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结构和动词语义对代词回指的影响&基于语言生成和语言理解任务的实证研究_关系代词论文

话题结构和动词语义对代词回指的影响———项基于语言产生和语言理解任务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言论文,代词论文,语义论文,动词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说话者提及一个语境中已经存在或语境中虽未提及但储存于百科知识中的语言概念时,可能使用到回指(Ariel 1988)。听话者对回指关系的解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受到来自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回指解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句法和语义两个层面上(Chen et al.2000; Koornneef & Van Berkum 2006; Fukumura &Van Gompel 2010; Xu et al.2013;缪小春1996;徐晓东2013)。在句法层面上,回指解读的研究重点放在先行语所处句法位置对先行语认知突显度的影响上。这些研究证实:先行语所处的句法位置,如:先行语是句法主语,或是首次提及的概念实体,或与回指语扮演同等的句法角色等,均会改变先行语的认知突显度和可及性。在语义层面上,回指解读研究主要集中在关键动词语义指向对回指对象选择的影响上。其研究的热点议题是动词隐含因果性(verb-based implicit causality)对代词回指的影响(McDonald 1995; Koornneef &Van Berkum 2006; Fukumura &Van Gomoel 2010;周国光2006)。这一领域的研究发现:关键动词的语义指向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代词回指对象的选择(缪小春1996;申敏、杨玉芳2006)。

然而,当前的回指解读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侧重语言的理解,较少涉及语言的产生,将语言产生与理解结合的对比研究更为少见;二是句法与语义层面的研究相互独立,鲜有研究能将回指解读在句法和语义层面上结合起来。鉴于此,本文拟基于语言产生与理解,探讨话题结构和动词语义对回指对象选择的综合影响。

2.1 实验设计

分别采用句子补全和句子接受度评定任务。句子补全是产生任务,根据被试所补出的句子成分的类别,能够显示出话题回指、主语回指以及宾语回指的概率,因此能够衡量句法、语义及语用因素对回指解读的影响;接受度评定是理解任务,其主要测评不同类型的句子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因此在本实验中该测试能够反映出哪些同指关系更符合汉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这两种方法均为评定代词同指关系的常用方法(Koornneef &Van Berkum 2006;Fukumura &Van Gompel 2010;申敏、杨玉芳2006)。

实验语料由两个表述因果关系的小句构成①。前一小句用“因为”或“由于”起头,陈述事件或现象的原因,后一小句用“所以”或“因此”连接,陈述结果(见表1)。先按前一小句关键动词的语义指向,将测试句分为前指向(动词语义指向话题或主语)和后指向(在话题句式和非话题句式中均指向宾语)两种条件,再按话题结构,将测试句分为话题句式(“话题+因为+动词+宾语,所以……”)和非话题句式(“因为+主语+动词+宾语,所以……”),每种实验条件各30句,共计120句。前指向动词的词频为每百万32.3次;后指向的词频为每百万28.1次,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在具体测试中,要求被试所给出的后一小句主语(回指形式可以选择代词,也可以选择名词)须指向前一个小句的主语(话题句中为话题)或宾语,以构成一个完整且合理的句子。回指概率的计分标准为每种实验条件下被试选择回指主语(话题)或回指宾语的频次和,然后再除以30。

2.1.1 句子产生

2.1.2 句子理解

先由两名汉语母语者从句子产出实验时被试所写出的完整句子中,挑选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句子(或稍作修改),作为正式测试句,例如:把表1中的待完成句1补充完整为“由于王宇担心李薇,所以他坚持二十四小时开机”,再通过句式或词语变换,形成四种不同的实验条件。前指向条件下(见表2a),每种实验条件30句,共计120个测试句,另配套120个填充句。后指向条件下测试句的处理方式相同(见表2b)。运用7分量表(“1”为最不可接受;“7”为完全可以接受)让被试对所有的句子进行评定。为了避免测试中可能出现的干扰效应,选用两批不同的被试分别进行前指向条件与后指向条件下的句子测试。每套测试均采用话题结构(2水平:话题与主语)×一致关系(2水平:回指主语或话题与回指宾语)的拉丁方实验设计。

