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与评价_科技论文

广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分析与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省论文,创新能力论文,综合分析论文,区域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强弱是一个衡量区域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尺度。本文力求客观、科学地评价广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以便为广东省(及其他省市)今后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中,怎样采取合理的科技创新战略,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所谓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区域内各科技创新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区域科技创新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是区域创新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它包涵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科技活动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其人、财物的投入;二是科技成果产出等规模和水平的提高;三是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程度,科技对经济社会环境状况的改善,它与其他要素结合在一起,共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1 指标体系的确立

1)指标体系确定的基本原则。

考虑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特殊性,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系统性原则。进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与一般的竞争力及科技进步评价比较有所不同,考虑其特殊性,必须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为核心,并从总体目标出发,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是为了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区域科技创新状况的全貌,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多个评价对象的对比分析,使评价对象能找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进展与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各区域政府改善对科技创新的管理工作。

②科学性原则。要考虑区域科技创新指标元素及指标结构整体的合理性,从不同侧面设计若干可以反映科技创新状况的指标。包括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且指标要有较好的可靠性、独立性、代表性、统计性。

③可比性原则。本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多个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到各区域间统计指标的差异,在具体指标选择上必须是各地区共有的指标涵义、统计口径和范围尽可能保证一致,以保证指标间具有可比性。

④可行性原则。为保证获取数据的可靠性,要最大限度利用和开发现有统计系统发布的统计数据,注意量化的可操作性,使评价建立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之上,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2)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根据上述原则,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设计,我们参考了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及有关竞争力、科技实力指标体系等,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共26项。一级指标包括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和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科技进步基础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科研物质条件、科技意识等3个二级指标;科技活动投入包括人力投入、科技活动财力投入2个二级指标;科技活动产出包括科技活动直接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等2个二级指标;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环境保护、生活质量提高等3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又包含有若干三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详见表1。

表1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子系统

 二级子系统

三级指标

 科技人力

 专业技术人员指数

技资源

 每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

 科研物质

 科技活动人员新增科研仪器设备指数

步条件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

占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比重

 科技意识每百万人口中专利申请量

础每百万人口中成人高校及成人中专招生数

 人均报刊期发数(份/人)

 科技活动

 科技活动人员指数

 人力投入 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人数比重

R&D经费支出与GDP比例

科技活动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指数

 财力投入 地方政府科技拨款指数

 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科技活动每万名科技人员科技论文数

直接产出 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系数

 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批准数(件/百万人)

动 高新技术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指数(%)

产 产业化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科技经济增长人均GDP(元/人)

促进方式转变

亿元投资新增GDP(亿元/亿元)

万元GDP综合能耗(%)

经济环境改善

 环境污染治理指数(%)

 资源综合利用指数

社会社会生活

人均生活用电量

发展质量提高 人均邮电业务量(元/人)

2 广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内比较分析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我们选取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陕西、四川、甘肃共8个省市作为比较对象,将广东1999年的科技创新能力与8省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比较。为便于测算及分析,原始数据我们采取《科技统计报告》(第1期,2000.2.6)中的数据。计算方法采用百分制,如专业技术人员指数,山东为9.43%,广东为7.04%,则以山东为100,广东为70.66,其他指标以此类推。

1)二级(三级)指标综合评价。

①科技进步基础比较。

科技进步基础将由科技人力资源、科研物质条件以及科技意识3个二级指标来评价。

表2 科技进步基础指数

科技人力资源

科研物质条件

科技意识

科技进步基

地区础综合评价

 指数 排序

 指数 排序

 指数 排序 总指数 排序

北京 78.85 1

 97.85

1

 96.08

1

90.93

 1

上海 53.16 3

 32.00

3

 65.73

2

50.30

 2

江苏 51.00 4

 29.36

4

 28.97

6

36.44

 4

浙江 29.55 7

 17.44

7

 35.19

4

27.39

 6

山东 54.82 2

 25.40

5

 20.50

7

33.57

 5

广东 48.36 5

 56.10

2

 29.59

5

44.68

 3

四川 35.23 6

 15.42

8

 17.07

9

22.57

 8

陕西 22.87 8

 19.76

6

 35.35

3

25.99

 7

甘肃 16.30 9

 10.82

9

 19.41

8

15.51

 9

从表2可以看出,广东在科技人力资源这个分指标上排名第五,处于中等水平,说明广东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必要加大专业技术人员与科技人员的培养力度与引进力度,增加人力的储备,促进科技人力资源的积累。在科技意识方面,广东在9省市中仅处于中等水平,说明广东科技意识有待加强。而在科技进步基础综合指数的排名上,广东在9省市中虽排第三位,但与北京比较,差距很大,与上海比较,也存在差距,与其他6省市相比,基本处于同等水平,说明广东在这方面不具备优势,今后需要加强基础条件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力度,才能为争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打下良好的基础。

