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深基坑支护是提高建筑稳定性及使用性能的有效手段,对建筑业发展以及我国民生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深基坑支护来说,系统性以及综合性等也比较强,不仅影响因素多,而且还会涉及到各种施工技术,再加上每种施工技术具有不同的实施要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所以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应该增强对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视,并对施工技术以及实施要点等进行有效掌握,进而增强施工效果。
1 支护技术分析
1.1 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支护是深基坑支护当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其构成要素为热轧型钢材,并且该钢材带有锁口或钳口,按照一定顺序对这些钢材进行连接,进而形成钢板桩墙。通过对这种技术进行合理应用,能够对外部土层压力进行有效抵御,进而为后续的施工创造便利条件。
1.2 混凝土搅拌支护
在对这种技术进行应用时,主要是以混凝土为固化剂,之后根据一定比例,对固化剂、软土剂等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混合物,等到混合物硬化以及凝固之后,就会形成混凝土桩墙,该技术具有性质稳定以及强度高等特点,对其进行合理应用,能够增强深基坑支护效果。
1.3 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是挡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将挖孔桩以及钻孔灌注桩等置于柱列式间隔当中,进而形成挡排支护结构。对于该混凝土桩身来说,具有较强的刚度,能够对土层压力进行有效抵挡,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实现桩与桩之间的有效连接,进而对施工效果进行有效保障。
1.4 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的主要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和较好的防水效果。所以在对一些地下建筑进行施工时,可以对这种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但是,这种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施工土体条件会对其应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土体性质不同,其施工技术要点也存在很大差别,如果施工场地的土质比较软,那么就需要适当增加底部墙体插入的深度。
1.5 土钉墙支护
对于土钉墙支护来说,具有可靠性高、安全性高、速度快、操作简单以及经济性高等众多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土方开挖以及边坡稳定性保证等建筑领域中。该技术在土体性质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土体需要拥有自稳能力,并且在进行施工时,地下水也很可能对土钉墙体进行破坏,进而导致墙体部分损坏,严重时很容易引起整体性损坏问题,不仅降低了施工质量,同时也影响了施工进度。所以,在对该技术进行应用时,需要做好防水工作[1]。
2 实施要点探讨
2.1 做好施工准备
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以确保各项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而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水平。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进行仔细勘察,对和施工有关的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其次,需要做好施工场地地下情况的勘察工作,对管线敷设情况、管道分布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在此基础上对勘察报告进行合理制定。最后,需要根据勘察报告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来检查支护方案,对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有效完善,进而确保支护施工可以顺利进行。
2.2 科学进行土方开挖
在施工过程中,要想对施工环境进行最大程度保障,减少尘土污染,就必须对开挖技术进行科学利用。比如,对于某高层建筑来说,在进行土方开挖时,结合施工实际,采取了分层开挖模式,实现了运土与开挖的同步进行,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对由土体堆积而引发的扬尘问题进行了有效避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对该技术进行应用时,也需要对开挖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对周围土体变化进行高度重视,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如果在开挖时出现了问题,应从人为、环境以及技术等方面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2.3 合理进行锚杆支护
锚杆支护在深基坑支护当中占有重要位置,要想对支护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等进行有效保障,就必须对锚杆支护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对于锚杆支护来说,其施工环节比较复杂,需要有效控制各种参数。首先,需要结合施工需求,对锚杆施工标高进行明确,进而为土层锚固施工创造便利条件,通过机械工具,实现指定位置的有效钻孔。其次,在注浆过程中,可以将砂石以及水泥等作为注浆材料,进而对施工的稳定性进行保障。在进行注浆时,应该严格控制注浆材料质量,以免材料质量不过关,进而对锚杆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最后,需要对梁板、台座等钢体结构进行合理安装,对锚固张拉进行有效控制。在锚杆支护完成之后,可以对其进行测试,进而对锚杆施工和技术标准以及施工规范等的相符性进行有效保障。
2.4 注重支护桩施工
在进行支护桩施工时,可以对人工方式进行有效利用,再通过钢筋混凝土,对桩的稳定性进行有效保障。比如对于某建筑来说,在支护桩施工过程中,利用螺旋钻来开挖桩的部分土方,对开挖数量进行了有效控制,同时也对灌注桩配置进行了深入分析,大幅度提高了开挖质量。另外,在对这项技术进行应用时,也需要对灌注桩进行合理制作,不仅需要确保其和施工要求相符合,同时也需要满足现场的实际需求,进而有效确保桩的性能质量[2]。
3 提高支护施工水平的策略
3.1 做好防水工作
地下水会对支护施工带来严重影响,严重时还会引发一些安全事故,因此在进行基坑开挖时,需要对地面排水、土层带水、管道漏水、雨水以及裂隙水等进行有效处理,进而对建筑施工质量进行有效保障。其中,在地下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水文条件、周围环境以及地质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在此基础上对处理措施进行合理制定,进而对地面沉降问题进行有效避免。
3.2 注重施工信息化建设
对于深基坑来说,在进行开挖时会遇到很多影响因素,极易引发边坡稳定性破坏问题,并且在进行地下施工时,也会受到水文以及降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浅埋管线来说,极可能成为影响施工安全性的因素。所以,笔者认为,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时,可以对一些信息化技术进行应用,比如对施工监测系统进行完善,将监测系统和施工场地进行联网,进而对基坑挖掘进度、支护情况以及环境变化等进行及时掌握,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各种突发情况进行积极应对,以确保基坑支护施工可以顺利进行[3]。
4 结论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就必须做好深基坑支护工作,在掌握实施要点的基础上,对钢板桩支护、混凝土搅拌支护、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以及土钉墙支护等各种施工技术进行灵活应用,同时也需要做好防水工作、注重施工信息化建设,进而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曦.关于我国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36):268-268.
[2]黎家豪.关于我国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27).
[3]刘兆金,高英龙. 关于我国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45):00165-00165.
作者简介:孟祥军(1989-)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技术
论文作者:孟祥军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深基坑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要点论文; 建筑论文; 土层论文; 基坑论文; 《红地产》2017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