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经济开发论文,中国农村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12亿人口9亿在农村,全国从业人员5.9亿,农村有近4.5亿。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直接为农村经济主战场培养千百万劳动大军的农村职业教育,就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难点和重点,亦是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目标的关键。
一、十五年改革发展:农村职教与区域经济开发相结合的中国特色
1.依靠人民,办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村职业教育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用占世界教育总投入1.18%的经费,支撑着占世界学生总数18.45%的教育规模。15年来, 一方面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实行分级办学,分工管理;另一方面拓宽经费渠道,采取多渠道集资的办法,走产教结合之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有17249所, 在校生总数844.54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数已由1978年的5%上升到55.96%,招生数已占整个高中阶段的58.45%。其中, 农村职业高中(含县镇)在校生171.7万人,职业初中在校生63.05万人。80年代以来,农村职业中学培养了500万掌握生产技术并有经营头脑的技术骨干和新一代农民。 全国农村每年大约有3000万农民接受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技术培训,为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促进地区经济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2.立足当地,走农科教结合的办学路子
中国的农村职业高中,在起步阶段大多由普通中学改办而来,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农村环境艰苦等因素影响,曾一度存在为“升学”和“招工”而办学的弊端,出现教育脱离经济建设、脱离农村、脱离农业的现象。1987年1月3日,国务院转发的《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的情况报告》提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坚定为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服务的办学思想”。同年12月4日,国家教委、 农牧渔业部在山东省平度县召开了“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强调要把农村教育的头掉过来,面向本地服务,同当地区域经济开发相结合。近10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在同当地经济建设结合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农科教统筹发展的路子,先后出现了分别代表贫困地区、发展中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的怀化模式、河北模式和苏南模式。
怀化模式:湖南省怀化地区从1987年起,在全区13所县市农职中普遍推行“在政府统筹下,以农委为主,农科教联合办学”的体制。在县市政府的统筹下,由农委负责充实学校领导班子和配备专业课教师,筹集部分办学经费,制定招生计划,建立生产实习基地,指导和扶持毕业生就业;教委负责配备文化课教师,提供应有场地、设施及正常教学经费,指导学校教学管理,进行质量评估;科委、科协负责为学校提供科技信息和资料,安排科技推广项目和配套资金。新的办学体制给全地区职校带来勃勃生机。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给怀化地区的经济开发带来了可喜的变化:1993年同1990相比,全区农业总产值增长14.2%,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268%,农产品的商品率由39%上升到57%。
河北模式: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85%的人口在农村。1989年开始探索县级综合职教中心建设的路子,把原来由各部门分散承办的各类学校合并,按照“政府统筹,部门联办,一校多制”的模式进行管理,使河北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苏南模式:苏南地区已经高质量地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重点是初中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中后的高等职业教育,劳动力就业呈现出一业为主,兼作别样,及时转营,大量涉外的特点,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属复合型。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内在要求,使得经济部门、企业社会办学积极性空前高涨,90%以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部门和企业办的,许多学校成立了董事会,乡镇企业已不是一般地办教育,而是依据企业的需要对教育内容、方法、目标加以改造,从后台来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前台。
3.因势利导,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起步晚,各地在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结合中,艰苦创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
先短后长,以长求稳,以短求活,职前职后沟通。许多农村职业学校在专业创办的起始阶段,或者限于条件,或者由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先办短训班,等条件具备后再办正规学历的长班。或者充分利用师资场地,在办好长班的同时,发展职后的短期培训,充分搞活办学。
先基地后专业,走产教结合的路子。先发展校办产业和实习基地,一方面在基地建设和经营管理中培养和锻炼教师,另一方面通过基地的生产示范,扩大学校影响,条件成熟,就开始招生。校办产业和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但改善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条件,增强了学校自我发展能力,而且带动了周围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很有意义。
以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同时在广大贫困地区积极发展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将职业教育与九年义务制教育相结合,开展“3+1”、“3+X”或“5+4”等形式的初级职业培训,不但使绝大多数初中毕业回乡的学生受到初步的职业技术培训,而且这种将文化素质和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方法,降低了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率,有助于九年义务教育在贫困地区的顺利实施。
坚持面向当地经济开发输送急需人才,同时积极开展对口升学,向沿海地区和城市进行劳务输出。在农村职业高中对口招收一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的做法,不但刺激了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而且对于中等层次职教和高等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沟通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越来越普遍,声势浩大的民工潮从内地流向沿海。从近十年的实践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对当地经济发展利大于弊。许多农村职业学校顺应了这一潮流,不失时机地因势利导,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
二、面向21世纪:中国农村职教与区域经济开发良性循环机制的几点思考
进入90年代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农村职业高中(不含县镇)数、在校生人数、农林科招生数及比例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见下表)
我国农村职业高中学校数、在校生数、农林科招生数及比例变化表
年份
198819891990
1991 19921993
学校数(所)
281426882615
2534 2244
在校生数(万人)79.76
75.07
76.71 77.30 77.90 70.50
农林科招生数(万人) 22.23
25.11 27.83 25.13 16.40
农林科招生比例(%)
22.424.0
24.3
20.1 12.2
导致农村职教和农林专业办学困难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简单地说主要是三个:一是经营农业比较效益低,学农没有吸引力;二是学校办得不好,学生难以学到致富的本领;三是学生学到本领却没有用武之地。这三方面原因的实质又在于农村职业教育是否与当地区域经济开发紧密结合,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是否取得了当地政府、农民及企业的认同,并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而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如何走出低谷获得生机,关键在于主动适应和参与当地经济建设,形成一种农村职业教育与发展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机制,这种循环机制从农村职业教育的角度来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外部环境的促进机制(如农业和农村环境的改善,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扶持和保护等);内部结构和功能优化机制(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职教层次、形式、专业结构,教学质量的提高);内外结合的正反馈机制(农村经济和农村科教的统筹结合与相互促进)。本文着重谈其中三个问题。
