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军区大连第二干休所卫生所长 116021
【摘 要】目的:分析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因素及探讨解决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32名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改变情况、药物动力学原理、日常用药误区情况进行分析,以总结出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身体机能衰退、药物动力学改变、滥用保健类药物与合并用药。结论:应格外重视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对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具有重大价值。
【关键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对策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现阶段正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且每年的增长速率为3%[1]。老年人因身体机能的衰退,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疾病,服用多种药物,然而,受其特殊生理因素的影响,在用药的过程中用药安全性不高,而不安全用药可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严重的甚至可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2]。作为用药特殊群体,老年患者的用药特点及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的进一步重视。现将我院总结的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自2015年9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接收的32名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9名,女13名;年龄72~84岁,平均年龄(78.15±2.61)岁。
1.2方法
通过对我院32名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改变情况、药物动力学原理、日常用药误区情况进行分析,以总结出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因素可对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产生影响:①身体机能的改变:在生长、发育、壮盛、衰老至死亡的过程中,人体的脏腑气血同样会由盛转衰,尤其是人到老年时,身体会日渐衰老,随之而来的是生理机能日趋减退,同时,机体细胞内外液明显减少,造成老年人经常处于脱水状态。身体机能的改变,导致老年患者在服药之后存在体内稀释能力显著下降的问题,极大的增加了药物中毒的风险。②药物动力学特点:老年人受身体机能衰退的影响,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排泄等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首先,老年患者存在日常进食量与活动量减少的现象,导致流经胃的血流量相对减少,胃肠蠕动缓慢、胃酸分泌量减少,进而致使老年患者的药物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其次,老年人身体中存在肌肉量与水量明显减少,而脂肪量显著增加的现象,导致部分亲脂性的药物蓄积于脂肪内,若长期服药则会引发毒性反应。最后,老年人患者普遍有一定程度的肝肾功能障碍,将会影响药物的代谢能力与排泄能力,引发药物在体内累积大量的肾排泄药物,危害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滥用保健药物与合并药物:大部分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普遍需合并用药,例如安神药、降糖药、降压药等,此类药物若合并服用极易引发药品冲突的问题。此外,多数老年患者为了身体健康,普遍会服用保健药物,而大部分市场上的保健药品均针对成年人,并非针对老年人而制。不仅如此,少数保健品中还可能存在违规激素的现象,若合并服用药物与保健品,将导致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将引发新陈代谢降低、免疫功能下降的风险。
3讨论
在用药的过程中,应先对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对症下药。还需尽量采用药效好,同时不良反应少的药物进行治疗。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导致其需长期坚持反复用药,而在药物选择的过程中,应将长久用药的因素考虑进来,提前分析所用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应格外重视老年病人对药物的敏感度,及时科学的指导老年患者进行合理用药[3]。可于医院的药剂科设置一个咨询窗口,有助于为老年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为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种类、名称、用药方式、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可向患者发放用药宣传手册,嘱咐老年患者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对老年患者从视听力、记忆力、阅读力、脏器功能、用药史等多方面进行用药能力评估,以避免其出现盲目用药、错服、漏服的问题[4]。其中,老年人视力下降可能引发错服药物的问题,听力下降可能因未能听清医嘱而出现少服或多服药物的问题。少数老年患者因记忆力减退,在发放药物后,无法遵医嘱按时服药,极易出现药物服用缺乏规律的问题。阅读能力下降则会引发无法看清楚或看明白服药说明书的问题,致使盲目用药。对老年患者以往的用药史进行了解,则有助于避免服用过敏药物的问题。评估老年患者的脏器功能,则有助于避免由于肾脏功能减退而导致的药物蓄积问题,降低药物中毒的风险[5]。
在用药的过程中,应遵守个体化给药原则,结合老年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体重的不同给予合适的用量,服药剂量应严格遵循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的原则,可从成人剂量的四分之一开始服药,之后逐步调整用量,直至达到安全剂量。
及时向老年患者宣传并倡导健康治疗,建议老年患者尽量不服用与所患疾病无关的药物,鼓励老年患者尽可能的采用物理疗法或中医传统外治法以缓解病症,例如,针对疼痛症状,可采用按摩或热敷的方式进行缓解,针对便秘症状,可采用饮食调节或运动疗法进行缓解。
总之,医生与老年患者均应格外重视用药安全问题,医生应对患者的生理特点与疾病特点进行评估,在评估后才指导其进行合理用药,跟踪老年患者的用药情况,督促其按时按量服用,不可滥用药物。此外,医务人员要充分掌握药物的相应性能、应用范围、药理、配伍禁忌等,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树立责任意识,以更好的为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焦琳.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及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120-121.
[2]刘玉珍,王丽,薛梅等.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探讨及中西医护理对策[J].新疆中医药,2013,31(3):80-82.
[3]李军夕.老年病科常用药物配伍禁忌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127-129.
[4]赵景菊,赵锦,刘保良等.老年患者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1):80-82.
[5]王昆,李文婷.老年患者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4):158-159.
论文作者:李勇刚,崔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药物论文; 对策论文; 机能论文; 身体论文; 安全性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