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科研成果评价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教科研论文,成果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经过一定的科研活动取得了对社会有一定价值的结果,谓之“教科研成果”。教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能扩充人类的知识,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教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为: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实践报告,设计资料,图纸等。
教科研成果的评价,虽然是教科研过程中的一项客观活动,但它又被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认识水平左右。评价的结果,对教师和被评价项目本身,可能产生这样那样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因此,教科研成果的评价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求评价人员认真对待,实事求是,尽量避免产生消极作用。教科研成果的评价,除能起到审查成果、肯定成果、推广成果等作用,同时,成果的评价,还可以影响教科研选题,促进调研工作,加强对教科研经费的考核,缩短研究周期。
一、综合评价教科研成果的步骤
为了准确地反映研究成果的性质、质量和水平,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步骤进行。简单化,一刀切的做法不利于把问题搞清楚、弄准确。一般说,评价过程包括自我评价、征求意见和集体评价等步骤。
1、自我评价(包括有关情况的介绍):情况介绍得越清楚,问题说得越透彻,背景和对照资料越充分,也就越有利于进行集体评价,并取得最后结论。许多事实说明,自我评价搞得好,集体评价也进行得顺利。自我评价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基本环节必须搞好。
2、征求意见:是指在集体评价之前所进行的取得初步意见的活动。报告送审,成果试用,数据核对,验证以及有些成果的报告会,预审会等属于这一步骤。目的是为集体评价做准备,同时也是对评价结果的倾向性进行预测。责任审查是指由教研组长或专家审评,个人负责。
3、集体评价:有鉴定会,报告审查会,成果评审会,评选会等形式。一般都是先由成果项目的负责人汇报介绍情况,然后由代表讨论交换意见,最后取得结论性的评价意见。
二、教科研成果综合评价的项目
对教科研成果进行评价必须要有评价标准(即项目)。否则,无统一考核项目和评定标准,评价人员无所遵循,各人从各人的角度看问题,有时难以统一,不能形成结论性意见。下面提出五个评价性项目,供参考。其中第三项是反映成果水平的,后两项是反映成果效益的。
1、创新性:是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征。为了判断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要进行“查新”。除了查阅期刊、文献资料外,还必须查阅有关专利文献。
2、先进性:是研究成果水平高低的考核标准。对确定为创新的科研成果,还要审查评价其水平的高低。为取得水平高低的定性的定量结果,建议用对比取值的办法。对比对象可为被评价项目相类似的最新、最优成果,也可以是引发被评项目的母体项目。在进行比较时,应综合地进行整体技术状况的对比,不能用单项指标的比较而得出整体评价的结论。
3、实用性:被评价的成果首先应查明自己取得的社会效益。尚未实施的,则应考虑其实用范围和实施的可能性。
4、经济性:根据研究项目的耗费具体计算人、财、物的耗费。
5、周期性:从主题算起到提出报告止算作一个过程,这个全过程就是一个周期。研究周期是考核速度的指标。进行此项考核,对促进研究进程很有好处。为了便于考核,研究人员在研究进程中,要把各阶段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如能采用计划评审法,事前进行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最优方案选择,一定能收到加快速度、缩短周期的目的。
三、综合评价教科研成果的办法
本办法是针对集体场合,对多项成果进行评价和评级提出的。
首先,由成果项目负责人向评价会作成果报告。根据上述五个项目逐项提供有关情况,并提供自我评价意见。而后由评审人员发表各种见解和评价意见。彼此也可充分进行交流和辩论。最后由评审人员分别在评分卡上逐项打分。可用不记名形式(评分卡格式见附表一),收齐各评审人员的评分卡,统计、计算、求得最后的平均总分值。
评分办法:为了便于评分,五个项目都采用5分制单独打分。满分为5分,中等水平为3分,较差为2分,不够成果的为0分,有特殊高水平者可打5+1分。分值之间可加用一位小数来扩充排列容量,避免许多成果排在同一分值上无法区分高低。如在4分与5分之间,可区分为4.1、4.2……4.9分。对于一组被评的成果,这里推荐一种排列顺序的比较定值法。其步骤是:①由评审人员对被评的一组成果进行比较判断,将它们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注:五个项目各排各的顺序);②确定排在首位的分值,即本组的最高值和排在末位的分值即本组的最低值;③将中间位置的成果按照他们的对比差距在最高和最低分值之间依顺序选取适当的值。
项目加权:创新、先进、实用、经济、周期五个评价项目的重要性是各不等同的,不能把各项的分值直接相加。而应根据各项目的轻重关系,预先确定各项目的加权系数。比如:可确定创新为4;先进为6;实用为6;经济为2;周期为2,这样每个评价项目有两个数值,一是评审人员所打的分值;二是事先确定的加权系数,两者相乘之积可用来与其他评价项目相加。一个成果的最终分值是这五个积的和。当五项均被评为5分时,它的最终值为:5×4+5×6+5×6+5×2+5×2=100。可见所得最终值是百分制的数。无论5分制或百分制都是我们所习惯采用的,容易掌握。单项成果评分统计表见附表二。
上述方法中既采用了经济、技术预测常用的DeLphi法的一些形式,也吸取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建立的评价数法、加权法等部分内容,目的是要把评价量化。由于评价项目的一致性,并有统一的评分标准和方法,增强了评分结果的可比性。评价过程和评分结果可用微处理机计算结果,并显示打印。综合评分说明见附表三。这种评价方法虽然还不够科学,但比“代表表决”、“领导决定”客观多了。
附表一:研究成果评分表
成果编号 创新性 先进性 实用性 经济性 周期性
(计分见上述文字说明)
附表二:研究成果评分统计表
成果编号 项目 创新性 先进性 实用性 经济性 周期性 总值
加权数
×4 ×6×6 ×2 ×2 A
(计算方法见上述文字说明)
附表三:研究成果综合评价说明
评价项目
创新性 先进性
实用性 经济性 周期性
评价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
与已有 计算经济效益 课题核算用RERT法
成果对比求理想周期
评价内容
确定创新
确定技术求得时间
范围大小
水平高低
确定受益多少查得浪费或
理想周期
节约情况 利用率=────
实际周期
加权系数 ×4 ×6
×6
×2
×2
评分取值
领域创新
国际最优
用于实践 方案最优有节约 提前完成方案最优
最高为5分 单项整体创新
国际先进 用于实践的效益大小 方案基本合理,无浪费 进度快,安排合理
局部创新
国内最优 推广后可能效益大小 有少量浪费 基本按时,有点不合理
评分取值潜在应用可能性
最低为0分 小改革移植 国内先进 和效益大小 有明显浪费 拖后、安排不合理
标签:自我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