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学特点的探索论文_曹松忠

关于建筑学特点的探索论文_曹松忠

身份证号码:44052419720206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学也前所未有地拓宽着自己的领域。环境学、生态学、系统工程学等都逐步渗入建筑学这个古老的学科中。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建筑学正发生着变化——与自然科学、人类学相融合。本文简要的对建筑学,建筑学的发展历程,建筑学特点以及建筑设计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希望通过这些分析能进一步提高建筑学的认识。

关键词:建筑学;概述;特点

1.建筑学的概述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科学。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进行形体环境的创造。它既包括营造活动中的技术、原理,又包含时代风格的艺术体现,它是艺术和技术的系统知识。”建筑学从广义上讲,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科学”,涉及面广使得这个学科概括性强。一方面,建筑学包含建筑的设计、修建等过程;另一方面,还包含建筑的环境建设,即生态意识的融入。

2.建筑学的发展历程

封建社会的劳动力比奴隶社会贵,再加上在封建割据下,关卡林立、捐税繁多,石料价?格提高,促使建筑向节俭用料的方向发展。同样以石为料,同样使用拱券技术,哥特式建筑用小块石料砌成的扶壁和飞扶壁,这同罗马建筑用大块石料建成的厚墙粗柱在形式上大相径庭。此外,建筑学作为一门艺术,自然受到社会思想潮流的影响。这一切说明建筑学发展的原因、过程和规律的研究绝不能离开社会条件,不能不涉及社会科学的许多问题。建筑学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建筑的技术和艺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技艺在建筑学发展史上通常是主导的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又促进技术的研究。就工程技术性质而言,建筑师总是在可行的建筑技术条件下进行艺术创作的,因为建筑艺术创作不能超越技术上的可能性和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埃及金字塔如果没有几何知识、测量知识和运输巨石的技术手段是无法建成的。人们总是可能使用当时可资利用的科学技术来创造建筑文化。

3.建筑学的特点

3.1应用实践性强

建筑学的应用实践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建筑学专业人员解决建筑从无到有的问题,即建筑学专业人员在拆迁地或者规划空地进行建筑的设计、建造等项目。有人将建筑和艺术做了一个对比:“艺术是将现实的东西抽象化,建筑是将抽象的东西现实化。”世界上很少能看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建筑,是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想法完全相同的人。其二是,建筑学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满足要求的建筑设计专业人才。所谓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建筑人才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是依据当前社会需求而定的。

3.2知识覆盖面广

建筑学的知识覆盖面包含城市规划、室内设计、环境艺术等;就其本质来说,建筑学包括了以上所列诸多领域中所涵盖的技术和艺术,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领域的学科。

建筑学包含技术和艺术两个层次。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室内设计、环境艺术等学科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只有全面了解建筑学,才能全面学习建筑学知识,全面应用建筑学,为我国的建筑业做出贡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的综合,包含着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从无到有的过程需要涉及建筑建造的技术、声光电的技术、经济技术、管理技术等;另一方面,“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的学习不论是从手上的画功,还是建筑师自身审美和修养,都和美学有关。而且,建筑艺术不同于其他,建筑具有实用性,承载着一定的功能,因此建筑物外观要漂亮,与此同时更需要使用的经济和舒服度。

3.3建筑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系环境等等。正式因为这样,建筑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只有全面了解人们的生活习惯、信仰、文化、政治等才能构建理想的生活环境,将建筑做到人们理想的形态和使用效果。

4.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建筑设计作为关切人们生活的直接元素,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建筑的发展情况来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建筑设计要保证建筑的时空延续性。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真正意义就是关怀自然,关怀人类本身。因此,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其中,也包含了自然因素的重要性,所以,由自然性进而就引发了时空上的延续性。建筑中,对于时空延续性的强调,就是在创作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自然因素,遵循自然规律,从传统生活中寻找元素,提取要点,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手段,形成现代建筑特有的空间文化,不仅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要满足建筑个性的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时空延续性,无论是从形式上来讲,还是从空间结构上来讲,都要实现现代建筑语言的突破和创新,将传统与现代进行有机统一,加强对传统文明的延续。

其次,建筑设计要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生态文明的时代。因此,在进行建筑创作设计时,要通过现代高科技的运用,加强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讨,实现生产、生存与生活环境的统一,具体表现为:一、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尽可能地利用再生资源,采取有效的能源策略,减少建筑体量,完善建筑空间结构,保证建筑空间的灵活性;二、结合建筑功能的要示,运用现代知识和技术,最大限度地使用可再生建筑材料,避免废物的产生和能量的浪费,加强对陈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和利用;三、重视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通过地方文化脉络,提高建筑的文化性质。

第三,建筑设计要面向建筑时空的全面性发展。从某种角度上讲,建筑设计的时空延续已性,并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要求和时代的要求,虽然,时空延续性再现了空间文化的创新,但是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建筑设计的时空全面性,加强自然空间与人性空间的结合,保证建筑的适应性、舒适性以及生态性和文化性等,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建筑学能够有序地、科学地发展,我们也是要把对建筑学的研究放到现实当中,为理论积累提供最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华.现代性与“中国建筑特点”的构筑——宾大中国第一代建筑学人的一个思想脉络(1920-1950年代)[J].建筑学报,2018(08):85-90.

[2]周璟璟.回归建筑的物质性——AutocadRevitArchitecture的特点及对建筑学教学的积极意义[J].华中建筑,2009,27(05):234-235.

论文作者:曹松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学特点的探索论文_曹松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