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的概念与21世纪青年人才素质的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论文,概念论文,结构论文,青年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062(2001)01-0002-04
青年人才既是现实社会的产物,又是未来社会的预兆。青年人才的风范和精神面貌,就是当今一代人即将面对的21世纪的社会面貌。我们追求一个和平、发展、民主、文明、安定的社会环境,就要在青年人才的素质教育中把这些目标有效地体现出来。因此,全面推进青年人才的素质教育,就是面对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考。
一、21世纪需要对人才素质的概念作出新的界定
近年来,从教育界到社会各界,从国外到国内,包括各种文化层面的人,都在谈论人才素质,素质教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人才素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概念。但是,人们普遍谈论的人才素质,与传统工具书中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近年来学者们的探讨,使这一概念不断深化,一个接近当代最新水平的“人才素质”概念正在形成。
《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版)中的“素质”条目,反映了人们原有的对人才素质理解的水平。它把“素质”解释为“素养”;“事物本来的性质”;心理学上的“先天的特点”。第一种解释只是换一种说法而已;第二、三两种解释都是讲“先天的”、“本来的”性质。这显然不能概括今天人们理解的素质的含义。
《辞海》的“素质”条目,包容较为丰富。它首先认定素质是“指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但同时又承认:“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这后一句话,实际上已经突破了本条目的定性概括,承认了后天的因素“社会实践”对素质形成的作用,人的“素质”就不是单纯的“先天”的东西了。这是一点新意。但是,这一概念有些自相矛盾之嫌,需要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人才素质的概念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推进了素质概念的现代化。
杨叔子先生在阐述人才“素质”的概念时,引用了美国物理学家劳厄的一句话:“素质就是把所学的知识忘光后剩下的东西”。这个不正规的界定却有着深刻的、准确的内涵。它表明:(1)素质不等于知识。知识可以忘光,而素质是忘不掉的东西。杨先生认为:“有知识没有基本的素质是不行的!”他显然把知识与素质两个概念分解开来了。知识的载体可以是书本、光盘、音像制品,而素质的载体却只能是人本身、特别是人的头脑。(2)知识可以转化为素质。那些忘不了的知识,那些被人掌握到融会贯通程度的知识,就可以认定已经转化为素质了。(3)素质是稳定的、潜在的、经常起作用的东西。杨先生对素质概念的理解,虽然不是正面阐述,但仍然对人们有生动的启迪作用。
周远清同志较早地打开了人才素质的内涵。他提出:“‘素质’的概念是什么?这是一个难题,我建议请理论家们去讨论。我的理解是:我们的培养过程,知识加能力,再加上一个能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做人,可不可以作为我们所说的‘素质’?”他首先向人们提出了探索“素质”新概念的任务,认为这是一个“难题”,需要专家们讨论。这说明,旧的“素质”概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了。周先生对素质的阐述,推进了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他的贡献在于:(1)提出“能力”是素质概念中的本体性的内容,比较全面。(2)提出“做人”是素质的本体内容之一。这不但纠正了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倾向,而且把极为丰富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带入“素质”的概念之中。“做人”涵盖了思想觉悟、心理品质、道德品质、人际关系、知行统一等相关内容。这就增加了现代“素质”概念的容量。(3)这里谈到的知识,与能力并提,可以理解为达到融会贯通程度的知识,处于稳定、潜存、长期起作用的状态。(4)正面提出了素质的概念,为后来者的探讨奠定了基础。
周之良先生对人才素质的概念也作了深刻的探讨。他提出:“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素质是生来所固有的特征。后来素质的概念被泛化了,讲‘素质’是指一贯具有的基本品质,或者说是潜能。素质是长期起作用的。”他的概括有几个新贡献:(1)把新、旧“素质”的概念进行了衔接,指出了由旧的概念到新的概念,是一个“泛化”的过程。这对于旧的“素质”的概念是一种扬弃。这样,就把先天的生理的素质概念,提升到思想层面。(2)把“一贯具有的基本品质”确定为素质的本体内容,这很准确。(3)把“潜能”作为与“基本品质”同义的内容,既指明了“能力”是素质的本体内容,又揭示了素质的“潜在”的性质。(4)指明了人才素质的功能:“长期起作用”。
学者们的探讨,从各个角度入手,越来越接近真理,越来越汇集了素质的全面内容。在多年大量的酝酿和探讨的基础上,有条件对“人才素质”概念作出新的概括。笔者认为,人才素质的概念应该具有几个条件:(1)能够说明新旧素质概念之间的关系。(2)概括素质的全面内容。(3)描述素质的基本特征。(4)简明而严谨。
根据上述的原则,笔者把人才素质的概念概括为下列内容:人才素质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结合而产生的。它是稳定的、潜在的、长期起作用的基本品质、基本能力、基本观念。
这个概括比较简捷,第一句交代了新旧概念的联系;三个定语交代了素质的三大特征;三个“基本”概括了素质的三方面本体内容。品质和能力作为素质已经有不少学者论证,认同率较高,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把观念作为素质概念的内容,有如下理由:(1)观念与品质、能力一样具有稳定、潜在、长期起作用的特征。(2)观念对于品质、能力具有制约和指导作用,居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高层面。
二、新世纪青年应当具有的素质结构
