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情感管理的原则及策略研究

中学情感管理的原则及策略研究

焦富强[1]2004年在《中学情感管理的原则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情感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通过情感联系,思想沟通和心灵接触,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工作氛围的管理方式,这也是中学管理的新理念。本文对情感的内涵和情感管理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有助于人们认识到,中学实施情感管理是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在此基础上,对中学的两个主要角色——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不同层面的情感管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教师情感管理和学生情感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原则与策略。

沈怡玥[2]2007年在《我国普通中学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良好的学校需要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其中,学校作为一个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特殊组织,特别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而在现实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教师成为教学的机器,教育成为了非人本的技能训练。管理者只重视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忽视人的情感和需要,把教师当成一种工具,无民主、尊重和激励。这种格式化的学校管理绝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和高素质的人才来担负21世纪祖国建设的重任。因此,学校实行人本管理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现实的需要,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学校管理。中学实施人本管理是当代素质教育应当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学校管理模式。普通中学要实施人本管理,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学术界对学校人本管理理论的研究比较丰富,但与学校管理的实践结合的研究不是很多。因此,本文通过运用个案研究法、调查法和文献法等研究方法,探究了我国中学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分别从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五个方面来阐述中学实施人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并辅以案例为佐证。以便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论真正落实到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中去,为中学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张雷[3]2018年在《乡镇中学教师人本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教师管理的核心是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的教师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保证。乡镇中学教师管理由于受校外环境和校内管理者理念等因素的影响,管理过程中的人本理念缺乏,教师管理整体质量有待提高。本课题运用问卷调查法,从学校管理者人本管理理念、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管理者与教师情感沟通、教师工作过程中的自主管理、校园文化管理六个维度,对S县15所乡镇中学教师进行随机抽样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8份。调查结果统计,目前S县乡镇中学对教师的管理存在着:管理者管理理念落后忽视了管理规律;民主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工作缺少主动性;管理者对教师欠缺人文关怀;管理者对教师激励效果不明显;精神文化建设欠缺等现象。本课题通过访谈法,对S县15所乡镇中学的学校管理者,随机选择15位展开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对15位管理者的访谈统计,了解到S县乡镇中学对教师的管理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教师的管理过程缺乏人性化,其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社会环境、学校内部和管理主体。最后针对乡镇中学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要建立多层级培训模式,提高管理者管理素养;二是要建立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增强学校民主管理力度;叁是要完善多元评价机制,保障教师专业成长;四是要关心员工,体现人文关怀;五是要丰富激励措施,全面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六是要多层次考虑,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卢方洪[4]2012年在《海南省一校多址普通中学教师激励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所完全中学设两个校区(老校区在市区,新校区远离市区),两个校区的教师实行统一管理,如何让更加优秀的教师到新校区工作,调动新校区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一校多址普通中学的教学质量,需要学校领导制定有效的激励策略对教师进行激励。教师激励是指学校领导采取各种方法措施激励教师,让他们持续不断、积极地为学校努力工作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学校所采取的方法、措施和手段也就是激励策略。西方国家对激励问题研究比我国要早得多,早在上个世纪初,西方国家就有许多激励理论,比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我国对激励理论的研究相对较晚,提出的理论也不多,如“同步激励理论”和“全面激励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不同方法,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需求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要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就必须正确了解人们当前最迫切的需求,并不断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些理论观点为我们研究制定一校多址普通中学教师激励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要激励教师努力工作,首先要了解我们的教师当前需求,然后采取科学合理措施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本文以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市第一中学和定安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提出当前一校多址普通中学教师的心理需求和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一校多址普通中学教师激励水平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策略。提出了一校多址普通中学教师激励的策略是:以人为本,提高学校管理者的激励理论水平(管理者必须学习激励理论)、创建多种激励模式,创新激励方式(拓展教师自我提升空间、建立公平合理的物质激励机制、积极推行教师岗位聘任制、学校激励与教师自身激励相结合、学校领导的公正表扬和批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利用信息进行激励、领导人文关怀,缓解教师工作和生活压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先进理念、坚持定性和定量的考核相结合办法、优化教师考评制度,增强考核客观公正性、掌握激励考评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完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

