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对馆员素质的要求_数字图书馆论文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对馆员素质的要求_数字图书馆论文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对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馆员论文,其对论文,数字图书馆论文,素质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数字图书馆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效信息组织、管理与应用技术,其主要特征为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存储、管理与传输,读者不涉足图书馆就能阅读所需要的文献。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信息资源数字化

数字化成为图书馆迈向现代化——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数字图书馆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有计划地将书、刊、报、CD、磁带、缩微胶片等文献的原始数据加工制作为数字图书馆可使用的数据。

1.2 信息传递网络化

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数字图书馆通过因特网将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个人、机构及商业公司连接为一体,网络成为信息存贮和传递的重要媒介,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直接存取信息。

1.3 信息利用共享化

由于有了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坚实基础,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利用共享化特点,体现出了跨地域、跨行业的资源无限与服务无限的特征,体现出了跨地域、跨行业的资源共建的协助性与资源共享的便捷性。使众多图书馆能够借助网络获取各类数字信息,以满足用户对知识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

1.4 信息提供知识化

数字图书馆注重知识内容的服务,将实现由文献的提供向知识的提供转变。数字图书馆将各类信息载体与信息来源,在知识单元的基础上有机地组织并连接起来,用户解决他们的知识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根据用户问题和问题环境,确定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

2 数字图书馆对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

因特网带来了全新的信息环境,图书馆作为人类社会的知识信息集散中心,图书馆员的素质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为适应数字图书馆的工作要求,成为一个合格的文献信息专业人员,图书馆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2.1 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能力

数字时代,图书馆除了面对各种载体的文献之外,大量是网上的数字信息资源,要获取和组织这些信息资源,需要图书馆员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保证在网络环境下顺利进行信息处理。

2.2 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

因特网的信息发源往往是由各种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数据库组成,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图书馆员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此外,还应密切关注信息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潮流,掌握国际上图书馆学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技术的应用,还要学习与图书馆专业、信息专业相关连、相交叉的学科知识,如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市场学、法律以及一般工具性的学科知识。

2.3 外语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英语已是当前图书馆专业人员必备的一种交流工具,要想及时跟踪获得先进国家的最新信息资料,首先要突破语言障碍。同时还要不断提高馆员的文字表达能力,馆员除了负责过滤、筛选网上信息外,还要用准确、清晰、简明的文字来撰写各种信息评介摘要、专题报告、综述、学术论文等,以便使新成果、新见解得以及时地交流与推广,进一步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深层次服务。

2.4 独立获得信息的能力

信息社会中图书馆已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员的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在处理、加工、传递信息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能够针对不同用户全方位、多角度灵活选择各种信息资源,帮助用户得到可以利用的信息。故要求馆员应具有独立获得信息的能力,才能胜任“导航员”工作。

2.5 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图书馆员应该承担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网络之间以及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联系与协调任务,故要求馆员应该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因为良好的沟通,有助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此外,还要求加强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学习。

2.6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图书馆员应具备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馆员的远见卓识,能够在现实中找出关键性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创意。同时馆员应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创新意识能否实施,以便最终获得创新成果的问题。

总之,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使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之多、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将与传统图书馆不可比拟。故我们不应忽视对馆员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只有具备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保证知识传递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标签:;  ;  ;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对馆员素质的要求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