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论文_张栋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论文_张栋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渭南分部 陕西商洛 726000)

摘要: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变电运维的管理水平,从而为电网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本文就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理

1.变电运维一体化风险因素分析

新的运维体系下,由于技术的更新以及用户对于供电质量的要求,传统的停电检修已然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电检修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管理到现场的运维都承担着重要任务,同时面临更多风险。

1.1管理风险因素

传统的运维体系中,运维管理人员需要承担较重的工作任务;而在新的一体化作业体系中,除较重的工作任务以外,工作人员还需要承担运行维护外的检修等工作,工作量大,且覆盖面较广,给管理带来较大难度,容易出现疏忽和失误。

1.2工作人员自身风险因素

由于需要承担更多的任务,一体化体系中的工作人员与传统相比,需要掌握更多技能,对更多的设备有深刻的认识,能够承担相应的运维及检修任务。但是,由于工作人员自身问题,易出现敷衍了事等情况,同时对于自身要求不高,岗位技能无法及时更新和提高,给工作带来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无法满足新的岗位要求。

1.3设备及技术风险因素

由于一体化运维人员需要掌握更多设备的维护及检修技术。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精密设备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会给运维人员带来较重的学习压力。同时,由于设备及技术培训不到位,也会给操作和管理带来较多困难,从而形成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1.4制度风险因素

由于新的运维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并广泛应用,相应的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漏洞。传统的“两票三制”制度在新的体系内,能够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会给工作带来潜在的风险。

2.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的具体方式探究

保证工作人员作业的安全性和质量性,可以有效的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保证工作人员作业的安全性和质量性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开展全面的电网作业风险评估工作,从而使得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安全的完成作业工作。开展全面的电网作业风险评估工作,主要从以下的几个角度进行:

2.1全面的开展风险的排查和评估。

全面的开展风险的排查和评估工作,就是从多个方面进行工作过程中的风险的排查,例如:人力触电、器具打击;物体伤害等等。同时对于易于发生风险的工作地点进行着重的处理,建立风险点数据库,对于风险点的位置、风险类型以及风险发生的原因都给予明确的记载,并且探究和明确不同的风险点位置、风险类型以及风险发生原因等情况下的风险预防和风险处理方式,从而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过程中,风险的全面的排查和评估工作。

2.2提高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人员的工作技能从而降低作业风险

电网企业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对于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工作,并且对于己经上岗的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人员,也应当开展定期的考核,保证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人员工作技能的稳定性。同时电网企业也应当鼓励变电一体化作业人员积极主动的不断学习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逐渐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从而在保证自身的工作安全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促进电网企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措施

3.1创建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通过创建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对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规程中存在的所有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变电运维一体化的作业风险评估制度的创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创建数据库,通过创建完善的数据库,对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采集和处理,为变电运维作业人员的运维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其二,创建风险评估专题研讨会,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召开风险评估专题研讨会,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具体包括以下几种风险:制度风险,主要包括因为技术、设备更新带来的风险,操作流程或者制度不规范带来的风险;操作风险,主要包括违规操作、违章操作等带来的风险;设备风险,设备摔伤、砸伤,电缆松动以及触电事故等;管理风险,主要包括设备管理风险、工作分配风险等,通过对一体化运维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为作业风险处理提供可靠的参考;其三,创建风险管控流程卡,当确定变电运维一体化过程的风险后,为了保证风险管控工作能够高效的进行,应该创建科学的风险管控流程卡,实施“逐条入卡,每步执行确认”,应对存在的各种风险,严格按照风险管理流程进行处理,以此保证管控效率。

3.2提高变电运维人员素质水平。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对变电运维作业人员素质水平的要求相对较高,变电企业应该创建科学的培训制度,对变电运维作业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对变电运维人员进行培训,现阶段,变电企业采用的培训方式包括:班组讲解方式、模拟实训方式、网络课堂讲解、竞赛训练、现场讲解以及专题理论讲解等方式,根据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同时,为了提高变电运维作业人员的素质水平,还应该创建完善的考核制度,对变电运维作业人员的素质水平进行考核和鉴定,只有通过考核的作业人员才能够从事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以此保证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效率。

3.3加强监督。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过程中存在众多风险,如果缺乏监督,将会影响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效率。因此,应该创建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明确作业人员、操作人员以及监护人员的职责,并履行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监督和工作监督职能。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工作票签发人兼做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不能互相兼任的原则,明确各个角色对作业过程的安全监督职责,清晰现场作业人员的职责,采用一对一监控的模式,并对作业过程中不安全因素、问题进行监督,并负责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4科学管理和分工,降低管理风险。在进行管理风险控制时,应该对变电运维作业小组的最大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变电运维作业小组的最大承载能力包括人员安排、时间安排以及工作量等,各个班组的班组长应该对小组的可承载能力、管理风险进行评估,并上报给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对各班组的工作量进行科学的分配。由于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的工作难度较高、工作量较大,需要对作业量进行科学的划分,在制定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计划和目标时,不仅应该制定阶段性的目标,还应该明确负责人的责任,防止出现责任不明确、目标不明确、事后相互推诿等现象,通过各个班组的明确分工和科学整合,各个班组的管理人员协调工作,以此保证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能够高效的进行。

4.风险管控的实例

例如:某变电运维队增设了运维班组、相应的集控组。两组所选择的工作人员存在差异,集控组成员尽可能选择运营经验较为丰富的工作人员,承担日常的设备巡视工作;运维组的工作人员则是由专业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组成,承担对变电运行维护和检查。规避隐患和不安全要素,操作票执行之前经过了慎重的运行审批,依照确切指令来执行。构建了演算的模拟流程、系统的模拟图。这样减小了原有浪费的操作时间,实现最大的效益。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网面积的不断增加,在变电运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断增加,我们要利用一体化作业优势对风险进行管控,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手段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陶鸿飞,魏伟明,姚建生.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J].华东电力,2014,42(8):1733-1735.

[2]叶和龙.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11):84-85.

论文作者:张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论文_张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