易文燕[5]2011年在《城市普通中学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是为了针对城市普通中学科学管理模式的标准化和功利化所带来的人性的失落问题,满足管理者关于人本管理困惑的需要,也是学校文化管理发展的必然。试图从生命本体的角度,探讨学校管理中师生应然的存在方式,研究学校管理的本质内涵、生命基础及其对于师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寻求真正关注师生的自我实现需要、激发师生内在的发展潜能和动力的管理模式。通过对几所城市普通中学的实证研究,了解城市普通中学的教师和学生对目前管理方式的真实感受及深层需要,并对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性分析,本着为师生服务的宗旨提出一些有效实施策略,具体包含:1、管理者以师生的需求为主导,投入自我开发的同时,实现对学校核心文化的领导,并从系统思考的角度培育学校的新型领导力;2、管理者以师生的发展为基点,建构有限自我管理的文化、向下倾听文化、胡萝卜管理文化等,使得师生彻底摆脱旧有制度的束缚;3、以学习型组织为载体,促进管理者与师生之间的深层对话,并努力提升师生的反思实践能力,把理念结合本校实际落实到日常实践中去等,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

吉传勇[6]2002年在《中学教师自主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以往对教师管理的研究,很少从他们自身管理的角度进行。本文从传统管理的弊病出发,提出了教师自主管理的理念。论文以强调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本管理为理论基础,通过实地访谈,现状分析和理性思考,阐述了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关系、自主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关系,揭示了教师自主管理的内在特征、意义、作用、内容、原则、过程和方法等。并得出以下结论: 1、自主管理是中学教师管理的较好方法; 2、自主管理对中学教师自身的发展,对学校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教师自主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主要起引导和协调作用; 4、自主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之间为互补关系。

叶万金[7]2011年在《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激励机制是学校教师人才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调动教师工作的潜能,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实现学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已了解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对教师激励问题的研究存在叁个特点:1.实证研究的少,理论探究的多;2.对研究对象的差异性研究不够深入,研究结果往往典型性不强;3.对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涉及的比较少。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存在两个缺憾:一是研究对象定位不准确,导致应对策略研究笼统化;二是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指导上的可操作性不强。本文研究以相关激励理论为依据,通过对教师的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四者相互联系及激励策略的研究,构建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切实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学校和谐发展。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指出现有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第叁部分:教师激励理论及教师激励研究现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教师激励研究的现状。第四部分: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的体系架构。主要阐述了中学教师激励机制体系架构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对主体的分析,在研读资料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访谈,提出了教师激励机制的实施对策和实施建议。第五部分: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的反思。联系实际,主要分析与激励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和实施激励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伍家文[8]2009年在《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教育的内容、价值取向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的。中学英语课程是中学英语教育的核心,是中学英语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中学英语教育目标的基本载体。本文从课程论的角度梳理了我国1978年到2008年这段历史时期(为行文方便,本文将这一时期简称为“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实践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具体分析了这一时期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英语教材、教学法和教学评价等课程要素的发展变化及特点,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及相关理论。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内容、意义、理论和方法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全面分析了相关研究的现状,总结了学术界在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研究中已经取得的成就和不足,阐明了本研究欲弥补的薄弱环节。第叁章,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理论的发展。阐述了中学英语课程及相关概念的发展。在梳理、分析英语课程及其相关概念如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英语教材、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学评价等概念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厘清这些概念的实质,掌握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理论发展的脉络,把握中学英语课程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提出适合我国中学英语课程实际的理论观点,以便为研究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奠定基础。第四章,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轨迹。阐述了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轨迹,按照这一时期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实际,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每一阶段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采取的具体的课程措施,分析、总结了各阶段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基本要素的具体实践及分析。分别对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制定、英语教材的使用、英语教学法的应用、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等课程要素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较深入的梳理和分析,以进一步阐述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实践。同时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教学评价等课程要素在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焦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我国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材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第六章,对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在全面分析、总结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中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费时低效”和“英语过热”的问题和现象,指出要确保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成功,就必须对我国现有的英语教育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适合我国实情的中学英语课程理论,准确定位我国中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建立和中学英语新课程相配套的英语测试体系。另外,课程发展必须重视教师专业的发展,课程改革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