21世纪的社会,处于新科技革命不断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联系日益密切,国家主权在竞争中面临挑战,各国社会利益调整频繁剧烈,物欲膨胀,精神低糜,社会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然而,人类社会对21世纪的要求是更加可靠的和平与发展,是国际交往中的平等与主权,是物质的富足、精神的振奋、政治的清明。在目前的世界潮流和社会风气下,这些理想的实现,需要人们去奋争。尤其重要的是把这些社会理想方面的因素,常常植根于青年一代的心灵中,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
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21世纪向青年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有以下六个方面:
1.合格的政治素质。内容是: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而决不能淡化理想;较强的民主法制和纪律观念,而不是满脑子西方政治模式;坚持劳动大众的立场,而不是脱离老百姓,变成所谓的“精英”或“贵族”;具有自尊、自豪、自信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不是崇洋媚外、无骨气的民族虚无主义;廉洁公正的作风,而不是防暗、徇私的市侩,更不是损公肥私的伪君子。最近20年来,由于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80年代青年的困惑和宣泄,90年代潜在的精神失落,都造成了社会的震荡和不安;相反,每一次对政治理想的强调和政治教育的加强,却带来了青年精神的振奋和对改革的认同。这说明青年在政治上的追求是强烈的,不能忽视的。
2.科学的思想素质。就是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来说,他们应该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不应该成为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和邪教的信奉者;他们应该具有科学的辩证思维,而不应该成为忽左忽右、形而上学、反复无常的极端主义分子;他们应该成为集体主义原则的实践者,而不应该成为西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应声虫;他们应该成为新型的、为人民服务的公民,而不应该成为金钱的奴隶、惟利是图的庸人。当前,弥漫在青年思想领域的急功近利的思潮,只讲物质利益、不讲精神支柱的倾向,是不科学的,如果任其发展,迟早会受到历史的惩罚。另外,青年的天然缺点是缺少深邃的历史眼光,因此特别需要学习历史知识、历史方法,培育唯物史观。今天的大学生,不但对新中国的成立没有充分的了解,甚至对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况也不甚了解。这就提出了进行当代史教育的必要。对历史的无知,是不可能培育起科学的思想素质的。
3.全面的文化科学素质。这是21世纪的社会发展和进步提出的更加突出的要求。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发展和进步,青年需要有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修养,有最新的现代科学常识的素养,有自己的业务专长,具有适应自己工作所需的外语水平。良好的工作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更依赖于基础知识的扎实和学科交叉、综合的作用。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片面口号,早已过时。追逐社会时髦专长如所谓MBA、MPA之类的狂势理应受到约制。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会议宣言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列宁说得好,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只有具备全面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能大有作为;畸形片面的知识结构已不适应时代发展。
4.良好的道德素质。这是文明健康社会的必须,也是有为的青年人才不可缺少的条件。道德作为调节社会人与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和规范,在交往日趋复杂和多变的社会中,其意义和价值更加突出了。为了保证21世纪社会的有秩序地运转,在道德行为上,青年应该模范的遵守社会公德,体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道德观念或曰道德意识支配人们的道德行为,指导人们的道德评价。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首先就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道德观念。在道德观念上,要具有坦诚待人的意识,摈弃为自己谋划的过分精明和奸诈;要尊重他人,具有人民群众的平常心,而不是老子天下第一,视自己为神圣,视别人为草芥;要善于与人合作,增强社会化和集体化意识,而不应该封闭怪异、孤立邪癖;要努力做到先人后己,而不应该自私自利,把个人的所得和幸福建立在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基础上;要有自重慎独的意识,保持自己的道德品质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而不应该随波逐流、我行我素、被金钱和美色所惑,踏入身败名裂的陷阱。20世纪末流行于国内的所谓“淡化道德”、“拒绝崇高”的思潮,理应被社会所抛弃;西方的“性解放”和“家庭解体”的观念应当受到抵制。
5.健康的身心素质。它包括健康的生理体系,也包括心理方面的坚强的意志,谦和宽容的气质,达观的胸怀,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控制个人情绪的抑制力。社会的发展进步,物质条件的日益改善,增强了人们的体质,同时也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关照不够,就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脆弱,不但常常引发社会不安,而且还更加大量地引发人们的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心理方面的素质实质上是科学思想素质的基础层面,它处于不稳定的、活跃的、较低层面的感性认识阶段。这个层面的意识对提升人的科学思想素质关系极大,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极大。增强人们心理素质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实践磨练。
