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理论的新发展: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的战略理论--对基于资源的战略理论的批判_交易成本理论论文

战略理论新发展: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的战略理论——兼对资源基础战略理论的批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战略论文,视角论文,新发展论文,交易成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在所有经济学分支中,交易成本理论是研究战略理论最有力的工具(Transaction Costs Economics,简称TCE)。战略领域对交易成本理论的关注始于Williamson的开创性研究。1975年,Williamson通过研究企业有效边界问题使得交易成本理论与企业的战略理论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他的研究也使人们可以洞悉不同组织形式的效率特性,交易成本这一分析工具可以比较市场与科层组织结构效率,还可以用之观察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各种战略决策与行动。然而,当时的战略管理学者与经济学家们并没有对TCE与战略理论结合问题给予过多关注,直到20世纪90年代,交易成本理论才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Zander,1992; Moran,1996等)。

理论的发展总具有延续性特点,谈及TCE与战略理论新发展的问题,就不得不提及现有战略管理理论主流范式——资源基础战略理论(Resource-Based View,简RBV)。

二、对资源基础战略理论的批判与再思考

资源基础战略理论主要研究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获得的问题。市场均衡理论,特别是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理论是这个流派的经济学分析基础。对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持续竞争优势来源问题,RBV主要借用了芝加哥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分析的。芝加哥产业组织理论继承了F Knight以来芝加哥大学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生存检验”的过程;在理论上皈依新古典经济理论,坚信瓦尔拉斯均衡和自由竞争理论依然有效。Lewin(2000)、Bulter(2001)等学者认为,资源基础理论是存在逻辑困扰的,逻辑困扰源于其理论假定前提与现实情况的背离:资源基础理论受芝加哥学派影响,以自由竞争为思想内核,市场交易环境中不存在交易成本,但现实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创造活动所处的市场,往往是非自由竞争市场,存在交易成本。如当难以复制的技术或信息不对称性创造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时,用资源基础理论解释时就会产生问题,因为资源基础理论依据交易模型是短期能实现市场出清交易模型,在市场上,交易的双方都没有控制交易的能力;而在现实中,却存在控制市场交易行为与能力。显然,资源基础理论是无力解释这些问题的。

总的来说,作为主流战略理论的资源基础理论存在以下问题:

1.认为不存在企业控制市场的行为,不考虑交易费用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对市场交易无控制能力,无法通过市场力量与限制供给来达到哄抬价格,获得超额利润的目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稀缺的异质性资源内生效率所产生的李嘉图租金来实现。然而,战略管理实践表明,除李嘉图租金之外,企业还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与垄断利润(Montgomery Wernerfelt,1988; Demsetz,1989)。如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因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交易控制能力的差异,要价能力高的一方可以利用交易控制能力,以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得要素资源,获得垄断利润。同时,资源基础战略理论认为在交易中,不存在垄断、信息不对称的控制交易行为,也就不存在租金耗散问题,更不存在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价值问题。没有考虑交易成本就意味着企业的战略没有考虑诸如中间商的选择、供应链上的关系、稳定关系合同等企业战略行为对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更不存在设计利于交易成本节约的组织结构提升竞争优势的问题,而这些又是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Williamson,1999)。

2.没有企业理论。尽管RBV强调企业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资源是异质性,但它将企业功能仅限于新古典经济学所定义的生产功能,即将企业视为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转换器。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来说,将企业视为简单生产转换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它没有考虑最优的企业规模;其次,它假定生产要素(也就是资源)在企业内部已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在RBV观点中,竞争优势的来源仅限于企业所控制的资源内生效率,企业对资源组织管理与控制的效率却不在其视野之内,这意味着在RBV理论中,不存在如何管理与组织资源的问题。

3.没有考虑非均衡现象。RBV用市场均衡模型来考虑市场上的交易与竞争,那些非均衡的因素与现象无法考虑。这会产生RBV不考虑诸如企业家的精神对竞争优势的影响,竞争优势来源缺乏动态思考等问题。

4.狭隘的竞争观。认为市场竞争活动仅限于对竞争优势模仿、异质性资源保护与争夺等方面。虽然它也将产品的差异化、差别定价、核心技术的竞争列入企业竞争形式,但这些竞争活动是难以用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模型来解释的。

5.对价值的创造、获得和掠取过程理解过窄。Lippman和Rumelt(2003)认为,从本质上说,战略的过程就是企业持续地创造价值、保护其创造的价值与尽力地去掠取其他公司所创造价值的三过程。在RBV核心模型中,企业所控的异质性资源内生效率的差异而产生李嘉图租金是价值创造的源泉;价值保护主要通过设立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障碍来实现的;掠取他人价值的主要方法是模仿。深受芝加哥产业组织理论的影响的资源基础理论对战略三个基本的过程理解是狭隘的:首先,它不考虑企业家精神、市场非均衡要素和与易成本能对价值创造影响,不考虑价值分割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其次,因其假定是企业对市场无控制力,RBV认为保护租金不能通过控制市场准入来实现;最后,因其假定交易活动不需要交易成本,不存在租金耗散,公司获得租金是无交易成本的,不存在价值磨损的问题。