1.农科教结合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结合,而不是流于形式
第一,进一步加强政府统筹,同时要重视培育市场调节机制。农、科、教是个平行的系统,在制定规划、确定项目、筹措资金、组织技术力量、安排设备和场地时,必须加强政府的协调和领导。这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如果离开政府统筹、决策、组织、管理和协调,农科教结合是难以起步和坚持长久的。河北群众有句口头禅:“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农科教结合的关键是政府强有力的统筹,党政一把手须亲自来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政府统筹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机制,还需要有一种微观结构基础,使相对简单的政府行为同多个部门充满个性、连续复杂的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协调起来,这种微观结构基础就是农科教的主体性及市场媒介机制。〔1〕 县乡两级需尽快加强农科教资源市场的培育。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节,科教与区域经济开发才有望进入一种长久而充满活力的良性循环状态。
第二,项目教育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的一个有效的结合点。切实可行的项目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联系纽带,只有围绕具体项目的实施,农科教结合才不致被架空。项目教育对农村职业岗位教育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既不同于专业学历教育,也不同于职业岗位培训,而是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开发项目进行的一种教育培训方式。职业教育必须紧扣当地正在或即将实施的燎原计划项目、星火计划项目、丰收计划项目、绿色证书工程、两高一优农业开发、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小城镇建设等大大小小的项目,通过项目教育使项目实施得以顺利进行,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农民或职业学校毕业生组织起来,使学到的技术有用武之地。
第三,农村职业学校须向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二位一体”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农村科教和经济“两张皮”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没有理顺。这一点是否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经验?美国的农业院校不但承担教学任务,而且承担大量的农业科研、推广任务。教师常常用较多的时间与农业界打交道,了解生产需求,根据实际情况修订自己的科研计划,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有关部门应给农职校下达科技推广项目,并提供必要资金,也可以让一部分县乡农技站隶属于农村职业学校,使之直接参与地区经济开发主战场,而不是隔岸观火,隔靴搔痒。
2.农村职业教育要主动结合区域经济开发,深化教学改革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要想取得当地的认同,在当地经济建设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必须在争取外部环境改善的同时,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内部改革和建设上来,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到一切工作的首位。而内部改革和建设,首先要从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加强学校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问题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面对市场,面向21世纪,农村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刻不容缓,必须从观念和方法上有较大的突破。
首先,要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现行分专业教学是从前苏联移植过来的,与原来高度计划体制相适应。对职业教育来说,原来意义上的专业必须淡化,即淡化专业界限,淡化专业计划的约束性。专业淡化之后,强化课程则是必然选择。即精减课程门类,强化课程的独立地位(一个完整的职业培训可能只有4~5门文化课、2~3门专业理论课、1~2门专业方向课);强化课程的目标管理,保证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校设课和学生选课的自主权。淡化专业强化课程之后,会给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可以先有课程后有专业;可以实行学分制,学制和学籍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分开,毕业生可以拥有一个学历加若干个资格证书。
其次,人才规格和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有“让消费者参与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现代市场经济要讲产销对路,有一个采用得普遍的思想和方法就是“让消费者参与设计”。像北美的DACUM课程开发那样, 从岗位能力分析入手,让当地企业界人士、农场主、行业有经验和技术(管理)人员等非教学人员参与。只有这样,教学内容才能摆脱学科知识中心的束缚,才能解决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矛盾。
再次,教材的编排要有“生产标准件,根据需要组装”的思想和方法。现代工业生产有一个基本经验:生产标准件,根据需要组装。这种思想和方法运用到教材建设就是化整为零,系列配套。像MES 培训那样,把知识技能模块化,组成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让学员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同时参考资料、教学指导书、录像带、投影片、计算机软件一应俱全。
最后,技能的养成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黑板上种田”的局面必须改变。加强实践环节,一方面要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借鉴德国的双元制和美国的农家实习经验。前者是在学校学理论,在企业顶岗训练技能;后者则是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制订职业培训计划和家庭农场经营发展计划,家庭为学生提供资金和场地,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检查。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处于功利取向弱端的农业职业教育实行扶持和保护
在强调农村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同时,还应看到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对我国国计民生的极端重要性,农业职业教育应像许多国家那样受到必要的保护,需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重点建设一批骨干示范学校。由国家提供或通过引进外援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和基地。通过银行的低息贷款,发展校办科技产业。
第二,建设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服务体系,为农职中提供高质量的教师、教材、技术、信息。国家教委已经建立了国家级的教师和职业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全国还有几十所高等农业院校发挥自身优势,支援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三,把提高教师待遇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位置上来。有了高报酬、高待遇,才能要求有高质量、高效率;也只有有了高报酬、高待遇,才会有高质量、高效率。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教师待遇的提高应同时考虑。
第四,对志愿学农的学生给予优惠。如设立奖学金,减免一部分学费,对毕业回家务农的学生提供生产开发贷款,优先安排项目等。经过培训的农民和毕业回乡的学生,其智力优势能否发挥出来,关键在于当地是否很好地组织、引导和扶持。农村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的连接,主要在劳动力就业方面。这一环节搞好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地区经济开发都将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注释:
〔1〕参见龚怡祖、章宗礼: 《政府统筹与市场媒介——论经济发达地区农科教结合的运行机制》,《教育与职业》,1993年第5期
标签:德国职业教育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 农村教师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三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