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代人类的价值取向与国民理想人格重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时论文,价值取向论文,人格论文,国民论文,人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道德教育与理想人格塑造是20世纪末国内外教育专家极为关切的话题。我们分明感到,伴随新世纪到来的的确是一个新时代,生态、秩序与高度智能化将不仅是这个新时代的特征,而且也是人类追求的世纪目标。但是这样的目标绝非如过去一个世纪的人的人格所能胜任,它需要道德重建、理想人格塑造,这种重建与塑造必须与时代精神相契合。新世纪的时代精神是什么呢?这当然无法站在世纪起点来界定,但它将作为世界性文化主流的成分——追求人类的普遍价值已经显现。在新世纪中,高度的物质文明会给人们的精神造成强大的挤压,“人类的科技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时,心智与人格的力量也必须随之增强,否则文明的发展将受到威胁和挑战。”(注:梁丽萍:美国人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6期。 )所以班华教授指出:教育的使命是要培养未来新人,使他们能够“关心全球性问题,具有面对这些问题的责任感、意志、信心、素质和能力,使他们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里跳出来。”(注:班华:世纪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朱小蔓主编:《道德教育论丛》(第一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82页。)由此看来,新世纪道德教育追求的理想人格目标应该与现时代的人类价值取向相一致。
一、现时代的特征与精神
现时代的特征是什么呢?或者把我们的视野拓展开来,思考21世纪的特征是什么呢?许多学者谈到“多元化”的特点,这是对新世纪特征的切贴描述。20世纪百年的科技成就必使21世纪的人无法摆脱各种信息超负荷的包围,各种物质、精神的产品;各种政治、宗教的观点;各种科学、人文的理念给予新世纪人无限广阔的选择空间和自由,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直至同一地域的同一种族的不同个体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选择和生活方式。但是,多元化中包含普遍的特征和价值,这些特征和价值作为世界文化主流,整合着不同意识形态中精髓的成分,也形成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一种自然约束力。我们这里不可能对现时代的特征和精神进行全面和详实地表述,只就其中较为主要的成分展开讨论,以引发我们道德教育的理想。
1.生态建设与人文教育运动。20世纪科技进步的最大代价是人类生态系统的破坏,这种破坏是全方位的,它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对此,有两种悲观情绪,一是认为人类的生态意识如此之低,生态破坏只会继续加剧;二是认为生态系统的破坏不可逆。这两种情绪的产生一个是从现象而来,似乎很客观;一个是从科学而来,似乎无法怀疑。其实这些悲观大可不必,也不具备建设性。在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的时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具有更大的自然属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更具自然性,人类感觉到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由此带来的灾难,生态意识没有觉醒,生态的破坏也就不断加剧。20世纪末期,人类已明显感到来自大自然的惩罚,生态意识才开始觉醒,并逐渐形成一种生态运动,这足以让我们感到21世纪生态建设的希望。至于生态破坏的不可逆性现在最多也只能算是一种科学假设,这种假设至少还没有足够的实践依据,因为人类对生态的重建还没有真正开始。现在的关键就是要在人文教育中强化人类的生态意识。所谓人文教育,对在校学生来说“是指以传授人文知识为主,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为目的的教育”(注:刘绍春:人文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兼论人文教育的功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4期。), 在这样的教育中包含“物我关系”的启蒙并把它上升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层次。
2.世界家园与追求秩序。21世纪将是政治、经济与文化多元化和一体化并存的时代,因此夏尔丹预言道:“未来将实现人类在全球范围的团结统一。”(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8页。)一方面独立自主意识会越来越多地反映在本民族文化的建设中,这种建设会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吸收和同化外来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当前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它也必然带来政治、文化一体化的加快。这种一体化的主要特征是相互尊重、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制订共同遵守的规则,这是一种有序的世界家园。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使得秩序和规则成为必不可少。
3.网络化与高度智能化。网络化是20世纪留给21世纪最辉煌的作品,它不仅使人们的沟通更快捷,而且使人们输出和输入更多信息,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甚至整个生活方式。但是,无庸置疑的是,过去人们赖以维持社会道德秩序的舆论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威胁和挑战,利用网络技术犯罪或散布精神垃圾已不是稀罕事。网络化是高智能技术,对它的发展和防止利用它进行犯罪及散布精神垃圾,还需要高智能技术发挥作用,但同时也需要通过新型的道德教育来培养新型理想人格的社会人,这种理想人格应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的、较高科学文化修养和健康审美情趣的。这样的人才在网络时代,依靠自己的自主选择性输出和输入有意义的信息。这就是为什么当前德育研究中,人们经常讨论的理想人格教育问题。
4.知识经济与崇尚学习。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主要经济形态,李江凌(注:李江凌:从知识经济看中国传统伦理的合理性,《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讨论了它的一些突出特征:(1)知识经济是智力支撑型经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 一个人如果想成为经济生活中的成功者,它必须充分拥有智力资源,所以尊重知识和人才必然会成为人类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之一;(2 )知识经济是创新型经济,这就需要现代道德教育注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抛弃因循守旧的思想意识;(3)知识经济是法制经济, 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将促进公平竞争和提升知识价值;( 4)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它有利于世界精神文明进程,有利于生产与消费模式的优化,有利于资源利用及生态改良。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具有许多优点,而这一经济形成对人的直接要求,就是智能的充分发展,对社会的直接要求就是崇尚学习,改良教育,“那么这个社会就应该有一个它应有的名称——我们称之为‘学习化的社会’”(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3页。)。
