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介壳虫寄生蜂分类区系研究

中国北方介壳虫寄生蜂分类区系研究

吴国艳[1]2002年在《中国北方介壳虫寄生蜂分类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次研究记录了采自我国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青海、新疆、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12个北方省份的介壳虫寄生蜂,包括了跳小蜂科、蚜小蜂科、金小蜂科、棒小蜂科、姬小蜂科等5个科,54个属,112个种(其中跳小蜂科42届88种;蚜小蜂科8届20种;姬小蜂科2属2种;金小蜂科和棒小蜂科分别都是1属1种)。并按中国动物志的要求对新种进行了描述。对其进行了区系分析。 研究中发现11个中国新记录属,9个新种以及2个新记录种,其中2新记录属2种已经于2001年发表,3新记录属2新记录种1新种待2002年年底发表。文中各届列出文献指引、属征、寄主、分布;各种列出文献指引、特征描述、寄主、分布、标本记录;新种还列出与近似种的鉴别特征,并绘特征图,所有标本都保存在浙江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 通过对我国北方地区的介壳虫寄生蜂进行区系分析得山:1)在世界动物区划中,分布区系可以分为11个类型,以古北区种类和古北、东洋区共有种类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53.6%和28.6%,两者的和达到了82.2%;2)在我国的动物地理区划中,共有16种组合,以东北区特有种、华北区特有种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24.1%和21.4%,而且特有种所占比例较大,达到45.5%;华北、华中共有种在地区共有种中也占了较大的比例,比例为17.9%。小雅跳小蜂属Baeocharis Mayr[中国新记录属]长棒小雅跳小蜂,新种Baeocharis longiclavatus,sp.n. 寄主:不明 分布:辽宁(阜新) 标本记录:正模♀,辽宁阜新(N.42.0°,E.121.6°),1994-7-27,娄巨贤扫网收集,C9506-74。 鉴别特征:与Baeocharis Pascuorum Mayr相区别于以下几点:1).前者体长1.44mm,后者体长1.18mm;2).前者触角棒节为索节的0.4倍,后者棒节为索节长的0.2倍;3).前者仅头部有金属光泽,而后者胸部亦有金属光泽。杜丝跳小蜂属Dusmetia Mercet[中国新记录属]阔柄杜丝跳小蜂,新种Dusmetia latiscapa,sp.n. 寄主:不明。 分布:黑龙江(镜泊湖),辽宁(阜新)。 标本记录:正模♀,黑龙江镜泊湖,1995.8-16,娄巨贤,C9506-29;副模1♀,辽宁阜新,1995-7-20,娄巨贤,C9506-87;1♂,辽宁阜新,1994-7-27,娄巨贤,C9506-70。 鉴别特征:与Dusmetia cardinalis Hoffer(1969)相似,有以下几点区别:1).前者索节第4节端部和第5、6节为白色,后者索节3-6节为白色;2).前者柄节长为宽的2.7倍,后者柄节长为宽的5倍;3).前着前翅完全退化,呈翅芽状,后者前翅退化,末端尖;4).前者头胸腹呈现黑褐色,后者呈红褐色。抑蚧跳小蜂属Echthroplexiella Mercet[中国新记录属]短翅抑蚧跳小蜂,新种Echthroplexiella brachyptera,sp.n. 寄主:绒蚧。 分布:辽宁(阜新)。 标本记录:正模♀,辽宁阜新,1995-7-20,娄巨贤,C9506-85;副模1♀,辽宁阜新,1994-7-27,娄巨贤,C9506-64。 鉴别特征:本种与Echthroplexiella emeljanovi Trjapitzin1972相似,有以下几点区别:(1)前者额顶宽明显窄于头宽的0.2,后者宽过0.2,至少为0.25;(2)前者触角柄节长为宽的2.7倍,后者柄节长为宽的4.4倍;(3)前者前翅相当退化,呈翅芽状,后者前翅发达:(4)前者产卵管明显短于腹长的0.2,后者产卵管长过0.2。伊克跳小蜂属 Ectrol,;a West、、codl中国新记录属l娄氏伊克跳小蜂,新种 Ectrolna lout,sp n. 0上:个;U。 分布:黑儿江(镜泊湖; 休本记录:下模早,黑儿江镜泊湖,1995-8-16,娄厂贤,C9505-19。 紧别特f卜 本种’Jhell·OI。l。人八、SCeI;SWCStWOOdl833tmtt,‘iD#的卜翅型相比,内以下几点匕别:(1)前K触沦索“fo均山色,C卢触灯柔节一黑色节:(2)前K前翅相当退化,小超过腹末,透叨无色,后名前翅发达,超过腹末,暗0‘J).X的切边坚川比,h以下几点区别:(1)前K触角索节均山色,后者触角索节白黑匕节;(2)前K前翅较退化,前翅超过爿-胸眶节,jIK前翅迢化,K个及并胸腹节。麦厄跳小蜂属My·re,;ortl;s Hincks冲国新记录属]长柄麦厄跳小蜂,新种M叫null0汀IS JOI…。工伙加”,互卜n· 芍上:搁坚人球忻(土们,?屈蚁。 I几:山仆(川乐),浙江(江山),陕吓(杨瞅。 析汕己止 1厂模早,山的太原,2000-6,汤初德,C94(l)1:副模1早385,】山正模;l旱Is,山两太原,2000-6,汤汕德,C94(1)10;1早,陕的杨陵,]984-12-8,党,L’德,C9505-13(奇主:单履抓)。 J\IJcryO,I;CI;IT3Ch巾。W3相似,前别特征如下:l)体长前者为 17lffiffi,后者为08-09ffim;2)前K柄节K为宽的57/6,后 为2、3佰;3)前秆火为2,后E为3闪。尼克跳小蜂属 Neocladella Girault冲国新记录属1扁角尼克跳小蜂,新种八OOhde Ila p切I止。r‘。戊s卜*· 折上:个叫。 V布:十仙(K仁) 林本…录:厅模早,十林K钎(43”54’N,125”旧’E),1992-7.28,娄卜贤,C9506-39。 拴别特1:本新种?

