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药政策息息相关(论文文献综述)
任海南[1](2021)在《多源流理论视角下我国抗肿瘤药物政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重要疾病之一,我国是恶性肿瘤高发的国家之一,也是肿瘤治疗负担最重的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持续走高。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科技发展,我国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建立各类健康检查、防治制度,越来越多的恶性肿瘤在早期被发现。对于确诊的恶性肿瘤,已研发出越来越多的抗肿瘤药物,用以治疗各种类型的肿瘤和延长患者生存率。然而,中国庞大肿瘤患者的药物治疗需求却一直没能得到满足,在中国,抗肿瘤药物的低可及性和昂贵费用这两大“绊脚石”使得很多肿瘤患者在对抗疾病的道路上艰难求生,而与抗肿瘤药物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四大环节紧密相关的医药政策也鲜有出台。为建立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的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提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深化医改的十余年间,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医药新政,调整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的各个环节,以适应经济、社会、医疗、以及民生发展,但并没有专门的抗肿瘤药物政策。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和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着重参考梳理2015年-2020年国家基本医药政策中抗肿瘤药物相关政策,对我国抗肿瘤药物研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取汇总,结合多源流模型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分析原因,阐述政策之窗的开启,并对我国抗肿瘤药物政策的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本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从选题背景出发,阐述研究我国抗肿瘤药物政策发展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述国内外多源流模型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国内抗肿瘤药物政策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利用多源流框架模型分析我国抗肿瘤药物政策发展,梳理三个阶段抗肿瘤药物政策的发展,阐释在多源流框架下对肿瘤药物政策发展的分析;第三部分是从多源流框架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对我国肿瘤药物政策的发展进行详细阐述,将三者融合,解释焦点事件推动“政策之窗”的开启;第四部分是通过对焦点案例的分析,解释多源流耦合与“政策之窗”开启,最终推动抗肿瘤药物政策的发展;第五部分是在多源流理论框架三个源流的分析下优化我国抗肿瘤药物政策的途径;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展望,得出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分析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深化相关研究。
吴彦甫[2](2021)在《JZ药业非处方药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在“十四五规划”中的提出,我国正积极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而当下我国经济结构处于调整优化升级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自我医疗意识的增强、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等背景下,非处方药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JZ药业是国内知名的制药企业,企业聚焦肠胃领域,非处方药健胃消食片是其核心产品。近些年企业选择的营销策略并没有改善健胃消食片销量持续下滑的现状,只能靠提高出厂价来维持营收的稳定。所以企业应当重新审视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对非处方药营销策略进行改进。本论文拟将JZ药业非处方药的营销策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方法,探究企业营销策略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而提出营销策略的改进措施及保障措施,希望有助于提升企业非处方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帮助企业取得更好的业绩。在机遇与挑战并行的当下,其他医药企业也必须转换4P导向的营销思维,敏锐的洞察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以4C营销理论为指导,有针对性的制定符合企业目标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本论文撰写首先介绍了JZ药业的基本概况、经营状况,以及企业的主营业务非处方药的营销现状。其次,结合霍华德-谢思理论就JZ药业非处方药的营销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报告进行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得出消费者对于JZ药业非处方药的市场需求现状。接着,基于以上研究工作,总结出JZ药业非处方药营销策略面临着产品定位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成本上升驱动产品提价、销售费用占比过高、传统品牌传播广告效果递减这四方面的问题,并对问题形成的原因做研究分析。然后根据JZ药业非处方药营销策略的问题和原因,以消费者的视角在需求、成本、便利和沟通四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最后针对营销策略的改进在管理体系、品牌建设、人才管理、营销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有助于企业在非处方药行业取得更好的成绩。
