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吴海平

吴海平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第一中学 523770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越来越受关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也在改革和创新。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有着启蒙性作用。本文主要探究了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了物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将这种新型学习工具推广于物理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激发了对学习的兴趣,并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提高了物理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 实践性 教学应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思维模式,将这种新型学习工具应用于学习、思考以及记忆中,将各个不同层次的主题关系用层层递进的图文表达出来,简单并且直观,在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充分利用左右脑的不同机能,促进逻辑想象力均衡发展、科学与艺术协调进行,开发学习者的潜能。将其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观察和探究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提高对物理学习的潜能,构建系统化的物理知识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本文通过研究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并分析了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改善了教学质量。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笔者通过自身多年实践工作的经验,归纳并总结出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效果,表现在:

1.优化物理课堂

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科学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改善教学方法,更加直观地将知识表达出来,优化课堂,从而提升物理教学的效果。

2.改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让教师能够总结和反思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方法,打破不同主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可以按照思维导图及时进行调整并改进。

3.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

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达到复习的效果。通过导图的方式,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绘制简单的图文,调动大脑的整体机能,将物理概念和规律联系起来,使得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构建知识框架,帮助理解和记忆,提升物理学习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目前,采用思维导图的新型学习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将其应用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明显提升了学习效率,避免了知识的重复记忆。笔者通过介绍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结合自身多年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并归纳出其在物理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状况,进而使得物理课堂利用率最大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预习

课前预习是初中物理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下,学生能够根据书本上的重点和要点进行标注,从而有目的地进行预习,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系统化,最终达到预习的效果。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做一个思维导图模板,然后给学生布置任务,并将其作为例子,展开全面的预习。教师在构建思维导图模板中,要以本章节的定律、定理为核心,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概念以及内容进行思考,从而能大大提高预习的效果。

2.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应用

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让学生做好笔记,以教师为引导,构建清晰、直观的板书,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知识框架,让学生通过了解教师的板书以及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利用思维导图,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对框图以及曲线等记忆会更清晰;同时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下,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学习物态一节,“气态、固态、液态”三种物态的区别,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让学生把教师讲解的知识和自己理解的内容,通过大脑思维,以图形的形式记录下来,做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整理和串联。教师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导图,便于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笔记,了解三种物态,进而提升物理实践性学习效率。

再如:在初中电学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的公式,学生很容易混淆,而思维导图的应用,让学生构建清晰的图表,将不同公式罗列出来,方便以后的记忆和复习,进而掌握了电学基本公式。

3.在复习教学中将思维导图灵活应用

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可将合作学习和思维导图相结合,提升学生对思维导图的使用能力以及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可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总结所学的内容,提高课堂的效率。例如:在“力学”一章中,主要以力学为中心,分别叙述了“重力、压力、重心”等概念等知识点,学生可以在相互合作中绘制“力学”示意图,满足力学相互作用的依据,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按照顺时针的顺序编排力学思维导图,将力学知识加以整合,构建系统化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针对“力学”部分构建一个框架,将知识点汇集在一起一同扩充到思维导图中,以层层递进、逐级延伸的方式,绘制出力学知识点思维导图,便于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强化知识点的记忆效果,避免发生反复或者是混淆记忆。

又如:在“机械能和内能”学习过程中,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教师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分别将机械能或者是内能作为核心绘制思维导图,最后将其连接,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物理复习效率,同时,在合作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物理兴趣以及自主参与意识,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将结果汇集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了物理学习的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学习工具,将其应用到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在开放性思维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发掘了学生大脑的潜力。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下,学生可以通过导图对知识进行预习、巩固以及复习,构建清晰、直观的知识框架。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物理学习中,既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又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新了教学手段。思维导图实践性教学可以更加直观、系统地反映知识的整体性,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挥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推动现代化教学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梁佳伟 解析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4,(01)。

[2]杨再仙 思维导图法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化学习,2015,(01)。

[3]张仁夕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3,(10)。

[4]王伟红 新课程背景下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0,(03)。

[5]唐敏 杨成 思维导图在培养中学生物理发散性思维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06)。

论文作者:吴海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6

标签:;  ;  ;  ;  ;  ;  ;  ;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吴海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