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论文_况菊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急救部 重庆 400038

【摘 要】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心理障碍及心理干预。方法:将426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218例),B组为干预组(208例),运用抑郁自量表(SDS)及焦虑自量表(SAS)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对干预组进行有计划的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SAS和SDS量表分值出现显著差异(P<0.02),对照组两次测量表分值未见明显变化( P>0.06)。结论:恰当的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改善心理环境,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诊患者;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760-01

急诊是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线阵地。所面临的均是病情紧急或者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急诊患者由于病情紧急,担心得不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而出现焦虑恐惧、紧张不安等复杂的多样化心理异常。这些因素使得患者的意志力薄弱,没有足够的耐受力抵抗疾病,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更有甚者因此而加速死亡[1]。西南医院医院急诊创伤科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对收治的198例急诊创伤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并与同期未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156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急诊患者426例,年龄在6~68岁之间,平均年龄38.2 ±5.6岁;其中男性288例,女性 138例;受伤至就诊时间在伤后 30min~72h之间;按致伤原因分类:交通事故伤202例,高空坠落伤 39例,刀刺伤21例,其它164例;按受伤类型分类:四肢损伤222例,颅脑损伤80例,胸部外伤99例,腹部外伤25例;按患者文化程度分类 :初中以下44例,高中或中专260例,大专以上122例;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无精神障碍,既往无特殊病史。

1.2 方法采用抑郁自量表(SDS)及焦虑自量表(SAS)对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程度进行评分分析。 将426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组为观察组 (常规护理+心理护理) 24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 )184例。由于两组患者在致伤原因、受伤时间及类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别均不大,而具有可比性。

1.3 心理干预措施

1.3.1舒适环境:环境布置以轻松柔和为主,以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而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是进行治疗护理的基础。

1.3.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由于急诊患者的特殊性。多数情况下第一个迎接患者的是护士,护士应仪表端庄,举止大方稳重,态度和蔼,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形成良好的氛围。

1.3.3建立充分的信任,面对患者护士应做到言语亲切,动作温柔,解答问题语音要恰当,给患者讲明“紧张“情绪对病情的不利影响,简明扼要地讲明患者目前的病情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鼓励患者,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感,及时给予精神安慰,提高耐受疾病的能力,从而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要,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潜在的力量,提高应激能力,使患者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2]。机体对缺血缺氧、疼痛等耐受力就会增强,这对争取抢救时间是十分重要的。

1.3.4精神支持对焦虑患者要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3],跟患者的家属做好沟通,与护理人员共同参与患者的护理活动,分担患者的精神压力,及时给予关心和鼓励,激发生活热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结果

干预前后SAS和SDS结果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

注:由表1可以看出,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后,SAS、SDS量表分值出现显著差异(P<0.02),对照组两次评定未见明显变化(P>0.06)。

3 讨论

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方法掌握并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使患者在最佳的身心状态下很好地配合治疗。

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除了帮助患者解除不良心理,尊重和爱护患者,还应该做到“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能理解其痛苦不适及顾虑,用理解同情的心去帮助和支持他们,使其改善心理环境。做好“倾听”的角色,发挥语言效应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取得患者的配合,从而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进行开导和帮助。

4 结论

随着社会进步,单凭先进仪器及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护士必须提高自身整体护理素质和知识内涵,掌握各种沟通技巧,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人、因病进行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才能更好体现这一理念。良好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促进急诊患者康复以及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华琴,王旭华。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5):424。

[2]王爱玲,李春红,张新连。急诊危重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现代预防医学,2005,32(4):411。

[3]管新丽。抑郁症病人的社会支持及干预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2003,17(8): 902

论文作者:况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论文_况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