蒋丽云[3](2021)在《恒瑞医药的投资价值研究》文中提出从1991年开始,我国证券市场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正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因为不健全的市场制度、匮乏的企业价值评估实践和拿经验还有各种错误的投资价值理念,仍然使得我国股票市场频繁出现众多中小投资者对于证券投资的追涨杀跌的不良现象。良好的投资习惯只有运用正确和科学的价值评估方法,综合考虑影响企业价值的众多方面因素,才能在合理的假设和评估下得出最符合企业内在价值的合理和科学结论,实现避免亏损和投资收益的最大化。随着我国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人口老龄化趋势显着以及医药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使得医药行业始终保持着快速的发展,众多投资者的眼光不断关注医药健康行业,医药健康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医药改革的持续深入,两票制和带量采购等行业政策的推出,创新逐渐成为驱动国内药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各大医药企都在逐步重视企业原创药品的研发和转型,努力实现从生产仿制药的“跟跑”国外药企过渡到在自主创新药的研制中“领跑”。本文以国内创新药龙头企业——恒瑞医药公司为例,采用基本面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对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研究其成长性,其次对恒瑞医药公司2015至2019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恒瑞医药的财务状况,并为其估值过程中现金流量的预测提供了参考。最后用绝对估值模型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法和相对估值模型中的修正市盈率法、修正市净率法进行分析,通过两种估值模型进行对比和验证,得出一个较为客观合理科学的估值结论。本文得到的结论为:通过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确定了恒瑞医药的内在价值为97.45元,通过相对价值估值模型确定了恒瑞医药公司的理论价值区间在[101.45,105.69]元内,其目前恒瑞医药公司的股价相对于本文得到的合理估值股价区间而言较低,具有投资价值,故而投资者在当前结合自身的情况可适当买入。本文在研究估值的同时也提出了投资恒瑞医药企业所要注意的几项风险可供投资者参考。
王瀛[4](2020)在《通辽市蒙药产业发展及政策完善研究》文中认为传统医药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元素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事业,充分体现出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作为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蒙药文化历史悠久,药材资源丰富,在治疗风湿病、心脑血管病、肝胆病等方面成效显着,是来自草原的民族文化瑰宝。2008年,蒙医药被纳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健康养生也愈发重视,古老传统的蒙药将在“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潮流中焕发出勃勃生机。蒙药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空间让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蒙药这一产业,在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等政策的支持下,蒙药将成为推动地方经济新的增长极。然而,由于蒙药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规模小,分布散,创新能力不足,同苗药、藏药等其他民族药相比,蒙药发展相对“滞缓”。为破解蒙药产业发展难题,推动蒙药事业全面健康发展。2013年以来,通辽市政府先后制定并印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蒙药产业迈上新台阶。如今几年过去了,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通辽市蒙药产业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改变蒙药在国内医药市场的弱势产业地位,长期以来制约着蒙药产业发展的一些诸如市场准入高、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到位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亟待引起政府重视,并出台相应政策措施予以支持。本文在认真梳理现有通辽市蒙药产业政策的基础上,以通辽市蒙药产业发展现状为背景,分析当前蒙药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政府经济职能、产业政策等相关理论,从政府对产业进行规制的角度,提出蒙药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政策建议,以供通辽市政府参考借鉴,为下一步出台促进蒙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并对其他民族地区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王莎[5](2020)在《医药企业审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以正中珠江审计K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经济市场发展的问题,企业财务造假就属于其中一项比较严重的问题,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也给审计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应对企业的财务造假带来的审计风险,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管控能力,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然而,在众多关于审计风险的研究中,对于医药企业审计风险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是由于医药产业作为国民产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随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医药产业的重要性更加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医药企业近年来审计失败的事件不断发生,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引发了公众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质疑。因此,帮助注册会计师识别并防范医药企业的审计风险,不仅可以帮助提高审计质量,增强审计的可靠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在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和医药行业政策的基础之上,结合案例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医药企业风险进行分析,针对每一个风险点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首先对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以及审计程序、K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以及证监会做出的处罚等案例背景进行分析,总结正中珠江审计失败的原因。然后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对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审计K公司案例中的审计风险进行分析,寻找导致审计风险高的具体原因,针对这些审计风险提出对应的防范措施,希望能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提供些许帮助。
