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新大纲的结构与功能_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新大纲结构与功能浅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大纲论文,结构论文,功能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地理新大纲无论在表述结构、课程结构还是内容结构方面都体现了当前地理教育改革的新成果和新趋势,反映了21世纪公民素质教育思想的新要求。

一、表述结构科学、新颖、直观,可操作性强

1、大纲表述结构由指令性目标要求和指导性目标要求两大板块构成,规范了大纲的标准功能。前者包括“说明”部分的“前言”、“教学目的”、“课程安排”和正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是“四个依据”之本,起规范全国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活动的标准作用;后者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考试与评诂”、“教学设备和设施”等,是教学和考评过程的指导依据。

2、新大纲正文的教学内容目标一改过去历届大纲要点罗列式的结构模式,而以“内容要点”、“知识要求”、“智能训练要求”和“思想教育要求”各目标的分类列表表述,结构形式新颖、明确而直观,可操作性强。

二、课程结构体现时代性,优化整体教育功能

1、地理课程结构注意了必修与选修的时代要求,避免了“大一统”,既满足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高一必修课程),又利于依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自主选择提高(高二、高三限定性选修课程),同时也便于学校特色办学的形成。

2、新大纲首次为我国中学地理教育设计了系统连贯的课程结构体系。大纲规定高一以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和人地关系内容为主,是高中毕业生基本地理文化素质要求;高二为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主要以专题形式探讨当前地理学科的几个“热点”问题;高三为中国地理区域研究,高二、高三地理为高中分科中文科学生必选课程以满足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需要。这种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性的高中地理课程与初中义务大纲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共同构成了以人地协调发展为主题的中学地理课程体系(图1)。图示表明初中地理侧重区域角度利用事实材料,以使学生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属“人地协调观”的低水平要求;高中地理则按系统地理的专题地理形式侧重环境、资源、人类活动的结构、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等以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达到理论指导区域研究的实践水平。

图一

中学地理课程结构体系

三、教学内容目标结构按层次分类,增强指向功能

1、高中新大纲内容结构体现与义务大纲既衔接又有明显梯度的层次要求,以强化高中地理教学的指向性。地理教育要想获得预期教学效果,教学目标要求应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相一致,新大纲力求体现这一要求(表一)。

2、鉴于高中地理知识系统的理论性强和学生智力发展偏重逻辑思维特点,新大纲在分层要求形式上取用“了解”、“理解”等表述词汇以明了层次要求,根据不同知识内容又有演绎型要求和归纳型要求,因此可以说高中地理目标结构明确的层次要求是新大纲的首次突破。

3、大纲功能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水平,其环境主题、持续发展思想、中国区域发展专题均是未来人才素质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纲的智能训练目标结构反映了现代教育从知识型人才培养向能力型人才培养的转化。以新大纲与现行大纲《高中地理》的智能训练对比为例(表二):由表可知,新大纲26个智能训练点较现行大纲34个有减少,但从能力侧重看,现行大纲以读图能力为主(75%),其次是社会调查(21%),但因社会调查缺乏具体指导,操作性很差。新大纲在保持重视读图这一基本地理技能(39%)的同时,突出加强了地理比较、综合分析的地理思维能力要求,既切中了高中学生学习心理和智能发展水平,又适合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能力需求实际。

四、知识结构突出人地关系,增强教育功能

新大纲在继承现行大纲和教材的有益成分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体系(图2)

1、环境主结构。新大纲以四大环境取代现行大纲的圈层结构模式,使大纲知识重心真正落实到人类活动——环境关系的主题上。在社会环境知识结构中则按与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密切的三大产业层次安排,这样使得整体知识结构的人地关系主题便凸显清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一目了然。

2、持续发展主题。新大纲知识结构选取可持续发展这一当代社会和地理学研究主题作为其落脚点,显示出鲜明的时代性和超前教育意识,将高中学段地理素质教育要求收敛于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认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养成上,既是检验学生素质水平的实践尺度,又是指导后期学习与实践的理论框架。因此新大纲的这一地理教育主题思想将是我国地理教育思想和理论在人地关系上的深化和提高。

标签:;  ;  ;  ;  

浅谈高中地理新大纲的结构与功能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