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谢元菊论文_谢元菊

龙山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龙山 416800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19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与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低血糖发生率为0.00%(0/60)对照组病人低血糖发生率为10.17%(6/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巨大儿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早产与产褥疾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显著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治疗期间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同时显著降低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围产期;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间出现的糖尿病,容易增加母儿围产期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儿身心健康[1]。本研究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19例,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自愿参加本研究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其他妊娠期合并症,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造血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精神性疾病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15±3.24)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15±9.25)周,初产妇45例,经产妇15例;对照组:59例,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28.22±3.19)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8.28±9.19)周,初产妇41例,经产妇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产次等一般资料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即保持病房宁静、舒适与整洁;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产前健康教育:入院后对患者及其家属完善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告知疾病注意事项,辅助患者缓解对于妊娠或分娩的不良情绪。

1.2.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完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疏导,缓解焦虑、紧张与抑郁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维持良好的工作态度,采用热情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确保病人对自身疾病的准确认知,提高病人对于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

1.2.3持续监测血糖情况:对于病人应加强血糖水平的持续监测,每周监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必要时应每天监测血糖水平。

1.2.4饮食护理:严格纠正病人的高糖饮食习惯,在确保为母儿提供充分营养与热量需求的基础上,避免病人并发酮症与高血糖症,指导病人少量多餐饮食,由营养医师参照病人的标准体重计算所需补充的热量,同时结合孕周、体质量与血糖水平制定饮食方案,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1.2.5运动指导: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加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脂代谢情况,但避免剧烈运动,推荐餐后30-60min进行运动,运动时间为2-30min,以心率<120次/min为适宜。当病人出现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加重病情程度。

1.2.6药物治疗:当采用饮食或运动干预后血糖水平仍不理想则应遵医嘱给予合理的胰岛素治疗。在采用胰岛素治疗前应向病人详细解释治疗的目的,重要性。加强药物知识宣传教育。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期间应严格掌握用药时间,并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告知病人在治疗期间应随身携带含糖食物,避免出现低血糖症状。

1.3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持续高血糖症状或糖耐量降低,严重威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3]。目前,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渐改善,同时,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变化亦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4]。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其可能增加原有糖尿病的病情程度,可能促进隐性糖尿病进展为显性糖尿病,从而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5]。作为高危妊娠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是临床特殊的糖尿病类型之一。由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病理机制较为繁杂。相关文献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与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肥胖与遗传等因素具有紧密的关系[6]。同时,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增加难产、产后出血、流产、羊水过多等产妇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妊娠期糖尿病还可能增加死胎、巨大儿与胎儿畸形的发生风险[7]。因此,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威胁母儿的健康。有效的护理干预在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儿围产期并发症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比较,早期护理干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早产与产褥疾病均明显降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巨大儿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同时,在胰岛素治疗期间,早期护理干预病人低血糖发生风险亦明显降低[8]。揭示了早期护理干预在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围产期并发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显著改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显著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治疗期间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同时显著降低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朝,郭路.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36(9):780-782.

[2] 林艳玲,杨文莉,李萍华等.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36(3):272-273.

[3] 周金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围生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70-71.

[4] 史慧芳.优质护理在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13):2019-2020,2021..

[5] 胡艳粉,李领侠,张莹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143-150.

[6] 董建英,李磊,王自珍等.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早产儿低血糖监测与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33(17):2060-2062.

[7] 柴红.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培养及血糖控制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77-78.

[8] 刘军,陈梅,刘春红等.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一日门诊”后延续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9(27):3266-3269..

论文作者:谢元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谢元菊论文_谢元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