易斌[9]2010年在《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学校教育的全部实践就是以课程为轴心来展开的。对教育而言,课程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着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学生听不懂、说不出,不能熟练地阅读英文原着的现状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这种外语教学现状的原因从宏观上看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等,从微观上看有教学管理因素、教师因素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是课程自身,包括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及评价等。因此,关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的研究对当前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运用历史研究、文献分析、逻辑论证等方法,从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课程体系评析、成就不足及启示叁个维度展开分析,将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变革史分为恢复(1978~1984)、发展(1985~1991)、调整(1992~2000)和新一轮课程改革(1999~2008)四个阶段,以“改革开放——实施义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论文主线,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进行总结和反思,力求通过回顾过去、关注现实与前瞻未来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寻求有效的方法与策略。除引论和结语外,论文共设五章,主要内容如下:引论部分主要阐明本研究的缘起、现状、方法及意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对英语课程变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说明。1978年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通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迎来了恢复的大好时机。这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确立了英语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更新了教材,并使英语教育的差异性受到关注。但是,由于“十年内乱”对英语教育的摧残,导致了师资奇缺,教学观念落后。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过于注重知识(尤其是语法知识)的传授,轻视语言能力的培养。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的大事,基础教育英语课程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大纲的研制日益科学、开放,语言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得到了正确的处理。但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教学思想的影响,英语教学过于注重知识记忆和句型操练,学生学习负担过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为此,必须调整课程与教学计划,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此阶段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初、高中的教学衔接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同时,英语教材编制也呈现出“一纲多本”的可喜局面。但囿于“应试教育”的强势地位,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生活,英语教学仍旧过分强调接受学习。2001年,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英语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情感,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旨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前面四章对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的总结和反思,论文第五章对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趋势进行了展望。论文结语对改革开放30年英语课程变革历史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旨在倡导广大英语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课程变革,并努力承担好课程改革推动者的角色,为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做出贡献。

李景白[10]2007年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中学教师管理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中国,它源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西方,它是人本思想发展的产物。随着人文精神的复归、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文明的形成,人的价值在不断提升,人受到社会的关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逐渐产生,由此也催生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的管理,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一切管理活动应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展开。管理中应尊重人、信任人,使每个人在工作中体现归属感、价值感,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认为尊重人是管理的前提,信任人是管理的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任务,而激励人是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方式。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其综合素质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之一。教师素质的提高,除了要依靠教师自身不断学习、不断发展外,还需要一定的即能促进教师的发展、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又能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保证的外部条件。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师管理思想的制约和西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影响,现实中的教师管理在这些问题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正视与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理念。同时,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角色特点以及新课程改革也决定了教师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教师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把促进教师发展作为核心,以激励教师为手段,建立发展性评价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品德修养及身体素质等各方面都能得到不断提高。因此,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首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导教师提高自身威信,还应明确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的内容,制订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制度。而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管理者自身素养的提高也是以人为本管理实施必不可缺的。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探析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本理论,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在中学教师管理中人本管理的缺失,并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以人为本的中学教师管理的相应策略,为教师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见解。全文共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其中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第二部分是对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渊源与理论基础进行探讨。第叁部分简要阐述以人为本的中学教师管理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以及对一些现象的分析,寻找目前教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与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相悖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全文的中心和重点,从理念层面和实践层面就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中学教师管理提出相应的策略。最后部分是问卷调查内容、注释、参考文献及后记。本文的研究特色:从实践层面提出如何实施以人为本的中学教师管理的策略。具体包括:1、引导教师提高自身威信的策略;2、对中学教师群体的管理策略;3、中学教师管理的制度管理策略;4、学校文化建设策略;5、提升管理者的素质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中学情感管理的原则及策略研究[D]. 焦富强. 江西师范大学. 2004

[2]. 我国普通中学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实践研究[D]. 沈怡玥. 苏州大学. 2007

[3]. 乡镇中学教师人本管理研究[D]. 张雷. 贵州师范大学. 2018

[4]. 海南省一校多址普通中学教师激励策略研究[D]. 卢方洪. 天津大学. 2012

[5]. 城市普通中学管理研究[D]. 易文燕.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6]. 中学教师自主管理研究[D]. 吉传勇. 南京师范大学. 2002

[7]. 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 叶万金. 苏州大学. 2011

[8]. 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D]. 伍家文. 西南大学. 2009

[9].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D]. 易斌.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10].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中学教师管理中的运用研究[D]. 李景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中学情感管理的原则及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