2.2 被试

本实验选用了124名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大学生,其中男生30名,女生94名;平均年龄20.3岁。有效数据共115人(9人数据不全)。其中,句子补全任务43人;接受度评定任务中的前指向和后指向评定,各36人。

3.实验结果

3.1 句子产生

基于被试和基于项目的方差分析②均显示,话题结构的主效应显著;动词语义指向的主效应显著;其交互作用亦显著。如表3所列,简单效应分析的结果显示,对于前指向动词,话题句式中回指话题的概率(88.1%,后文的概率描述均基于被试的分析结果)比非话题句式中回指主语的概率(84.8%)高出3.3%,其差异明显。对于后指向动词,话题句式中回指宾语的概率(52%)比非话题句式中回指宾语的概率(85.6%)低33.6%,其差异显著。值得注意的是,被试在使用话题句式时,虽然受到前面话题结构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没有超越动词语义指向的控制,仍有过半数(52%)的被试选择关键动词的语义所指作为回指对象。此外,前指向条件下关键动词回指话题或主语的指向效能[86.5%=(84.8%+88.1%)/2]明显大于后指向条件下关键动词的指向效能[68.8%=(85.6%+52%)/2]。这表明,被试在语言产生过程中,往往根据关键动词的语义指向来确定回指对象,回指话题的情形明显多于回指主语。另外,前指向条件下关键动词语义对回指对象选择的影响明显大于后指向条件。

3.2 句子理解

3.2.1 前指向动词

句子接受度的方差分析显示,话题结构主效应显著[=8.15,p<0.01];一致关系(即关键动词的语义指向与代词所指对象的一致性)主效应显著[=189.02,p<0.0001];二者交互作用效应显著[=21.75,p<0.0001]。

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对于语义前指向的关键动词(见表4),当回指对象与其语义指向一致时,其话题句式中回指话题句的接受度(5.74)与非话题句式中回指主语句的接受度(5.66),虽没有统计学差异[F<1,P>0.3],但话题句式的接受度仍然要略大于非话题句式(0.08)。此外,两者均值都明显高于7级量表的中间值3.5。这说明,如果前指向条件下回指的对象与语义指向一致,无论是回指话题句还是回指主语句,被试均可以接受,而且回指话题句的接受度要高于回指主语句。

对于语义为前指向的关键动词,当回指对象与其语义指向不一致时。话题句式中回指宾语句的接受度(2.80)要显著低于非话题句式中回指宾语句的接受度(3.34)[=21.09,p<0.001]。此外,两者均值都明显低于中间值3.5。这表明,如果前指向条件下回指的对象与语义指向不一致,无论是话题句还是非话题句,被试均难以接受。相比较而言,话题句式中回指话题句的接受度(5.74)明显高于回指宾语句(2.80)[=209.85,p<0.0001];非话题句式中回指主语句的接受度(5.66)明显高于回指宾语句(3.34)[=132.26,p<0.0001]。话题句式的指向效能(5.74-2.80=2.94)明显大于非话题句式(5.66-3.34=2.32)。这说明,前指向动词的话题结构改变可影响关键动词的语义指向。

3.2.2 后指向动词

四种条件下句子接受度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话题结构主效应显著[=22.58,p<0.001];一致关系主效应显著[=15.32,p<0.001];两者交互效应显著[=46.31,p<0.001]。

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对于语义为后指向的关键动词(见表5),当回指对象与其语义指向一致时,话题句式中回指宾语句的接受度(3.09)要明显低于非话题句式中的回指宾语句(4.13)[=49.28,p<0.0001]。另外,前者的接受度均值要低于中间值3.5。这显示,如果后指向条件下回指的对象与语义指向一致,被试只能接受非话题句式,不能接受话题句式。

对于语义后指向的关键动词,当回指对象与其语义指向不一致时,话题句式中回指话题句的接受度(4.11)和非话题句式中回指主语句(3.94),虽然没有显著差别[=2.87,p>0.09],但话题句式的接受度仍然要略高于非话题句式(0.17)。此外,两者均值都明显高于中间值3.5。这说明,如果后指向条件下回指的对象与语义指向不一致,无论是回指话题句还是回指主语句,被试均可以接受,而且回指话题句的接受度要高于回指主语句。

