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应对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煤矿掘进工作中的支护工作就是采取一些支护措施来对煤矿整体进行加固,从而提高煤矿整体的稳定性,这样就能从根本上保证煤矿的安全,防止一些坍塌事故的发生。但是很多情况下采用的一些支护措施,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1煤矿掘进支护现状
煤矿巷道掘进作业会对原岩应力产生影响,对其稳定性的维持具有负面影响。岩体内部应力变化后,围岩随之移动,容易产生位移、塌落等事故。为此,巷道掘进施工中必须加强支护操作:①临时支护需要在短期内降低围岩变形量,这是减小顶板间离层,控制顶板的必要方法;②临时支护可以起到阻挡矸石掉落危害的作用,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2煤矿掘进支护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多数行业来说煤炭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在采掘上需要布置复杂巷道,只有全方位的安全防控措施才能免除隐患。煤炭作为支撑性产业,长期为宏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一旦没有了基本安全防护,那么必然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无论是生命还是财产都会遭受巨大损失。所以想要防止此种状况的发生,那么必须做好基础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应用矿井支护来防止矿井塌方,确保安全施工。对煤矿掘进而言,因地制宜的布置煤矿支护就十分有必要,以防井下采矿事故的发生。
3煤矿掘进支护的常见问题
3.1 技术问题
掘进支护对于煤矿开采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其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煤矿开采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一般而言,在面对不同的矿井形态时,掘进支护技术的形式和应用措施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在针矩形断面时,煤矿开采单位需要根据断面的具体情况,将锚杆与锚索联合进行使用,从而达到提高支护效果的目的。但在实际当中,部分煤矿开采单位为了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而在选择掘进支护时往往过于单一,单一的支护形式无法满足复杂的井下条件,从而加剧了井下作业的风险性。单一的支护模式可以在面对小型断面时起到较好的支护效果,但在面对大型断面时,单一支护模式显然不具实用价值,而多种支护技术联合进行使用的支护模式则会直接造成煤矿开采成本的提升。
3.2煤矿支护设备落后
如今在我国的一些煤矿企业中,大部分企业使用的支护设备都相对比较落后,同时一些企业所采用的支护设备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尤其是随着设备的不断使用,一些外界因素会导致相关的设备出现磨损,进而影响其实际的工作效果。同时旧的支护设备其实际的刚度以及强度相对较低,例如目前煤矿企业中经常采用的快硬水泥锚杆、机械锚固锚杆以及端部锚固的树脂型锚杆,这些支护设备很难满足目前的实际工作要求,严重的影响了实际的支护效果。
3.3煤矿巷道结构有待完善
从设计来看,传统的采掘多是单一的巷道。而单一拱形的单巷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机械设备的应用,因此看出该巷道内较为局限。近些年很多企业选用矩形的多巷道,因为矩形多巷道应用大大减低井下事故。大量的将对煤矿巷道的布置进行改进,以选择矩形的多巷道支护模式为主。单向巷道缺乏一定安全保障,但是还存在大量企业利用单向巷道,同时巷道数量还较少,这一现状难以满足煤矿采掘技术实际需求,不能有效发挥出巷道采掘功能。而且巷道布置不适当将严重影响煤矿掘进支护的改进,不能有效促进采煤技术的进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解决掘进支护问题的有效措施
4.1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
在进行顶板支护的设计之前,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充分的了解矿井内部的地质条件,选择科学合理的支护设计方案,避免由于设计问题造成支护架失效。根据顶板的实际情况进行支护结构的设计,一般建议采用多元支护技术进行巷道支护。对于较为平整的巷道顶板,可以采用永久支护,保障支护稳定性,降低破碎程度;而对于较为破碎的巷道或软岩巷道,则需在超前支护稳定后进一步实施永久支护,提高稳定性,确保作业安全。
4.2合理应用液压支柱和前探梁
在采用煤矿掘进支护技术中,可适当利用前探梁。首先要确定前探梁具体位置后就可以调节间距,以保持适当的间距。一般情况下,设计的前探梁距离为0.4米是最适宜的。在进行构造巷道的设计时,必须对所涉及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确保不会出现任何障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前探梁顺利应用。前探梁的架设过程中,可能要对各种装置进行固定,这时候可以选用连棚器,有效确保间距准确。煤矿的掘进支护过程里,工程的最终质量和顶梁的布置有着密切关系。在布置顶梁过程里,单体的液压支柱的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保证了其强度所在。
4.3提高支护设备的更新频率
从某种角度来看,煤矿开采单位更新支护设备的频率越高,其支护技术含量越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越高。在对支护设备进行更新时,煤矿开采单位不可盲目追寻潮流,而是要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性较强的新型支护设备,以确保支护设备可以顺利使用。此外,煤矿开采单位需要重视支护设备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并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开采能力,有针对性的选择机械化支护设备。
4.4加强支护安全管理
为了提高巷道支护技术的实际应用水平,首先需要煤矿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认识到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各个负责人,每个单位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保障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需要加强矿井地质的勘探工作和矿井压力的观测工作,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等方法掌握地质和矿压规律,从而科学地进行巷道顶板的支护结构设计。对于安装好的支护设备,需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失效的支护架,需要及时更换,支护架在材料方面需要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4.5对安全问题加强宣传
不断的改善煤矿掘进支护技术,同时要设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在支护设计中,要有效的对安全问题进行宣传。煤矿采掘的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安全宣传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并且这一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必须要加以重视。在煤矿企业工作中,要加强宣传工作,同时给施工人员提供新型的支护方法,在煤矿掘进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每个工作环节的检查,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施工人员对安全性的高度认识,争取在煤产量提升的同时保证每个人的人身安全。
结束语
在新时期,煤炭行业想要不断的进行发展,那么必须要应用先进的煤矿掘进技术。因为先进的技术能够使煤产量大幅度提升,但是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安全是煤矿提升产能的根本前提,没有了安全一切都是零。煤矿掘进支护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长期的完善,避免生产中的隐患。
参考文献:
[1]闫晓亮,白易彬.煤矿掘进支护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8,25(05):129+131.
[2]刘洋.煤矿掘进支护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03):73.
[3]郝学刚.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及应对方法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01):10+23.
[4]李彦鹏.关于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及应对方法探究[J].技术与市场,2017,24(06):170+173.
[5]王润斌.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1):74.
作者简介:朱金坡(1986.12)男;民族(汉族),籍贯:河南省禹州市;2006年毕业于河南工程技术学校;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煤炭开采;?
论文作者:朱金坡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煤矿论文; 巷道论文; 作业论文; 矿井论文; 井下论文; 顶板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