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中心医院烧伤血管科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能有效提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4-001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of patients with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of lower extremity. Methods Arteriosclero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4 to January 2017 were treated 70 patients with occlusive disea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experimental group for the care of the type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argeted nursing progra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of lower extremity, with high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Clinical nursing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一种,其主要是患者下肢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和增生性改变,导致动脉壁增厚、僵硬并失去弹性,最终因血栓形成而导致动脉出现阻塞的情况[1]。本研究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处于25~89岁,平均年龄(68.48±3.95)岁。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在26~91岁,平均年龄(68.85±3.8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其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 患者发病后一般无法正常行走,这样就会导致患者存在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是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其心理状态,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联合患者家属给予其更多关怀并为患者讲述成功治愈的案例,从而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
1.2.2日常生活护理 护理人员要定时巡视病房,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并尽量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保证病房的通风采光良好,定时维护患者更换床单和被罩等,保证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
1.2.3疼痛护理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感觉到疼痛,对患者的正常治疗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并且给予患者按摩护理,在必要时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且下肢活动恢复正常,则判定为治疗痊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并且下肢活动明显恢复,则判定为治疗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下肢活动能力无明显变化,则判定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导致动脉壁出现增厚、僵硬和纤曲,并且逐渐失去弹性,最终导致血栓形成而出现动脉管腔狭窄和阻塞的情况,导致机体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而出现死亡[2]。根据临床上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其中患者发病后会表现出明显的肢体发冷、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等症状,并且会导致足部出现溃疡,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3]。因此,在患者发病后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目前,临床上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主要是采用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式。其中一般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其各项生命指标进行调节,并针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采用动脉旁路术、动脉内膜剥脱术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以此来尽快消除患者的病症[4]。但根据临床上的实践情况,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针对性护理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方式,其主要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从而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本研究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对性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躲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6.
[2]平秀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7):3518.
[3]王青.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01):163.
[4]薄芬芬,李桂香,杨代华.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4,(12):1151-1152.
论文作者:刘桂蓉,张敏 石惠,杨玉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9
标签:患者论文; 动脉硬化论文; 下肢论文; 闭塞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动脉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