相对而言,话题句式中回指话题句的接受度(4.11)显著高于回指宾语句(3.09)[=43.6,p<0.0001]。非话题句式中回指主语句的接受度(3.94)与回指宾语句的接受度(4.13)虽没有显著差异[=2.51,p>0.1],但其接受度要低于后者0.19。话题句式中的指向效能(3.09-4.11=-1.02)明显小于非话题句式(4.13-3.94=0.19)。这说明,语义指向因素在话题句式中的作用要小于在非话题句式中的作用(-1.02 vs.0.19)。

3.2.3 综合分析

为了进一步比较关键动词的语义指向与话题结构的交互作用,我们把话题结构和一致关系作为被试内变量,动词语义指向作为被试问变量,进行三因素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话题结构和动词语义指向的交互效应呈现边缘显著[=2.85,p<0.09];一致关系和动词语义指向的交互效应显著[=102,p<0.0001];话题结构、一致关系和动词语义指向三者交互效应显著[=7.35,p<0.01]。为了进一步分析关键动词语义指向对每一种实验条件的贡献,对三重交互效应进行了简单效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非话题句式中的回指主语句,前指向的接受度(5.66)要明显高于后指向(3.94)[=90,p<0.0001],表现出明显的前指向效应(5.66-3.94=1.72);对于非话题句式中的回指宾语句,后指向的接受度(4.13)明显高于前指向(3.34)[=10.19,p<0.005],表现出明显的后指向效应(4.13-3.34=0.79)。非话题句式中前指向动词的前指向效应(1.72)与后指向动词的后指向效应(0.79)的差异(1.72-0.79=0.93)表明:在非话题句式中,前指向动词对回指关系的影响比后指向动词大。

对于话题句式中的回指话题句,前指向的接受度(5.74)要明显高于后指向(4.11)[=73.02,p<0.0001],表现出明显的前指向效应(5.74-4.11=1.63);对于话题句式中的回指宾语句,前指向的接受度(2.80)与后指向(3.09)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1.43,p>0.2],但仍表现出一定的后指向效应趋势(3.09-2.80=0.29)。这一趋势说明:在话题句式中,前指向动词对回指关系的影响也比后指向动词大(1.63 vs.0.29)。

4.1 话题结构:话题与主语

有关印欧语话题的研究表明(Taboada & Wiesemann 2010; Colonna et al.2012),主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视为话题,即:话题和主语时常合二为一,难以区分。而汉语的话题与主语却因为汉语一些特殊的句式,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本文所用的话题句式(王宇因为担心李薇,所以……)和非话题句式(因为王宇担心李薇,所以……)。

本文基于话题与非话题句式的对比研究证实:对于前指向动词和后指向动词,无论是语言的产生还是语言的理解,代词均倾向于与话题构成同指关系。说明话题与主语相比,具有较高的认知突显度。这与话题及主语在认知功能上的差异有关。不少学者指出,汉语中的话题和主语属于两个不同平面的概念:主语是纯句法平面的概念,而话题不单是句法概念,同时又是一个话语功能概念,因此话题涉及句法与语用的界面(Xu & Langendoen 1985;石毓智2001;胡旭辉2009)。话题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句子所关”(aboutness),即:句子或话语内容的陈述对象;主语是“动词所谓”,其使用主要受句法规则的约束(胡裕树、范晓1993;徐烈炯、刘丹青2007)。

关于话题与主语认知差异机制的形成,在汉语界一直存有争议。争论的焦点落在汉语话题是通过移位生成还是基础生成。虽然本文并不能为上述两种解释的真伪提供直接的证据,但在本文所选语料中,话题句式和非话题句式的区别仅仅在于话题或主语的出现位置在关系连词之前还是之后。如图1a和1b所示(许余龙2003),“因为”之前的“王宇”比“因为”之后的“王宇”,占据更为突显的句法位置,前者既管辖原因状语从句,也管辖其后的主句,而后者仅管辖原因状语从句。

