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王素芹

新乡市新华区人民医院 河南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FMA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FMA和ADL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FMA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瘫患儿护理中应用,可有效提高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功能恢复。

【关键词】脑瘫患儿;功能恢复;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384-02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简称脑瘫,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为缺血性损害和出血性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异常运动模式和异常姿势[1]。近年来脑瘫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早期给予脑瘫患儿治疗和康复护理对提高患儿预后尤为重要。本研究为了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瘫患儿护理中应用的价值,特对我院收治的60例患儿进行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年2月到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脑瘫患儿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为6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2.43±0.67)岁。根据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及病变类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如下表1所示,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及病变类型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即对脑瘫患儿实施常规康复护理,住院期间给予患儿日常生活护理、简单的康复训练以及出院后应注意的事项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1)语言及社交能力训练:护理人员、患儿家属及其监护人多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向患儿进行唱儿歌、讲故事以及做游戏等活动,同时还应该鼓励患儿多与其他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给患儿提供一些闪光的、能够发生声音以及易于患儿触摸且能够开发患儿智力的玩具。加强患儿的听觉、视觉以及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的训练,比如在患儿视觉训练可以进行移动彩色球使患儿的视线追随着球的运动而转动;触觉训练主要是由护理人员或者患儿监护人采用温暖的手部对患儿的全身进行抚摸。(2)运动功能康复训练:①头部训练,临床对痉挛型患儿训练中,护理人员应将双手放置在患儿头部两侧,并将患儿的颈部向上拉长,同时用前臂将患儿的肩膀向下压。另外还应该用手抓住患儿的前臂,从而将患儿的手抬高并向外转,将患儿拉坐起来,以促使患儿的头部抬高报纸正位;刺激患儿头部抬起训练中,可以将患儿放在坐姿,并用手往外拉,以促进患儿头部抬高;另外还可以在患儿的胸下放置小枕头或者毛巾卷将患儿呈仰卧位,并用 声音逗她,从而促使患儿头部抬高。②四肢训练,可以将患儿的手臂抬高、伸直并向外传,将患儿的拳头张开;如果患儿肘部弯曲非常厉害,则应将患儿的肘部向内或者向外转进行训练,如果患儿的拳头紧握,则应采用手臂伸直无外转的方法使患儿的手指和手腕自然伸直。③翻身训练,护理人员首先将患儿的头转向一边,然后用手将患儿的下颚固定,并在第五胸骨间隔处外压,同时推向胸前的对侧,进而达到诱发患儿躯体发出反射式的翻身动作;另外还可以采用患儿自身的盆骨转动进而带动患儿的翻身动作。(3)出院指导,告知患儿家属出院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康复护理措施。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定期不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详细了解患儿康复情况,及时给予康复指导。

1.3 观察及评定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康复护理前和康复护理6个月后后 Fugl-meyer (FMA)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根据《康复医学临床指南》测量踝关节被动足背屈角度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评定:被动足背屈角缩小10~15°,患儿站立时足跟着地,行走无尖足为显效;患儿被动足背屈角缩小5~10°,患儿站立时足跟着地,行走时尖足粗存在为有效;患儿被动足背屈角缩小5°以下,尖足没有改善为无效[2]。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 )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进行检验,采用百分数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FMA和ADL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儿FMA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FMA和ADL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FMA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15,P<0.05),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脑瘫患儿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而引起的综合性疾病,此种疾病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是儿童期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是促进脑瘫患儿功能恢复的最佳方式,而良好的功能训练不仅能够提高患儿的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锻炼患儿优势侧的支撑能力,从而达到平衡双侧肢体的功能活动[3-4]。在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语言及社交能力训练、运动功能训练以及饮食干预和出院指导等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进一步促进患儿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两组患儿FMA和ADL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FMA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有效率页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表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瘫患儿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同时对改善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运功功能恢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姜长彬,吕明亮,刘红静.隐性护理知识在脑瘫康复护理临床教学的运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 (05):117-118.

[2]刘纳娥.早期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06):77-78

[3] KholoudA.H. Dababneh.The socio-emotional behavioural problems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ccording to their parents' perspectiv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and Youth, 2013,18 (2):85-104.

[4]刘大凤.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02): 219-220.

论文作者:王素芹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  ;  ;  ;  ;  ;  ;  ;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王素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