田虎[2]2013年在《介壳虫类昆虫DNA条形码识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蚧总科(Hemiptera: Coccoidea)昆虫统称介壳虫,据ScaleNet统计全世界目前已知约有48科1050属7500多种介壳虫,除少部分为资源昆虫外,多为农林业中发生较普遍且为害严重的经济害虫。介壳虫类昆虫具有形态多样,适应性强等特点,同时还能传播病毒,诱发煤污病等问题,快速准确的鉴定是有效防治介壳虫类害虫的必要前提。然而,长期以来,基于形态特征的介壳虫类昆虫的鉴定识别研究常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如:幼期(包括卵、幼虫/若虫、蛹),隐存种、复合种和样本受损等,导致快速准确鉴定相当困难。本研究针对介壳虫类昆虫种类多,难以进行快速准确识别的问题,利用DNA条形码技术,以来自全国不同采集地点的介壳虫类昆虫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的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1, COI)为靶标,探讨该技术在介壳虫种类识别鉴定中的应用,构建介壳虫DNA条形码鉴定系统,并结合DNA条形码研究结果研发重大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的种特异性引物及SS-COI检测技术,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介壳虫类昆虫DNA条形码识别技术研究。利用蚧总科通用型引物PcoF1/LepR1,以来自全国7个省12个不同采集区域的21种介壳虫为靶标,扩增其mtDNA COI基因并进行碱基测序,对测序成功的序列校对后进行多重比对分析,以邻接法(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以Kimura双参数模型(Kimur-2-Parameter, K2P)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来自于3科18属21种的介壳虫在进化树上可以聚类形成明显的叁大支系,同一物种不同种类介壳虫最初分支自展值均为100%;多数介壳虫COI基因序列的GC含量都很低,平均仅为18.25%;种间平均遗传距离(27.94%)为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14%)的199.6倍,且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没有重迭;表明DNA条形码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对介壳虫类昆虫快速准确鉴别的应用需求。(2)介壳虫类昆虫DNA条形码数据库的构建。该系统包括标本库、知识信息库和DNA条形码序列库。标本库主要包括实物标本和DNA样本,实物标本主要包括寄主植物、标本编码、采集人及经纬度、海拔高度、采集地点等信息,DNA样本于-20oC保存。目前标本库共收录6科24属30种介壳虫的标本信息,DNA样本共6科24属30种179份。知识信息库主要包括物种中文名称、拉丁学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主要危害、寄主植物、国内外分布、防治措施等。知识库中现已录入6科24属29种介壳虫种类的相关信息。条形码序列库共收录了8科29属40种介壳虫共437条COI序列,一方面来源于本实验(6科24属30种154条)研究所获序列,另一方面来源于BOLD (8科25属35种283条)数据库中已公开的序列。介壳虫类昆虫DNA条形码识别系统具有COI条形码序列识别、序列查询、序列提交和我的序列等功能模块。目前该系统可对40种介壳虫类昆虫进行鉴定识别,其中本数据库独享种类5种,本数据库的构建对实现介壳虫类害虫的远程检测和实时监测具有重要意义。(3)扶桑绵粉蚧的种特异性引物及其SS-COI检测技术。根据数据库中已知的3种粉蚧科昆虫的COI序列设计通用型引物,成功地扩增出了扶桑绵粉蚧以及其他7种我国常见粉蚧的5’端COI基因片段,然后根据测序结果并结合数据库中已有3种粉蚧的相关碱基序列,设计了1对扶桑绵粉蚧特异性SS-COI引物PSZTF1/PSZTR1。种特异性检验结果显示,该SS-COI引物只对扶桑绵粉蚧具有扩增效果,对常见的其他粉蚧科害虫如康氏粉蚧、南洋臀纹粉蚧、木槿曼粉蚧、甘蔗红粉蚧、新菠萝灰粉蚧、番石榴粉蚧等以及同属近缘种石蒜绵粉蚧不具有扩增能力;而且,对采自我国7个省市14个不同区域的扶桑绵粉蚧和不同虫态的扶桑绵粉蚧,以及口岸截获的来自巴基斯坦的扶桑绵粉蚧等具有同样的检测效果;表明,该SS-COI检测技术体系完全可用于口岸检疫,以及蔬菜、花卉及其种苗调运中扶桑绵粉蚧的检测及其扩张趋势和发生危害监测。本实验围绕介壳虫类昆虫开展分子检测识别技术研究,构建了介壳虫DNA条形码识别系统,为口岸检疫以及蔬菜、花卉、种苗调运过程中介壳虫类害虫的准确快速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介壳虫类害虫的远程检测和有效监测提供基础服务平台。通过设计种特异性引物构建的重大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快速分子检测技术体系,为其快速检测与准确识别提供了依据,为有效阻截扶桑绵粉蚧在我国的进一步传播扩散和危害提供了技术支撑。