③科技活动投入比较。

科技活动投入可通过科技人力和科技财力两个二级指标来衡量。

表3可以看出,广东的科技活动投入总指数在9省市的排名也是第三,不仅远远落后于北京,与排名第二的上海也有不小的差距,说明广东今后的科技活动不但需要增加人力的投入,而且还应增加财力的投入,尤其是要力促企业增加对科技活动的投入。

表3 科技活动投入指数

 科技人力投入

科技财力投入

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综合评价

 指数

排序

 指数

排序

 总指数 排序

北京 100

 171.14

185.57

 1

上海 73.15

243.52

358.34

 2

江苏 48.22

335.20

541.71

 5

浙江 47.64

521.33

834.49

 8

山东 43.66

731.66

737.66

 6

广东 48.08

443.66

245.87

 3

四川 42.81

832.40

637.61

7

陕西 43.99

641.70

442.85

 4

甘肃 42.24

920.21

931.23

 9

③科技活动产出比较。

科技活动产出由科技活动直接产出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两个二级指标来衡量

表4 科技活动产出指数

科技活动直接产出 高新技术产业化 科技活动产出指数综合评价

 指数

排序

 指数

排序

 总指数 排序

北京 100

 164.81

482.41

 1

上海 23.70

666.38

345.04

 4

江苏 37.10

269.10

253.10

 2

浙江 31.75

334.67

733.20

 5

山东 29.90

425.95

827.93

 7

广东 27.37

577.22

152.30

 3

四川 17.15

840.81

528.98

6

陕西 21.14

734.69

627.92

 8

甘肃 13.54

910.44

911.99

 9

表4反映出,广东科技活动产出在9省市中排名也是第三,但其科技活动直接产出分指标相对比较落后(9省市排名第五),只有高新技术产业化分指标排名第一,说明广东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快,这与广东实施科教兴粤战略,初步形成了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同时,广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形成较好的市场运行机制,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龙头,以效益为目标,政府加强扶持和引导”;并已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格局。

④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比较。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采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提高三个二级指标来衡量。

表5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

经济增长方式

环境保护

生活质量

科技促进经济社

地区

转变

指数提高指数

会发展综合评价

 指数 排序

 指数 排序

 指数 排序 总指数 排序

北京 61.89 3

 83.73

2

 68.94

2

71.52

 2

上海 68.63 2

 96.53

1

 94.50

1

86.55

 1

江苏 47.82 6

 82.95

3

 18.25

5

49.67

 4

浙江 45.91 7

 75.77

5

 23.14

4

48.27

 5

山东 43.91 8

 78.01

4

 10.51

6

44.14

 6

广东 53.89 4

 65.73

6

 41.08

3

53.57

 3

四川 50.64 5

 50.41

7

 4.50

9

35.18

 8

陕西 39.42 9

 41.52

9

 8.09

7

29.68

 9

甘肃 71.13 1

 43.17

8

 4.81

8

39.70

 7

表5表明,广东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指标上,在9省市中紧随上海、北京之后,也排在第三位,说明广东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确实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生活质量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分指标上,但在环境保护方面,广东的得分较低,说明广东的环境问题在9省市当中处于比较严峻的局面,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处理好经济与资源利用的关系,保证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是广东面临的重要课题。

2)广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从表6可以看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由小到大的总体排序依次是: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陕西、四川、甘肃。

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的科技创新能力在9省市中处于第三位,其总体实力紧随北京、上海之后,属于我国第二层次的排头兵,但与北京、上海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在科技人力资源方面,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无法与这两个城市相比,而与山东、浙江比较也仍有差距,因此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任务对于广东今后的发展来讲任务仍很艰巨。广东在全国属于市场发育较早,体系较完善,商品经济意识较强的地区,从科研投入指标来看,其投入的绝对量在9省市中排序第一,但在相对量与科研经费投入密度上却不是这样,这说明科研投入与广东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经费投入密度应是以后的努力方向。在科技活动产出方面,广东与北京、上海的差距也较大,这应引起广东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注意,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出论文、多出成果,特别要把发明创造成果申报国家专利,使这些成果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应用推广。虽然广东高科技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仍然偏低,加速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就成为广东省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同时,广东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整治。

表6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能力及其排序

标签:;  ;  ;  ;  ;  ;  ;  

广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与评价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