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峡红——池塘养殖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池塘论文,养殖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天峡红
(又称昭君)是从鲶科变异品种中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较高的观赏和食用价值。其幼体晶莹透明,隐约可见肌肉、血管及内脏。全身粉红,裸露无鳞,体侧两条银白玉带贯通全身。眼、鳍、须、尾呈金红色,艳丽异常。天峡红肉嫩无细刺,肥而不腻,市场价格相当于大口鲶和叉尾售价的2~3倍。
天峡红
性温驯,食性杂,病害少,适温范围0~38℃,适宜pH值6~8.5。池塘养殖如投放大规格越冬鱼种,利用人工配合饲料,养到年底,每667米2可产天峡红800~1000千克。现将天峡红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要求。
选择面积2000~5000米2,水深2~2.5米、淤泥少、保水性好的池塘。水源要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每5000米2池塘配备3千瓦增氧机一台。鱼种放养前平整池底,并用生石灰或氯制剂清塘消毒,杀灭病菌及野杂鱼类。干法清塘,每667米2用生石灰60~80千克;带水清塘,水深1米时,每667米2用生石灰150千克。
二、鱼种投放。
为了当年达到上市规格,要投放10厘米以上的天峡红大规格越冬鱼种,每667米2
放养1000~1300尾,同时混养白鲢(150克/尾)200尾、花鲢(200克/尾)20尾、鳊鱼(50克/尾)40尾。投放时间以1月上、中旬为宜。所有鱼种要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下池前用20×10-6高锰酸钾浸洗5~10分钟(或3%~5%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或20×10-6孔雀石绿浸洗10~15分钟)消毒。
三、饲料配制。
饲料营养必须全面、均衡,蛋白质含量30%以上,水分含量应低于10%。饲料以直径为2~3毫米的配合颗粒料为佳,参考配方:鱼粉10%、枯饼51%、黄玉米23%、三等粉12.5%、动物脂肪2%、无钙磷酸盐1%、混合维生素0.5%。
四、饲料投喂。
在池塘一侧设置投料台1~2个,定点投喂。投喂开始时,用口哨训练使鱼形成条件反射。每天投喂2次,上午8~9时和下午6~7时各1次。日投饲率:前期(6月份以前)为鱼体重的1%~2%;中期(6~9月份)为3%~5%;后期(9月份以后)为2%~2.5%。投喂采取手撒法,并掌握“慢、快、慢”的节奏,即开始时慢投,鱼群集中抢食时快投,接近吃饱及抢食速度减慢时慢投。同时,还应根据天气、水温及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料量。
五、水质调控。
要求水质保持清爽,透明度在30~35厘米,水中溶氧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为防止水质老化,应定期加注新水,6~8月每10~15天加注20~30厘米。每20~30天每667米2用生石灰10~15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以调节水质。在7~8月高温季节或阴雨天气,应注意水中溶氧变化,如发现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升或发现鱼有浮头征兆,应适当减少投料量并及时开增氧机增氧。
六、鱼病防治。
天峡红抗病力较强,一般不易发生鱼病,但在养殖过程中仍要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预防:除做好池塘、鱼种消毒等一般性工作外,还要经常保持池塘环境卫生,不投喂变质饲料。如发生肠道败血症,可每100千克饲料加180克土霉素,连续投喂7~10天,同时用2~3克/米3水体高锰酸钾全塘泼洒。发生细菌性烂鳃病可采用0.03克/米3水体呋喃唑酮全塘泼洒。
联系电话:0311-581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