李超[6](2020)在《法律视域下的宋代医药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宋朝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推动下,医药的法律与制度获得了全面发展。立法规制之下,形成了涵盖医者、医院与药品管理领域的完整制度。病者有其医,医者有其责,制药有其规。良性的医药秩序,是确保两宋时期三百余年间,医患关系总体平稳的重要原因。总体上讲,区别于以往以专题或个案的研究方法,全文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了宋代通过立法手段,全面架构起医药管理秩序。医者、病者、医院、药商、药局等这些主体在宋代医药法律体系中遵循着各自的规范,有序运行。文章改变以往单纯从社会史、医药史的路径去解读宋代医药问题的研究方法,而是另辟蹊径从法经济学角度去观察、分析宋代的医药法律体系的积极效益与有限性价值。宋代通过法律构建了官府医者自中央到地方的准入体系,设置了对官府医者的遴选、考核、职责等具体制度。对官府医者而言,宋政府体制内的法律管控是官府医者行医合法性的保障,同时也是对其身份、地位的确认。宋政府通过法律建立了对编外医者的管控,强调其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确立了宋代对执行公务职吏的“参公式”管理范式。宋政府通过法律设置了民间草泽医者、女性医者、僧道医者执医的合法性,并确认了国家对医术卓越者的赏识和任用,从而对民间向医风气的形成起到导向性的作用。法律管控下的宋代医者,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形成了宋代相对平稳的医疗秩序。在宋代法律的引导下,民间渐渐形成了民风向医的风气,民众逐渐形成了对医者的信赖,促进了宋代独特的医患关系的形成。但是,在这种法律体制管控之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官府医者的公益属性、市场属性被淡化,甚至抹杀;医而入仕的法律政策,的确起到了引导社会向医的主流风气,但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些士人投机钻营的契机;法律政策的不稳定,不连贯性,导致巫医坑害民众性命、钱财的事例不可能穷尽。宋代设置了自上而下的医疗机构体系,既有医疗管理机构,又有医学教育机构;既有综合性医院,亦有专科性医院;既有宫廷医院,亦有普通平民医院;既有地方医院,亦有军队专科医院;此外,更是设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官办药局。在宋代医疗体系的建构中,体现出政府的官方主导格局。在国家“信用背书”的前提下,宋代的医疗体系初步具有了实现“效率医疗”的基础性条件。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宋代的医药机构在制度落实中,的确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因制度缺乏整体性、延续性的必要设计,影响了医药机构发展的规模性、整体性格局。宋代对药材市场进行管控,从对药材市场“准入”关口严格把关,进而对药材税收进行调控,干预药材的对外贸易,打击假伪药材的泛滥。在确立国家对药材市场的主导管理的同时,客观上的确对药品质量的整体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宋代药业法律制度在落实中,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以至于宋代药材走私现象、药材作伪现象并未禁绝。整体上看,在医药法律的调整下,宋代的医疗领域表现出崇尚医学、责任政府、社会福利以及政府理性等特点。宋代的医药在获得国家高度认可的同时,亦获得了医药法律的有利支撑,从而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格局。
张博[7](2020)在《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葵花药业财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财务分析需求,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而哈佛分析框架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全面地掌握企业目前的财务情况,找准行业定位。本文根据哈佛分析框架的分析思路,以财务报告中的数据为依据,分别从战略、会计、财务以及前景四个方面对葵花药业进行综合分析,帮助该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哈佛分析框架对葵花药业进行财务分析,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财务分析和哈佛分析框架的相关应用研究进行整理及评价,并说明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其次,阐述了财务分析及哈佛分析框架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再次,从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两个方面对葵花药业基本情况进行梳理。之后,将哈佛分析框架应用到葵花药业财务分析中去,在战略分析方面,运用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法对葵花药业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分析,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依据;在会计分析方面,主要识别了葵花药业关键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并对占比较高且重要的会计项目进行分析,为后续的财务分析打下基础;在财务分析方面,通过分析葵花药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现金流量,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在前景分析方面,笔者根据战略分析、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后的结果,对医药行业及葵花药业将要面临的风险和发展前景做出预测。最后,笔者结合葵花药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举措,希望能够为葵花药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陈静雯[8](2020)在《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管理研究 ——以Y医药公司为例》文中指出合理的资本结构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影响着企业的财务风险,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资本如今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存的主要命脉。