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海门 226151
摘要:目的:分析及探讨列美脲和沙格列汀在二甲双胍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收集我院接诊的经二甲双胍口服治疗失效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在继续接受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用沙格列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加用格列美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为期6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Alc、FBG、2hPBG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BMI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研究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HbAlc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格列美脲相比,沙格列汀在二甲双胍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明显更加优秀。
关键词: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沙格列汀;格列美脲;疗效
二甲双胍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降糖药物,其疗效已获广大临床医师的认可,但部分患者长期用药后会出现治疗失效的情况[1]。为了分析格列美脲与沙格列汀在该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本研究收集我院接诊的经二甲双胍口服治疗失效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别给予两种药物治疗,现总结临床效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收集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我院接诊的经二甲双胍口服治疗失效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6例;平均年龄(58.46±6.79)岁;平均病程(6.51±3.12)年。研究组中,男34例,女22例;平均年龄(59.14±7.88)岁;平均病程(6.87±2.92)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存在临床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在继续接受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给予沙格列汀片口服5.0mg,1次/d。对照组则给予格列美脲片口服,初始剂量为1mg,于早餐前30min内服用,酌情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可超过6.0mg。如果两组患者在经以上治疗后血糖依然无法获得有效控制,则可加用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为期6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Alc、BMI、FBG、2hPB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和HbAlc达标率。
1.4统计学方法
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分别采用x2比较法与t检验法进行对比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Alc、BMI、FBG、2hPBG等指标变化对比
经表1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Alc、FBG、2hPBG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BMI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和HbAlc达标率对比
经表2可见,研究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HbAlc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绝大多数患者的疾病发生于35~40岁以后,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左右。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时的一线口服降糖药,但随着患者病程的进展,单一药物疗法往往无法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大多数患者需行多种降糖药物口服治疗。临床治疗时应考虑尽量采用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以有效对抗2型糖尿病的病机[2]。
沙格列汀属于DPP-4抑制剂,其能够抑制DPP-4,导致肠促胰素上升,临床将其称为内源性肠促胰素[3]。该药可通过对DPP-4进行选择性抑制而提高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且可提高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的水平,进而发挥良好的血糖调节效果。相关研究显示,与格列美脲比较,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除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FBG外,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餐后血糖,从而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同时还能对患者的体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Alc、FBG、2hPBG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BMI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这提示两药均具有良好的控制血糖效果,其中沙格列汀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体质量。同时,研究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HbAlc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与格列美脲相比,沙格列汀在二甲双胍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明显更加优秀,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洪,刘付贞,邱丽清等.磺脲类合并二甲双胍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体育锻炼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0):1940-1942.
[2]石玉英.甘舒霖30R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7):4317.
[3]梅希,吴晓华.格列美脲与沙格列汀在二甲双胍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5,44(1):96-98.
[4]叶丽萍.比较沙格列汀与格列美脲对使用二甲双胍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8):1280-1282.
论文作者:李小兵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患者论文; 格列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低血糖论文; 发生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