6.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即与工作相关的能力素质。这包括:较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即口才,文字表达能力,研究分析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办事能力,创新能力。21世纪是一个社会各方面创造、革新十分活跃的世纪,因此,创新能力显得格外突出。全面的工作能力素质是21世纪高频率、快节奏、充满竞争的复杂社会生活需要。
具备了以上六个方面的素质,才可以称做21世纪全面发展的成功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昭示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三、全面推进青年素质建设的途径
为了21世纪社会的健康发展,就要为青年全面素质的建设开辟有效的途径。这些途径应该包括以下诸方面。
1.净化青年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在一个不正之风盛行或腐败风气流行的社会环境中,很难对青年进行健康有效的素质教育。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净化,才能使社会的主导理论与社会现实取得一致,才能使青少年建立对社会主旋律的认同。这样,青年才能产生严格律己的动力,才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投入青少年素质建设的事业之中。
2.强调有效的教育和灌输。人不能自发产生科学的思想体系。在这一前提下,相信教育的社会功能,采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多种新的途径,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和公开的大规模的教育相结合,使教育和灌输既具有深入的渗透力,又具有规模的舆论效力。过去存在的问题说明,不是教育和灌输不必要,而是方法陈旧和无效。教育和灌输不能一暴十寒,也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现象常常是这样:要么把教育和灌输丢到九霄云外或忽冷忽热,要么就在“不抓不行”的时候简单从事,用旧办法搪塞和应付。这样的工作不可能有效。
3.强化和改进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大、中、小学校的教育阶段,是青年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学校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国家需要加大对各级教育的投入,使各类学校的领导人从“化缘”和“谋钱”的忙碌中解放出来,真正集中精力和才思考虑教育内容和方法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需求。这就需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和干部领导和管理学校。办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应当重视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发挥他们的育人作用,使教师成为没有后顾之忧的青年素质培育者,成为学生最尊重的人,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学校的本职就是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促进青少年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从小抓好学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打好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养成严谨的学风和创新的精神,同时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体魄。
4.提供参加实践锻炼的途径。提供青少年接触工农基本群众的机会,自觉地经受一定程度的社会磨练和磨难教育,增强意志和体魄、提高生命力。引导青少年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弥合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增加思想观念的免疫力。提供青少年更多的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也是激发青少年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现在的学生实践环节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有的效果并不鲜明,需要加以改进。同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实践遇到了新问题。比如学生支援生产劳动,到哪里去呢?去帮助公有制的单位还是私有制的单位?支援劳动要不要收钱、讲报酬呢?假如付酬,有没有合理的、既定的规程呢?这些也需要探索解决。
5.建立提高青年素质的参与机制和激励机制。政府和社会团体应多方协作,举办促进青年素质教育的活动。学校和社会团体应开展青少年普遍参与的素质达标活动,形成相对稳定运用的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应重点表彰和奖励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先进集体,而不应变成鼓吹个别所谓“天才”的炒作。首先,对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标准就要认真讨论,科学规范。条件成熟的时候,应把青少年素质达标活动逐渐正规化、制度化,使达标评价状况成为青年升学和就业中的一个重要条件。
6.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介入和支持青年素质的培养工作。文化教育界和行政干部的离退休人员,其中潜存着不可估量的引导和关照青年的力量,应当建立关心青少年素质培养的广泛系统的基层组织,加大工作力度。关心青少年素质建设应当成为“老有所为”的重要内容;同时倡导代际联系和沟通,形成社会的代际和谐。政府部门也应采取措施,鼓励公、私企业及集团,赞助青年素质教育事业的开展。
认清青年素质的内涵和构成,开辟有效的培育途径,这有助于把21世纪的青少年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这样,才能够从青年身上看到整个21世纪中华民族的希望。
收稿日期:200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