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分析论文_詹丹

(湖北省中山医院健康管理体检科 湖北 武汉 430030)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4月在本科室进行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方式。实验组运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心肌缺血阴性检出率高于实验组,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应用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诊断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普及。

【关键词】 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6-0065-02

冠心病在临床治疗中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在患病后还会出现合并其他疾病等情况,最为常见的疾病为心律失常[1-2]。冠心病伴心律失常可诱发心肌缺血、缺氧等情况,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为了给患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治疗[3],在本次调查中运用不同的检查方式,即为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为了分析这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效果,选取66例病例进行调查,具体实施情况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抽签的结果选取参与本次调查的病例,本次调查共选取66例病例,均在本科室进行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治疗者,本次调查选取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4月。根据随机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病例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均分得33例患者。对比组参与本次调查病例中有16例病例为男性、有17例病例为女性,病例中年龄最低者为42岁,最高为79岁,中位年龄为60.5±1.5岁。观察组参与本次调查病例中有18例病例为男性、有15例病例为女性,病例中年龄最低者为43岁,最高为78岁,中位年龄为60.5±1.5岁。两组参与调查病例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输入统计学选件查实后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小,且P<0.05,可见此结果无价值。

1.2 方式

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运用了常规心电图检查方式,我科室采用仪器为ECG-1350P心电图仪,在患者入院治疗的前3天应停止用药,检查当天室内的温度要保持在恒温,放置因温度过低而发生的肌电干扰,保证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床的宽度在80cm以下,心电图设备周围不要使用任何电器。

实验组运用了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我科室采用的仪器为MIC-12H-3L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器,入院后对患者实施24小时的监测,叮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利于指标观察,在检测期间告知患者不能够洗澡,要保证皮肤的干燥,要降低运动量避免出汗,在监测的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了不适症状,因立即向医护人员反映,为后期的诊断提供帮助。

1.3 评价指标

1.3.1观察两组心肌缺血诊断情况。从心肌缺血阳性率、心肌缺血阴性率进行分析。

1.3.2观察两组病例心率失常诊断情况。从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方面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式

将本次病例设计资料输入统计学(SPSS19.0)软件进行核查,认为P<0.05时为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肌缺血诊断情况对比

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参与本次调查的病例均为33例,对照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和实验组进行对比,对照组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较低,而对照组心肌缺血阴性检出率和实验组相对比,对照组心肌缺血阴性检出率更高,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且P<0.05,具体情况由表1所表示。

表 两组心肌缺血诊断情况对比

2.2 两组病例心率失常诊断情况对比

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参与本次调查的病例均为33例,对照组房性心律失常检出例数为7例,检出率为21.21%;房室传导阻滞检出例数为9例,检出率为27.27%;室性心律失常检出例数为5例,检出率为15.15%;短阵室上速检出率为4例,检出率为12.12%,实验组房性心律失常检出例数为14例,检出率为42.42%;房室传导阻滞检出例数为19例,检出率为57.57%;室性心律失常检出例数为25例,检出率为75.76%;短阵室上速检出率为27例,检出率为81.81%,经对比发现对照组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低于实验组、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低于实验组、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低于实验组、短阵室上速检出率低于实验组,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且P<0.05。

3.讨论

冠心病在临床治疗中属于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本病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在发病后往往会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冠心病疾病比较特殊,在发病后往往会出现合并疾病,其中心律失常为常见的疾病[4-5]。冠心病伴心律失常在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但为了提升治疗效果,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6]。在以往临床诊断中,常用的检查方式为冠状动脉造影术,此项检查属于有创的检查方式,患者在患病后耐受力比较低,而且重复性也比较差,因此此项检查方式在临床中已经很少应用了。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提升,医疗水平的进步,心电图检查方式随之成熟,心电图属于无创性检查方式,并且具有重复性强、诊断效果佳等优势。心电图有分为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两种,常规心电图属于临床中常用的诊断方式,检出费用低,可有效的检测到病例心脏兴奋电波活动状况,但是此检查方式是分时间段检查病例的情况,在诊断中需要多次检查才能够确定病例的实际病情,因此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等情况。而动态心电图具有长时间监测病例心脏活动电波的优势,此外动态心电图能够对患者进行24小时的心电状态进行精准记录,能够捕捉到患者异常情况,如果某种异常的症状频繁或出现次数较多,就能够为的临床诊断提供更有利的参考。为了调查此检查方式实施效果,在本文中进行对比调查和分析,发现对照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和实验组进行对比,对照组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较低,而对照组心肌缺血阴性检出率和实验组相对比,对照组心肌缺血阴性检出率更高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且P值小于0.05。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应用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诊断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普及。

【参考文献】

[1]杨雪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7):85-87.

[2]佚名.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6):117-119.

[3]时莉,郭玫.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外医疗,2017,36(6):187-189.

[4]杨娜.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6):82-83.

[5]张栩.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6):873-875.

[6]吴东霞,胡丽丽,桑杰卓玛,等.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3):55-56.

论文作者:詹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分析论文_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