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中医院 护师;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在恢复中展开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其肌力以及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研究,所选择病例为60例,为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所接诊,取组中30例,恢复中以常规方式展开护理,即对照组,余下30例则展开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即观察组。对比两组肌力以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结合对两组肌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在恢复中展开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可对患者肌力以及运动功能进行改善,有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早期运动康复;脑梗死;运动功能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5-0166-01
心脑血管类病症在我国中老年群体中一直保持有较高的发生率,结合我院近几年接诊数据可以发现,在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的作用下,该部分患者的数量持续增加。该症存在有较高的风险性,若救治不及时,很容易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虽然在救治方案逐步完善的基础上,该类患者的抢救有效率得到提升,但因病症会促使患者出现功能障碍,如何帮助患者进行恢复备受重视。本研究旨在对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在对患者肌力以及运动功能改善层面的作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研究,所选择病例为60例,为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所接诊,取组中30例,恢复中以常规方式展开护理,即对照组,余下30例则展开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即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56—78岁间,均值为(65.12±1.38)。而观察组中男22例,女8例,年龄在55—79岁间,均值为(66.18±1.77)。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恢复中仅按照临床护理要求展开各方面护理操作,告知患者在恢复中需要注意的各方面问题,并讲解自我护理的主要方式等,同时展开常规康复护理操作,诸如肢体按摩、辅助患者翻身等操作。而观察组则展开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如下:
(1)指导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在恢复中,需对患者四肢进行按摩,力度由轻到重,对于感知较差的肢体部位则需要以手指按摩的方式进行,由远心端向近心端进行按摩,单次按摩时间控制在20分钟,每日展开2次。同时需帮助患者对关节进行活动,主要以被动弯曲、伸展的方式进行,确保能够锻炼到患者腕关节以及髋关节等肢体运动关键关节[1]。
(2)指导患者进行坐位练习。在患者各方面体征基本稳定后,则可以展开坐位练习。鼓励患者尽量向健侧进行翻身,并在护理人员的指示下逐步向床边进行移动,随后将小腿自然下垂,借助腰部力量支撑上身,保持坐立位。并指导患者尽量将背部伸展,将膝关节弯曲大概50度左右,每日进行一次[2]。
(3)指导患者翻身。自主翻身属于患者在恢复期间主要锻炼方式,指导患者对患侧肢体进行弯曲,并将上身伸直,在家属或者护理人员的帮助下,由患侧翻向健侧。在自主翻身的作用下,可帮助患者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恢复,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4)站立运动。在患者身体功能基本得到恢复后则可以指导患者进行站立运动,且站立运动需要在护理人员陪同的情况下展开,指导患者扶墙进行走动,且每次训练时间需要严格进行控制,不得促使患者产生劳累感,由平地站立运动逐步过渡到上下楼梯运动,帮助患者肢体功能进行恢复[3]。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借助ESS量表针对患者肌力进行评分,同时以百分制对患者运动能力进行评估(80分以上视为能缓慢进行行走,日常生活可独立完成,得分越高则运动能力越好)。同时需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各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处理,借助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以卡方检测,而计量数据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6.67%(23/30),对比可知,观察组存在优势,P=0.007,x2=10.082。在肌力评分以及运动能力评分上,观察组同样存在优势,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脑梗死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极为巨大,不仅在病发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在后期恢复中因神经、肢体功能障碍等,将促使患者预后正常生活受到巨大影响。为保障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在对抢救措施进行优化完善的同时更需要做好后期康复运动工作。早期运动康复护理旨在患者恢复早期即展开对应护理干预工作,帮助患者各方面功能进行恢复,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促使患者肌力以及肢体功能得到改善[4-5]。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将早期运动康复护理运用于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过程中,结合观察可以发现,在该护理模式的作用下,可促使患者肌力得到有效恢复,并改善其运动功能,同时存在有提升该方面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作用。对于帮助患者进行恢复,提升恢复期间生活质量等存在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基于早期运动康复护理的多层面优势,可将该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进行运用,帮助患者各方面功能进行恢复。
参考文献:
[1]黄裕桂, 李范强, 黄日荷. 早期康复训练在促进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23(7):34.
[2]杜培侠.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67(8):170-171.
[3]梁欢欢.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21):138-139.
[4]杜蓉, 徐碧芝.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 16(5):283-285.
[5]佚名. 短期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联合认知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Lovett肌力分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 10(8):103-107.
论文作者:张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肢体论文; 肌力论文; 方式论文; 脑梗死论文; 各方面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