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200)
【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1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86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骨科卧床关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并对其预防和护理进行详细总结。结果:在86例患者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共14例,通过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和预防护理,针对14例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在一周左右其患肢的肿胀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并未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骨科卧床患者中,下肢静脉血栓属于较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且该症状相对比较严重,只有加大重视力度,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才能保证该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骨科;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353-02
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静脉内的血压出现不正常凝结所导致,多数病发下肢深静脉。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几年,伴随骨科患者不断增加,该疾病患者数量随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部畸形和肿胀等,对患者工作与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可能造成残疾等,基于此,对骨科卧床患者进行及时预防和护理至关重要[1]。本文选择我院骨科卧床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预防和护理进行具体研究,详细总结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86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年龄为14~73岁,平均年龄为(43.5±1.5)岁。在全部患者中,其手术方式具体为:43例为全髋关节置换术,18例患者为全膝关节置换术,25例患者为髋部骨折手术。全部患者均在手术采取药物和机械防护护理。纳入标准:术前全部患者无任何智力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手术位置均在下肢范畴内等。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当患者经过长期卧床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4例,3例患者进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11例患者进行单纯性远端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治疗。在14例患者术后,均对其进行常规溶栓治疗,如尿激酶等相关药物治疗[2]。
1.2.2预防方法 对患者术后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前,患者下肢可能出现胀痛症状,同时伴有局部疼痛和坠重感,其皮肤温度会持续升高,一些患者可能伴有发热等临床症状。在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时,若是发生以上症状,应对其进行及时判断,并告知患者的临床主治医师,有利于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3]。首先,运动护理,患者术后需主动进行运动,当解除肢体制动之后,引导患者进行内外翻和环转运动,维持血运畅通。其次,健康护理,强化患者相关健康教育,使患者诊治意识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性。再次,饮食干预。当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应对其给予低盐和高维生素之类的食物,并嘱咐多饮水,已达到加快血流流动的目的。最后,输液护理,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应尽可能采取非患肢,且注意滴速。
预防措施包括:增加活动,对于长期卧床的骨科患者而言,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定期机械能翻身,同时鼓励患者早期开展床上相关活动,如膝和趾关节伸屈和举腿活动等,以确保患者血液正常循环;避免静脉管壁遭受损伤,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尽可能对患者静脉进行保护,防止输注药物时出现药物渗出现象;为了保证患者大便通畅,可以选择多因素粗纤维的食物,预防腹压的增加,对静脉回流造成不利影响。
1.2.3护理方法 当骨科卧床患者被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其进行护理时,其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对患者休息时间进行合理划分。虽然患者卧床休息可以保证血流维持稳定状态,有助于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但是,如果未对其休息时间进行科学安排,则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患者在卧床休息过程中,需要将患肢进行抬高,超过心脏20~30厘米左右即可,膝关节保持微弯曲,其角度在15°左右最佳。
第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进行主动交流,并向患者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信息,并对其病因和后果严重性进行具体明确,同时与患者说明预防措施,避免患者出现较大的思想负担,确保患者可以更好参与到治疗与护理中。
1.3 统计学分析
全部研究数据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年龄和手术方面等资料对比
患者年龄和麻醉方式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如下表1、表2所示。
2.2 患者护理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中,未对患者进行预防和护理前,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共14例,通过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和预防护理,针对14例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在一周左右其患肢的肿胀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并未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3.讨论
在骨科卧床患者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属于常见并发症,不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静脉内的血压出现不正常凝结所导致,多数病发下肢深静脉。根据相关文献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为了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除了应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合理选择之外,还能坚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改善该疾病患者治疗效果[5]。因为随着血栓形成发现时间的增加,其出现肺栓塞的几率也会随之不断提升,直接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对患者进行有效预防和护理至关重要。
总结上文,在骨科卧床患者中,医护人员只有加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视力度,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强化护理人员整体综合素质,才能保证该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为患者早日康复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潘晓.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7):121-122.
[2]潘萃枝.骨科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其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8):93-94.
[3]韦春萍.卧床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蛇志,2013,25(4):444-445.
[4]宋丽.骨科术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1):54-55.
[5]高伟.骨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现状[J].医学信息,2016,29(23):23-25.
论文作者:卢琼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6
标签: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下肢论文; 骨科论文; 对其论文; 血栓形成论文; 术后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