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综合题的答题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论文,策略论文,综合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特别提示:
高考中综合题的总分值要大于选择题的总分值,可是得分率却大大低于选择题,可以看出综合题是制约考生获取高分的瓶颈,学生往往不会说,说不清,说不全,说不精,导致丢分较多。为解决这个问题,本组成员查阅了大量真题,归纳并总结了以下三种方法,帮助考生突破瓶颈,获取高分。
一、解读信息细审题,找准切入点
答题最重要也是必需的第一步就是审题。人们常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所答内容也是给命题者看的,所以考生必须要明白命题者考的是什么,想要你回答什么。
首先要明白试题一般包括哪些信息,比如时间信息、事物特征信息、位置信息、设问信息、新知识信息等,这些信息间有没有关系,它们呈现的方式主要是什么(文字、图形、表格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迁移知识对信息进行解读,进行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综合分析,明确各种信息围绕的中心问题及属性,理清它们与地理学科中哪些知识、规律和原理发生联系,提取关键性信息,掌握信息的核心和问题的本质,明确了解题思路,审题就完成了。
模式如下:
寻找关键词—→体会信息特征—→迁移知识解读—→圈定问题信息—→审查已知信息—→明确解题途径
[例题1]图1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解析]本题是按探究的思路设计的,探究的主题是一种沙尘暴——“白风暴”中盐尘的来源。题干对“白风暴”做了解释,并以地图的形式给出了发生“白风暴”地区的地理特征(等高线及山峰、河湖、经纬度)。
从提取信息角度看,这道试题的信息十分丰富。
从题干文字材料给出的信息来看,事物特征信息有两方面。第一个重要的信息是“沙尘暴”。根据天气、气候方面的知识可知,沙尘暴是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种气象灾害。第二个重要信息是“盐尘”。将这两个信息综合,提出了一个问题——沙尘暴中为什么会含有较多的盐尘?可是,地图中并没有给出有关的天气、气候信息,所以需要进行分析,得出图示地区的气候特征与文字信息的整合。
根据地图所给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属于内流区。第一,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位于中亚,其东南部(包括图中超过7000米的山峰)是帕米尔高原,从中亚的地理特征可知图示平原地区为内流区;第二,图中河流发源于高原山地,注入湖泊,湖泊只有河流流入,没有河流流出,根据内流区及内流河(湖)的知识,可知图中河(湖)为内流河(湖)。图中信息提炼出的结果——内流区及内流河(湖)与文字信息中的“沙尘暴”得到整合。
地图中的200米等高线勾绘出了平原地区的范围,隐性提示这里可能会吸引人类开垦。
题干还给出了一个时间信息,即发生“白风暴”的特定时期(20世纪60年代),提示“白风暴”是由非自然原因产生的——这正是本题要探究的主题。
迁移知识,我们能够认识到沙尘暴的发生涉及天气、气候、水文、地貌、土壤、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也就是要掌握这些地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需要考生明白和注意,本题有一个显著的命题特征,就是在答题过程中生成新的信息,作为后面答题的重要条件,这就是本题最终探究问题——“盐尘”来源,它的最直接来源是第(4)题和第(5)题的答案。
[总结]本题通过分小题逐步给出信息,引导探究“白风暴”中盐尘的来源。第(1)题、第(2)题要求在图示信息的基础上理解该地区的自然特征,其中第(1)题抓住水文特征,第(2)题突出主要的外力(风)。第(3)题给出了“大规模垦荒”的信息,整合气候、水文、地貌等特征,会得出“土地荒漠化”的结论。第(4)题进一步给出“大量引河水灌溉”的信息,并提示“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此问的探究可得出“白风暴”中盐尘的一个主要来源——次生盐渍化土壤中的盐尘。第(5)题意在探究盐尘的第二来源,可通过内流湖的水文特征推理得出。第(6)题要求归纳盐尘的来源,完成本题的探究。
二、回归教材找情境,选准落脚点
高考试题提供的情境对考生而言是新情境和新问题,然而它必然是教材内容的“折射”,即所谓材料在课外,原理在课内。因此首先要思考该情境和教材中的情境有何相似,建立教材与试题材料的联系。第二步以教材承载的地理原理、规律和模式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分析材料,进行横向的延伸与纵向的深入拓展,以求触类旁通,解决实际问题。其实这就是一个学会迁移的过程,迁移情境,迁移情境中的原理。
[例题2]读图2,回答下题。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
2.简述三峡地区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柑橘生产的影响。
3.按加工层次,柑橘加工业划分为以罐头生产、原汁榨取为主的初级加工业,以饮料生产、香精与色素提取、果酸加工为主的中高级加工业。分析甲地柑橘加工业的区位优势,说明不同加工层次的布局指向。
4.说出图中轻冻害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5.与图中严重冻害区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也种植柑橘,说明其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