对资源界定过于狭窄。RBV认为,战略性资源只限于对于持续竞争优势产生影响、能产生内生效率差别的资源,资源是如何管理与组织并不能对其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忽略了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就意味着控制租金耗散合同与制度设计、有效的产权激励均不是企业资源。因而,在实际经营活动中,RBV会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报酬激励机制并不能成为企业潜在的战略资源;在市场交易中约束与激励机制,降低交易成本组织安排,如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包装、对产品与顾客细分、合同、组织结构、组织形式等等都不是资源。然而,这些活动与契约选择在经济活动是普遍存在,且对企业的行为与竞争优势有重大的影响,忽略这些因素必定会导致对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片面的理解。

忽视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之间的互动作用。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虽然决定饼的大小与怎样分饼是不同的东西,但饼的分法也可能决定饼的大小。然而,这一论点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存在交易成本。RBV分析视野中是不存在交易成本的,所以在RBV中,价值创造的激励因素并没有完全了解清楚;为取得更大的租金份额,各资源控制主之间斗争造成租金耗散问题也忽略不计;良好的激励制度与降低租金耗散均能创造价值的观点也无法反映。

总之,忽视交易成本的结果是资源基础战略理论对战略管理中心命题——企业如何创造与维持长久竞争优势的理解偏颇。Coase(1992)认为:“商人在决定如何经营企业,向顾客提供什么产品与服务时就必须考虑交易成本。许多经济活动最终目的就是避免较高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应成为战略管理的一部分。

三、交易成本视角下的战略理论:战略理论的新发展

RBV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是因为过于依赖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模型,现实的情况表明这一经济学分析基础将会使资源基础战略理论对企业战略管理指导作用受到诸多限制。因此,战略管理理论发展需要更广阔的研究视角。Lippman创造价值、保护的价值与掠取价值的三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将交易视为研究价值产生的起点是一个好方法,交换也是一种价值产生的途径,因为只有交易双方都认为交易能提高自己的效用才会发生交易行为。RBV也认为交易能产生价值,但是它没有考虑交易中的竞价行为,竞价行为忽视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忽略了在分割价值的竞价交易游戏中交易双方对价值创造的激励问题。二是消费品竞价交易中的租金耗散问题。这些问题对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Mahoney,2001)。

从科斯定理中可以知道,当交易成本为零时,产权界定和安排都对经济效率无影响。企业战略管理活动对企业绩效没有影响,价值创造、保护与掠取问题都不成为问题,也就不存在战略管理理论。

市场失灵的存在也使得交易成本为零这一假定不符合经济现实。市场失灵为战略管理理论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如信息不对称性也使价值创造问题成为企业必须思考的战略问题:因信息的不对称性,使企业的核心资源在价值上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同时信息不对称性也是企业组织比市场更具效率的前提条件,不同的组织形式安排会有不同的效率表现。知识在企业内部的扩散比市场效率更高,所以企业组织经济活动的效率高于市场,因而企业组织战略选择也成为价值创造之源。在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信息也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预测其他厂商用于创造、保护价值的信息成本,掠取其他厂商的价值所需的信息成本。这些有成本的信息会让厂商在试图去掠取其他公司所创造的价值,保护自己所创造的价值的过程中产生不同预期与偏见,从而会产生市场不均衡现象。为了实现效率的最优,企业不得不为这些不确定性做出选择,这也是战略管理理论存在的理由与价值,毕竟,战略对于企业来说,最大作用莫过于克服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实际经营活动过程中存在交易成本也是战略管理理论存在的天然土壤,也是交易成本理论运用到战略理论的切入点。

尽管TCE视角下的战略理论不是当今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但我们认为交易成本理论对战略管理理论的贡献不仅限于在战略理论中注入交易成本这一概念,而是让战略理论更为真实与可行。事实上,交易成本也是历史上诸多战略理论默认的假设前提。如20世纪80年代的战略理论主流范式——Porter定位理论研究重点放在市场控制上。然而,这些追求市场控制的行为就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净损失(如垄断)。为了控制市场,获得竞争优势,一些资源的产权就不能得到清晰界定与保护,这也就意味着控制市场行为就一定存在交易费用。事实上,交易成本成为这些战略理论默认的假定,只是这些理论中均没有正式将交易成本列入自己分析工具箱。