随着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的下台对公司的经营和目标都会有所影响,一个静态的资本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将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动态化是必然的趋势。本文选取的是医药制造业的一个上市公司。近年来,国家对于医药行业的政策层出不穷,人们的消费水平和即将步入老龄化对医药行业的需求都是逐渐变大的。最近10年来该产业一直保持着20%的增长率,发展迅猛。Y医药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情况并不乐观,可能会产生财务风险,因此对Y医药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研究极为重要。本文基于资本结构理论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对Y医药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研究。首先,在对Y公司的经营现状、财务情况、融资情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比较分析法对Y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纵向趋势比较分析和横向行业比较分析,发现其资本结构存在负债水平偏高、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股权集中度较高、融资渠道有限、内源资本不足等问题。其次,先用最优资本结构定量分析方程测算了Y医药公司的静态最优资本结构;再对Y医药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动态优化设计,定性分析得出外部环境因素对Y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方向,利用熵权法定量确定各因素对Y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大小;最终将静态优化和动态优化的结果结合起来为Y医药公司确定了目标资本结构区间为[40%,57.3%];为确保实现目标资本结构区间,针对其余资本结构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建立资本结构预警系统、合理降低负债比率、利用多元化融资方式和完善股权结构、优化股权结构四个具体优化途径。最后,为使该优化设计能为Y医药公司长远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引。本文对Y公司资本结构动态优化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其他医药制造公司提供了参考的价值。
赵萍[9](2020)在《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物制药产业逐渐成为世界发展竞争的焦点,我国越来越重视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目前生物制药行业在国内处于有利的的发展状态,政府对行业的补贴、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以及潜在的巨大市场,都对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形成了支持优势,但同时由于产品的高标准与高要求性,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会出现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企业运营困难等问题。所以,探究与分析我国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绩效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分析了生物制药行业的现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根据生物制药行业的特点、发展环境与发展定位,结合平衡记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出发,确立生物制药企业的具体战略目标,并根据战略目标选取19个关键指标,形成生物制药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而且为了分析生物制药企业的共性,找出各企业绩效发展存在的问题,通对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确定了本文选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方法。并以我国21家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2016-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灰色关联法进行各企业绩效的纵向与横向对比分析,在计算出各企业横向绩效得分后,采用聚类分析法对21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分类。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最后结论:生物制药行业公司绩效水平普遍不高,竞争激烈;客户维度与内部流程维度的发展好坏对生物制药公司绩效水平的影响较大;生物制药公司多方面发展都不均衡,都存在能力短板;生物制药公司深受行业政策的影响;且各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需提到战略目标高度。说明生物制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多种问题,整个行业的绩效水平还有待提高。论文最后对生物制药企业如何提高绩效水平提出建议,以期能为今后学者研究生物制药行业的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段政廷[10](2020)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 ——以复星医药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由过去大宗原料药出口、欧美代工逐步向仿制药国际注册、创新药国际注册转型,产品出口附加值逐年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医药制造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对于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新药的研发往往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且研发周期较长,难以在短时间产生结果,造成了医药制造业研发成本与研发风险较高。为了有效降低企业研发过程中的风险和投入成本,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政策扶持,我国政府于2008年正式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以法律形式予以确认并推出了50%的加计扣除率。