因此,本文所得结论倾向于支持移位生成说的理论预期(黄正德1983)。这一观点似乎与蔡任栋和董燕萍(2010)的实证结论的理论预期不符。他们的研究显示:在汉语话题化结构空位上,没有出现启动效应。由此,他们反推出“汉语话题源自基础生成”。虽然启动范式可探测空位话题的重新激活效应,但该范式在具体实施时,容易引入混淆因素,正如作者所述,该实验很难控制由于探测词出现位置不同而可能引发的在线认知资源的差异(如句尾词引发的收尾效应)。此外,作者报告的是零结果,即:实验变量的操控没有引起相应因变量的改变。诚然,我们不排除蔡、董的实验结果很可能真实地反映了汉语话题结构的一些特征,但接受零结果的前提仍需要排除一些可能的备选假设(郭秀艳2003)。而排除备择假设,还需要开展更为系统、严格的实验研究。

4.2 语义指向:前指向与后指向动词

语义指向指句中某一成分在语义上跟哪个成分直接相关(陆俭明1999),比如:人们倾向于从“出售”的主语方面说明出售的原因,而倾向于从“批评”的宾语方面说明他们为什么受到批评(孙燕等2001)。在语义指向的研究中,动词的隐含因果性对代词解读的影响(Koornneef & Van Berkum 2006; Koornneef & Sanders 2013;缪小春1996;周国光2006),是当前这一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动词的隐含因果性可将事件的原因归于动词的主语或宾语。并使读者选择该先行语作为代词的指代对象(申敏、杨玉芳2006)。(1)Mike hurts Jone,because he tells a lie.(2)Mike praised Jone,because he was an honest boy.

句(1)中隐含因果性指向主语的动词“hurt”,使得代词“he”指向主语“Mike”而非宾语“Jone”;相反,(2)中指向宾语的动词“praise”,使得代词“he”指向于宾语“Jone”而非主语“Mike”。本文所选语料中的关键动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担心”为代表,隐含因果性指向主语或话题(前指向);另一类以“招惹”为代表,隐含因果性指向宾语(后指向)。结果发现,在话题句式中,无论是产生还是理解测试,前指向效应均大于后指向效应(产生中的回指概率:88.1% vs.52%;理解中的接受度:1.71 vs.0.79),而在非话题句式中。虽然语言产生中前指向和后指向条件的回指概率十分接近(84.8% vs.85.6%),但语言理解中前指向的接受度明显高于后指向条件(1.63 vs.0.29)。说明前指向动词对回指选择的影响要比后指向动词大,但限于实验设计的局限,有些本文没有探讨的因素,如:回指对象的首次提及效应、结构平衡效应(Arnold et al 2000; Chen et al.2000; Kaiser 2011)等也可能对前、后指向动词回指对象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关于语义指向的作用机制,有两种假设:焦点假设和整合假设。焦点假设认为语义指向可能在读者遇到动词时就发生作用(Greene & McKoon 1995; Koornneef & Van Berkum 2006; Pyykknen & Jrvikivi 2010);整合假设则认为,读者是在阅读整个句子之后整合两个子句的表征时,语义指向才发挥作用(Garnham et al.1996; Stewart et al.2000)。虽然两种假设在关键动词语义指向发挥作用的时间点上存有争议,但它们都认为:由于关键动词的语义指向使读者把注意集中在暗含事件原因的对象上,故隐含原因对象的突显度较高,比其他参与者在探测任务中更容易通达,更易被提取为代词的先行语。

4.3 话题结构、语义指向和任务类型

关于回指对象的选择,有学者(如:Huang 1994; Chen et al.2009)曾提出过先行语突显度的层级结构假设。该假设认为:汉语中话题的认知突显度最高、主语其次、宾语最低。在回指对象的选择上,先行语的指派顺序遵循这一层级顺序(话题>主语>宾语)。从该假设涉及到的要素来看,它考查的均为句法因素,没有涉及到语义因素,也没有考虑语言任务差异可能造成的影响。

