才能确保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当中数据库当中的重要信息能够正常的运行和使用。
2.5 BIM 技术在竣工验收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经过之前各项信息的收集,BIM系统的信息量已经十分丰富,可以将竣工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准确展示出来,同时还能保证信息的公开,让建筑工程的各个参与方都了解到工程信息,减少了施工方、投资方之间的矛盾。在进行竣工结算时,利用BIM 模型,能多维度的对比工程信息,并对已经完成的工程参数进行统计、计算,从最佳效益的角度分析建设投资,保证竣工结算的有效性。在结算中,可以利用BIM 系统的自动化计量进行各项成本计算,保证了计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同时也降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计算强度,提高了工程造价控制效率。
总而言之,BIM 技术运用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当中,不仅可以在项目初期对设计进行精确估算,还可以在项目实施阶段及时下达指令,降低沟通成本和不必要的损失,使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而提升整体工程造价行业的管理水平。但由于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BIM 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还没有得到普及,还未发挥出其最大的潜力,发掘和研究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娟.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18)
[2]解凌燕.浅谈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价值工程.2018(06)
[3]钱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BIM技术应用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8(07)
[4]袁玉林.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
论文作者:卢爱明,戎成龙,杨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量论文; 全过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