[解析]首先是对描述地理事物分布规律能力的考查。读图的程序是:先读图名,再读图例,然后看图例事物在图中的分布,或归纳或推理出事物分布的特点。
(1)从图中可以看出,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加重。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就需要调动知识,冻害其实就是气温极低造成的。分析一地是否有冻害,其实是从影响气温的因素上来谈。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甲地无冻害的主要原因是北部的山地阻挡了冬季风,冷空气不容易侵入。
(2)首先迁移知识,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因素:政策、科技、交通、市场等。然后要考虑随着三峡地区三峡水利枢纽建立,上述要素有什么变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柑橘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市场地域扩大。
(3)分析甲地柑橘加工业的区位优势又是迁移知识,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包括原料、交通、市场、劳力、技术和社会协作等。本题的限定条件是要求回答优势条件。四川发展柑橘加工,优势是原料丰富(柑橘产地),劳力充足(人口大省),消费市场广。初级加工业是原料指向型工业,中高级加工业是市场指向型工业。
(4)这是迁移地理术语解答试题的典型。试题中有地理术语“环境问题”。考生应该想到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结合具体情境的江南丘陵,环境问题为酸雨、土壤和水体污染,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等。
(5)考生要从试题的信息得知与图中严重冻害区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迁移教材中关于地中海气候的有关知识。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其成因是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三、“思全答精”落准得分点
充分利用试题的“设问”,明白试题的问题信息是什么,命题者想要求我答什么。理清思路,打好腹稿,以设问为线索,联系原理、规律,思考形成答题模板,结合试题要求确定主要答题点。
考生容易犯的错误是冲动,急于答题,把自己想到的立刻写上去,思考不够,往往写了很多废话。所以如果准备用5分钟答题,应该是3分钟思考,2分钟动笔。
制定答案的基本要求是“想得全,答得精,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而具体要求是: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的准确性、内容的针对性、要点的完整性、叙述的条理性、语言的简洁性。内容组织要做到“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答案的编写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例题3]图3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的整体地形特征。
(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描述事物特征,考生往往不知道描述一地区地形特征的方法,因此回答了很多却不得分。如果思考后得出描述一地地理事物主要是从三方面——在哪里,是什么,怎么样——就会得分点清晰。
第(2)小题,考生应该思考这是探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答题要点应该落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因地制宜,可以发展什么。如该地区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等,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发展中需要防止什么,保护什么。这样答案就容易踩在得分点上。
第(3)小题考查一地开发水能的条件。考生如果在平时学习中形成了自己的答题模板——建造水电站需要径流量、落差和坝址——就容易结合试题给出的信息,完整而准确地答题。
[答案](1)AA′剖面图显示的是山地中的一个宽广的河谷;BB′剖面图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河谷;CC′剖面图显示的是丘陵中的河谷。该小区域是山地中分布着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
(2)有发展耕作业、林业、果树业和开发水能的潜力。开发中应当避免陡坡垦荒,防止水土流失。
(3)降水较多,有足够汇水面积,河流有较大落差,有峡谷(形成良好的坝址)。
责任编辑:田佩淮,北京市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地理组组长,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地理组组长,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首届优秀地理教师、清华大学优秀教师,第三次学习专家委员会委员,地理投稿邮箱:dili@gaokao789.net
(综合题的答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