本文在句法因素的基础上,引入了关键动词的语义指向因素,并比较了不同语言任务的影响。尽管不少学者一致认为话题比主语、宾语等纯句法成分具有更高的认知显著度,本研究显示话题的显著性并不一定意味着话题会得到优先回指,话题对回指选择的影响受到动词语义关系的制约,而且所选任务类型的不同,也会限制话题结构以及语义指向的效力。语言理解任务中,无论是前指向还是后指向条件,话题回指句的可接受度均明显高于宾语回指句(4.11 vs.3.09),说明采用回指话题的方式来延续前文较为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而在语言产生任务中,话题回指受到动词指向关系的强烈影响,前指向条件下话题回指率远高于宾语回指(88.1% vs.11.9%),而后指向条件下话题回指率反而低于宾语回指(48% vs.52%)。表明当话题优势效应和动词语义指向不一致时,任务类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话题结构和动词语义在指代确认中的作用。

反之,语义指向同样会受到话题结构以及测试任务的影响。在非话题结构中,语义指向不受任务类型和句法角色的影响,代词倾向于回指语义指向一致的先行语,说明在非话题结构中,语义指向对指代确认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话题结构中,语义指向受到任务类型的影响,虽然在产生任务中,语义指向对代词回指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在理解任务中,主要由话题结构而非语义指向来决定代词所指。

两种不同测试方法获取的结果表明话题结构和动词语义在产生与理解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话题效应在语言理解中所起到的作用要大于语言产生,而语义指向效应在语言产生中的作用要大于语言理解。语言理解是一个从单词输入到概念表征的自下而上的过程,而语言产生是一个从概念表征到词汇选择的自上而下的过程,词汇、句法、语用等信息在这两个过程中的激活顺序是不同的。

根据句子理解的系列加工模型(Ehrlich 1980; Garrod & Terras 2000),语篇回指解读中,最初阶段起作用的主要是一些表层线索,比如寻找语境中是否存在话题或焦点等突显实体,并核查先行语的性、数等句法一致性信息,如果这些表层线索均不能奏效,才考虑利用语义、语用等深层线索来确认代词所指。作为理解的反面,在产生过程中,需要根据大脑中已有的概念结构来选择目标词汇的输出,并同时抑制激活的非目标词汇。Stevenson(1994)认为动词通过语义解释能够使语篇实体突出,特别是行为动词(action verbs)能使和题元角色相关的实体焦点化,而独立于其句法实现(宋宏2010)。因此关键动词的语义指向可以增强目标词汇的激活而抑制非目标词汇的激活。在本文语言产生任务中,存在两个不同性别的候选先行成分,他们会相互竞争成为代词的指代对象,但由于性、数等句法线索本身无法决定回指对象的选择,此时主要根据动词所指派题元角色的施事、受事关系(即语义指向关系)来选择回指对象。

关于话题结构和动词语义对代词回指的影响,结合语言产出和理解的测试结果,本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话题与主语相比,话题具有更高的认知突显度;2)与后指向动词相比,前指向动词对回指对象选择的影响更大;3)对句子产生来说,话题结构的改变与关键动词的语义指向相比,关键动词的语义指向对回指对象选择的影响更大;对句子理解来说,话题结构对代词回指确认的意义更大。诚然,本文基于语言的产生与理解分析回指对象的选择,并在话题结构和动词语义两个纬度上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实验证据。但鉴于回指现象的复杂性以及汉语话题结构的多样性,本文还需开展更为深入的后续研究,比如:本文采用的离线研究手段,无法提供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加工的时间进程信息。在这方面,本文的后续研究还需要引入一些在线的研究手段,比如:眼动方法(eye-tracking)、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这些研究手段能更有效的揭示句法、语义和语用信息加工的动态过程。

①本文在选取语料的过程中,参考了许余龙(2003)的句式结构。

②Fs为基于被试(subject)的方差分析结果,为基于刺激项目(item)的方差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非常相似。

标签:;  ;  ;  

主题结构和动词语义对代词回指的影响&基于语言生成和语言理解任务的实证研究_关系代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