四、交易成本视角下的战略理论对战略管理理论的贡献

交易成本视角下战略理论对战略管理理论的贡献集中体现在持续竞争优势分析模型与战略三过程模式的修正与拓展上。

1.交易成本理论对持续竞争优势分析模型的扩展与修正

Peteraf(1993)提出一个分析持续竞争优势模型(详见图1)。在他的模型中,Peteraf分析持续竞争优势存在四个基本条件:异质性资源为企业提供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租金;租金事后竞争限制防止租金不会因竞争而耗散;资源在企业内部不完全流动性保证异质性资源长期存在企业中;资源获取事前竞争控制让企业在获得异质性资源方面有先发优势。异质性资源是持续竞争优势获得的基础,但它只是持续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其他条件与异质性战略有密切的联系,四种条件组合才是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充要条件。

Peteraf提出的模型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他的模型也成为资源基础理论分析竞争优势的基础。交易成本视角下的战略理论对Peteraf模型有更深入的理解,集中体现在扩展异质性资源范围、要素市场信息不对称也是租金事后竞争限制的重要形式、产权保护形式也是资源获取事前竞争控制的形式、全面认识资源不充分流动性等方面(详见表1)。

表1TCE对Peteraf持续竞争优势分析模型修正与拓展

基本条件 资源基础理论(RBV)

交易成本视角(TCE)

资源异质性资源内生效率和组合效率的差 资源异质性一方面源于内生及组合效率,另一方面TCE源于交易

异性。 和保护产权交易成本的差异,交易与保护产权过程的中交易成本的

差异性会影响资源内在及组合效率。

租金事后竞争限制 信息不对称是主要限制因素。 信息不对称,在要素市场价值与估价的差异也竞争限制因素之一。

资源获取事前竞争控制 事前竞争限制主要形式是竞争 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敲竹杠等产权保护不善也是重要的形式。

优势模仿与资源替代。

资源不充分流动性是让企业长 虽然资源不充分流动可有长期租金收入,但同时也导致资源低投

资源不充分流动性 期拥有资源,企业可以长期享 入。

受租金收入。

资源来源:①Peteraf,Margaret A The Co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 Resource-based 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14; ②Kirsten Foss,Nicolai J Foss,The Next Step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RBV:Intergration with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Manngement Revue,2004,15; ③Barney Jay B,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17等资料汇编而成。

扩展异质性资源范围。在RBV视野中,资源由技术、产品、生产要素等物质构成,资源的异质性主要源于它们内生及组合效率。交易成本视角下资源概念抽象为具有各种效能属性产权。交易与保护产权的交易成本差异也能构成异质性资源。企业营销、合同实践与其他降低交易成本技术对企业资源的异质性会产生影响。公司所拥有的异质性资源不仅是资源基础战略理论所提到企业先天的基础与后天学习的结果,企业管理行为也能形成异质性资源,如对产权的限制与保护、对顾客进行细分的营销行为、节约交易成本组织设计与关系合同等等。

要素市场信息不对称也是租金事后竞争限制的重要形式。Makadok(2001)认为信息不对称是租金事后竞争限制的必要条件。在交易成本视角下,对资源异质性评估是需要成本的,有成本的度量意味着不是所有资源属性都能被准确地估价。资源购买者在要素市场存在低机会成本搜索、辨识、评价异质性资源的高效率的能力时,他可以用低于真实价值的价格来购买资源,这也意味着企业从要素市场能分割更多价值,掠取更多由异质性资源所带来的租金份额。

产权保护形式也是资源获取事前竞争控制的内容。相形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视角对资源获取事前控制行为有更宽阔的理解。资源基础理论认为对资源获取事前竞争控制应主要关注竞争优势模仿与资源的替代。而TCE认为,除了这些形式,还有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产权保护不善等形式。异质性资源所产生的租金是由企业与主要利益者分享(主要由顾客、供应商、竞争者等构成)。企业能分割的租金份额大小由其他利益相关者掠取与分割行为所决定。如果在资源获得之前,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对租金分割行为可以理性预期,公司与相关利益者都能预定价格进行分割与交易资源,分割到自己应得价值,不存在争议与价值的磨损。然而,当他们预期行为为粘性预期,存在交易成本与存在不确定性时,价值耗损就出现了。因此当经理估计一种资源价值的前景时,应估计由这种资源创造价值的分割问题。

全面认识资源不充分流动性。资源基础理论从企业自身出发,认为资源不充分流动性是合适的。因为企业内部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可以保证异质性资源不能轻易交易出去和被雇员带走,企业持续地获得租金。但是在交易成本视角下,资源不充分流动性虽然可以让企业长久享受资源所带来的租金收入,但同时也导致低投入。增加资源流动性的措施,如给予企业内部技术研究员工以专利权,虽可能会提高他们与企业进行交易的要价能力,但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投资热情(Hart,1995),使资源不至于衰竭。