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中国科技而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为独自在科技“无人区”探索提供战略导航。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为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将研发费用75%的扣除率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全企业,该政策变动会对我国医药制造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了近年来研发投入力度大且增长迅速的复星医药为案例企业,结合内生增长理论,成本管理理论,市场失灵理论,详细分析政策变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企业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途径,并使用熵权TOPSIS法对企业创新绩效做出评价。最终得出结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变化提高了复星医药研发投入的积极性,随着研发投入的增长,复星医药的创新绩效亦逐步提高”,并结合复星医药的实际情况提出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充分运用政策以及提高创新产出和业务盈利能力的具体建议,为同行业相似企业提供参考。
二、医药政策息息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药政策息息相关(论文提纲范文)
(1)多源流理论视角下我国抗肿瘤药物政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多源流理论的研究 |
1.2.2 关于抗肿瘤药物政策的研究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抗肿瘤药物政策发展及分析框架 |
2.1 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与抗肿瘤药物政策 |
2.1.1 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与基本药物制度 |
2.1.2 抗肿瘤药物的类型及相关政策 |
2.2 我国抗肿瘤药物政策的发展历程 |
2.2.1 抗肿瘤药物政策的萌芽阶段 |
2.2.2 抗肿瘤药物政策框架建立阶段 |
2.2.3 抗肿瘤药物政策的改革修订阶段 |
2.3 多源流理论视角与抗肿瘤药物政策发展动力 |
2.3.1 多源流理论及分析思路 |
2.3.2 抗肿瘤药政策发展的分析思路 |
第三章 抗肿瘤药物政策发展的多源流呈现 |
3.1 问题源流:社会对于抗肿瘤药物问题的感知 |
3.1.1 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 |
3.1.2 恶性肿瘤死亡率居高不下 |
3.1.3 抗肿瘤药物研发及应用面临的挑战 |
3.1.4 公众对抗肿瘤药问题高度关注 |
3.2 政策源流:社会各界关于抗肿瘤药物政策的建议 |
3.2.1 专家学者们的建言献策 |
3.2.2 人大代表的议案和提议 |
3.3 政治源流:抗肿瘤药物政策变迁的政策行动者 |
3.3.1 决策者的的理念与注意力变迁 |
3.3.2 社会舆情和公众认知的影响 |
3.3.3 来自行业协会的声音 |
第四章 政策之窗与抗肿瘤药物政策多源流的耦合 |
4.1 政策之窗的多次开启与政策发展 |
4.1.1 “陆勇案”与国家药品谈判制度实施 |
4.1.2 《我不是药神》与肿瘤药物降税保供政策实施 |
4.1.3 “聊城假药门”事件与境外新药的重新认定 |
4.2 耦合后的政策对于问题的回应 |
4.3 抗肿瘤药物政策的变迁与新挑战 |
4.3.1 抗肿瘤药政策政策的变迁 |
4.3.2 抗肿瘤药政策发展中面临的新挑战 |
第五章 多源流视角下未来政策优化的路径 |
5.1 重视问题源流,准确界定政策问题 |
5.1.1 提高药物研发能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5.1.2 降低抗肿瘤药物价格,拓宽购买渠道 |
5.1.3 推进药物价格谈判,落实药品降税保供 |
5.1.4 加快药物一致性评价,确保仿制药质量与疗效 |
5.2 关注政策源流,发挥政策整合作用 |
5.2.1 重视政府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职能 |
5.2.2 增强科研人员话语权,优化政策制定和实施 |
5.2.3 融合专家学者建议,实施政策意见跟踪检验 |
5.2.4 建立公众意向表达机制,拓宽参与渠道 |
5.3 着眼政治源流,重视舆论引导国民情绪 |
5.3.1 实现参与实体的多元化 |
5.3.2 重视舆论引导和社会舆情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1. 专着类 |
2. 期刊类 |
3. 学位论文类 |
4. 其他类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JZ药业非处方药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非处方药概念及其市场营销特征 |
2.1.1 非处方药概念 |
2.1.2 国外非处方药市场及营销特征 |
2.1.3 国内非处方药市场及营销特征 |
2.2 营销理论概述 |
2.2.1 4P营销理论 |
2.2.2 4C营销理论 |
2.2.3 霍华德—谢思购买行为理论 |
第3章 JZ药业非处方药营销现状 |
3.1 JZ药业企业基本情况 |
3.1.1 JZ药业企业简介 |
3.1.2 JZ药业非处方药经营现状 |
3.1.3 JZ药业非处方药营销现状分析 |
3.2 消费者对于肠胃非处方药需求问卷调查 |
3.2.1 问卷调查的目的和内容设计 |
3.2.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2.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4章 JZ药业非处方药营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JZ药业非处方药营销存在的问题 |
4.1.1 产品定位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
4.1.2 产品提价幅度过大影响销量 |
4.1.3 销售费用占比过高 |
4.1.4 传统品牌传播广告效果递减 |
4.2 JZ药业非处方药营销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科研投入不足不利于新品开发 |
4.2.2 成本上升驱动产品提价 |
4.2.3 传统销售渠道结构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要 |
4.2.4 营销环境和消费群体的改变 |
第5章 JZ药业非处方药4C营销策略改进 |
5.1 消费者需求端改进 |
5.1.1 研发受教育程度不同的需求产品 |
5.1.2 研发不同年龄的需求产品 |
5.1.3 研发生活环境和节奏不同的需求产品 |
5.2 消费者支付成本端改进 |
5.2.1 压缩流通环节 |
5.2.2 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 |
5.3 消费者的便利端改进 |
5.3.1 优化现有网络体系 |
5.3.2 重视新的消费空间布局 |
5.3.3 建立医药电商平台 |
5.4 消费者沟通端改进 |
5.4.1 加强药店营业员的培训 |
5.4.2 加强新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宣传 |
5.4.3 强化公益活动提升品牌形象 |
第6章 JZ药业非处方药营销改进的保障措施 |
6.1 6S战略管理体系 |