二、现时代理想道德人格的特征
道德教育通过理想人格塑造来达成是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的共识,也就是说要把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社会人的理想人格上,把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么现时代的理想人格应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表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社会学家或社会心理学家所描述的理想人格特征一般有:乐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和行为方式;有迎接社会变革的心理准备,积极计划未来,珍惜时间,以求实现自我理想;自信而信赖社会,乐于接受都市生活的刺激和机会;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和普通人都有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可能,尽可能利用媒体为实现自我价值服务;尊重事实、知识和技术;尊重他人和自尊,追求平等、自由和民主,轻权势。这些特征既是对当时所谓现代化人格的描述,也是对社会人的人格发展的期望,反映了社会动荡后经济与文化复苏及变革时期人的理想。他们所处的时代其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征都不明显,人们也没有意识到生态建设问题,人类的普遍价值尚未凸现。今天的道德教育所期望建立的理想人格肯定与他们所描绘的现代人特征有所不同。
那么新世纪的理想人格发展向何处去?叶南客和唐仲勋提出现代人格发展取向有三重选择标准:(1)符合现时代文化主流——理性精神,这是传统人格趋向文明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 )适应商品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国情发展方向;(3)有利于人类个性、 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这三条标准符合世界文化的总方向和人性发展的一般趋势。结合前文关于现时代特征与精神的分析,可以认为新世纪道德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知性与德性统一的道德人格,这样的人格结构中既有知性能力的充分发展,也有德性能力的充分发展,二者融于一体,表现为知性与德性的互动。具体地说现代道德教育应努力塑造以下的理想人格特征:
第一,自主选择性。选择时代要求道德主体必须确立选择性道德人格。“选择,而不是一味地顺从或盲从,将成为新世纪的中国人的价值生活(包括道德生活)中的一种‘日常行为’”(注: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99年第3期。)。 “人们不仅要有选择的意识和敏锐的道德直觉,而且更具备选择的能力,包括清晰的道德判断、良好的道德意志和承受道德选择所带来的一切后果的能力。”(注:蒋红斌:论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培养,《教育评论》,2000年第2期。)这里所说的选择必须是植根于道德主体心灵深处的、充分体现道德个体主体性的、自主自由的选择,它是以每一个道德个体的自主选择意识、自主选择需要以及良好的道德直觉和判断力、坚定的自主选择信念和勇气为基础的。
第二,价值取向与人类普遍价值相一致。21世纪是各民族文化相互认同和融合的时代,作为文化载体的个体人格也应是立足本民族文化并汲取世界各国文化营养的,他的价值取向应具有作为个体及类的价值的统一性,并表现为对他人、他民族和自然的态度及行为模式的一致与整合性。
第三,自觉地把社会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提升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层次。当个体对这些关系的把握还停留在认知层面,未达到情感的、需要的层面时,这种认知就不会转化为自觉行为,处理这些关系就会出现无序状态。所以理想人格必须完成这种提升,使个体与世界的其他构成要素都能达到和谐,这才是一种超越了个体狭隘性的、民族狭隘性的理想人格。
第四,创造性地学习、生活和使用知识,既有人文的气质,也有科学的精神。一个不愿学习和不善学习的人难以在这样的时代实现价值。这里所说的学习绝非单指学习书本知识,它还包括创造性地生产知识、运用知识和改善生活方式,在这种学习中不带太多认知偏见,既不以人文文化意识批判科学文化的肤浅和机械,也不以科学文化意识批判人文文化的玄奥和浮夸。
第五,在日常生活中,情感性素质开朗求新,乐于以新的方式和态度对待生活,在生活方式中表现出个性化和理性化的高度结合。而“情感性素质是个人道德性的深刻基础,也是道德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所以情感素质是理想人格结构中的基本成分。
三、国民人格的现实状态与重塑的途径
毫无疑问,培养中国人的理想人格是中国道德教育的目标。在谈到我国国民人格教育时我们注意到对中国人人格转变过程中的状态有两个不同方面的评估。余潇枫先生认为我们的社会在自身转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人格危机”,表现为:传统人格的“失效”、现实人格的“失范”和理想人格的“失落”。传统人格的“失效”是指传统人格的依赖性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对独立人格的要求;现实人格的“失范”是指社会变革和转型带来的道德冲突、价值困惑而导致的普遍边际人格乃至病态人格的生存状态。也就是那些摆脱依附状态正走向独立的人们还没有获得秩序和新规则时,常常陷入规则冲突和目标无序,因之出现一定程度的人格“失范”。理想人格的“失落”是指人们原有的终极价值目标丢失后新的理想未能及时建立,随陷入一种虚无和盲从。确实,这里反映的是剧烈的社会变革,带给人们心理的巨大冲击和震荡,有相当多的人的心理和行为取向处于严重的失衡、失落和失控,表明了中国人正处于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复杂和多变的社会因素使人们的人格定位及价值目标出现徘徊。另一方面,与以往相比,中国人的思想更加解放,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律观念得到强化;行动更加独立自主:创新意识、效益意识是国民人格积极转变的两个突出特征或品质。
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需要有现代人格的人去建设和适应,因此现代化人格的重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改革传统文化的同时重新塑造中国人的人格,造就一代新人,这已成为国人德育的理想。那么应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手段来重塑国民的现实人格呢?