2.对战略三过程模式的修正与思考

Lippman和Rumelt(2003)认为,战略的过程就是企业持续地创造价值、保护其创造的价值与尽力地去掠取其他公司所创造价值的三过程。尽管这些问题在众多战略管理理论流派及其研究成果中都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各种流派对三个过程给予的注意力是不均衡的。在过去十多年的研究中,战略理论对价值的保护与掠取讨论十分多(如波特的定位学派、能力学派、资源基础战略理论等),但对价值如何创造却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同时,也没有一个完整合理而简明的理论框架对三个过程进行处理与说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战略对战略三过程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解释。(详见表2)

表2资源基础战略理论与TCE视角下战略理论对战略三过程理解的比较

研究视角

价值的创造 价值的掠取价值的保护

对此解释通常是黑箱式的(Barney, 主要方法是模仿,然而对此过程从

RBV

1991),认为价值的创造源于信息先 未进行详细描述。 通过事前竞争优势模仿限制与建立资源

机或运气。

对要素供应商的压价与掠夺。(Pe-流动性壁垒。

teraf,1993)

价值的创造主要降低以下项:

1、交易成本。掠取方式较多,市场或顾客细分、主要是通过保护性合同与让竞争对手形

2、由交易成本所产生社会福利的净 道德威胁、机会主义是最常用的形成企业会坚决保护价值的预期。富有远

TCE

损失。

式。掠取价值的机会主要取决于竞见的合同,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或提高

TCE从交换的角度来解释价值的产争对手对异质性资源保护的意愿和竞争对手的掠取成本。

生。 一个产业合同结构。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五、结论及启示

(一)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的战略理论对战略管理发展贡献的总结

1.它有助于战略三个核心问题——创造价值、保护价值和掠取价值在现实战略环境中的执行障碍问题的理解。识别交易成本是寻找并克服这些障碍的关键。TCE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1)异质性资源内生效率创造的竞争优势。TCE所含资源概念要比资源基础理论更为深刻,资源不仅是天赋所然,而且也是保护、掠取资源等行为交易成本综合的结果。如它认为较优的组织结构安排(包括企业内部组织),能产生竞争优势。(2)基于市场力量的竞争优势的构建。如上文中所举例,通过交易成本、合同、预期等分析工具来分析企业如何利用市场的力量来达到控制市场、排挤竞争对手的目的。它还认为,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并不只在于竞争优势的模仿与复制,而且也在于价值是如何分割与获取的,如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行为,考虑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考虑这些获取和控制租金所产生的价值的成本。

2.TCE认为,以追求市场控制力量的战略理论(典型代表是波特的定位理论),其经济学分析基础都是交易成本。它们都强调合同结构、预期是产业中影响企业创造、获得与掠取价值的主要变量。

(二)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启示

1.TCE提供了战略基础理论整合视角。战略理论正处于“理论丛林”中,“范式前”状态是当今的战略理论发展的主要特征。TCE是一个较好的切入视角,提出了一个战略基础理论分析模式。它能融化战略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视角——产业组织视角,强调合同、预期等变量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价值掠取与保护的互动的作用;它承袭RBV所持的“资源是创造与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的研究思路,而且在诸如资源范围、有效资源评判条件等方面都扩展了RBV的研究视野。然而,尽管TCE有整合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替代所有战略理论并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因为RBV思想可能并不在TCE全部反映出来,比如关于产生持续竞争优势资源的特征。RBV也不是TCE的一个特例,TCE主要视角放在降低交易中的不经济来产生价值,很明显,有许多创造价值的行为也没有落入到这一框架内。比如,在许多情况下,产品创新和经营过程的创新也可以产生价值。所以,TCE并不容纳所有战略研究视角,它只是在战略管理研究分支中,一个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视角而已。

2.将战略过程视为价值创造、保护、掠取三个过程可以成为重构战略理论的基础。Port的定位理论、核心竞争能力、资源基础理论与动态能力等诸多现有盛行学派与理论都可以纳入其框架之中,并且对三个过程倾注不均衡的注意力。

3.交易成本理论为战略理论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学分析基础。Rumelt(1994)认为:“经济学对战略管理的主要贡献都来源于产业组织方面的文献,因为这一领域是经济学突破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并取得重要成果的领域,并在这一领域内建立了新经济学”。我们看到,资源基础理论所依赖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经济学基础给其发展所带来的限制,交易成本理论的存在使战略理论经济学分析基础更加接近于现实,更具说服力。

标签:;  ;  ;  ;  ;  ;  ;  ;  ;  ;  ;  ;  ;  

战略理论的新发展: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的战略理论--对基于资源的战略理论的批判_交易成本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