6.2 持续品牌建设 |
6.3 人才体系建设 |
6.4 营销信息化建设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录一:消费者对肠胃类非处方药需求调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恒瑞医药的投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的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投资价值 |
(二)投资价值分析 |
二、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 |
(一)现金流量贴现法 |
(二)相对估值法 |
(三)恒瑞医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取 |
第三章 恒瑞医药的基本面分析 |
一、宏观因素分析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经济环境分析 |
(三)社会环境分析 |
(四)技术环境分析 |
二、行业因素分析 |
(一)医药行业现状分析 |
(二)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展望 |
三、恒瑞医药基本情况分析 |
(一)公司概况 |
(二)经营情况分析 |
(三)恒瑞医药发展战略分析 |
(四)恒瑞医药核心竞争力分析 |
第四章 恒瑞医药财务比率分析 |
一、偿债能力分析 |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二、营运能力分析 |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
(二)存货周转率 |
三、盈利能力分析 |
(一)毛利率 |
(二)销售净利率 |
(三)净资产收益率 |
(四)成本费用利润率 |
四、成长能力分析 |
(一)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
(二)净利润增长率 |
五、财务报表分析小结 |
第五章 恒瑞医药估值分析 |
一、自由现金流量估值模型 |
(一)确定折现率 |
(二)自由现金流量预测 |
(三)估值分析 |
(四)敏感性分析 |
二、相对估值分析 |
(一)修正后相对市盈率模型 |
(二)修正后相对市净率模型 |
三、恒瑞医药估值分析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投资建议 |
一、结论 |
二、对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建议 |
(一)介入时机及价位 |
(二)规避投资风险 |
参考文献 |
附录 获奖情况 |
致谢 |
(4)通辽市蒙药产业发展及政策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蒙药产业 |
二、地方产业政策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政府经济职能理论 |
二、产业政策理论 |
三、产业规制理论 |
第二章 通辽市现行蒙药产业政策及成效 |
第一节 各级政府陆续出台政策 |
一、国家政策 |
二、自治区政策 |
三、通辽市政策 |
第二节 蒙药产业政策成效 |
一、推广种植蒙中药材 |
二、加大研发蒙药 |
三、增强蒙成药制造 |
四、促进蒙医药文化交流 |
第三章 当前通辽市蒙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产业标准制定滞后 |
第二节 市场准入限制较高 |
第三节 品牌培育推介不足 |
第四节 蒙药市场监管缺失 |
第四章 国内其他民族药品产业政策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安顺市苗药产业政策的经验借鉴 |
一、安顺市扶持培育中草药特色产业发展政策 |
二、安顺市苗药产业取得成效 |
第二节 西宁市藏药产业政策的经验借鉴 |
一、西宁市扶持和促进中藏药事业发展的政策 |
二、西宁市藏药产业取得成效 |
第五章 完善通辽市蒙药产业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加快蒙药标准体系建设 |
第二节 实施蒙成药品规数单独管理 |
第三节 搭建蒙医药信息共享平台 |
第四节 建立流通可追溯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医药企业审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以正中珠江审计K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2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审计风险与审计失败 |
2.1.2 审计风险与经营风险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2.2.4 相关理论概括性评述 |
第三章 医药企业的特点及主要审计风险 |
3.1 医药企业的特点 |
3.2 注册会计师面临的主要审计风险 |
3.2.1 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
3.2.2 检查风险分析 |
第四章 正中珠江审计K公司案例概况 |
4.1 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
4.1.1 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4.1.2 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 |
4.2 K公司基本情况 |
4.3 正中珠江审计K公司案例回顾 |
4.3.1 财务造假及审计失败的过程 |
4.3.2 K公司主要财务造假手段 |
4.4 证监会处罚结果 |
4.4.1 K公司被处罚情况 |
4.4.2 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被处罚情况 |
第五章 正中珠江对K公司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
5.1 基于重大错报风险的成因分析 |
5.1.1 未关注医药政策变动带来的审计风险 |
5.1.2 未认识到管理层诚信问题带来的审计风险 |
5.1.3 对企业内部控制分析不足 |
5.1.4 对高比例股权质押的风险了解不足 |
5.1.5 对企业的战略风险评估不到位 |
5.1.6 对重要会计科目的相关指标分析不足 |
5.2 基于检查风险的成因分析 |
5.2.1 对关联方的交易关注不足 |
5.2.2 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经验不足 |
5.2.3 重要环节审计程序存在缺陷 |
5.2.4 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 |
第六章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
6.1 重大错报风险的防范 |
6.1.1 关注政策变动带来的审计风险 |
6.1.2 整体评估企业的审计风险 |
6.1.3 关注企业的股权质押情况 |
6.1.4 关注高舞弊风险项目 |
6.2 检查风险防范 |
6.2.1 加强职业道德培养,提高审计质量 |
6.2.2 保持怀疑态度,坚持审计独立性 |
6.2.3 制定差异化审计战略,促进审计行业化 |
6.2.4 实施有效的审计进一步分析程序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6)法律视域下的宋代医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来源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标、方法和内容 |
