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第二中学 535400
摘 要:高效课堂首倡者李炳亭先生指出:课堂教学改革要由过去的传统低效课堂逐渐向高校课堂转变。通过对课堂结构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质量。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高效性
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们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还要引导学生们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有序进行。本文笔者就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展开了研究,希望能对相关工作的落实有所帮助。
一、优化语文教学结构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立足于教师的教,是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往往陷入一厢情愿的“填鸭式”、“注入式”窠臼。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必须立足于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因而,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应把握好三个基本点:一是着眼于提高课堂效率;二是着眼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展;三是把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的主要矛盾尽量在课内解决。例如,我特别引入老教材中的《病梅馆记》作为例子,该篇托物言志,妙语双关。传统的教法是先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并告诉学生本文是一篇表面议梅,实际议政的政治杂文,再引导学生对表面的议梅与深层议政进行同步理解。这样安排教学结构,虽有利于学生破译梅之喻意,理解作者之意图,但这充其量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应式的理解,实在是违背了阅读教学的规律,也大大降低了本文的教学价值。基于上述思考,笔者是这样安排《病梅馆记》的教学的:第一步,初读(朗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步骤:方案1:听读——自读——齐读;方案2:幻灯展示重要字词、句读,找一学生读,以检查预习效果。最后齐读一遍。学生齐读一遍课文。第二步,再读:读懂文字,读通文意。即:1.自学探究,标注疑惑;2.合作交流,质疑解疑。三读:读出手法,读透文旨。问题一:品读第一段,思考:“而江浙之梅皆病”是哪些人造成的?问题二:通读全文,同学们觉得本文仅仅是写“梅”吗?学生说出是写“人才”后,接着问“病梅”指什么;“温故知新”起见,再问“同学们学过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作品吗?进而让学生说出托什么言什么。这样层层深入,让学生从学习的一贯陈旧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阅读方面真正有收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深入钻研,细心品味,发掘出教材美的潜因。语文教材是一个美的世界,它充满了美,美的山河、美的故事、美的形象、美的思想、美的品德、美的情操、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形式……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钻研,细心品味,发掘出教材大量美的潜因来。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心神“入境”,让学生受其感染,被其熏陶,得其净化,获其美感,达到“励志移情”、“以美润心育人”的最佳教学情境。
质疑激思,把学生带入疑问的情境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会有思,才会去探究。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质疑,把学生引入问题的情境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教学情境中。
精选时文,引进时代活水,增强课堂内容的新颖性和时代感,向学生充分揭示语文和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懂得学好语文的重要意义。注意课堂教学艺术和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讲究导语设计艺术,调动初读课文的积极性。重视启发讲解艺术,增强分析课文的启发性。注意教学结尾艺术,增强总结课文的鲜明性。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也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美的教学语言应该是“亲切热情、词准意切、礼貌文雅、生动有趣、富有哲理”的。
三、把握语文课堂关键环节
导入:精心设计,引起学习兴趣。教学情绪的构建往往取决于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导入环节。导入的作用就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学好新知创造良好的氛围。要让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求知热情和对新知的好奇心,就应在课的导入阶段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
讲解:启发引导,激发创新思维。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把前人的思维结果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结果的“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巧设问题,启发思维。在学生困惑处、教材重点处、关键处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如当学生对内容理解得差不多,认为没什么可想的时候,追问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寸步难行时,进行点拨,提出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
反馈:把握时机,调动思维积极性。反馈能对学习过程起调控、激励作用。在反馈的时间上,应提倡延时反馈。在教学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一个问题下去,便迫不及待地寻找举手的学生要他发言,其实此时,大部分学生还处在思考中,教师这样太过及时的反馈只能是借少数尖子生的回答压抑大部分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培养了一些学生的惰性,使他们成为课堂中的“听众”。所以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而且在学生回答后,也应再给学生适量的时间,让学生有再次思考判断的时间。这样延时反馈,更能调动多数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参考文献
高芳霞 实现课改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的点滴思考[J].文理导航(上旬),2013,(04),24。
论文作者:刘英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论文; 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情境论文; 高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