第一,展开理想人格讨论,及早完成对我国现时代人的理想人格的定位,特别是青年人人格的理想模式的设计与定位。理想人格是社会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是现实人格的价值和精神范式,具有激励、维持、引导现实人格的功能。就当前来说,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向的模式已经比较明晰,而且逐渐走出无序状态,当前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也逐渐清晰,这有利于青年人看到世界的未来及自己的发展方向,他们完全有能力参与到理想人格的讨论中,并在讨论中实现对自己人格发展的定位,以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
第二,强化和完善各种制度体系,以法制建立合理有序的良好社会环境,消除由于环境的剧变所带来的人格冲突。特别是我国当前的反腐倡廉斗争一定要逐渐纳入到法律框架中,这样才能保证其持久和深入地进行下去,营造我们社会的良好社会风气,不至于形成现实情境与理想人格教育的巨大反差,这是实现对青年人进行理想人格塑造的客观条件。
第三,充分发掘和提升传统道德价值中的合理成分,找到国民人格塑造的依托。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化,在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上,建构理想的人格大厦。在我国民族文化中有许多几千年积淀的思想精华,它依然适应于现代化的今天,比如李江凌把知识经济的特点与我国传统伦理中某些合理成分进行对照后发现:“尚贤使能”、“自强不息”、“以法治国”、“天下合一”的观念与知识经济体现的精神或理念相契合。如果我们在理想人格的建筑中抛开传统文化不管,那必使我们的理想人格成为无根之树。
第四,创造个体社会化过程新模式,使人格塑造成为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社会化过程。任何个人都是从生物个体经社会化过程而成为社会个体,其人格构成往往是社会化内容、目标、机制和过程的反映。所以可以通过对社会化模式的设计,使对个体的人格塑造转化为一种社会自觉。
第五,深层次地改造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加强学生现代化人格的培养。学校教育始终是我们塑造国民理想人格的最佳阵地,但能否在这一阵地取得广泛收获,却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在学校教育中,最容易实现知性与德性的统一,既交给他们现代科技和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智能,又交给他们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思想,“增进个人的自由、价值、尊严、热忱、同情、平等、互爱的人格,形成学生的自我理想与认识,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理解人生意义,获得人生智慧、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圆满”(注:朱小蔓:关于建立情感性道德教育范式的若干思考,《道德教育论丛》(第一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需要指出的是, 学校德育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一方面是因为有关理论和操作层面的建设还远未达到教育实践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教育工作队伍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自身人格发展离理想人格的要求相差太远。
第七,人格教育者要密切关注婚姻与家庭,学校教育要与家庭建立互通机制,彼此协助,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的影响形成合力,把学生或年轻人培养成为成熟的人格者,以便能完成他们最根本的人生责任。
第八,以上种种都是从对个体人格建构的外在影响上考虑的,要塑造一代人的理想人格,还必须充分调动社会个体的主体意识,即他们作为道德主体的意识。在道德教育中把理想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道德情感,并在其不断地对道德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自主选择中培养选择能力、选择勇气和道德直觉,这也许是学校道德走出困境的一个切入点。
四、结语:不懈追求的目标和道德教育的理想
现时代的道德教育可以通过塑造理想的道德人格来达成,而理想人格教育的基础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它整合了物质与精神的要素,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成果,以及东西方文化的遗产,它能被古今中外所有具有文明水平的社会及民族认同和珍爱。确认并树立普遍价值观,是当代道德教育运动的中心任务,它有利于在多元文化交互作用的现代世界里,建立普遍的道德指导原则。
对于我国道德教育来说,它不懈追求的依然是把国民(特别是新一代人)塑造成为与时代精神相协调的道德理想人格者。他们应是: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人,能不断追求人格的独立和自由,有强烈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竞争意识,并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进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能力的人,能适应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的快速更新,成为高度智能化社会的主人;有民主意识和协调能力的人,具有主人翁意识、自律精神和法制观念,注重实效,有较高的思想和科学文化修养,能从理性的高度把握民主的内涵,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注重个人修养。这样的人无疑是具有先进性的理想道德人格者,把我们的国民塑造成这样的道德人格是我们道德教育的理想。为此,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现有的道德教育理念和操作模式必须进行改造,走出传统德育模式造成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人学空场’”(注: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道德教育论丛》(第一卷)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第2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