四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宋代的官府医者 |
第一节 翰林医官院医官 |
一、翰林医官院医官的遴选 |
二、翰林医官院医官的职责与考核 |
三、翰林医官院医官的编制与员额 |
四、翰林医官的迁转 |
第二节 宋代的太医局医官 |
一、太医局教师及医官的遴选 |
二、太医局医官的基本教学职责 |
第三节 宋代的尚药局医官 |
一、尚药局医官的遴选 |
二、尚药局医官的迁转 |
第四节 宋代的御药院医官 |
一、御药院医官的员额编制 |
二、御药院医官的医药职责与法律责任 |
三、御药院医官的迁转 |
第五节 宋代地方医官 |
一、宋代地方医官的员额设置与配套制度 |
二、宋代地方医官的遴选 |
三、宋代地方医官注重实效的考核 |
第六节 宋代的军医 |
一、宋代专职军医类型 |
二、宋代军队临时辅助医员的基本类型 |
三、小结 |
第七节 法经济学视野下宋代对医官管理的效益分析 |
一 从立法目的角度分析法律效益 |
二 从立法时机角度分析法律效益 |
三 从立法技术角度分析法律效益 |
结语 |
第二章 宋代处于特殊地位的医者 |
第一节 执行公职的编外医者 |
一、宋代法医 |
二、宋代为病囚治病的医人 |
第二节 宋代儒医 |
一、宋代儒医现象释源 |
二、宋代发展儒医的法理基础 |
三、宋代对儒医的选任 |
四、法律对宋代儒医的影响 |
第三章 宋代民间医者 |
第一节 宋代民间草泽医 |
一、宋代民间草泽医的出众医技 |
二、宋代对草泽医的擢拔 |
三、小结 |
第二节 宋代僧道医 |
一、宋代的僧医 |
二、宋代道医的治疗特色与医疗对象 |
三、宋政府对僧医、道医的擢拔与奖励 |
小结 |
第三节 宋代的女性医者 |
一、宋代女性医者的分流 |
二、宋代女性医者的价值在司法领域获得肯定 |
三、法律制度下宋代女性医者的生存空间 |
第四节 宋代的巫医 |
一、宋代巫医释源 |
二、宋代法律猛烈打击下的巫医 |
三、宋代法律夹缝中生存的巫医 |
四、宋代法律治理巫医的实际效果 |
第五节 宋代法律对民间医者管控效益的实现途径 |
一、强调法律的行为激励功能 |
二、汲取法律的动态效益 |
第四章 宋代医者被信仰现象与宋代医患关系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宋代医者“被信仰”现象研究 |
一、宋代医者形象“被信仰”现象概述 |
二、宋代法律促使医者“被信仰”合法化 |
三、宋代医者形象“被信仰”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宋代的医患关系问题研究 |
一、宋代医患关系的基本特点 |
二、宋代医者群体的特点 |
三、宋代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界定 |
四、法律调整下的宋代医患关系的现代价值 |
第五章 宋代医药机构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 |
一、礼部祠部司和太常寺医案的医疗行政管理职能 |
二、翰林医官院的医事管理职能 |
第二节 宋代的医药教学机构 |
一、太医署的设置及职能 |
二、太医局的沿革及基本格局 |
三、太医学的设置及基本制度模式 |
第三节 宋代的医院体系 |
一、综合性门诊医院的体系格局 |
二、宫廷医院的体系设置 |
三、贫民日常住院、养护机构的基本特色 |
四、地方性兽医专科医院的设立与发展 |
五、军队医院设立的基本格局情况概述 |
六、行业性医院——病囚院的基本制度分析 |
第四节 宋代医药机构体系的整体特点分析 |
一、宋代医院惠及整个社会,官方主导地位加强 |
二、宋代医院数量增多,出现了医院的职能区分且管理规范 |
三、宋代贫民医院兼具医疗与济贫的功能 |
四、宋代医学教育引导宋代社会的向医之风 |
五、宋代医院职能重叠 |
六、宋代医院建设缺乏延续性 |
七、宋代一些医院表现出强烈的非专业色彩 |
第五节 宋代官药局运转制度有限性的法经济学分析 |
一、宋代官药局的诞生背景 |
二、官药局的法律成本分析 |
第六章 宋代对药业的法律管控 |
第一节 宋代药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
一、宋代药业情况概述 |
二、宋代药材的供给来源 |
三、宋代药材的用途 |
第二节 宋代对药材市场的法律管控 |
一、宋代药材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
二、宋代药材的税收法律制度 |
三、宋代药材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
四、宋代疫病时期对药材的法律管控 |
五、宋代国内药业的广告和商标制度 |
第三节 法经济学视野下宋代假药治理的法律效益分析 |
一、注重发挥药业法律的行为激励效益 |
二、注重利用法律对药材全流程监控,动态化监管 |
三、注重发挥药业法律的威慑功能 |
四、注重发挥药业法律的产权效益 |
五、注重对官办药局制度化监控 |
小结 |
结语 |
一、展现出国家的“尚医”特征 |
二、展现出国家的“责任”特征 |
三、展现出国家的“福利”特征 |
四、展现出国家的“理性”特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7)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葵花药业财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财务分析概述 |
2.1.1 财务分析的内涵 |
2.1.2 传统财务分析方法 |
2.2 哈佛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 |
2.2.1 哈佛分析框架的思路 |
2.2.2 哈佛分析框架的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葵花药业概况 |
3.1 葵花药业简介 |
3.2 葵花药业经营情况 |
3.2.1 经营业务 |
3.2.2 经营模式 |
3.3 葵花药业财务状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佛分析框架在葵花药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
4.1 战略分析 |
4.1.1 PEST分析 |
4.1.2 波特五力分析 |
4.1.3 SWOT分析 |
4.1.4 战略分析小结 |
4.2 会计分析 |
4.2.1 识别关键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
4.2.2 主要会计项目的分析 |
4.2.3 会计分析小结 |
4.3 财务分析 |
4.3.1 偿债能力分析 |
4.3.2 营运能力分析 |
4.3.3 盈利能力分析 |
4.3.4 发展能力分析 |
4.3.5 现金流量分析 |
4.3.6 财务分析小结 |
4.4 前景分析 |
4.4.1 风险预测 |
4.4.2 发展预测 |
4.4.3 前景分析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推动葵花药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5.1 加快补齐战略短板 |
5.1.1 增强药物研发能力 |
5.1.2 积极开拓药品市场 |
5.2 夯实会计项目管控 |
5.2.1 加强存货流程管理 |
5.2.2 强化固定资产管理 |
5.3 提升企业财务能力 |
5.3.1 配置最佳资本结构 |
5.3.2 做好成本费用控制 |
5.4 提高风险化解水平 |
5.4.1 抢抓医药新政红利 |
5.4.2 把握行业发展机遇 |