齐晓丰[3]2008年在《北京地区蚧虫区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蚧虫常因危害绿化树木、观赏园艺、花卉、果树而成为各国商贸口岸的主要检疫对象。笔者在总结前人的大量研究成果后,广泛采集了北京地区各大公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大学校园和北京植物园温室等地的蚧虫标本,通过玻片标本制作、显微观察、鉴定等一系列基础工作,制定了北京地区最新的蚧虫名录,并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北京地区蚧虫现有11科,114种,具较高的丰富度,分别占全国的68.8%和11.1%。(2)发现一中国新纪录种――欧洲栎链蚧(Asterodiaspis iliciola Targioni-Tozzetti)。3个北京地区新纪录科和16个北京地区新纪录种。北京地区新纪录科为:旌蚧科(Ortheziidae),仁蚧科(Aclerdidae)和头蚧科(Beesoniidae);北京地区新纪录种为:菊旌蚧Orthezia urticae Ferris,远东盘粉蚧Coccura convexa Borchsenius,枣树星粉蚧Heliococcus zizyphi Borchsenius ,东方壤粉蚧Humococcus orientalis Borchsenius,木槿曼粉蚧Maconellicoccus hirsutus Green,山西品粉蚧Peliococcus shanxiensis Wu,刺竹轮粉蚧Trionymus bambusae Green,栗新链蚧Neoasterodiaspis castaneae Russell,桦树绵蚧Pulvinaria betulae Linnaeus,苹果褐球蚧Rhodococcus sariuoni Borchsenius,赤竹仁蚧Aclerda sasae Borchsenius,宫苍仁蚧Nipponaclerda biwakoensis Kuwana,孟雪盾蚧Chionaspis montana Borchsenius,栎雪盾蚧Chionaspis saitamaenis Kuwana,长七松长蛎蚧Lepidosaphes pini Maskell,青冈头蚧Beesonia napiformis Kuwana。(3)北京地区蚧虫的区系成份有6个:分别为古北种、东洋种、东洋古北共有种、东亚种、广布种和中国特有种。其中,古北种27种,占总种数的33.3%;东洋种19种,占总种数的23.5%;中国特有种共13种,占总种数的16.0%;广布种有12种,占总种数的14.8%;东亚种和东洋与古北的共有种最少,各为5种,占总种数的6.1%。

参考文献:

[1]. 中国北方介壳虫寄生蜂分类区系研究[D]. 吴国艳. 浙江大学. 2002

[2]. 介壳虫类昆虫DNA条形码识别技术研究[D]. 田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3]. 北京地区蚧虫区系的研究[D]. 齐晓丰.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标签:;  ;  ;  ;  ;  

中国北方介壳虫寄生蜂分类区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