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城东第二小学,浙江 乐清 325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具有合作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社会接班人。但是由于它的形式比较新颖,许多老师不能把握它的尺度,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自由散漫、小组分配不科学等,降低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引言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和原则,让学生分成一定数量的小组,让小组以一定的规则和制度良性有效的运行,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浓浓的学习氛围和民主氛围下,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社会交往合作的乐趣,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情感、淬炼学生的美好人格的目的。
1小组合作的现状
小组合作学习自开展以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以其新颖的形式,浓浓的学习氛围和民主氛围,获得了许多学生和教师的肯定和赞许,但是由于许多教师把握不住尺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形式主义
教师布置完问题后,小组开始讨论,两三分钟后就草草收场,也不管有没有讨论出结果,只是表面上的很热闹,变成了应付领导听课的形式主义。这些教师从教学态度上没有真正认同小组合作学习,认为这只是领导一时头脑发热的产物,抵触、甚至反对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肯定是没有好的效果的。
1.2太过散漫随意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什么时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没有针对性,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选择性,只是随便想出一个问题,也不管这个问题对于整节课有什么作用,就直接抛给学生进行讨论;另一方面,教师没有把握这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进度,速度,效率等,像放羊一样散漫,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肯定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
1.3小组分配不科学
主要表现为随机分配,胡乱分配。有的学生甚至为了聊天才在一组;有的是几个玩的比较好的,自然会排斥另外的组员;有的没有考虑男女差异;有的没有考虑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差异等等。这样不科学的分配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肯定是低下的。
1.4颠倒主次
主要表现是把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次”当成了“主”,而把教师的讲授这个“主”当成了“次”。而有的教师把整节课的时间都给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也不知道要合作什么,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小学科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2.1使用生活化教学法,使科学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
生活化教学法不仅顺应了“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还以其独有的魅力以及非凡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广大教师以及众多学生的喜爱与好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此,科学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活动时应积极地使生活化教学法与科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科学教学在这一方法的作用下焕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这一内容的讲授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想必你们都在生活中见过各种各样的食物的包装吧,如当我们喝牛奶的时候,我们会看到牛奶的包装;当我们吃面包的时候,我们会看到画有各种图案的精美的面包包装。那么,同学们,你们在看到这些食物包装的时候,有没有观察过上面的信息呢?下面,请你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包装,并把观察到信息分享给其他同学。”于是,学生一边拿出自己事先准备的食物包装盒,一边仔细地观察上面的信息。有的学生说:“当我观察食物包装的时候,我看到上面有商品名称、环保标志等信息。”还有的学生说:“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的保质期以及贮藏方法等信息都在包装上印了出来。”总之,学生都把自己观察到的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分享给了其他同学。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实物的方式积极地使用了生活化教学法,这对小学科学有效性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2.2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
小学科学教师要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发挥出评价的作用,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教师要重视小组整体评价。对小组整体做出评价,同时可以比较各个小组成员的进步程度,为最佳小组颁发奖励证书。第二个方面是教师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评价时既要参考学生成绩,又要参考学生的日常表现,从而提升评价的有效性。第三个方面是教师要缩小评价差异。教师要一视同仁,对学生做出统一的评价,要让成绩落后的学生得知自己的错误,并让小组成员帮助其改正。
2.3对学生主动进行合作学习给予鼓励
现如今,我国小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竞争激烈,学生面对成绩的不断比较和更新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会因为没有自信而逐步产生放弃学习的想法。此时,实践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进行突破传统的分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至关重要,老师也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适当表扬成绩好的学生,积极鼓励基础差的学生,对于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学生给及积极鼓励和肯定。这是在实施小学科学合作学习中的关键性内容,也是发挥良好科学效果的关键。
2.4制定合作规则
小学科学教师要制定合作规则,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有效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制定小组分工规则。教师要利用分工规则来帮助学生分担职务,每个学生都能够展现自己的实力,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成效。第二个方面是制定小组交流规则。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交互性,让小组成员互相了解,加快教学信息的传递。第三个方面是制定小组学习规则。教师要利用学习规则来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提高整个小组的学习成绩。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利用生活化教学法,把小学科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等方式主动革新教学方法,从而使小学生体会到蕴含在科学中的奥秘,进而使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兰.合作与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8
[2]大卫·约翰逊等著,刘春红,孙海法编译.《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成有效的团体》[M]上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3]曾琦.《学生的参与及其发展价值》[J]学科教育,2001年第1期
[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论文作者:谢超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小组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科学论文; 小学论文; 评价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