5.4.3 弱化原药供应风险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管理研究 ——以Y医药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资本结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资本结构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Y医药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Y医药公司基本情况 |
3.2 Y医药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
3.3 Y医药公司资本结构与行业其他公司比较 |
3.4 Y医药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
4 Y医药公司资本结构优化建议 |
4.1 Y医药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目标 |
4.2 Y医药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策略 |
4.3 Y医药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具体建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9)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3.2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
1.3.3 生物制药行业绩效评价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绩效评价 |
2.1.2 生物制药 |
2.1.3 生物制药企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战略管理理论 |
2.2.4 平衡计分卡理论 |
3 生物制药行业分析 |
3.1 生物制药行业现状 |
3.2 生物制药行业特点 |
3.2.1 宏观层面 |
3.2.2 微观层面 |
3.3 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
4 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方法的选择 |
4.1 指标体系设计 |
4.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1.2 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战略分析 |
4.1.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目标与关键指标 |
4.1.4 指标体系确定 |
4.2 指标权重方法选择 |
4.3 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
4.3.1 灰色关联分析法 |
4.3.2 聚类分析法 |
5 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5.1 企业样本选择 |
5.2 数据来源 |
5.3 数据处理 |
5.3.1 指标权重计算 |
5.3.2 绩效关联度对比计算 |
5.4 结果分析 |
5.4.1 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绩效综合分析 |
5.4.2 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聚类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对策建议 |
6.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B (主要数据) |
致谢 |
(1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 ——以复星医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内生增长理论 |
2.1.2 成本管理理论 |
2.1.3 市场失灵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 |
2.2.2 税收优惠和创新绩效 |
2.2.3 税收激励与研发投入 |
2.2.4 文献述评 |
3 案例介绍 |
3.1 我国医药行业简介和研发投入现状 |
3.2 公司简介 |
3.3 复星医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概况 |
4 案例分析 |
4.1 研发投入变化驱动因素 |
4.1.1 企业发展需求 |
4.1.2 研发战略 |
4.1.3 股权激励计划 |
4.1.4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
4.2 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途径 |
4.2.1 研发强度变化趋势 |
4.2.2 研发人员数量和薪酬 |
4.2.3 研发项目投入情况 |
4.3 复星医药创新绩效分析 |
4.3.1 复星医药创新绩效纵向分析 |
4.3.2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复星医药创新绩效横向分析 |
4.4 问题探索与挖掘 |
4.4.1 政策运用不充分 |
4.4.2 创新产出能力略显不足 |
4.4.3 业务盈利能力仍有上升空间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
5.2.2 提高复星医药的政策运用效率 |
5.2.3 强化复星医药创新产出能力和业务盈利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医药政策息息相关(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源流理论视角下我国抗肿瘤药物政策发展研究[D]. 任海南. 山东大学, 2021
- [2]JZ药业非处方药营销策略研究[D]. 吴彦甫.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恒瑞医药的投资价值研究[D]. 蒋丽云.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4]通辽市蒙药产业发展及政策完善研究[D]. 王瀛.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5]医药企业审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以正中珠江审计K公司为例[D]. 王莎. 广西大学, 2020(07)
- [6]法律视域下的宋代医药问题研究[D]. 李超. 河北大学, 2020(03)
- [7]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葵花药业财务分析[D]. 张博.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8]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管理研究 ——以Y医药公司为例[D]. 陈静雯. 三峡大学, 2020(06)
- [9]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 赵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1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 ——以复星医药为例[D]. 段政廷. 暨南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